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芙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芙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2月入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A2.B3.D4.C5.D6.B7.C8.A9.C10.C11.B12.C13.C14.A
15.D16.C
17.(1)特征:多元一体;连续发展: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认同与整合。(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示例
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共生,交融汇聚(2分)
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展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态势。距
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
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大致同一时期,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其居民种植水稻,并且
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代替,龙山
文化的代表器物是“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
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以及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两大文化间玉器制作工艺的交流借鉴,
以及大型祭祀建筑理念的传播,正是各区域文明相互交融的生动体现。(8分)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分布广泛,各区域文明遵循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呈现出“多
元并行”的发展格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最终汇聚成丰富多
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2分)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18.(1)特点:融合外来音乐元素;曲调简单易记;歌词内容鲜明;政治色彩浓厚;群众传唱度高。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国民革命形势的推动;歌词契合时代需求,通俗简单易记:适应群体广泛:北伐战争
的军事需要:宣传革命思想的要求;宣传推动有力。(6分,答出三点即可)
历史意义:激励了北伐军民的革命热情,助推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弘扬了国民革命精神,传
播了革命思想:促进了社会各界团结,凝聚了民族力量: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6分,答
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表现:形式多元化;范围扩大化;形式转变(从包产到户发展到包干到户):地位逐渐明确。
(8分)
(2)认识:积极的农村社会变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村社会变革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农村社会变革要服从党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8分,答
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高一2月入学考试
4,据史载,五代十国时期洛阳出现了牙行,出专门负责沟通商品交换双方的中间人一一牙人组


成,“在京(洛印)市肆,凡是丝绢、斛斗、柴炭,一物已上,皆有牙人”这反映了该时期的洛阳
A.手工业商品化程度较高
B.商业组织进行断经营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C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注意事项:
D.商业社会已经开始成型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5,贾思鳃在《齐民要术中指出:“凡春种欲深,宜曳重鞑,夏种欲浅,直置自生“地势有良薄,山、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泽有异宜”“良出宜种晚,薄田宜种早”。据此可知,贾思勰
A.主张通过垦荒来发展农业生光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尤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翔要(上)。
C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总结
D,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6.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针对军队战斗力不强的现状,他提出要加强对武将的选拔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和帝养。但在实施过程中,他的举措遺到众多文官强烈抵制,这些文官一致认为武将权力增
1.表1所示为秦朝部分刻石上的内容。这可用于说明秦潮
长会威胁国家稳定。这反映出北未
表1
A朋党之争日益激化
刻石名称
内容
B崇文抑武观念浓厚

狼哪刻石
物劳本事,上牧除未,琴首是高
C君主权力亟待强化
石门到石
男乐其骑,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急被诸产
D,文官集团把控朝政
A.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7,元朝京师大都的粮食供应严重依赖南方,每年都耍通过大规模酒运与海运从江南地区调运大
B.政府支持商业发展
批粮食。其中海运极为关键,在忽必烈的支持下,朱清和张琼等人开辟了海运航线(如图1所
C,经济呈现紫荣景象
示),将粮食从南方运抵京师。这可用于印证元朝时期
D.石刻文化十分兴盛

2,公元前140年,汉武帝采取鼓励养马、免徭役、设马政机构等举指,次年,又派张赛出使西域,

联络大月氏与乌孙。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对外经济交流
B.配合对何奴的战争
C.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D.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3.天宝元年(?42年),唐代科举实行纳省卷制度,按照礼部要求,科举士子在应试前须向主试官
公开呈送行卷(指应试者将自已的文学创作加以编绑,写成卷轴),相当于正式考试萌的初试。
这一制度
A.是对察举制的传承与创新

B削弱了土族阶层的影响力
C,极大提高了科举考试难度
图1
D.增强了人才选拔的灵活性
《嵩-访史第1页(共6页1】
【高一历史第2贞{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