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三年级科学试题1.(2024三上·微山期末)海龟的四肢变成鳍状,前肢长于后肢,利于( )。A.游泳 B.爬行 C.捕食【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海龟生活在海洋中,其四肢变成鳍状,前肢长于后肢,这种特殊的身体结构有利于在水中划水。鳍状的四肢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在划动时能产生更大的动力,使得海龟可以更高效地在水中游动,便于它们在广阔的海洋中寻找食物、逃避天敌以及迁徙等,所以利于游泳,A选项正确。2.(2024三上·微山期末)燕子能在雨中飞行,这表明了羽毛有( )特点。A.很轻 B.不容易粘水 C.中空【答案】B【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燕子的羽毛具有不容易粘水的特点。燕子的羽毛表面有一层特殊的结构和油脂,雨水落在羽毛上时,不会被羽毛吸收,而是形成水珠滑落,这样可以保持燕子身体的干爽,不至于因为羽毛被雨水浸湿而增加体重,影响飞行,所以 “不容易粘水” 是燕子能在雨中飞行的重要原因,B选项正确。3.(2024三上·微山期末)狂风过后,树枝断了,但树干还牢牢地“站”在地上,这是因为( )。A.风太小 B.根能固定植物 C.树干很结实【答案】B【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它可以深入土壤中,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在狂风过后,树枝由于比较细且相对脆弱,可能会被风吹断,但树干依然牢牢地 “站” 在地上,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根在地下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树干能够抵御狂风的力量而不被吹倒,所以B选项正确。4.(2024三上·微山期末)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去一部分枝叶,主要为了( )。A.减轻重量 B.减少蒸腾作用 C.降低大树温度【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在移栽植物时,植物的根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如果此时植物的枝叶过多,蒸腾作用过强,植物散失的水分就会大于根系吸收的水分,导致植物缺水,从而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去除一部分枝叶,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面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成活,所以B选项正确。5.(2024三上·微山期末)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1号渗水最多,说明1号可能是(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沙质土的颗粒较大,颗粒间的空隙也较大,所以保水性差,渗水性强。在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沙质土会比较快地让水渗下去,渗水较多。题目中 1 号渗水最多,符合沙质土渗水性强的特点,所以 1 号可能是沙质土,A选项正确。6.(2024三上·微山期末)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燃烧时颜色不同温度也不同,其中( )温度最高。A.外焰 B.内焰 C.焰心【答案】A【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酒精能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所以温度最高。在加热物体时,一般都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就是利用了外焰温度高这一特点,A选项正确。7.(2024三上·微山期末)下列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会出现的是 ( )。A. B. C.【答案】A【知识点】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杯子中的水静止后水面都是平行的。8.(2024三上·微山期末)取一块冰,先称一称它的质量,等冰融化成水后再称一称,对比前后的质量我发现( ) 。A.前后质量没变化 B.冰的质量重 C.水的质量重【答案】A【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冰是固态的水,当冰融化成水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从固态变成了液态,但是组成冰和水的物质的数量并没有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在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根据质量的定义,其质量是不变的。所以取一块冰,先称它的质量,等冰融化成水后再称,前后质量没变化。9.(2024三上·微山期末)水的集合体是指( )。A.江河 B.海洋 C.水体【答案】C【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水体是指水的集合体。它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水体是水的各种存在形式的一个综合概念,是对水的集合体的准确表述,所以C选项正确。10.(2024三上·微山期末)将一片刚摘下的叶子浸入热水中,叶子表面( )。A.有气泡 B.变成黑色 C.没有变化【答案】A【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表面有许多气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也是植物蒸腾作用时水分散失的通道。将叶子浸入热水中,气体从气孔排出形成气泡,A以该选项正确。11.(2024三上·微山期末)如图,杆是平衡的,如果扎破任意一个气球,杆( )。A.保持平衡 B.无法保持平衡 C.无法确定【答案】B【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杠杆【解析】【分析】空气也有重量,但空气的重量很轻。 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把两只气球吹到大小相同时,分别挂在细木棍的两端,我们会看到细木棍会保持平衡。如果将一只气球刺破,细木棍不能保持保持平衡。这种现象说明空气有重量。12.(2024三上·微山期末)《乌鸦喝水》故事告诉我们( )。A.固体有体积 B.液体有体积 C.气体有体积【答案】A【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在《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发现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它喝不到水。于是,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随着小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面逐渐升高,乌鸦最终喝到了水。 小石子是固体,当把小石子放入装有水的瓶子中时,小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导致水面上升。这体现了固体有体积,因为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放入水中会排挤一部分水的空间,使水面上升。固体有体积:符合故事中石子放入水中使水面上升的原理,因为石子(固体)有体积,放入水中占据空间导致水面上升,所以A选项正确。13.(2024三上·微山期末)用天平称量物体时( )。A.左盘放物体 B.右盘放物体 C.左右都可放物体【答案】A【知识点】天平【解析】【分析】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有固定的操作规范:应该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这是因为在设计和制造天平时,遵循了这样的操作习惯,并且天平的游码是在横梁的右侧,当向右移动游码时,相当于在右盘添加了小砝码。按照 “左物右码” 的原则放置物体和砝码,便于读取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左盘放物体:符合天平 “左物右码” 的使用规则,所以A选项正确。14.(2024三上·微山期末)用大小不同两个瓶子做成沙漏,其他条件都不变前提下,小瓶沙子流完大约是6分钟,如果倒立后大瓶沙子流完要 ( )。A.大于6分钟 B.6分钟 C.小于6分钟【答案】A【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计时工具【解析】【分析】沙漏是通过沙子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来计时的,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沙子流完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沙子的量。 已知小瓶沙子流完大约是分钟,因为大瓶的容积比小瓶大,所以大瓶中装的沙子比小瓶中的沙子多。在相同的流速下,沙子量越多,流完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当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瓶子做成的沙漏倒立后,大瓶中沙子流完的时间要大于小瓶中沙子流完的时间,即大于6分钟。15.(2024三上·微山期末)测量液体体积时,要用到( )。A.量筒 B.天平 C.电子称【答案】A【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量筒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它通常标有刻度,刻度的单位一般为毫升等。测量时,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平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取刻度值,就可以得到液体的体积,所以A选项正确。16.(2024三上·微山期末)猫行走时声音很小,是因为猫足上有爪子。 ( )【答案】错误【知识点】猫【解析】【分析】猫行走时声音很小,主要是因为猫的足上有肉垫,而不是爪子。猫足的肉垫柔软而富有弹性,在行走时肉垫与地面接触,可以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这样有利于猫在接近猎物时不被察觉,或者在行动时不引起其他动物的注意。 而爪子主要是猫用于抓捕猎物、攀爬、防御等方面的器官,与猫行走时声音小没有直接关系 。17.(2024三上·微山期末)动物过冬时要么冬眠要么迁徙。 ( )【答案】错误【知识点】动物的行为【解析】【分析】动物过冬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冬眠和迁徙这两种常见的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 换毛:比如一些哺乳动物,像兔子、狐狸等,在冬天来临前会换上厚厚的、细密的绒毛,以抵御寒冷。新的绒毛保暖性能更好,帮助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温。 储存食物:例如松鼠,它们会在秋天时大量收集坚果、种子等食物,储存在洞穴或其他隐蔽的地方,到了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就依靠这些储存的食物生存。集群:像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它们在冬天会聚集在一起,通过群体的力量来保持温暖。蜜蜂在蜂巢内,通过集体的活动来调节蜂巢内的温度,抵御寒冷。18.(2024三上·微山期末)把茎浸泡红水中一段时间后,茎都变成红色。 ( )【答案】错误【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把茎浸泡在红水中一段时间后,并不是整个茎都会变成红色。植物的茎中有导管,导管是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当把茎浸泡在红水中时,红墨水会随着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使得茎中导管所在的部分被染成红色。 但茎的其他部分,如皮层、髓等结构,由于不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一般不会变成红色。所以通常只是茎的部分结构会呈现红色,而不是整个茎都变成红色。19.(2024三上·微山期末)酒精灯使用完毕,要用嘴吹灭。 ( )【答案】错误【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0.(2024三上·微山期末)大理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 ( )【答案】错误【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大理岩是一种变质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矿物杂质。 而石英、长石、云母是花岗岩的主要组成矿物,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 虽然大理岩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含有少量的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但这三种矿物并不是大理岩的主要组成成分,大理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矿物。21.(2024三上·微山期末)所有的植物都有花和果实。 (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一生;果实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有花和果实。植物界种类繁多,根据植物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更没有花和果实;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它们通过孢子进行繁殖,也没有花和果实。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但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和果实。22.(2024三上·微山期末)室内游泳很安全,不会发生溺水。 ( )【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虽然室内游泳相对室外游泳,在环境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相对安全的因素,比如没有野外复杂的水流、天气等情况,但室内游泳依然存在发生溺水的风险。 例如,游泳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如突发疾病、体力不支等,可能导致在水中失去行动能力而溺水;初学者可能因为对游泳技能掌握不熟练,在水中慌乱而发生溺水;游泳池的安全设施不到位,如救生员配备不足或救生员失职,以及泳池的防护栏、防滑设施等存在问题,也会增加溺水的可能性。23.(2024三上·微山期末)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 (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陆地上的水并不都是淡水。陆地上的水体类型多样,包括江、河、湖、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还有地下水。 在这些水体中,像河流、大部分的湖泊、冰川水、积雪融水等属于淡水。但也存在一些咸水湖,例如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含盐量较高,不属于淡水;还有我国的青海湖,也是咸水湖。另外,地下水中也有部分是咸水。24.(2024三上·微山期末)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 )【答案】正确【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植树造林,树木的根部可以牢牢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25.(2024三上·微山期末)在地球仪上蓝色部分表示的是海洋。 ( )【答案】正确【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其中,蓝色部分表示的是海洋。地球表面约 71% 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广阔,在地球仪上用蓝色来直观地呈现海洋的分布范围。 而地球仪上的其他颜色,如绿色一般表示平原等地形,黄色、棕色等表示高原、山地等地形。26.(2024三上·微山期末)萝卜小麦 直根系菠菜大蒜 须根系芹菜【答案】【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直根系的特点是主根明显,主根上生出侧根 ,主根与侧根有明显区别。萝卜的肉质根就是主根的变态,菠菜、芹菜也都有明显粗壮的主根。 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根系呈丛生状。小麦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就停止生长,由茎基部产生许多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大蒜也是如此,它的根系是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的须根系。直根系:萝卜、菠菜、芹菜。须根系:小麦、大蒜。27.(2024三上·微山期末)探究土壤成分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等。实验步骤: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③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 ,说明土壤中有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一会后,会发现烧杯中的土壤出现了 现象,说明土中有黏土和沙子。③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看到 ,闻到 ,说明土壤中含有 。【答案】(1)有气泡冒出;空气;分层;有水汽冒出;一股焦糊味;水分和腐殖质【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沙、黏土、水、空气,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动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腐殖质、矿物质等。(1)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2)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等。(3)实验步骤: 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③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 (4)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土壤颗粒间存在空隙,其中的空气被水挤出形成气泡,所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一会后,会发现烧杯中的土壤出现了分层现象。由于不同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不同,较大较重的沙子会先沉淀在下层,较小较轻的黏土会后沉淀在上层,这就说明土中有黏土和沙子。 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看到有水汽冒出,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水分,受热后水汽化形成水汽;闻到一股焦糊味,这是因为土壤中的腐殖质等有机物在加热时分解产生了有气味的物质,所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和腐殖质。28.(2024三上·微山期末)空气占据空间小明用右图装置来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把乒乓球放入一次性塑料杯子里,然后倒立在水槽中看到空气没进到杯子中,乒乓球在倒立杯子的 部(填上或下)。在杯子底部打孔,发现杯子中的 会从小孔跑出去,水面会逐渐的上升,乒乓球跑到倒立杯子 部(填上或下)。如果用打气筒向小孔中打气,会发现以下哪个现象 ( )A.杯中水位不会变化B.乒乓球会逐渐下降C.杯外水位会下降A.杯中水位不会变化B.乒乓球会逐渐下降C、杯外水位会下降【答案】上;空气;下;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进入杯子,所以乒乓球在倒立杯子的上部。这是由于空气把乒乓球向上顶,水无法进入杯子将乒乓球下压。当在杯子底部打孔时,杯子中的空气会从小孔跑出去。随着空气的排出,水逐渐进入杯子,水面会逐渐上升,此时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会跑到倒立杯子的下部。由于打气使杯内气压增大,水被挤出杯子,所以杯外水位会下降。29.(2024三上·微山期末)2024年11月23日,河南平顶山一居民家中厨房突发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让厨房门窗瞬间散架,院子里飞满碎屑。据了解,厨房内使用的是煤气罐,事发时户主曾连续尝试打火,却始终未点燃,最后在第19 次打火时发生了爆炸。事后经查,煤气罐气管上有一个贯穿性的、约针孔大小的旧伤。事故导致户主重度烧伤,所幸并无生命危险。怎样才能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请你写出两条可行的建议。【答案】略【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煤气罐及相关设备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气管是否有破损、老化、裂缝等情况,像此次事故中煤气罐气管上的针孔大小旧伤,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更换气管,就可能避免事故。对于煤气罐的阀门,要检查其开关是否灵活,密封是否良好,有无泄漏现象。同时,煤气罐使用年限达到一定标准后,应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和报废处理,不能超期使用。使用煤气时,应先打开煤气罐阀门,再开启燃气灶开关;使用完毕后,应先关闭煤气罐阀门,待燃气灶火焰熄灭后,再关闭燃气灶开关。如果首次打火未成功,不要连续快速尝试打火,因为在未点燃的情况下,煤气会持续泄漏,积聚到一定浓度后,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一般来说,首次打火未成功,应等待片刻,让泄漏的煤气散去后,再进行尝试,且两次打火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1 / 1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三年级科学试题1.(2024三上·微山期末)海龟的四肢变成鳍状,前肢长于后肢,利于( )。A.游泳 B.爬行 C.捕食2.(2024三上·微山期末)燕子能在雨中飞行,这表明了羽毛有( )特点。A.很轻 B.不容易粘水 C.中空3.(2024三上·微山期末)狂风过后,树枝断了,但树干还牢牢地“站”在地上,这是因为( )。A.风太小 B.根能固定植物 C.树干很结实4.(2024三上·微山期末)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去一部分枝叶,主要为了( )。A.减轻重量 B.减少蒸腾作用 C.降低大树温度5.(2024三上·微山期末)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1号渗水最多,说明1号可能是(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6.(2024三上·微山期末)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燃烧时颜色不同温度也不同,其中( )温度最高。A.外焰 B.内焰 C.焰心7.(2024三上·微山期末)下列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会出现的是 ( )。A. B. C.8.(2024三上·微山期末)取一块冰,先称一称它的质量,等冰融化成水后再称一称,对比前后的质量我发现( ) 。A.前后质量没变化 B.冰的质量重 C.水的质量重9.(2024三上·微山期末)水的集合体是指( )。A.江河 B.海洋 C.水体10.(2024三上·微山期末)将一片刚摘下的叶子浸入热水中,叶子表面( )。A.有气泡 B.变成黑色 C.没有变化11.(2024三上·微山期末)如图,杆是平衡的,如果扎破任意一个气球,杆( )。A.保持平衡 B.无法保持平衡 C.无法确定12.(2024三上·微山期末)《乌鸦喝水》故事告诉我们( )。A.固体有体积 B.液体有体积 C.气体有体积13.(2024三上·微山期末)用天平称量物体时( )。A.左盘放物体 B.右盘放物体 C.左右都可放物体14.(2024三上·微山期末)用大小不同两个瓶子做成沙漏,其他条件都不变前提下,小瓶沙子流完大约是6分钟,如果倒立后大瓶沙子流完要 ( )。A.大于6分钟 B.6分钟 C.小于6分钟15.(2024三上·微山期末)测量液体体积时,要用到( )。A.量筒 B.天平 C.电子称16.(2024三上·微山期末)猫行走时声音很小,是因为猫足上有爪子。 ( )17.(2024三上·微山期末)动物过冬时要么冬眠要么迁徙。 ( )18.(2024三上·微山期末)把茎浸泡红水中一段时间后,茎都变成红色。 ( )19.(2024三上·微山期末)酒精灯使用完毕,要用嘴吹灭。 ( )20.(2024三上·微山期末)大理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 ( )21.(2024三上·微山期末)所有的植物都有花和果实。 ( )22.(2024三上·微山期末)室内游泳很安全,不会发生溺水。 ( )23.(2024三上·微山期末)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 ( )24.(2024三上·微山期末)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 )25.(2024三上·微山期末)在地球仪上蓝色部分表示的是海洋。 ( )26.(2024三上·微山期末)萝卜小麦 直根系菠菜大蒜 须根系芹菜27.(2024三上·微山期末)探究土壤成分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等。实验步骤: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③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 ,说明土壤中有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一会后,会发现烧杯中的土壤出现了 现象,说明土中有黏土和沙子。③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看到 ,闻到 ,说明土壤中含有 。28.(2024三上·微山期末)空气占据空间小明用右图装置来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把乒乓球放入一次性塑料杯子里,然后倒立在水槽中看到空气没进到杯子中,乒乓球在倒立杯子的 部(填上或下)。在杯子底部打孔,发现杯子中的 会从小孔跑出去,水面会逐渐的上升,乒乓球跑到倒立杯子 部(填上或下)。如果用打气筒向小孔中打气,会发现以下哪个现象 ( )A.杯中水位不会变化B.乒乓球会逐渐下降C.杯外水位会下降A.杯中水位不会变化B.乒乓球会逐渐下降C、杯外水位会下降29.(2024三上·微山期末)2024年11月23日,河南平顶山一居民家中厨房突发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让厨房门窗瞬间散架,院子里飞满碎屑。据了解,厨房内使用的是煤气罐,事发时户主曾连续尝试打火,却始终未点燃,最后在第19 次打火时发生了爆炸。事后经查,煤气罐气管上有一个贯穿性的、约针孔大小的旧伤。事故导致户主重度烧伤,所幸并无生命危险。怎样才能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请你写出两条可行的建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海龟生活在海洋中,其四肢变成鳍状,前肢长于后肢,这种特殊的身体结构有利于在水中划水。鳍状的四肢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在划动时能产生更大的动力,使得海龟可以更高效地在水中游动,便于它们在广阔的海洋中寻找食物、逃避天敌以及迁徙等,所以利于游泳,A选项正确。2.【答案】B【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燕子的羽毛具有不容易粘水的特点。燕子的羽毛表面有一层特殊的结构和油脂,雨水落在羽毛上时,不会被羽毛吸收,而是形成水珠滑落,这样可以保持燕子身体的干爽,不至于因为羽毛被雨水浸湿而增加体重,影响飞行,所以 “不容易粘水” 是燕子能在雨中飞行的重要原因,B选项正确。3.【答案】B【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它可以深入土壤中,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在狂风过后,树枝由于比较细且相对脆弱,可能会被风吹断,但树干依然牢牢地 “站” 在地上,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根在地下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树干能够抵御狂风的力量而不被吹倒,所以B选项正确。4.【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在移栽植物时,植物的根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如果此时植物的枝叶过多,蒸腾作用过强,植物散失的水分就会大于根系吸收的水分,导致植物缺水,从而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去除一部分枝叶,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面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成活,所以B选项正确。5.【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沙质土的颗粒较大,颗粒间的空隙也较大,所以保水性差,渗水性强。在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沙质土会比较快地让水渗下去,渗水较多。题目中 1 号渗水最多,符合沙质土渗水性强的特点,所以 1 号可能是沙质土,A选项正确。6.【答案】A【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酒精能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所以温度最高。在加热物体时,一般都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就是利用了外焰温度高这一特点,A选项正确。7.【答案】A【知识点】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杯子中的水静止后水面都是平行的。8.【答案】A【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冰是固态的水,当冰融化成水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从固态变成了液态,但是组成冰和水的物质的数量并没有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在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根据质量的定义,其质量是不变的。所以取一块冰,先称它的质量,等冰融化成水后再称,前后质量没变化。9.【答案】C【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水体是指水的集合体。它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水体是水的各种存在形式的一个综合概念,是对水的集合体的准确表述,所以C选项正确。10.【答案】A【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表面有许多气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也是植物蒸腾作用时水分散失的通道。将叶子浸入热水中,气体从气孔排出形成气泡,A以该选项正确。11.【答案】B【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杠杆【解析】【分析】空气也有重量,但空气的重量很轻。 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把两只气球吹到大小相同时,分别挂在细木棍的两端,我们会看到细木棍会保持平衡。如果将一只气球刺破,细木棍不能保持保持平衡。这种现象说明空气有重量。12.【答案】A【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在《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发现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它喝不到水。于是,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随着小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面逐渐升高,乌鸦最终喝到了水。 小石子是固体,当把小石子放入装有水的瓶子中时,小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导致水面上升。这体现了固体有体积,因为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放入水中会排挤一部分水的空间,使水面上升。固体有体积:符合故事中石子放入水中使水面上升的原理,因为石子(固体)有体积,放入水中占据空间导致水面上升,所以A选项正确。13.【答案】A【知识点】天平【解析】【分析】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有固定的操作规范:应该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这是因为在设计和制造天平时,遵循了这样的操作习惯,并且天平的游码是在横梁的右侧,当向右移动游码时,相当于在右盘添加了小砝码。按照 “左物右码” 的原则放置物体和砝码,便于读取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左盘放物体:符合天平 “左物右码” 的使用规则,所以A选项正确。14.【答案】A【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计时工具【解析】【分析】沙漏是通过沙子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来计时的,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沙子流完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沙子的量。 已知小瓶沙子流完大约是分钟,因为大瓶的容积比小瓶大,所以大瓶中装的沙子比小瓶中的沙子多。在相同的流速下,沙子量越多,流完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当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瓶子做成的沙漏倒立后,大瓶中沙子流完的时间要大于小瓶中沙子流完的时间,即大于6分钟。15.【答案】A【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量筒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它通常标有刻度,刻度的单位一般为毫升等。测量时,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平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取刻度值,就可以得到液体的体积,所以A选项正确。16.【答案】错误【知识点】猫【解析】【分析】猫行走时声音很小,主要是因为猫的足上有肉垫,而不是爪子。猫足的肉垫柔软而富有弹性,在行走时肉垫与地面接触,可以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这样有利于猫在接近猎物时不被察觉,或者在行动时不引起其他动物的注意。 而爪子主要是猫用于抓捕猎物、攀爬、防御等方面的器官,与猫行走时声音小没有直接关系 。17.【答案】错误【知识点】动物的行为【解析】【分析】动物过冬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冬眠和迁徙这两种常见的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 换毛:比如一些哺乳动物,像兔子、狐狸等,在冬天来临前会换上厚厚的、细密的绒毛,以抵御寒冷。新的绒毛保暖性能更好,帮助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温。 储存食物:例如松鼠,它们会在秋天时大量收集坚果、种子等食物,储存在洞穴或其他隐蔽的地方,到了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就依靠这些储存的食物生存。集群:像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它们在冬天会聚集在一起,通过群体的力量来保持温暖。蜜蜂在蜂巢内,通过集体的活动来调节蜂巢内的温度,抵御寒冷。18.【答案】错误【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把茎浸泡在红水中一段时间后,并不是整个茎都会变成红色。植物的茎中有导管,导管是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当把茎浸泡在红水中时,红墨水会随着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使得茎中导管所在的部分被染成红色。 但茎的其他部分,如皮层、髓等结构,由于不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一般不会变成红色。所以通常只是茎的部分结构会呈现红色,而不是整个茎都变成红色。19.【答案】错误【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0.【答案】错误【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大理岩是一种变质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矿物杂质。 而石英、长石、云母是花岗岩的主要组成矿物,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 虽然大理岩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含有少量的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但这三种矿物并不是大理岩的主要组成成分,大理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矿物。21.【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一生;果实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有花和果实。植物界种类繁多,根据植物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更没有花和果实;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它们通过孢子进行繁殖,也没有花和果实。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但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和果实。22.【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虽然室内游泳相对室外游泳,在环境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相对安全的因素,比如没有野外复杂的水流、天气等情况,但室内游泳依然存在发生溺水的风险。 例如,游泳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如突发疾病、体力不支等,可能导致在水中失去行动能力而溺水;初学者可能因为对游泳技能掌握不熟练,在水中慌乱而发生溺水;游泳池的安全设施不到位,如救生员配备不足或救生员失职,以及泳池的防护栏、防滑设施等存在问题,也会增加溺水的可能性。23.【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陆地上的水并不都是淡水。陆地上的水体类型多样,包括江、河、湖、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还有地下水。 在这些水体中,像河流、大部分的湖泊、冰川水、积雪融水等属于淡水。但也存在一些咸水湖,例如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含盐量较高,不属于淡水;还有我国的青海湖,也是咸水湖。另外,地下水中也有部分是咸水。24.【答案】正确【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植树造林,树木的根部可以牢牢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25.【答案】正确【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其中,蓝色部分表示的是海洋。地球表面约 71% 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广阔,在地球仪上用蓝色来直观地呈现海洋的分布范围。 而地球仪上的其他颜色,如绿色一般表示平原等地形,黄色、棕色等表示高原、山地等地形。26.【答案】【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直根系的特点是主根明显,主根上生出侧根 ,主根与侧根有明显区别。萝卜的肉质根就是主根的变态,菠菜、芹菜也都有明显粗壮的主根。 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根系呈丛生状。小麦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就停止生长,由茎基部产生许多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大蒜也是如此,它的根系是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的须根系。直根系:萝卜、菠菜、芹菜。须根系:小麦、大蒜。27.【答案】(1)有气泡冒出;空气;分层;有水汽冒出;一股焦糊味;水分和腐殖质【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沙、黏土、水、空气,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动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腐殖质、矿物质等。(1)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2)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等。(3)实验步骤: 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③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 (4)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土壤颗粒间存在空隙,其中的空气被水挤出形成气泡,所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一会后,会发现烧杯中的土壤出现了分层现象。由于不同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不同,较大较重的沙子会先沉淀在下层,较小较轻的黏土会后沉淀在上层,这就说明土中有黏土和沙子。 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看到有水汽冒出,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水分,受热后水汽化形成水汽;闻到一股焦糊味,这是因为土壤中的腐殖质等有机物在加热时分解产生了有气味的物质,所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和腐殖质。28.【答案】上;空气;下;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进入杯子,所以乒乓球在倒立杯子的上部。这是由于空气把乒乓球向上顶,水无法进入杯子将乒乓球下压。当在杯子底部打孔时,杯子中的空气会从小孔跑出去。随着空气的排出,水逐渐进入杯子,水面会逐渐上升,此时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会跑到倒立杯子的下部。由于打气使杯内气压增大,水被挤出杯子,所以杯外水位会下降。29.【答案】略【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煤气罐及相关设备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气管是否有破损、老化、裂缝等情况,像此次事故中煤气罐气管上的针孔大小旧伤,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更换气管,就可能避免事故。对于煤气罐的阀门,要检查其开关是否灵活,密封是否良好,有无泄漏现象。同时,煤气罐使用年限达到一定标准后,应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和报废处理,不能超期使用。使用煤气时,应先打开煤气罐阀门,再开启燃气灶开关;使用完毕后,应先关闭煤气罐阀门,待燃气灶火焰熄灭后,再关闭燃气灶开关。如果首次打火未成功,不要连续快速尝试打火,因为在未点燃的情况下,煤气会持续泄漏,积聚到一定浓度后,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一般来说,首次打火未成功,应等待片刻,让泄漏的煤气散去后,再进行尝试,且两次打火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三年级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三年级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