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测试1.(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图甲所示,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则这杯水是 ( )。A.冰水 B.常温水 C.热水【答案】C【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且现象比较明显,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将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水中,不一会儿气球鼓起来,说明这杯水是热水,热量传递给瓶子里面的空气,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而让气球鼓起来。2.(2025三上·乐清期末)将圆柱形杯子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入方形的盒子里,它们都变成方的,这说明( )。A.液体流动快B.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C.液体的形状都相同【答案】B【知识点】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水和油都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随着装载的容器变化而发生变化。将圆筒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入正方形盒子,它们又都变成正方形,这说明水和油没有固定的形状。3.(2025三上·乐清期末)下列纸的变化中,变化后不再是原来的物质的为( )。A.烧成灰 B.撕成碎片 C.折成纸飞机【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将纸撕成碎片、折成纸飞机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把纸烧成灰产生了新物质,变化后不再是原来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4.(2025三上·乐清期末)“探究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会影响实验准确性的是( )。A.用搅拌棒搅拌,加快溶解B.用电子秤量取每一份食盐C.为加快实验速度,前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马上加下一份【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在探究溶解度的实验中,必须保证每份加入的食盐都完全溶解后再加下一份,否则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前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马上加下一份的做法会影响实验准确性。5.(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右图所示,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会( )。A.鼓起来 B.缩小 C.没有什么变化【答案】A【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且现象比较明显,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内的空气会受热体积膨胀,会鼓起来。6.(2025三上·乐清期末)水沸腾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杯底有气泡产生 B.温度会降低 C.温度为100℃【答案】B【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气”;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7.(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图所示为水结冰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冰中加入盐是为了降低温度B.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一直维持在0℃C.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会低于结冰前水的高度【答案】C【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A、在冰中加入盐是为了降低温度,A正确;B、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一直维持在0℃,B正确;C、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因此冰柱的高度会高于结冰前水的高度,C错误;故答案为:C。8.(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在家中研究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时候发现:相同条件下,50 毫升水可以溶解食盐约18克、味精约37克、白糖约102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B.味精的溶解能力更强C.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强【答案】C【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相同条件下,50 毫升水溶解的白糖最多,因此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强。9.(2025三上·乐清期末)把砖块和干燥的泥土放入水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砖块、泥土里含有空气的是( )。A.水变脏了 B.有气泡冒出 C.水满起来了【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A、这是由于砖块和泥土中的微小颗粒或杂质溶解或悬浮在水中导致的,A错误;B、当砖块和泥土被放入水中时,它们内部的空气会被挤压出来并形成气泡。这是因为砖块和泥土在自然状态下会含有少量的空气,这些空气被困在它们的孔隙中。当它们被浸入水中时,这些孔隙中的空气会被水挤出,形成我们可以看到的气泡,B正确;C、个现象是由于砖块和泥土占据了原本属于水的空间,导致水位上升,C错误;故答案为:B。10.(2025三上·乐清期末)当桂花盛开时,我们远远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会占据空间【答案】B【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当桂花盛开时,我们远远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这是因为空气会流动。11.(2025三上·乐清期末)下列质量相等的物品中,体积最大的是 ( )。A.空气 B.绿豆 C.回形针【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质量相等时,物体的体积大小与密度成反比。空气的密度最小,因此体积最大;绿豆和回形针的密度较大,体积较小。12.(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图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我们发现( )。A.杯子里的水面上升B.杯子里的水面下降C.杯子里的水面没有变化【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打气筒往杯子中注入空气,增加了杯中空气的体积,从而挤压水的体积,导致水被压出小孔,水面下降。13.(2025三上·乐清期末)用两支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的现象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第( )支注射器装的是水。A.1 B.2 C.不能判断【答案】A【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解析】【分析】水是一种液体,无色无味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水不能被压缩,而空气可以被压缩,因此第1支注射器装的是水。因而液面没有下降。14.(2025三上·乐清期末)做“探究风的成因”实验时,关于空气流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B.C.【答案】A【知识点】风【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做“风的成因”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试验瓶内空气受热上升运动,瓶内空气减少,外面的冷空气会流进来补充,蚊香的烟也会由圆孔进入箱子,形成了风。故A选项正确。15.(2025三上·乐清期末)通过实验,我们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由 ( )形成的。A.雷电B.太阳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答案】C【知识点】风【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空气的冷热不同引起的。在大自然中,由于两地的气温不同,从而使两地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导致冷热不同的空气产生了流动,形成了风。16.(2025三上·乐清期末)下列是某一天三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量,其中最有可能下雪的是( )。A.气温(-10℃)、降水量(0毫米)B.气温(5℃)、降水量(15毫米)C.气温 (-3℃)、降水量(15毫米)【答案】C【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雪是来自云中的小冰晶。寒冷的冬季,低空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降落的小冰晶不会融化,落到地面就是雪。想要降雪气温要在0℃以下,而且还得水汽充足,因此最有可能下雪的是C。17.(2025三上·乐清期末)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 ( )的。A.气候 B.天气 C.环境【答案】B【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情况。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天气的。18.(2025三上·乐清期末)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分类进行统计B.借助图表进行汇总C.缺少的数据自己随便补齐【答案】C【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解析】【分析】在学习天气相关知识时,为了长时间观察记录各种各样的大气情况,通常将这些天气情况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制作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我们要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在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可以分类别统计,借助图表汇总,通过网络查询往期天气情况;不能缺少的数据自己推测一下,再补齐。19.(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果把整个天空看成一个大圆的话,下面三个图适合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指的是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云量的多少是区分阴晴天气的重要依据。根据云量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多云和阴三类。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因此A是多云,B是晴,C是阴。20.(2025三上·乐清期末)一天中,陆地上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上午10 点左右 B.中午12 点左右 C.下午2点左右【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21.(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观察到天空中布满了扁平层状的灰色云朵,此时云的类型是( )。A.积云 B.层云 C.卷云【答案】B【知识点】云的种类【解析】【分析】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22.(2025三上·乐清期末)测量降水量,应选择( )自制工具。A. B. C.【答案】C【知识点】雨量器【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所以选项中适合用来作雨量器的是透明直筒的C。23.(2025三上·乐清期末)今天刮的是东风,小科用小风旗在操场上观测风向,他观测到的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也可以用其他工具来测量。今天刮的是东风,小风旗飘动的方向与风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小风旗飘向西方。24.(2025三上·乐清期末)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我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步骤。(1)在步骤A 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我们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 )。A.中间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3)步骤B的过程叫____;步骤C的过程叫____。(填序号)A.蒸发 B.过滤 C.沉淀(4)在步骤B中,我们发现滤纸上留下了 ( )。A.食盐 B.沙子 C.食盐和沙子(5)在步骤C中,用来盛放滤液并受热使水蒸发的仪器叫 (填“试管”、“蒸发皿”或“烧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进行加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填“嘴吹”或“灯帽盖”)。完成实验后,我们 (填“能”或“不能”)马上用手拿三脚架整理实验材料。(6)当进行步骤C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该(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7)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食盐颗粒与原来的食盐颗粒相比颜色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它还是食盐吗 (填“是”或“不是”)(8)如果想研究“热水是否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应该选择下图中的 杯和 杯。(填“甲”“乙”或“丙”)(9)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热水中溶解快 B.冷水中溶解快 C.两杯溶解一样快【答案】(1)搅拌(2)C(3)B(4)B(5)蒸发皿;外焰;灯帽盖;不能(6)B(7)是(8)甲;丙(9)A【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题干中采用了搅拌,可以加快粗盐与水的接触,提高溶解速度。(2)当粗盐完全溶解后,形成均匀的溶液,各处食盐浓度相同。(3)步骤B是通过过滤分离不溶的泥沙等杂质,步骤C是通过蒸发使水分蒸发,析出食盐。(4)过滤时,滤纸能够截留不溶于水的沙子,而滤液中含有溶解的食盐。(5)蒸发皿用于加热并蒸发水分。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实验后仪器较热,不能立即用手触碰。(6)当出现较多固体时,移走热源,防止过快加热导致溶液飞溅,继续搅拌以均匀冷却。(7)从溶液中析出的食盐虽然形状或颜色发生变化,但本质仍是食盐。(8)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热水是否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唯一的变量是水温,所以应该选择甲和丙进行对比研究。(9)热水温度更高,分子运动加快,有利于食盐的溶解,从而加快溶解速度。25.(2025三上·乐清期末)空气质量的探究。(1)称量空气前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皮球和若干绿豆,把天平调整到( )。A.左端下沉 B.平衡 C.右端下沉(2)用打气筒往皮球里打入20空气,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看到( )现象,可以证明空气有质量。A.左端下沉 B.平衡 C.右端下沉(3)20筒空气到底有多重呢。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天平右端要再放入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由此可推测( )。A.绿豆比空气重B.空气比绿豆重C.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6粒绿豆的质量(4)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时,除了用绿豆作测量物,还可以用( )。A.橡皮 B.玻璃弹珠 C.米粒(5)往小皮球内打20筒空气后,还可以继续往里再打10筒空气,这主要是利用了( )的性质。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空气很轻【答案】(1)B(2)A(3)C(4)C(5)B【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1)在进行称量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天平两端是平衡的,这样才能准确地比较两端的重量。因此,把天平调整到平衡状态是最合适的。(2)当我们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皮球的总质量会增加。因此,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时,左端的重量会增加,导致左端下沉。这个现象可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3)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天平右端需要再放入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这说明20筒空气的质量与6粒绿豆的质量大致相等。(4)在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质量已知且易于操作的物体作为参照。橡皮和玻璃弹珠的质量相对较大,不易于精确测量微小的质量变化。而米粒的质量较小,更适合用于这种精细的测量。(5)往小皮球内打20筒空气后,还可以继续往里再打10筒空气,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即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从而使空气占据更小的空间。26.(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打算在家做“热气球”,但是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她。(1)右图是小科画了一部分的设计图,请你帮助小科画上蜡烛。(2)按照设计图制作完成后,点燃蜡烛,过一会儿,用手摸塑料袋会感觉到 (填“热”或“冷”)。此时松开手,“热气球”会 (填“上升”或“下降”)。(3)以下是小科的活动记录单,你觉得他对下降时袋子的形状和袋子里的空气做的记录完全正确吗 如果不对,请画出正确的图。(4)请你想个办法让小科的“热气球”升得更高。 【答案】(1)(2)热;上升(3)不对;(4)选择一个更大的耐高温的袋子【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1)在设计图上添加蜡烛的位置,通常是在“热气球”的底部,提供热源使空气加热膨胀。(2)当蜡烛点燃后,它加热周围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因此塑料袋会变热。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当松开手时,“热气球”会上升。(3)小科记录的下降时袋子的形状和袋子里的空气状态不对的,因为袋子里的空气开始冷却,体积减小,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小,应该是袋子在下降时形状可能会变得较为扁平。(4)要想让“热气球”升得更高,可以选择一个更大的耐高温的袋子,让空气加热温度更高一些后再松手升空。27.(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一家计划寒假去海南三亚旅游,如表所示为三亚的天气预报。2月 4日 2月5日 2月6日 2月7日 2月8日17℃-24℃ 18℃-23℃ 22℃-25℃ 22℃-28℃ 20℃-26℃东北风5-6级 东北风4-5级 东风3-4级 东风3-4级 东北风4-5级(1)有关天气预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天气预报是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的B.现阶段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C.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等收集到观测数据,就可以发布天气预报了(2)从该天气预报图中,可以获得 、 和 等描述天气的信息。(3)2月4号的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五天中气温最高的哪一天 。(4)表格中2月6日的天气符号表示的是 ( )。A.晴天 B.多云 C.阴天(5)小科分析天气预报,认为这一周的风力情况最合理的是 ( )。A.有风,能吹断树枝B.无风,炊烟直冲天C.有风,能使树叶摇动(6)温州的冬天与海南三亚的冬天相比,( )。A.温州气温低 B.三亚气温低 C.两地气温差不多(7)根据气温,你建议小科一家应该带怎样的衣服去海南 【答案】(1)C(2)风力;风向;气温(3)24℃;17℃;2月7日(4)B(5)C(6)A(7)带春秋装即可【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1)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发布需要经过专家分析和模型计算,仅凭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等数据不足以直接发布天气预报。(2)天气预报中通常包含的主要信息有风向(东北风)、温度范围(如17℃-24℃)和风力等级(如5-6级)。(3)根据题干可知,2月4号的最高气温是24℃,最低气温是17℃。最高气温2月7日达到28℃。(4)根据天气符号,表中“ ”代表多云。(5)根据风力等级,4-5级风能使树叶摇动,但不足以吹断树枝。(6)海南三亚常年气温较高,冬天温度比温州高。(7)根据海南三亚的气温预报,气温范围在17℃-28℃之间,适合穿较轻便的春秋装。1 / 1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测试1.(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图甲所示,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则这杯水是 ( )。A.冰水 B.常温水 C.热水2.(2025三上·乐清期末)将圆柱形杯子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入方形的盒子里,它们都变成方的,这说明( )。A.液体流动快B.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C.液体的形状都相同3.(2025三上·乐清期末)下列纸的变化中,变化后不再是原来的物质的为( )。A.烧成灰 B.撕成碎片 C.折成纸飞机4.(2025三上·乐清期末)“探究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会影响实验准确性的是( )。A.用搅拌棒搅拌,加快溶解B.用电子秤量取每一份食盐C.为加快实验速度,前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马上加下一份5.(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右图所示,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会( )。A.鼓起来 B.缩小 C.没有什么变化6.(2025三上·乐清期末)水沸腾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杯底有气泡产生 B.温度会降低 C.温度为100℃7.(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图所示为水结冰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冰中加入盐是为了降低温度B.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一直维持在0℃C.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会低于结冰前水的高度8.(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在家中研究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时候发现:相同条件下,50 毫升水可以溶解食盐约18克、味精约37克、白糖约102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B.味精的溶解能力更强C.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强9.(2025三上·乐清期末)把砖块和干燥的泥土放入水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砖块、泥土里含有空气的是( )。A.水变脏了 B.有气泡冒出 C.水满起来了10.(2025三上·乐清期末)当桂花盛开时,我们远远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会占据空间11.(2025三上·乐清期末)下列质量相等的物品中,体积最大的是 ( )。A.空气 B.绿豆 C.回形针12.(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图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我们发现( )。A.杯子里的水面上升B.杯子里的水面下降C.杯子里的水面没有变化13.(2025三上·乐清期末)用两支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的现象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第( )支注射器装的是水。A.1 B.2 C.不能判断14.(2025三上·乐清期末)做“探究风的成因”实验时,关于空气流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B.C.15.(2025三上·乐清期末)通过实验,我们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由 ( )形成的。A.雷电B.太阳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16.(2025三上·乐清期末)下列是某一天三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量,其中最有可能下雪的是( )。A.气温(-10℃)、降水量(0毫米)B.气温(5℃)、降水量(15毫米)C.气温 (-3℃)、降水量(15毫米)17.(2025三上·乐清期末)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 ( )的。A.气候 B.天气 C.环境18.(2025三上·乐清期末)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分类进行统计B.借助图表进行汇总C.缺少的数据自己随便补齐19.(2025三上·乐清期末)如果把整个天空看成一个大圆的话,下面三个图适合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A. B. C.20.(2025三上·乐清期末)一天中,陆地上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上午10 点左右 B.中午12 点左右 C.下午2点左右21.(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观察到天空中布满了扁平层状的灰色云朵,此时云的类型是( )。A.积云 B.层云 C.卷云22.(2025三上·乐清期末)测量降水量,应选择( )自制工具。A. B. C.23.(2025三上·乐清期末)今天刮的是东风,小科用小风旗在操场上观测风向,他观测到的是( )。A. B. C.24.(2025三上·乐清期末)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我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步骤。(1)在步骤A 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我们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 )。A.中间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3)步骤B的过程叫____;步骤C的过程叫____。(填序号)A.蒸发 B.过滤 C.沉淀(4)在步骤B中,我们发现滤纸上留下了 ( )。A.食盐 B.沙子 C.食盐和沙子(5)在步骤C中,用来盛放滤液并受热使水蒸发的仪器叫 (填“试管”、“蒸发皿”或“烧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进行加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填“嘴吹”或“灯帽盖”)。完成实验后,我们 (填“能”或“不能”)马上用手拿三脚架整理实验材料。(6)当进行步骤C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该(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7)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食盐颗粒与原来的食盐颗粒相比颜色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它还是食盐吗 (填“是”或“不是”)(8)如果想研究“热水是否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应该选择下图中的 杯和 杯。(填“甲”“乙”或“丙”)(9)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热水中溶解快 B.冷水中溶解快 C.两杯溶解一样快25.(2025三上·乐清期末)空气质量的探究。(1)称量空气前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皮球和若干绿豆,把天平调整到( )。A.左端下沉 B.平衡 C.右端下沉(2)用打气筒往皮球里打入20空气,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看到( )现象,可以证明空气有质量。A.左端下沉 B.平衡 C.右端下沉(3)20筒空气到底有多重呢。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天平右端要再放入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由此可推测( )。A.绿豆比空气重B.空气比绿豆重C.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6粒绿豆的质量(4)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时,除了用绿豆作测量物,还可以用( )。A.橡皮 B.玻璃弹珠 C.米粒(5)往小皮球内打20筒空气后,还可以继续往里再打10筒空气,这主要是利用了( )的性质。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空气很轻26.(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打算在家做“热气球”,但是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她。(1)右图是小科画了一部分的设计图,请你帮助小科画上蜡烛。(2)按照设计图制作完成后,点燃蜡烛,过一会儿,用手摸塑料袋会感觉到 (填“热”或“冷”)。此时松开手,“热气球”会 (填“上升”或“下降”)。(3)以下是小科的活动记录单,你觉得他对下降时袋子的形状和袋子里的空气做的记录完全正确吗 如果不对,请画出正确的图。(4)请你想个办法让小科的“热气球”升得更高。 27.(2025三上·乐清期末)小科一家计划寒假去海南三亚旅游,如表所示为三亚的天气预报。2月 4日 2月5日 2月6日 2月7日 2月8日17℃-24℃ 18℃-23℃ 22℃-25℃ 22℃-28℃ 20℃-26℃东北风5-6级 东北风4-5级 东风3-4级 东风3-4级 东北风4-5级(1)有关天气预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天气预报是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的B.现阶段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C.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等收集到观测数据,就可以发布天气预报了(2)从该天气预报图中,可以获得 、 和 等描述天气的信息。(3)2月4号的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五天中气温最高的哪一天 。(4)表格中2月6日的天气符号表示的是 ( )。A.晴天 B.多云 C.阴天(5)小科分析天气预报,认为这一周的风力情况最合理的是 ( )。A.有风,能吹断树枝B.无风,炊烟直冲天C.有风,能使树叶摇动(6)温州的冬天与海南三亚的冬天相比,( )。A.温州气温低 B.三亚气温低 C.两地气温差不多(7)根据气温,你建议小科一家应该带怎样的衣服去海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且现象比较明显,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将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水中,不一会儿气球鼓起来,说明这杯水是热水,热量传递给瓶子里面的空气,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而让气球鼓起来。2.【答案】B【知识点】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水和油都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随着装载的容器变化而发生变化。将圆筒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入正方形盒子,它们又都变成正方形,这说明水和油没有固定的形状。3.【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将纸撕成碎片、折成纸飞机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把纸烧成灰产生了新物质,变化后不再是原来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4.【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在探究溶解度的实验中,必须保证每份加入的食盐都完全溶解后再加下一份,否则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前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马上加下一份的做法会影响实验准确性。5.【答案】A【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且现象比较明显,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内的空气会受热体积膨胀,会鼓起来。6.【答案】B【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气”;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7.【答案】C【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A、在冰中加入盐是为了降低温度,A正确;B、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一直维持在0℃,B正确;C、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因此冰柱的高度会高于结冰前水的高度,C错误;故答案为:C。8.【答案】C【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相同条件下,50 毫升水溶解的白糖最多,因此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强。9.【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A、这是由于砖块和泥土中的微小颗粒或杂质溶解或悬浮在水中导致的,A错误;B、当砖块和泥土被放入水中时,它们内部的空气会被挤压出来并形成气泡。这是因为砖块和泥土在自然状态下会含有少量的空气,这些空气被困在它们的孔隙中。当它们被浸入水中时,这些孔隙中的空气会被水挤出,形成我们可以看到的气泡,B正确;C、个现象是由于砖块和泥土占据了原本属于水的空间,导致水位上升,C错误;故答案为:B。10.【答案】B【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当桂花盛开时,我们远远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这是因为空气会流动。11.【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质量相等时,物体的体积大小与密度成反比。空气的密度最小,因此体积最大;绿豆和回形针的密度较大,体积较小。12.【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打气筒往杯子中注入空气,增加了杯中空气的体积,从而挤压水的体积,导致水被压出小孔,水面下降。13.【答案】A【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解析】【分析】水是一种液体,无色无味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水不能被压缩,而空气可以被压缩,因此第1支注射器装的是水。因而液面没有下降。14.【答案】A【知识点】风【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做“风的成因”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试验瓶内空气受热上升运动,瓶内空气减少,外面的冷空气会流进来补充,蚊香的烟也会由圆孔进入箱子,形成了风。故A选项正确。15.【答案】C【知识点】风【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空气的冷热不同引起的。在大自然中,由于两地的气温不同,从而使两地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导致冷热不同的空气产生了流动,形成了风。16.【答案】C【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雪是来自云中的小冰晶。寒冷的冬季,低空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降落的小冰晶不会融化,落到地面就是雪。想要降雪气温要在0℃以下,而且还得水汽充足,因此最有可能下雪的是C。17.【答案】B【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情况。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天气的。18.【答案】C【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解析】【分析】在学习天气相关知识时,为了长时间观察记录各种各样的大气情况,通常将这些天气情况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制作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我们要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在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可以分类别统计,借助图表汇总,通过网络查询往期天气情况;不能缺少的数据自己推测一下,再补齐。19.【答案】A【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指的是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云量的多少是区分阴晴天气的重要依据。根据云量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多云和阴三类。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因此A是多云,B是晴,C是阴。20.【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21.【答案】B【知识点】云的种类【解析】【分析】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22.【答案】C【知识点】雨量器【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所以选项中适合用来作雨量器的是透明直筒的C。23.【答案】B【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也可以用其他工具来测量。今天刮的是东风,小风旗飘动的方向与风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小风旗飘向西方。24.【答案】(1)搅拌(2)C(3)B(4)B(5)蒸发皿;外焰;灯帽盖;不能(6)B(7)是(8)甲;丙(9)A【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题干中采用了搅拌,可以加快粗盐与水的接触,提高溶解速度。(2)当粗盐完全溶解后,形成均匀的溶液,各处食盐浓度相同。(3)步骤B是通过过滤分离不溶的泥沙等杂质,步骤C是通过蒸发使水分蒸发,析出食盐。(4)过滤时,滤纸能够截留不溶于水的沙子,而滤液中含有溶解的食盐。(5)蒸发皿用于加热并蒸发水分。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实验后仪器较热,不能立即用手触碰。(6)当出现较多固体时,移走热源,防止过快加热导致溶液飞溅,继续搅拌以均匀冷却。(7)从溶液中析出的食盐虽然形状或颜色发生变化,但本质仍是食盐。(8)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热水是否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唯一的变量是水温,所以应该选择甲和丙进行对比研究。(9)热水温度更高,分子运动加快,有利于食盐的溶解,从而加快溶解速度。25.【答案】(1)B(2)A(3)C(4)C(5)B【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1)在进行称量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天平两端是平衡的,这样才能准确地比较两端的重量。因此,把天平调整到平衡状态是最合适的。(2)当我们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皮球的总质量会增加。因此,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时,左端的重量会增加,导致左端下沉。这个现象可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3)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天平右端需要再放入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这说明20筒空气的质量与6粒绿豆的质量大致相等。(4)在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质量已知且易于操作的物体作为参照。橡皮和玻璃弹珠的质量相对较大,不易于精确测量微小的质量变化。而米粒的质量较小,更适合用于这种精细的测量。(5)往小皮球内打20筒空气后,还可以继续往里再打10筒空气,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即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从而使空气占据更小的空间。26.【答案】(1)(2)热;上升(3)不对;(4)选择一个更大的耐高温的袋子【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1)在设计图上添加蜡烛的位置,通常是在“热气球”的底部,提供热源使空气加热膨胀。(2)当蜡烛点燃后,它加热周围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因此塑料袋会变热。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当松开手时,“热气球”会上升。(3)小科记录的下降时袋子的形状和袋子里的空气状态不对的,因为袋子里的空气开始冷却,体积减小,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小,应该是袋子在下降时形状可能会变得较为扁平。(4)要想让“热气球”升得更高,可以选择一个更大的耐高温的袋子,让空气加热温度更高一些后再松手升空。27.【答案】(1)C(2)风力;风向;气温(3)24℃;17℃;2月7日(4)B(5)C(6)A(7)带春秋装即可【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1)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发布需要经过专家分析和模型计算,仅凭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等数据不足以直接发布天气预报。(2)天气预报中通常包含的主要信息有风向(东北风)、温度范围(如17℃-24℃)和风力等级(如5-6级)。(3)根据题干可知,2月4号的最高气温是24℃,最低气温是17℃。最高气温2月7日达到28℃。(4)根据天气符号,表中“ ”代表多云。(5)根据风力等级,4-5级风能使树叶摇动,但不足以吹断树枝。(6)海南三亚常年气温较高,冬天温度比温州高。(7)根据海南三亚的气温预报,气温范围在17℃-28℃之间,适合穿较轻便的春秋装。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测试(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测试(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