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六上·平阳期末)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有时能省力,有时能提供便利,请你利用以下材料制作一个可以撬起重物(螺母)的杠杆,并进行测试和调整。
实验材料:垫片、重物(螺母)、带刻度的长方形板、半圆塑料块
探究过程:
(1)将重物(螺母)放置在长方形板一端的指定位置,将半圆塑料块放在长方形板刻度“10”的位置下方,在长方形板另一端的指定位置轻轻放垫片,记录重物(螺母)刚好能被撬起时的垫片数量。经过测试,重物(螺母)刚好能被撬起时,放置的垫片数量是   。
(2)小科觉得需要撬起重物(螺母)的垫片太多了,希望用1个垫片就能撬起重物(螺母),请你帮他想一想,怎么做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试
①调试的方法是向   (填“重物(螺母)”或“垫片”)一侧移动半圆塑料块。
②请将调试的过程及测试结果填入下表:(调试次数视需要而定)
调试次数 半圆塑料块所在的位置 刚好撬起木块时的垫片数量
1    
2    
3    
4    
5    
③我发现用1个垫片刚好撬起重物(螺母)时,半圆塑料块所在位置是   。
(3)在生活中,如果用木棍撬起一块大石头(如下图),还需要借助一块小石头,请用“△”来代表小石头,标在下图的合适位置,这个位置是尽可能让人们用最小的力来撬大石头的。
【答案】(1)1
(2)垫片;5
(3)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1)初始测试显示需要1个垫片来撬起重物(螺母)。为了减少所需的垫片数量,我们需要调整杠杆的支点位置。通过将半圆塑料块(支点)向垫片一侧移动,可以增加重物一侧的力臂长度,从而减少所需的力(垫片数量)。
(2)为了减少所需的垫片数量,我们需要调整杠杆的支点位置。通过将半圆塑料块(支点)向垫片一侧移动,可以增加重物一侧的力臂长度,从而减少所需的力(垫片数量)。经过调试,我们发现当半圆塑料块移动到位置5时,只需要1个垫片就能撬起重物(螺母)。
(3)小石头的作用是作为支点。为了用最小的力撬起大石头,支点应该尽可能靠近大石头,这样可以最大化力臂长度,从而减小所需的力。因此,“△”应该标在木棍与大石头接触点的另一侧,靠近木棍的末端。
2.(2025六上·平阳期末)昆虫观察盒上的镜片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昆虫的身体细节,它是(  )。
A.普通玻璃 B.凸透镜 C.凹透镜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功能,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人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昆虫的身体细节。普通玻璃仅起到透光作用,不具备放大效果;凹透镜则会缩小物体,因此正确答案是凸透镜。
3.(2025六上·平阳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将两个不同的放大镜组合起来观察蚂蚁,他看到的结果是(  )。
A.蚂蚁图像变小了 B.看到视野变大了 C.看到细节变多了
【答案】C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能看到的细节变多了,但是看到的视野变小了。
4.(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利用显微镜对昆虫的身体进行了观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身上的绒毛就是它们的“鼻”,能分辨各种气味
B.蝴蝶的彩色翅膀由小鳞片组成,会跟随阳光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
C.苍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视野范围很窄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A、昆虫身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能分辨各种气味,A错误;
B、蝴蝶的彩色翅膀由小鳞片组成,会跟随阳光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B正确;
C、苍蝇的眼睛确实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被称为复眼。复眼的结构使得苍蝇具有非常广阔的视野,几乎可以达到360度的视觉范围,C错误;
故答案为:B。
5.(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要吸取草履虫培养液制作临时装片,最合适的吸取位置是(  )。
A.水底沉淀物处 B.搅拌后中间水位处 C.靠近水面处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它通常生活在水中,并且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靠近水面处这个位置通常是氧气含量最高的地方,因为氧气会通过水面进入水中。由于草履虫需要呼吸和获取氧气,它们往往会聚集在含氧量较高的水层。
6.(2025六上·平阳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小科看到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如图所示,这最有可能是(  )。
A.小气泡 B.小水珠 C.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7.(2025六上·平阳期末)关于微生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没有微生物的存在
B.水是生命之源,水中也有微生物
C.动植物的体表有微生物,体内没有微生物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他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8.(2025六上·平阳期末)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原因是她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一种虫媒传染病,引起该病的微生物是(  )。
A.疟原虫 B.线形虫 C.草履虫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屠呦呦受到葛洪治疟的启发,采用沸点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终于成功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所以因为屠呦呦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9.(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打算制作一个地球模型,为了让地球模型更加科学真实,需要获取的信息有(  )。
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 ②地球内部结构资料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一个科学真实的地球模型需要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和地球内部结构资料,因为这两部分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还原地球的基本地貌和内部构造。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则与地球模型的直接构建无关,更多涉及宇宙空间尺度的模型。
10.(2025六上·平阳期末)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流浪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假如地球只停止了自转,那么地球上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四季更替会消失
B.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C.人们不能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地方时差异等自然现象。重力与地球自转无关,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因此,假如地球只停止了自转,那么地球上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人们不能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11.(2025六上·平阳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7月23日14时,小科和家里人坐飞机前往法国巴黎观看奥运会开幕式,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法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是23日19时,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地球在公转
B.法国机场的时钟坏了
C.法国巴黎迎来黎明的时间比北京晚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越是靠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北京在巴黎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巴黎迎来黎明的时间比北京晚。
12.(2025六上·平阳期末)下图是温州不同季节正午物体影长变化情况,最有可能属于夏天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因此A可能属于秋天或春天,B属于夏天,C属于冬天。
13.(2025六上·平阳期末)睡莲的花瓣白天开放,晚上收拢,引起这种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日食和月食
【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引起昼夜变化,而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所以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比如睡莲的花瓣白天开放,晚上收拢。
14.(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在做模拟实验检验昼夜交替的假设时,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B.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
C.只有一种关于昼夜交替的假设是成立的
【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光照区域不断变化引起的,这是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基本事实。因此,通过实验检验昼夜交替时,最有可能验证的是地球自转这一原因。
15.(2025六上·平阳期末)关于平阳地区昼夜长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天白昼时长都比夜晚长
B.只有今天的白昼时长比夜晚短
C.每天的昼夜时长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每天的昼夜时长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共同作用引起的。春分和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16.(2025六上·平阳期末)下列关于电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中,其他领域应用不多
B.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的相互作用原理来工作的
C.电磁炉是能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利用磁能来加热锅底,实现烹饪
【答案】B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A、电磁铁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限于家用电器。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如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都有电磁铁的应用,A错误;
B、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的相互作用原理来工作的,B正确;
C、电磁炉实际上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而不是磁能,C错误;
故答案为:B。
17.(2025六上·平阳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利用铁钉、导线等材料制作电磁铁,将它靠近磁力小车能驱动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磁铁可能产生磁性,钉尖一端是N极
B.此时电磁铁可能未产生磁性,铁钉被小车的磁铁吸引导致小车运动
C.此时电磁铁肯定产生磁性,钉尖一端是S极
【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A、此时电磁铁可能产生磁性,钉尖一端是N极,A正确;
B、如果电磁铁没有产生磁性,那么它对小车就不应该有明显的磁力作用,B错误;
C、虽然电磁铁肯定会产生磁性,但我们不能确定钉尖一定是S极,这取决于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C错误;
故答案为:A。
18.(2025六上·平阳期末)下列做法中能改变电磁铁磁极方向的是(  )。
A.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同时改变电池正负极
B.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加电池数量
C.只改变电池正负极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如果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同时改变电池正负极,那么电磁铁磁极方向不会改变。
19.(2025六上·平阳期末)1820年,科学家奥斯特让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电生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实验是通过加热金属导线来观察磁性的变化
B.如果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指南针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C.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性强弱与线圈数量无关
【答案】B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
【解析】【分析】A、奥斯特实验是通过让电流通过导线,而不是加热导线,来观察指南针的偏转,A错误;
B、如果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指南针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B正确;
C、当导线绕成线圈时,每匝线圈都会产生磁场,这些磁场会叠加,因此线圈数量越多,产生的磁性就越强。C错误;
故答案为:B。
20.(2025六上·平阳期末)电磁起重机可以将废铁重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它的工作原理是(  )。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决定
B.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C.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因此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将废铁吸住,然后搬到另一个地方后断电,磁性消失,废铁就落在地上。因此电磁起重机可以将废铁重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21.(2025六上·平阳期末)2024年11月8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歼-35A 采用双WS-19燃油发动机方案,实现了超音速巡航,其中燃油发动机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
A.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B.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燃油发动机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22.(2025六上·平阳期末)地球的运动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构建了许多相关模型。请你结合模型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①号模型对应解释的是   ,②号模型对应解释的是   。
A.“日心说”B.“地心说”C.“浑天说”
(2)②号模型能解释的现象有____。(多选题)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木卫二以木星为中心公转
(3)通过观测,人们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课堂上我们进行了模拟实验(图)。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将小球放在一个圆盘上,模拟的是(  )。
A.地球自转轨道 B.地球公转轨道 C.太阳公转轨道
(4)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观察小球的运动,发现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公转是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模拟出来的。
(5)在《地球的运动》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还制作过哪些模型 能用来解释什么自然现象/事物 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你还制作过哪些模型是:   ,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是:   。
【答案】(1)B;A
(2)A
(3)B
(4)不容易
(5)地月模型;月相变化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1)①号模型对应“地心说”解释了天体以地球为中心运动等现象,②号模型对应“日心说”解释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观点。
(2)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因此②号模型能解释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四季变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在实验中,塑料小球在圆盘上,模拟的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
(4)模拟地球倾斜自转并公转需要更复杂的设备和更多参数,因此在简单的实验中是不容易模拟的。
(5)在学习中,自制的地月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月相变化,如新月、满月等现象。
23.(2025六上·平阳期末)能量
温州市能源博物馆,也称为“温州之光”,于2024年5月1 日正式开放,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由拥有60多年历史的东屿电厂改造而成,保留了工业厂房和烟囱等标志物,融入了科普教育、文创空间等设计元素,是一个集能源科普、工业遗存展示、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1)小科在参观“传统能源回忆”和“当代能源历程”展区时,看到了许多发电设备如蒸汽锅炉、磨煤机、风力发电机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代电能的来源主要是风力发电
B.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是产生蒸汽来带动发电机发电
C.磨煤机能将煤块磨成粉末直接发电
(2)小科在参观“能源乐园互动空间”展区时,看到了手摇发电机、太阳能小车,回顾课内的探究学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手摇发电机描述正确的是(  )。
A.手摇发电机在使用时会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B.电动机、电池等是手摇发电机的必要元件
C.手摇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小风扇、手电筒等
(3)小科在体验手摇发电机时,慢慢转动手柄,发现小灯泡能发出微弱的光,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此时电路中并没有电流通过
B.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太大
C.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太小
(4)小科在试玩太阳能小车时发现有阳光照到小车顶部的长方形板上,小车就能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顶的长方形板能将太阳能转换成动能
B.小车能运动是因为太阳提供了能量
C.在阴天的室外小车也能运动起来
(5)小科发现手摇发电机有个零件和太阳能小车中电动机十分相似,这两个零件的相同点是(  )。
A.它们都有转子、外壳、后盖等结构
B.它们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C.它们都能吸住大头针是因为有转子这个磁铁
(6)小科在参观“能源与人类未来”展区时,讲解员提到了能源紧缺的现状,提倡“低碳行动”,请你说出两个小学生能做到的“低碳行动”。
①   。
②   。
【答案】(1)C
(2)C
(3)C
(4)B
(5)A
(6)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A、现代电能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火力发电仍然占据很大比例,并非主要是风力发电,A错误;
B、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是产生蒸汽来带动发电机发电,B正确;
C、磨煤机是将煤块磨成粉末,然后通过燃烧煤粉产生的热能来发电,并不是直接发电,C错误;
故答案为:B。
(2)A、手摇发电机在使用时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A错误;
B、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电池是储存电能的装置,它们都不是手摇发电机的必要元件,B错误;
C、手摇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小风扇、手电筒等,C正确;
故答案为:C。
(3)慢慢转动手柄时,产生的电能较少,电路中的电流太小,所以小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光。
(4)A、顶的长方形板能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再转换为动能使小车运动,A错误;
B、小车能运动是因为太阳提供了能量,B正确;
C、在阴天的室外,太阳能不足,小车很难运动起来,C错误;
故答案为:B。
(5)A、手摇发电机中的转子和太阳能小车中的电动机都有转子、外壳、后盖等结构,A正确;
B、摇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不同,B错误;
C、手摇发电机中的转子产生磁场,但不是因为转子是磁铁,而且电动机主要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并不是吸住大头针,C错误;
故答案为:A。
(6)节约用电可以减少发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因为很多发电方式会带来碳排放,污染环境;而绿色出行减少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
24.(2025六上·平阳期末)微小世界
苍蝇因其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易于饲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神经生物学、行为学等多个科研领域。小科利用实验室的观察仪器也对苍蝇标本展开了观察。
(1)若小科想看清更多细节,应该选择放大镜(  )。
A. B. C.
(2)苍蝇位置不变(如图),小科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是(  )
A. B. C.
(3)小科打算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苍蝇翅膀的玻片标本,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③⑤④
(4)小科观察苍蝇翅膀时,在显微镜里只看到了一个亮斑(如图),但完全看不到细节,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光线太暗,需要重新对光
B.调焦没调整
C.镜片上有少量灰尘
(5)小科还想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进一步观察苍蝇身上可能携带的细菌。你觉得可行吗 请判断并写出理由。答:我认为   ,理由是   。
【答案】(1)C
(2)B
(3)C
(4)B
(5)可行;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够大,可以用于观察细菌及较小的微生物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C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
(2)简易显微镜所看到的图像是倒转且左右颠倒的,故选择B。
(3)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收镜。
(4)观察不到细节且只看到亮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调焦没有调整好。
(5)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够大,可以用于观察细菌及较小的微生物。学校实验室若配有完整的光学显微镜和相关实验器材,便能够进行细菌观察。
25.(2025六上·平阳期末)工具与技术
这是一个关于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劳作课上,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手工制作,有活泼的泥鸭、可爱的布娃娃……而小爱因斯坦只在第二天才交上个粗陋的小板凳。老师不满意地说: “世界上大概没有比这更糟的东西了。”可小爱因斯坦站起来举起双手,手中各拿一个小板凳,说道: “有的,老师,那交上去的是我做的第三个小板凳,虽然它仍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这前两个来说,总要强一些。”
小科听了跃跃欲试,也想要制作一张小板凳。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小板凳制作说明书,如下图所示。
小板凳制作说明书 材料准备: 木板、木条、木胶、木工锯、砂纸、螺丝刀、螺丝钉 制作步骤: 1.切割木板:使用木工锯将大块木板切割出凳面,确保边缘整齐光滑,并用砂纸打磨。 2.处理凳腿:将四根木条切割成合适长度,同样用砂纸打磨,使其边角圆润。 3.组装凳腿:在凳面四角涂抹适量木胶,将凳腿垂直放置于凳面下方相应位置,确保角度为90度,待木胶稍干后,用螺丝刀和螺丝钉加固。 4.整体修整:检查板凳整体结构是否稳固,如有松动处再次加固,用砂纸对板凳表面进行全面打磨,使其光滑。
(1)制作小板凳所需的材料中有木工锯(如图),木工锯在锯木头时省力方便是因为利用了(  )。
A.杠杆 B.轮轴 C.斜面
(2)小科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螺丝刀的尺寸有很多种,下列螺丝刀使用时最省力的是(  )。
A. B. C.
(3)关于这份小板凳的制作说明书,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制作步骤缺少详细说明
B.没有图片辅助说明
C.有标出小板凳的尺寸数据
(4)小科将自己制作的小板凳与市面上售卖的小板凳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评价标准 制作材料 承重能力 自身重量 能否折叠
A.自制小板凳 木头 强 3.1千克 否
B.售卖小板凳 塑料 较强 0.4千克 能
①根据两张小板凳的测评结果,你认为哪一张小板凳更好,你的理由是什么
我认为更好的小板凳是   ,我的理由是   。
②如果让你来评价这两张小板凳,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请再写出两个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一:   评价标准二:   。
(5)请你从工具与技术角度,来解释小爱因斯坦的第三张小板凳做得比前两张好。
答:   。
【答案】(1)C
(2)A
(3)B
(4)A;它的承重能力强;美观度;成本
(5)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而且还可以精确地控制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知识点】斜面;轮轴;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木工锯在锯木头时省力方便是因为利用了斜面的原理。当锯齿与木头接触并拉动时,锯齿形成的斜面能够减少所需的力,使锯割更加轻松。
(2)螺丝刀拧螺丝运用了轮轴原理,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图中图中C轴最长,最费力;AB轴一样长,但是A螺丝刀的轮比较长,因此较省力。
(3)小板凳制作说明书应该包含材料、制作步骤和设计图,因此缺少设计图。
(4)①根据测评结果,我认为更好的小板凳是A(自制小板凳),我的理由是它的承重能力强且自身重量相对较轻,虽然不能折叠,但在稳定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更佳。
②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一:美观度。可以比较两张小板凳的外观设计,看哪一张更加符合审美标准。 评价标准二:成本。可以计算并比较两张小板凳的制作或购买成本,看哪一张更加经济实惠。
(5)从工具与技术角度解释,小爱因斯坦的第三张小板凳做得比前两张好,可能是因为他在前两次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如木工锯、砂纸等,以及如何更精确地控制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比如切割、打磨、组装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他能够制作出更加精细、稳固的小板凳。
26.(2025六上·平阳期末)工程与技术
在厨房中,我们有时需要夹取食材,有时需要开罐头,有时需要拧瓶盖……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但这么多工具的收纳显得十分不便,请你设计一款多功能厨房夹,在完成夹取美味的块状食物、开启顽固的罐头盖、拧开饮料瓶盖等任务时都能大显身手吗
任务要求:
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设计图,需要标注必要的材料名称、相关文字或数字等信息;
②在设计图中说明厨房夹能够完成的任务,至少三项。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设计说明:
1. 材料:手柄:采用耐用的塑料材质,表面设计有防滑纹理,提供舒适的握感。夹子部分:由不锈钢制成,坚固耐用,用于夹取块状食物。开罐器:带有锋利的旋转刀片,可轻松开启顽固的罐头盖。开瓶器:附在手柄上,方便拧开饮料瓶盖。
2. 功能:夹取食物:不锈钢夹子可以轻松夹取肉类、蔬菜等块状食材。开罐头:旋转刀片设计的开罐器,能够快速打开罐头盖。拧瓶盖:开瓶器部分可以轻松拧开饮料瓶盖。
3. 收纳与使用:设计了锁定机制,当不使用时可以将夹子锁定,方便收纳。整体设计紧凑,节省厨房空间。
这款多功能厨房夹可以满足多种厨房需求,方便实用。
1 / 1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六上·平阳期末)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有时能省力,有时能提供便利,请你利用以下材料制作一个可以撬起重物(螺母)的杠杆,并进行测试和调整。
实验材料:垫片、重物(螺母)、带刻度的长方形板、半圆塑料块
探究过程:
(1)将重物(螺母)放置在长方形板一端的指定位置,将半圆塑料块放在长方形板刻度“10”的位置下方,在长方形板另一端的指定位置轻轻放垫片,记录重物(螺母)刚好能被撬起时的垫片数量。经过测试,重物(螺母)刚好能被撬起时,放置的垫片数量是   。
(2)小科觉得需要撬起重物(螺母)的垫片太多了,希望用1个垫片就能撬起重物(螺母),请你帮他想一想,怎么做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试
①调试的方法是向   (填“重物(螺母)”或“垫片”)一侧移动半圆塑料块。
②请将调试的过程及测试结果填入下表:(调试次数视需要而定)
调试次数 半圆塑料块所在的位置 刚好撬起木块时的垫片数量
1    
2    
3    
4    
5    
③我发现用1个垫片刚好撬起重物(螺母)时,半圆塑料块所在位置是   。
(3)在生活中,如果用木棍撬起一块大石头(如下图),还需要借助一块小石头,请用“△”来代表小石头,标在下图的合适位置,这个位置是尽可能让人们用最小的力来撬大石头的。
2.(2025六上·平阳期末)昆虫观察盒上的镜片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昆虫的身体细节,它是(  )。
A.普通玻璃 B.凸透镜 C.凹透镜
3.(2025六上·平阳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将两个不同的放大镜组合起来观察蚂蚁,他看到的结果是(  )。
A.蚂蚁图像变小了 B.看到视野变大了 C.看到细节变多了
4.(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利用显微镜对昆虫的身体进行了观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身上的绒毛就是它们的“鼻”,能分辨各种气味
B.蝴蝶的彩色翅膀由小鳞片组成,会跟随阳光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
C.苍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视野范围很窄
5.(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要吸取草履虫培养液制作临时装片,最合适的吸取位置是(  )。
A.水底沉淀物处 B.搅拌后中间水位处 C.靠近水面处
6.(2025六上·平阳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小科看到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如图所示,这最有可能是(  )。
A.小气泡 B.小水珠 C.细胞核
7.(2025六上·平阳期末)关于微生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没有微生物的存在
B.水是生命之源,水中也有微生物
C.动植物的体表有微生物,体内没有微生物
8.(2025六上·平阳期末)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原因是她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一种虫媒传染病,引起该病的微生物是(  )。
A.疟原虫 B.线形虫 C.草履虫
9.(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打算制作一个地球模型,为了让地球模型更加科学真实,需要获取的信息有(  )。
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 ②地球内部结构资料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10.(2025六上·平阳期末)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流浪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假如地球只停止了自转,那么地球上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四季更替会消失
B.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C.人们不能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11.(2025六上·平阳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7月23日14时,小科和家里人坐飞机前往法国巴黎观看奥运会开幕式,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法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是23日19时,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地球在公转
B.法国机场的时钟坏了
C.法国巴黎迎来黎明的时间比北京晚
12.(2025六上·平阳期末)下图是温州不同季节正午物体影长变化情况,最有可能属于夏天的是(  )。
A. B. C.
13.(2025六上·平阳期末)睡莲的花瓣白天开放,晚上收拢,引起这种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日食和月食
14.(2025六上·平阳期末)小科在做模拟实验检验昼夜交替的假设时,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B.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
C.只有一种关于昼夜交替的假设是成立的
15.(2025六上·平阳期末)关于平阳地区昼夜长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天白昼时长都比夜晚长
B.只有今天的白昼时长比夜晚短
C.每天的昼夜时长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6.(2025六上·平阳期末)下列关于电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中,其他领域应用不多
B.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的相互作用原理来工作的
C.电磁炉是能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利用磁能来加热锅底,实现烹饪
17.(2025六上·平阳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利用铁钉、导线等材料制作电磁铁,将它靠近磁力小车能驱动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磁铁可能产生磁性,钉尖一端是N极
B.此时电磁铁可能未产生磁性,铁钉被小车的磁铁吸引导致小车运动
C.此时电磁铁肯定产生磁性,钉尖一端是S极
18.(2025六上·平阳期末)下列做法中能改变电磁铁磁极方向的是(  )。
A.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同时改变电池正负极
B.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加电池数量
C.只改变电池正负极
19.(2025六上·平阳期末)1820年,科学家奥斯特让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电生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实验是通过加热金属导线来观察磁性的变化
B.如果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指南针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C.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性强弱与线圈数量无关
20.(2025六上·平阳期末)电磁起重机可以将废铁重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它的工作原理是(  )。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决定
B.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C.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21.(2025六上·平阳期末)2024年11月8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歼-35A 采用双WS-19燃油发动机方案,实现了超音速巡航,其中燃油发动机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
A.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B.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2.(2025六上·平阳期末)地球的运动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构建了许多相关模型。请你结合模型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①号模型对应解释的是   ,②号模型对应解释的是   。
A.“日心说”B.“地心说”C.“浑天说”
(2)②号模型能解释的现象有____。(多选题)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木卫二以木星为中心公转
(3)通过观测,人们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课堂上我们进行了模拟实验(图)。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将小球放在一个圆盘上,模拟的是(  )。
A.地球自转轨道 B.地球公转轨道 C.太阳公转轨道
(4)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观察小球的运动,发现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公转是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模拟出来的。
(5)在《地球的运动》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还制作过哪些模型 能用来解释什么自然现象/事物 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你还制作过哪些模型是:   ,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是:   。
23.(2025六上·平阳期末)能量
温州市能源博物馆,也称为“温州之光”,于2024年5月1 日正式开放,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由拥有60多年历史的东屿电厂改造而成,保留了工业厂房和烟囱等标志物,融入了科普教育、文创空间等设计元素,是一个集能源科普、工业遗存展示、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1)小科在参观“传统能源回忆”和“当代能源历程”展区时,看到了许多发电设备如蒸汽锅炉、磨煤机、风力发电机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代电能的来源主要是风力发电
B.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是产生蒸汽来带动发电机发电
C.磨煤机能将煤块磨成粉末直接发电
(2)小科在参观“能源乐园互动空间”展区时,看到了手摇发电机、太阳能小车,回顾课内的探究学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手摇发电机描述正确的是(  )。
A.手摇发电机在使用时会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B.电动机、电池等是手摇发电机的必要元件
C.手摇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小风扇、手电筒等
(3)小科在体验手摇发电机时,慢慢转动手柄,发现小灯泡能发出微弱的光,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此时电路中并没有电流通过
B.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太大
C.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太小
(4)小科在试玩太阳能小车时发现有阳光照到小车顶部的长方形板上,小车就能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顶的长方形板能将太阳能转换成动能
B.小车能运动是因为太阳提供了能量
C.在阴天的室外小车也能运动起来
(5)小科发现手摇发电机有个零件和太阳能小车中电动机十分相似,这两个零件的相同点是(  )。
A.它们都有转子、外壳、后盖等结构
B.它们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C.它们都能吸住大头针是因为有转子这个磁铁
(6)小科在参观“能源与人类未来”展区时,讲解员提到了能源紧缺的现状,提倡“低碳行动”,请你说出两个小学生能做到的“低碳行动”。
①   。
②   。
24.(2025六上·平阳期末)微小世界
苍蝇因其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易于饲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神经生物学、行为学等多个科研领域。小科利用实验室的观察仪器也对苍蝇标本展开了观察。
(1)若小科想看清更多细节,应该选择放大镜(  )。
A. B. C.
(2)苍蝇位置不变(如图),小科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是(  )
A. B. C.
(3)小科打算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苍蝇翅膀的玻片标本,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③⑤④
(4)小科观察苍蝇翅膀时,在显微镜里只看到了一个亮斑(如图),但完全看不到细节,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光线太暗,需要重新对光
B.调焦没调整
C.镜片上有少量灰尘
(5)小科还想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进一步观察苍蝇身上可能携带的细菌。你觉得可行吗 请判断并写出理由。答:我认为   ,理由是   。
25.(2025六上·平阳期末)工具与技术
这是一个关于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劳作课上,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手工制作,有活泼的泥鸭、可爱的布娃娃……而小爱因斯坦只在第二天才交上个粗陋的小板凳。老师不满意地说: “世界上大概没有比这更糟的东西了。”可小爱因斯坦站起来举起双手,手中各拿一个小板凳,说道: “有的,老师,那交上去的是我做的第三个小板凳,虽然它仍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这前两个来说,总要强一些。”
小科听了跃跃欲试,也想要制作一张小板凳。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小板凳制作说明书,如下图所示。
小板凳制作说明书 材料准备: 木板、木条、木胶、木工锯、砂纸、螺丝刀、螺丝钉 制作步骤: 1.切割木板:使用木工锯将大块木板切割出凳面,确保边缘整齐光滑,并用砂纸打磨。 2.处理凳腿:将四根木条切割成合适长度,同样用砂纸打磨,使其边角圆润。 3.组装凳腿:在凳面四角涂抹适量木胶,将凳腿垂直放置于凳面下方相应位置,确保角度为90度,待木胶稍干后,用螺丝刀和螺丝钉加固。 4.整体修整:检查板凳整体结构是否稳固,如有松动处再次加固,用砂纸对板凳表面进行全面打磨,使其光滑。
(1)制作小板凳所需的材料中有木工锯(如图),木工锯在锯木头时省力方便是因为利用了(  )。
A.杠杆 B.轮轴 C.斜面
(2)小科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螺丝刀的尺寸有很多种,下列螺丝刀使用时最省力的是(  )。
A. B. C.
(3)关于这份小板凳的制作说明书,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制作步骤缺少详细说明
B.没有图片辅助说明
C.有标出小板凳的尺寸数据
(4)小科将自己制作的小板凳与市面上售卖的小板凳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评价标准 制作材料 承重能力 自身重量 能否折叠
A.自制小板凳 木头 强 3.1千克 否
B.售卖小板凳 塑料 较强 0.4千克 能
①根据两张小板凳的测评结果,你认为哪一张小板凳更好,你的理由是什么
我认为更好的小板凳是   ,我的理由是   。
②如果让你来评价这两张小板凳,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请再写出两个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一:   评价标准二:   。
(5)请你从工具与技术角度,来解释小爱因斯坦的第三张小板凳做得比前两张好。
答:   。
26.(2025六上·平阳期末)工程与技术
在厨房中,我们有时需要夹取食材,有时需要开罐头,有时需要拧瓶盖……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但这么多工具的收纳显得十分不便,请你设计一款多功能厨房夹,在完成夹取美味的块状食物、开启顽固的罐头盖、拧开饮料瓶盖等任务时都能大显身手吗
任务要求:
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设计图,需要标注必要的材料名称、相关文字或数字等信息;
②在设计图中说明厨房夹能够完成的任务,至少三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1
(2)垫片;5
(3)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1)初始测试显示需要1个垫片来撬起重物(螺母)。为了减少所需的垫片数量,我们需要调整杠杆的支点位置。通过将半圆塑料块(支点)向垫片一侧移动,可以增加重物一侧的力臂长度,从而减少所需的力(垫片数量)。
(2)为了减少所需的垫片数量,我们需要调整杠杆的支点位置。通过将半圆塑料块(支点)向垫片一侧移动,可以增加重物一侧的力臂长度,从而减少所需的力(垫片数量)。经过调试,我们发现当半圆塑料块移动到位置5时,只需要1个垫片就能撬起重物(螺母)。
(3)小石头的作用是作为支点。为了用最小的力撬起大石头,支点应该尽可能靠近大石头,这样可以最大化力臂长度,从而减小所需的力。因此,“△”应该标在木棍与大石头接触点的另一侧,靠近木棍的末端。
2.【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功能,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人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昆虫的身体细节。普通玻璃仅起到透光作用,不具备放大效果;凹透镜则会缩小物体,因此正确答案是凸透镜。
3.【答案】C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能看到的细节变多了,但是看到的视野变小了。
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A、昆虫身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能分辨各种气味,A错误;
B、蝴蝶的彩色翅膀由小鳞片组成,会跟随阳光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B正确;
C、苍蝇的眼睛确实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被称为复眼。复眼的结构使得苍蝇具有非常广阔的视野,几乎可以达到360度的视觉范围,C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它通常生活在水中,并且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靠近水面处这个位置通常是氧气含量最高的地方,因为氧气会通过水面进入水中。由于草履虫需要呼吸和获取氧气,它们往往会聚集在含氧量较高的水层。
6.【答案】C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7.【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他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8.【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屠呦呦受到葛洪治疟的启发,采用沸点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终于成功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所以因为屠呦呦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9.【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一个科学真实的地球模型需要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和地球内部结构资料,因为这两部分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还原地球的基本地貌和内部构造。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则与地球模型的直接构建无关,更多涉及宇宙空间尺度的模型。
10.【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地方时差异等自然现象。重力与地球自转无关,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因此,假如地球只停止了自转,那么地球上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人们不能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11.【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越是靠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北京在巴黎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巴黎迎来黎明的时间比北京晚。
12.【答案】B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因此A可能属于秋天或春天,B属于夏天,C属于冬天。
13.【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引起昼夜变化,而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所以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比如睡莲的花瓣白天开放,晚上收拢。
14.【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光照区域不断变化引起的,这是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基本事实。因此,通过实验检验昼夜交替时,最有可能验证的是地球自转这一原因。
15.【答案】C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每天的昼夜时长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共同作用引起的。春分和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16.【答案】B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A、电磁铁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限于家用电器。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如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都有电磁铁的应用,A错误;
B、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的相互作用原理来工作的,B正确;
C、电磁炉实际上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而不是磁能,C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A、此时电磁铁可能产生磁性,钉尖一端是N极,A正确;
B、如果电磁铁没有产生磁性,那么它对小车就不应该有明显的磁力作用,B错误;
C、虽然电磁铁肯定会产生磁性,但我们不能确定钉尖一定是S极,这取决于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C错误;
故答案为:A。
18.【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如果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同时改变电池正负极,那么电磁铁磁极方向不会改变。
19.【答案】B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
【解析】【分析】A、奥斯特实验是通过让电流通过导线,而不是加热导线,来观察指南针的偏转,A错误;
B、如果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指南针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B正确;
C、当导线绕成线圈时,每匝线圈都会产生磁场,这些磁场会叠加,因此线圈数量越多,产生的磁性就越强。C错误;
故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因此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将废铁吸住,然后搬到另一个地方后断电,磁性消失,废铁就落在地上。因此电磁起重机可以将废铁重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21.【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燃油发动机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22.【答案】(1)B;A
(2)A
(3)B
(4)不容易
(5)地月模型;月相变化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1)①号模型对应“地心说”解释了天体以地球为中心运动等现象,②号模型对应“日心说”解释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观点。
(2)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因此②号模型能解释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四季变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在实验中,塑料小球在圆盘上,模拟的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
(4)模拟地球倾斜自转并公转需要更复杂的设备和更多参数,因此在简单的实验中是不容易模拟的。
(5)在学习中,自制的地月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月相变化,如新月、满月等现象。
23.【答案】(1)C
(2)C
(3)C
(4)B
(5)A
(6)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A、现代电能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火力发电仍然占据很大比例,并非主要是风力发电,A错误;
B、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是产生蒸汽来带动发电机发电,B正确;
C、磨煤机是将煤块磨成粉末,然后通过燃烧煤粉产生的热能来发电,并不是直接发电,C错误;
故答案为:B。
(2)A、手摇发电机在使用时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A错误;
B、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电池是储存电能的装置,它们都不是手摇发电机的必要元件,B错误;
C、手摇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小风扇、手电筒等,C正确;
故答案为:C。
(3)慢慢转动手柄时,产生的电能较少,电路中的电流太小,所以小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光。
(4)A、顶的长方形板能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再转换为动能使小车运动,A错误;
B、小车能运动是因为太阳提供了能量,B正确;
C、在阴天的室外,太阳能不足,小车很难运动起来,C错误;
故答案为:B。
(5)A、手摇发电机中的转子和太阳能小车中的电动机都有转子、外壳、后盖等结构,A正确;
B、摇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不同,B错误;
C、手摇发电机中的转子产生磁场,但不是因为转子是磁铁,而且电动机主要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并不是吸住大头针,C错误;
故答案为:A。
(6)节约用电可以减少发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因为很多发电方式会带来碳排放,污染环境;而绿色出行减少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
24.【答案】(1)C
(2)B
(3)C
(4)B
(5)可行;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够大,可以用于观察细菌及较小的微生物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C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
(2)简易显微镜所看到的图像是倒转且左右颠倒的,故选择B。
(3)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收镜。
(4)观察不到细节且只看到亮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调焦没有调整好。
(5)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够大,可以用于观察细菌及较小的微生物。学校实验室若配有完整的光学显微镜和相关实验器材,便能够进行细菌观察。
25.【答案】(1)C
(2)A
(3)B
(4)A;它的承重能力强;美观度;成本
(5)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而且还可以精确地控制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知识点】斜面;轮轴;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木工锯在锯木头时省力方便是因为利用了斜面的原理。当锯齿与木头接触并拉动时,锯齿形成的斜面能够减少所需的力,使锯割更加轻松。
(2)螺丝刀拧螺丝运用了轮轴原理,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图中图中C轴最长,最费力;AB轴一样长,但是A螺丝刀的轮比较长,因此较省力。
(3)小板凳制作说明书应该包含材料、制作步骤和设计图,因此缺少设计图。
(4)①根据测评结果,我认为更好的小板凳是A(自制小板凳),我的理由是它的承重能力强且自身重量相对较轻,虽然不能折叠,但在稳定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更佳。
②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一:美观度。可以比较两张小板凳的外观设计,看哪一张更加符合审美标准。 评价标准二:成本。可以计算并比较两张小板凳的制作或购买成本,看哪一张更加经济实惠。
(5)从工具与技术角度解释,小爱因斯坦的第三张小板凳做得比前两张好,可能是因为他在前两次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如木工锯、砂纸等,以及如何更精确地控制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比如切割、打磨、组装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他能够制作出更加精细、稳固的小板凳。
26.【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设计说明:
1. 材料:手柄:采用耐用的塑料材质,表面设计有防滑纹理,提供舒适的握感。夹子部分:由不锈钢制成,坚固耐用,用于夹取块状食物。开罐器:带有锋利的旋转刀片,可轻松开启顽固的罐头盖。开瓶器:附在手柄上,方便拧开饮料瓶盖。
2. 功能:夹取食物:不锈钢夹子可以轻松夹取肉类、蔬菜等块状食材。开罐头:旋转刀片设计的开罐器,能够快速打开罐头盖。拧瓶盖:开瓶器部分可以轻松拧开饮料瓶盖。
3. 收纳与使用:设计了锁定机制,当不使用时可以将夹子锁定,方便收纳。整体设计紧凑,节省厨房空间。
这款多功能厨房夹可以满足多种厨房需求,方便实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