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2025三上·平湖期末)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 状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 ℃时,冰就会开始 ,变为 的水。2.(2025三上·平湖期末)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网样多水的烧杯中,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我公双察到 烧杯瓶的食盐溶解得快。3.(2025三上·平湖期末)科学课小科认识了一种新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它,无色无味可够知,没有形状能占据空间。可压缩,质量很轻,会流动,形成风、你知道它是什么物质吗 。4.(2025三上·平湖期末)冬季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运传播,这是因为空气会 。因此下课要通风换气。5.(2025三上·平湖期末)“平湖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偏西风3~4级,温度2℃到10℃。”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 、 、气温。右图所示的是10时的气温,此时的气温为 。6.(2025三上·平湖期末)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 、 、 等。7.(2025三上·平湖期末)他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总结了我国现代物体的特征。这位科学家是( )A.竺可桢 B.农隆平 C.屠呦呦8.(2025三上·平湖期末)下图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9.(2025三上·平湖期末)夏天,小科想喝冰水,他把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拧紧盖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了一晚上。拿出来发现水结成了冰,孩子却裂了。这可能是因为(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把瓶子掺裂了B.瓶子质量不好,被冻裂了C.孩子通冷体积变小,水钻冰后体积不变,瓶子被撑袋了10.(2025三上·平湖期末)煮饺子时,小科发现锅里的水起来越少,主要原因是( )。A.水被饺子吸收了 B.水漏到锅外去了 C.水变成水蒸气了11.(2025三上·平湖期末)小科要做关于溶解的实验,他从下能实材料中圈要了几种需要的材料是为了研究( ) 。A.水温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B.搅拌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C.冰糖颗粒大小对其溶解快慢的影响12.(2025三上·平湖期末)一杯浓盐水充分搅拌后底部还有食盐剩余,能让底部的食盐完全溶解的方式( )。A.继续搅拌 B.加热蒸发 C.加水13.(2025三上·平湖期末)在做“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对比实验时,我们发现( )。A.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多B.食盐溶解的份数多C.食能和小苏打溶解的倍数一样多14.(2025三上·平湖期末)将封闭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剩余的空气( )。A.会充满瓶内各处空间B.质量会增加C.不会充满瓶子15.(2025三上·平湖期末)小科在一个透明塑料杯的底部扎了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全部压入水中。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A.B.C.16.(2025三上·平湖期末)小明在喝牛奶的时候,不小心从吸管中往牛奶盒中吹了一口气,松口后。结果牛奶从吸管中又流了出来。这是因为空气( )。A.有流动性 B.占据空间 C.有一定质量17.(2025三上·平湖期末)如右图从B管往压里吹气,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中冒气泡 B.水从A管流出来 C.水从B管流出来18.(2025三上·平湖期末)元旦晚会布置舞台,小科把吹好的气球捏成各种形状。这利用了空气( )的特点。A.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有质量19.(2025三上·平湖期末)注射器中装有一定量的空气,如右图,然后用橙子皮墙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橙子皮就会像子那一样弹出去。其原理(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很轻 C.压缩的空气有弹性20.(2025三上·平湖期末)下列活动,需要自助空气的有( )。自动物呼吸 ②制作充气玩具 ③植物生长 ④炒菜发饭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21.(2025三上·平湖期末)在我们来做“热气球”实验时,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松开手。袋子会升空。合理的解释是( )。A.周围有空气在流动B.袋子本身变轻了C.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22.(2025三上·平湖期末)右图是走马灯,点燃蜡烛,纸马开始转动,下列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A.氢气球升空 B.孔明灯升空 C.电风用转动23.(2025三上·平湖期末)平湖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好地方,这描述的是( )、A.气候 B.气温 C.天气24.(2025三上·平湖期末)用风旗观测风向时,旗帜飘向南方,则当时的风向( ).A.南风 B.北风 C.东风25.(2025三上·平湖期末)气象台常用最高最低温度计米测量一天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是( ),A.凌晨5时左右 B.上午10时左右 C.午后2时左右26.(2025三上·平湖期末)下列天气里所开展室外运动最合适的一项是( ).A. B. C.27.(2025三上·平湖期末)某天一共下了三场雨,则这天的降雨量是指( )。A.三场雨一共的降雨量B.最大那场雨的降雨量C.平均每场雨的降雨量28.(2025三上·平湖期末)科学课上小科小组做“水的沸腾实验”每隔一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下来。时间(分钟) …… 10 11 12 13 14 15温度(℃) …… 92 94 97 100 100 100(1)图一中实验器材①可以使烧杯均匀受热,它的名称是( ).A.酒精灯 B.石棉网 C.铁架台(2)该实验中水在 ℃会沸腾,水沸腾后再持续加热5分钟,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烧杯上方不断地冒着“白气”,产生“白气”的原因是( ),A.液态水变成了水蒸气B.水蒸气退冷变成了小水滴C.空气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4)实验过程中,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如图二中 (选填“甲”或“乙”)烧杯是水沸腾时看到的情况。29.(2025三上·平湖期末)暑假,小科去余姚盐场参观学习。他从盐场带出来一些粗盐,粗盐有许多杂质,他决定自己尝试去除这些余质。(1)他先要用 (选填“甲”“乙”或“丙”)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2)在选用乙装置过滤时,液面要 (选填“高于”“低于”“持平”)滤纸的边缘,(3)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选填“能”或“不能”)被过滤分离,(4)接下来要用丙装置分离盐和水,这个过程叫( )。A.沉淀 B.过滤 C.蒸发(5)观察比较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后得到的白色颗粒和原来的粗盐,发现( )。A.大小相同、颜色相近B.大小相同、颜色不同C.大小不同、颜色相近(6)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30.(2025三上·平湖期末)学习了“空气是否有质量”后,小科准备利用以下材料测出100简空气的质量。(1)小科先将 调至平衡状态。(2)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放上未充气的皮球,右边放入若干绿豆后,天平平衡。(3)用打气简给小皮球充20筒空气,简易天平的左边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4)在简易天平右边增加7颗绿豆后,天平恢复平衡。则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 颗绿豆的质量。(5)由此可以推测出10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 颗绿豆的质量,(6)关于空气,除了教材中研究的现象和内容外,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吗 请把问题写下来; 。31.(2025三上·平湖期末)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均10分钟后,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下图是酒泉当天的天气情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2024-10-30星期三 13℃~0℃ 东风1级(1)从表中可以看出,酒泉当天的天气状况是 (填“晴”或“多云”“阴”).当天最低气温是 ℃。(2)下面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的是( ).A.室内空气温度B.手心温度C.室外树荫下通风处的空气温度(3)以下描述符合酒泉当天风力情况的是 ( )。A.轻烟随风偏 B.叶动红旗展 C.举伞步行艰(4)在这一天,酒泉很多群众给宇航员送行,不适合他们穿的衣服是( )。A.棉衣 B.短袖T恤 C.羽绒服(5)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又将一种会飞的生物送入太空、它有许多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对其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它是哪一种生物 ( )A.果蝇 B.斑马鱼 C.生菜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液体;0;固态;液态【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态状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0℃时,冰就会开始熔化,变为液态的水。2.【答案】温度高【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同样多水的烧杯中,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会观察到温度高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能更快地与食盐颗粒接触并将其溶解,从而使食盐的溶解速度加快。3.【答案】空气【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地球上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人类和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都依赖空气中的氧气。空气本身无色无味,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充满它所在的空间,并且可以被压缩(如给轮胎打气就是压缩空气的过程)。空气的质量相对很轻,而且具有流动性,空气的水平流动就形成了风。4.【答案】流动【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解析】【分析】空气的流动使得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等能够在空气中扩散,从而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增加了他人感染的风险。而通风换气可以让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进行交换,降低室内含有病毒的空气浓度,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5.【答案】云量;风向;风速;8℃【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云量、风向、风速、气温。6.【答案】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知识点】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我们人类自己的观察器官只能获得事物的基本信息,要想获得事物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还需要借助测量工具。通过前面的学习,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等。7.【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长期坚持对气候、物候等进行观测和研究,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方面,对物候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总结相关规律和特征,A合题意。8.【答案】B【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应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用嘴吹可能会使火焰沿灯颈进入灯内,引发危险。9.【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在4℃以上时,水和普通液体一样,都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温度越低,体积反而会增大。当温度降到0℃,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幅度更大,大约是4℃时水的体积的1.1倍。10.【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煮饺子时,水处于加热状态,达到沸点后会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即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随着煮饺子时间的延长,不断有水变成水蒸气,所以锅里的水会越来越少,这是锅里水减少的主要原因,C选项正确。11.【答案】A【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观察可知,不同条件为谁的温度,此实验要研究的是水温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12.【答案】C【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加水可以增加溶剂的量。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溶剂的量会使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这样就可以继续溶解食盐,从而使底部剩余的食盐完全溶解,C选项正确。13.【答案】B【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食盐的溶解度比小苏打大。 通常情况下,在常温时,食盐在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左右,而小苏打在100毫升水中大约只能溶解9克左右。14.【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压缩后的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向上拉后微粒距离会变大。将封闭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剩余的空气会充满瓶内各处空间,支部会此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了。15.【答案】A【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当把一个在底部扎了一个小孔的透明塑料杯竖直全部压入水中时,由于杯子内原本有空气,在压入水中的过程中,水会对杯内空气产生压力。 随着杯子逐渐压入水中,水会从底部的小孔进入杯内,同时杯内的空气会被压缩,并且有一部分空气会从杯口或小孔处排出,以平衡内外的压力差。所以会看到水从小孔进入杯子,同时可能会看到有气泡从杯口或小孔处冒出。16.【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当小明从吸管中往牛奶盒中吹了一口气后,吹进去的空气占据了牛奶盒内的一部分空间,使得盒内的空气量增加,气压增大。而外界大气压不变,盒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就会把牛奶从吸管中压出来,这体现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B选项正确。17.【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当从 B 管往瓶里吹气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会增大。由于瓶内空气增多,压强变大,空气会在水中寻找出路,从而使得水中冒气泡,B选项正确。18.【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它会充满所在的空间,并且容易被改变形状。当把吹好的气球捏成各种形状时,气球内的空气会随着气球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体现了空气没有固定形状这一特点,A选项正确。19.【答案】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当用橙子皮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空气被压缩后具有弹性势能。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压缩空气的弹性势能释放,推动橙子皮像子弹一样弹出去,这体现了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原理,C选项正确。20.【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①动物呼吸:动物呼吸过程中,需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动物呼吸离不开空气,需要借助空气。 ②制作充气玩具:充气玩具是通过向其内部充入空气,使玩具膨胀起来,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来实现其形状和功能,因此制作充气玩具需要借助空气。③植物生长: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空气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气体成分,参与植物的生理过程,所以植物生长需要借助空气。 ④炒菜煮饭:在炒菜煮饭时,炉灶燃烧燃料(如天然气、煤气等)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支持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产生热量,从而实现炒菜煮饭的目的。所以炒菜煮饭也需要借助空气。21.【答案】C【知识点】制作热气球;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相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质量轻。当袋子里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热空气的密度小于袋子外的冷空气密度,热空气产生的浮力大于袋子和热空气的总重力,从而使袋子获得向上的升力而升空,所以 “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 是袋子升空的合理原因,C选项正确。22.【答案】B【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是,点燃孔明灯内的燃料后,灯内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当孔明灯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时,孔明灯就会升空。走马灯也是点燃蜡烛后,使周围空气受热上升,热空气上升时推动纸马转动,二者原理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所以B选项正确。23.【答案】A【知识点】气候【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时间尺度较长,通常是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平湖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好地方”,四季分明体现了平湖在较长时间内(一年)气候的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所以A选项正确。24.【答案】B【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当用风旗观测风向时,旗帜飘向南方,说明风是从北方吹向南方的,即风来自北方,所以当时的风向是北风。 南风是指从南方吹来的风,此时旗帜会飘向北方;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旗帜会飘向西方。25.【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午后 2 时左右,地面在接受了大半天的太阳辐射后,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也达到了相对较多的程度,此时大气的热量收支达到平衡且积累的热量最多,所以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C选项正确。26.【答案】B【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适宜开展室外运动的天气通常是晴天或者微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下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人会感觉比较舒适,运动体验也较好。27.【答案】A【知识点】测量降水量【解析】【分析】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某天的降雨量就是指这一天内所有降雨的总和,即三场雨一共的降雨量,A选项正确。28.【答案】(1)B(2)100;不变(3)B(4)甲【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1)石棉网是由铁丝网和石棉组成的,在加热烧杯等玻璃仪器时,将石棉网垫在烧杯底部,由于石棉是热的不良导体,能使火焰的热量均匀地传递给烧杯,从而使烧杯均匀受热,防止烧杯因局部过热而破裂,符合 “使烧杯均匀受热” 的描述,B选项正确。(2)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后,水开始沸腾,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沸腾后再持续加热分钟,水的温度不变。(3)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从烧杯中冒出,遇到周围较冷的空气,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许多微小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 “白气”,所以 “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的结果,B选项正确。(4)水沸腾前,烧杯底部的水先受热,产生少量气泡,这些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上部水温较低,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气泡体积逐渐变小。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度都达到沸点,各个部位的水都剧烈汽化,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汽化向气泡内补充水蒸气,且越往上水的压强越小,所以气泡会不断变大。29.【答案】(1)甲(2)持平(3)不能(4)C(5)C(6)B【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粗盐有许多杂志,不同的杂志在水中溶解情况不同,分离盐可以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1)他先要用甲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2)如果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中流下,导致过滤失败,滤液仍然浑浊,无法达到将固体杂质和液体分离的目的;而当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时,液体只能通过滤纸,从而使固体杂质被滤纸拦截,液体透过滤纸进入下面的承接容器,实现过滤的效果。(3)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利用滤纸等过滤介质,将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不溶性固体颗粒无法通过滤纸的孔隙,而液体则可以透过滤纸。 当物质溶解在水中时,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之间,这些分子或离子的直径非常小,能够通过滤纸的孔隙,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与水分离出来。例如,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食盐溶液,过滤时食盐溶液可以顺利通过滤纸,不会留下任何固体物质,无法实现食盐与水的分离。(4)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其汽化逸出,从而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用丙装置对盐水进行加热,水会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而盐则会留在蒸发皿中,实现了盐和水的分离,所以C选项正确。(5)原来的粗盐由于含有杂质且未经进一步处理,颗粒较大且大小不均,蒸发后得到的食盐颗粒较小且相对均匀,所以大小不同;原来的粗盐颜色略带杂质色,蒸发后得到的食盐为白色,二者颜色相近,C选项正确。(6)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可以将剩余的水分蒸干,这样既可以避免因水分完全蒸干后温度过高导致食盐迸溅和损坏蒸发皿等问题,又能达到分离食盐和水的目的,B选项正确。30.【答案】(1)天平(2)(略)(3)下降(4)7(5)35(6)(回答合理即可)【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天平【解析】【分析】(1)在测量空气质量的实验中,天平是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将天平调至平衡状态,是为后续测量装有空气的容器以及与其他物体进行质量比较做准备。只有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才能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变化,从而通过与已知质量的物体对比来确定空气的质量 。后续用针筒抽取空气等操作后,将针筒放在天平上,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进而测量出空气的质量。(2)这说明此时未充气的皮球的质量和右边若干绿豆的质量是相等的。后续如果对皮球进行充气操作,由于空气有质量,皮球充入空气后质量会增加,那么天平左边会下沉,需要在右边继续添加绿豆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通过添加绿豆的质量就可以大致估算出充入空气的质量。(3)因为空气是有质量的,在简易天平左边放上未充气的皮球,右边放入若干绿豆后天平平衡,说明此时皮球和绿豆质量相等。当用打气筒给小皮球充20筒空气后,皮球内增加了空气的质量,导致左边整体质量变大,根据天平的原理,哪边质量大哪边就会下沉,所以简易天平的左边会下降。(4)在简易天平右边增加7颗绿豆后,天平恢复平衡。这意味着左边增加的20筒空气的质量与右边增加的7颗绿豆的质量是相等的。(5)由此可以推测出10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7×5=35颗绿豆的质量。(6)根据所学内容,提出合理想法即可。31.【答案】(1)晴天;0(2)C(3)A(4)B(5)A【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酒泉当天的天气状况是晴天,当天气温最低是0℃。(2)气象学上测量当地气温,通常是在室外树荫下通风处测量空气温度,因为这个位置既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阳光直射会使测量的温度偏高),又能保证空气正常流通,使测量结果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温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C选项正确。(3)“轻烟随风偏”,描述的是轻烟能够随风轻轻偏向一侧,符合1级风的特征,当天酒泉东风1级,该选项符合当天风力情况。(4)2024 年 10 月 30 日酒泉天气为阴~晴,温度在 - 3℃-13℃。当天酒泉气温较低,棉衣和羽绒服都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适合这样的低温天气,可以帮助群众抵御寒冷,防止感冒和冻伤等情况发生。而短袖 T 恤较为单薄,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暖,在这样的天气下穿着会让人感觉寒冷,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不适合群众在这一天穿着给宇航员送行。(5)果蝇繁殖速度极快,繁殖周期大约为10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后代,便于进行遗传学实验。并且果蝇的许多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相似性,通过研究果蝇在太空环境中的生长发育、行为变化等,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所以A选项正确。1 / 1浙江省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2025三上·平湖期末)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 状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 ℃时,冰就会开始 ,变为 的水。【答案】液体;0;固态;液态【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态状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0℃时,冰就会开始熔化,变为液态的水。2.(2025三上·平湖期末)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网样多水的烧杯中,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我公双察到 烧杯瓶的食盐溶解得快。【答案】温度高【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同样多水的烧杯中,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会观察到温度高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能更快地与食盐颗粒接触并将其溶解,从而使食盐的溶解速度加快。3.(2025三上·平湖期末)科学课小科认识了一种新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它,无色无味可够知,没有形状能占据空间。可压缩,质量很轻,会流动,形成风、你知道它是什么物质吗 。【答案】空气【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地球上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人类和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都依赖空气中的氧气。空气本身无色无味,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充满它所在的空间,并且可以被压缩(如给轮胎打气就是压缩空气的过程)。空气的质量相对很轻,而且具有流动性,空气的水平流动就形成了风。4.(2025三上·平湖期末)冬季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运传播,这是因为空气会 。因此下课要通风换气。【答案】流动【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解析】【分析】空气的流动使得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等能够在空气中扩散,从而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增加了他人感染的风险。而通风换气可以让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进行交换,降低室内含有病毒的空气浓度,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5.(2025三上·平湖期末)“平湖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偏西风3~4级,温度2℃到10℃。”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 、 、气温。右图所示的是10时的气温,此时的气温为 。【答案】云量;风向;风速;8℃【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云量、风向、风速、气温。6.(2025三上·平湖期末)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 、 、 等。【答案】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知识点】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我们人类自己的观察器官只能获得事物的基本信息,要想获得事物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还需要借助测量工具。通过前面的学习,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等。7.(2025三上·平湖期末)他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总结了我国现代物体的特征。这位科学家是( )A.竺可桢 B.农隆平 C.屠呦呦【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长期坚持对气候、物候等进行观测和研究,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方面,对物候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总结相关规律和特征,A合题意。8.(2025三上·平湖期末)下图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应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用嘴吹可能会使火焰沿灯颈进入灯内,引发危险。9.(2025三上·平湖期末)夏天,小科想喝冰水,他把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拧紧盖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了一晚上。拿出来发现水结成了冰,孩子却裂了。这可能是因为(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把瓶子掺裂了B.瓶子质量不好,被冻裂了C.孩子通冷体积变小,水钻冰后体积不变,瓶子被撑袋了【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在4℃以上时,水和普通液体一样,都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温度越低,体积反而会增大。当温度降到0℃,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幅度更大,大约是4℃时水的体积的1.1倍。10.(2025三上·平湖期末)煮饺子时,小科发现锅里的水起来越少,主要原因是( )。A.水被饺子吸收了 B.水漏到锅外去了 C.水变成水蒸气了【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煮饺子时,水处于加热状态,达到沸点后会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即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随着煮饺子时间的延长,不断有水变成水蒸气,所以锅里的水会越来越少,这是锅里水减少的主要原因,C选项正确。11.(2025三上·平湖期末)小科要做关于溶解的实验,他从下能实材料中圈要了几种需要的材料是为了研究( ) 。A.水温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B.搅拌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C.冰糖颗粒大小对其溶解快慢的影响【答案】A【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观察可知,不同条件为谁的温度,此实验要研究的是水温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12.(2025三上·平湖期末)一杯浓盐水充分搅拌后底部还有食盐剩余,能让底部的食盐完全溶解的方式( )。A.继续搅拌 B.加热蒸发 C.加水【答案】C【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加水可以增加溶剂的量。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溶剂的量会使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这样就可以继续溶解食盐,从而使底部剩余的食盐完全溶解,C选项正确。13.(2025三上·平湖期末)在做“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对比实验时,我们发现( )。A.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多B.食盐溶解的份数多C.食能和小苏打溶解的倍数一样多【答案】B【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食盐的溶解度比小苏打大。 通常情况下,在常温时,食盐在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左右,而小苏打在100毫升水中大约只能溶解9克左右。14.(2025三上·平湖期末)将封闭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剩余的空气( )。A.会充满瓶内各处空间B.质量会增加C.不会充满瓶子【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压缩后的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向上拉后微粒距离会变大。将封闭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剩余的空气会充满瓶内各处空间,支部会此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了。15.(2025三上·平湖期末)小科在一个透明塑料杯的底部扎了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全部压入水中。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A.B.C.【答案】A【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当把一个在底部扎了一个小孔的透明塑料杯竖直全部压入水中时,由于杯子内原本有空气,在压入水中的过程中,水会对杯内空气产生压力。 随着杯子逐渐压入水中,水会从底部的小孔进入杯内,同时杯内的空气会被压缩,并且有一部分空气会从杯口或小孔处排出,以平衡内外的压力差。所以会看到水从小孔进入杯子,同时可能会看到有气泡从杯口或小孔处冒出。16.(2025三上·平湖期末)小明在喝牛奶的时候,不小心从吸管中往牛奶盒中吹了一口气,松口后。结果牛奶从吸管中又流了出来。这是因为空气( )。A.有流动性 B.占据空间 C.有一定质量【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当小明从吸管中往牛奶盒中吹了一口气后,吹进去的空气占据了牛奶盒内的一部分空间,使得盒内的空气量增加,气压增大。而外界大气压不变,盒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就会把牛奶从吸管中压出来,这体现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B选项正确。17.(2025三上·平湖期末)如右图从B管往压里吹气,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中冒气泡 B.水从A管流出来 C.水从B管流出来【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当从 B 管往瓶里吹气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会增大。由于瓶内空气增多,压强变大,空气会在水中寻找出路,从而使得水中冒气泡,B选项正确。18.(2025三上·平湖期末)元旦晚会布置舞台,小科把吹好的气球捏成各种形状。这利用了空气( )的特点。A.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有质量【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它会充满所在的空间,并且容易被改变形状。当把吹好的气球捏成各种形状时,气球内的空气会随着气球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体现了空气没有固定形状这一特点,A选项正确。19.(2025三上·平湖期末)注射器中装有一定量的空气,如右图,然后用橙子皮墙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橙子皮就会像子那一样弹出去。其原理(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很轻 C.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答案】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当用橙子皮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空气被压缩后具有弹性势能。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压缩空气的弹性势能释放,推动橙子皮像子弹一样弹出去,这体现了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原理,C选项正确。20.(2025三上·平湖期末)下列活动,需要自助空气的有( )。自动物呼吸 ②制作充气玩具 ③植物生长 ④炒菜发饭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①动物呼吸:动物呼吸过程中,需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动物呼吸离不开空气,需要借助空气。 ②制作充气玩具:充气玩具是通过向其内部充入空气,使玩具膨胀起来,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来实现其形状和功能,因此制作充气玩具需要借助空气。③植物生长: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空气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气体成分,参与植物的生理过程,所以植物生长需要借助空气。 ④炒菜煮饭:在炒菜煮饭时,炉灶燃烧燃料(如天然气、煤气等)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支持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产生热量,从而实现炒菜煮饭的目的。所以炒菜煮饭也需要借助空气。21.(2025三上·平湖期末)在我们来做“热气球”实验时,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松开手。袋子会升空。合理的解释是( )。A.周围有空气在流动B.袋子本身变轻了C.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答案】C【知识点】制作热气球;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相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质量轻。当袋子里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热空气的密度小于袋子外的冷空气密度,热空气产生的浮力大于袋子和热空气的总重力,从而使袋子获得向上的升力而升空,所以 “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 是袋子升空的合理原因,C选项正确。22.(2025三上·平湖期末)右图是走马灯,点燃蜡烛,纸马开始转动,下列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A.氢气球升空 B.孔明灯升空 C.电风用转动【答案】B【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是,点燃孔明灯内的燃料后,灯内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当孔明灯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时,孔明灯就会升空。走马灯也是点燃蜡烛后,使周围空气受热上升,热空气上升时推动纸马转动,二者原理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所以B选项正确。23.(2025三上·平湖期末)平湖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好地方,这描述的是( )、A.气候 B.气温 C.天气【答案】A【知识点】气候【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时间尺度较长,通常是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平湖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好地方”,四季分明体现了平湖在较长时间内(一年)气候的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所以A选项正确。24.(2025三上·平湖期末)用风旗观测风向时,旗帜飘向南方,则当时的风向( ).A.南风 B.北风 C.东风【答案】B【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当用风旗观测风向时,旗帜飘向南方,说明风是从北方吹向南方的,即风来自北方,所以当时的风向是北风。 南风是指从南方吹来的风,此时旗帜会飘向北方;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旗帜会飘向西方。25.(2025三上·平湖期末)气象台常用最高最低温度计米测量一天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是( ),A.凌晨5时左右 B.上午10时左右 C.午后2时左右【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午后 2 时左右,地面在接受了大半天的太阳辐射后,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也达到了相对较多的程度,此时大气的热量收支达到平衡且积累的热量最多,所以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C选项正确。26.(2025三上·平湖期末)下列天气里所开展室外运动最合适的一项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适宜开展室外运动的天气通常是晴天或者微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下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人会感觉比较舒适,运动体验也较好。27.(2025三上·平湖期末)某天一共下了三场雨,则这天的降雨量是指( )。A.三场雨一共的降雨量B.最大那场雨的降雨量C.平均每场雨的降雨量【答案】A【知识点】测量降水量【解析】【分析】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某天的降雨量就是指这一天内所有降雨的总和,即三场雨一共的降雨量,A选项正确。28.(2025三上·平湖期末)科学课上小科小组做“水的沸腾实验”每隔一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下来。时间(分钟) …… 10 11 12 13 14 15温度(℃) …… 92 94 97 100 100 100(1)图一中实验器材①可以使烧杯均匀受热,它的名称是( ).A.酒精灯 B.石棉网 C.铁架台(2)该实验中水在 ℃会沸腾,水沸腾后再持续加热5分钟,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烧杯上方不断地冒着“白气”,产生“白气”的原因是( ),A.液态水变成了水蒸气B.水蒸气退冷变成了小水滴C.空气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4)实验过程中,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如图二中 (选填“甲”或“乙”)烧杯是水沸腾时看到的情况。【答案】(1)B(2)100;不变(3)B(4)甲【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1)石棉网是由铁丝网和石棉组成的,在加热烧杯等玻璃仪器时,将石棉网垫在烧杯底部,由于石棉是热的不良导体,能使火焰的热量均匀地传递给烧杯,从而使烧杯均匀受热,防止烧杯因局部过热而破裂,符合 “使烧杯均匀受热” 的描述,B选项正确。(2)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后,水开始沸腾,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沸腾后再持续加热分钟,水的温度不变。(3)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从烧杯中冒出,遇到周围较冷的空气,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许多微小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 “白气”,所以 “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的结果,B选项正确。(4)水沸腾前,烧杯底部的水先受热,产生少量气泡,这些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上部水温较低,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气泡体积逐渐变小。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度都达到沸点,各个部位的水都剧烈汽化,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汽化向气泡内补充水蒸气,且越往上水的压强越小,所以气泡会不断变大。29.(2025三上·平湖期末)暑假,小科去余姚盐场参观学习。他从盐场带出来一些粗盐,粗盐有许多杂质,他决定自己尝试去除这些余质。(1)他先要用 (选填“甲”“乙”或“丙”)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2)在选用乙装置过滤时,液面要 (选填“高于”“低于”“持平”)滤纸的边缘,(3)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选填“能”或“不能”)被过滤分离,(4)接下来要用丙装置分离盐和水,这个过程叫( )。A.沉淀 B.过滤 C.蒸发(5)观察比较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后得到的白色颗粒和原来的粗盐,发现( )。A.大小相同、颜色相近B.大小相同、颜色不同C.大小不同、颜色相近(6)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答案】(1)甲(2)持平(3)不能(4)C(5)C(6)B【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粗盐有许多杂志,不同的杂志在水中溶解情况不同,分离盐可以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1)他先要用甲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2)如果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中流下,导致过滤失败,滤液仍然浑浊,无法达到将固体杂质和液体分离的目的;而当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时,液体只能通过滤纸,从而使固体杂质被滤纸拦截,液体透过滤纸进入下面的承接容器,实现过滤的效果。(3)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利用滤纸等过滤介质,将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不溶性固体颗粒无法通过滤纸的孔隙,而液体则可以透过滤纸。 当物质溶解在水中时,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之间,这些分子或离子的直径非常小,能够通过滤纸的孔隙,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与水分离出来。例如,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食盐溶液,过滤时食盐溶液可以顺利通过滤纸,不会留下任何固体物质,无法实现食盐与水的分离。(4)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其汽化逸出,从而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用丙装置对盐水进行加热,水会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而盐则会留在蒸发皿中,实现了盐和水的分离,所以C选项正确。(5)原来的粗盐由于含有杂质且未经进一步处理,颗粒较大且大小不均,蒸发后得到的食盐颗粒较小且相对均匀,所以大小不同;原来的粗盐颜色略带杂质色,蒸发后得到的食盐为白色,二者颜色相近,C选项正确。(6)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可以将剩余的水分蒸干,这样既可以避免因水分完全蒸干后温度过高导致食盐迸溅和损坏蒸发皿等问题,又能达到分离食盐和水的目的,B选项正确。30.(2025三上·平湖期末)学习了“空气是否有质量”后,小科准备利用以下材料测出100简空气的质量。(1)小科先将 调至平衡状态。(2)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放上未充气的皮球,右边放入若干绿豆后,天平平衡。(3)用打气简给小皮球充20筒空气,简易天平的左边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4)在简易天平右边增加7颗绿豆后,天平恢复平衡。则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 颗绿豆的质量。(5)由此可以推测出10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 颗绿豆的质量,(6)关于空气,除了教材中研究的现象和内容外,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吗 请把问题写下来; 。【答案】(1)天平(2)(略)(3)下降(4)7(5)35(6)(回答合理即可)【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天平【解析】【分析】(1)在测量空气质量的实验中,天平是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将天平调至平衡状态,是为后续测量装有空气的容器以及与其他物体进行质量比较做准备。只有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才能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变化,从而通过与已知质量的物体对比来确定空气的质量 。后续用针筒抽取空气等操作后,将针筒放在天平上,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进而测量出空气的质量。(2)这说明此时未充气的皮球的质量和右边若干绿豆的质量是相等的。后续如果对皮球进行充气操作,由于空气有质量,皮球充入空气后质量会增加,那么天平左边会下沉,需要在右边继续添加绿豆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通过添加绿豆的质量就可以大致估算出充入空气的质量。(3)因为空气是有质量的,在简易天平左边放上未充气的皮球,右边放入若干绿豆后天平平衡,说明此时皮球和绿豆质量相等。当用打气筒给小皮球充20筒空气后,皮球内增加了空气的质量,导致左边整体质量变大,根据天平的原理,哪边质量大哪边就会下沉,所以简易天平的左边会下降。(4)在简易天平右边增加7颗绿豆后,天平恢复平衡。这意味着左边增加的20筒空气的质量与右边增加的7颗绿豆的质量是相等的。(5)由此可以推测出10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7×5=35颗绿豆的质量。(6)根据所学内容,提出合理想法即可。31.(2025三上·平湖期末)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均10分钟后,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下图是酒泉当天的天气情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2024-10-30星期三 13℃~0℃ 东风1级(1)从表中可以看出,酒泉当天的天气状况是 (填“晴”或“多云”“阴”).当天最低气温是 ℃。(2)下面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的是( ).A.室内空气温度B.手心温度C.室外树荫下通风处的空气温度(3)以下描述符合酒泉当天风力情况的是 ( )。A.轻烟随风偏 B.叶动红旗展 C.举伞步行艰(4)在这一天,酒泉很多群众给宇航员送行,不适合他们穿的衣服是( )。A.棉衣 B.短袖T恤 C.羽绒服(5)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又将一种会飞的生物送入太空、它有许多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对其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它是哪一种生物 ( )A.果蝇 B.斑马鱼 C.生菜【答案】(1)晴天;0(2)C(3)A(4)B(5)A【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酒泉当天的天气状况是晴天,当天气温最低是0℃。(2)气象学上测量当地气温,通常是在室外树荫下通风处测量空气温度,因为这个位置既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阳光直射会使测量的温度偏高),又能保证空气正常流通,使测量结果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温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C选项正确。(3)“轻烟随风偏”,描述的是轻烟能够随风轻轻偏向一侧,符合1级风的特征,当天酒泉东风1级,该选项符合当天风力情况。(4)2024 年 10 月 30 日酒泉天气为阴~晴,温度在 - 3℃-13℃。当天酒泉气温较低,棉衣和羽绒服都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适合这样的低温天气,可以帮助群众抵御寒冷,防止感冒和冻伤等情况发生。而短袖 T 恤较为单薄,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暖,在这样的天气下穿着会让人感觉寒冷,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不适合群众在这一天穿着给宇航员送行。(5)果蝇繁殖速度极快,繁殖周期大约为10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后代,便于进行遗传学实验。并且果蝇的许多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相似性,通过研究果蝇在太空环境中的生长发育、行为变化等,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所以A选项正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