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力 章末综合测试题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单选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力的大小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D.马拉车匀速向前,同时车向后拉马2.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1N的是( )A.一片树叶 B.一头奶牛C.两个鸡蛋 D.一张纸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4.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正在上升的小球B. 斜面上静止的木块C. 斜抛向空中的铅球D. 挂在墙上的小球5.如图是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的项目运动造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拉弓使弓变弯 B.蹬车使车前进C.踢球使球飞出 D.划船使船前进6.如图所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A.甲图小岩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图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杆压弯C.丙图小岩百米冲刺的时候D.丁图小铁球经过磁铁附近做曲线运动7.2024年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全部金牌,以9金1银2铜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一、在跳水比赛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A.起跳前,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跳板被压弯B.起跳刹那,跳板的弹力把运动员弹出C.在空中飞行时,运动员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D.入水时,水的阻力使运动员速度变小8.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是教育部于2018年开始设立的,旨在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和素养,培养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运动员在踢球过程中( )A.先有脚对球的作用力,后有球对脚的作用力 B.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C.脚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D.脚对球的作用力使脚发生形变9.用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打台球时,击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到球能否入袋;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下列属于力的三要素其中一个的是( )A.力臂 B.支点 C.静止 D.方向10.小明用铅垂线制作了一个简易水平仪,用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铅垂线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垂线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水平仪所受的弹力是由水平仪形变产生的C.所测桌面东边高,西边低D.所测桌面东边低,西边高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此时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改变了物体的 。12.苏轼在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苏轼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如图)。弓如“满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箭离开弓会继续向前运动,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它受到了 的作用。13.小娣参加期末体育测试中的立定跳远,起跳时,她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 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4.如图是一次性口罩。将耳带挂在耳朵上能戴稳口罩,但时间久了耳朵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1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仪器,使用前应沿 方向调零,此时它示数为 。16.“八月秋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卷走了屋顶上的茅草,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茅草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到地面上,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三、作图题17.作图题(1)如图,是一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请画出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2)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的示意图。四、实验题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 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当在橡皮筋A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当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8cm时,橡皮筋B受到的拉力为 N;(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参考答案1.C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独立存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无法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作用力,即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匀速向前,同时车向后拉马,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CA.一片树叶的质量约为1g=0.001kg,其重力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B.一头牛的质量在40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G牛=m牛g=400kg×10N/kg=4000N故B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0.1kg,受到的重力大约G蛋=m蛋g=0.1kg×10N/kg=1N故C符合题意;D.一张纸的质量在5g=0.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G纸=m纸g=0.005kg×10N/kg=0.05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故B错误;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正确;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重点是牢记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D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处。正在上升的小球受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图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不符,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图中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与重力方向不符,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图中重力的方向斜向上,与重力方向不符,故C错误;D.挂在墙上的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作用点在球心,重力的示意图正确,故D正确。故选D。5.A拉弓使弓变弯,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蹬车使车前进,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踢球使球飞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划船使船前进,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故选A。6.BA.小松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的运动状态和形状都未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杆压弯,杆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B符合题意;C.小松百米冲刺的时候,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这是运动状态的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铁球经过磁铁附近做曲线运动,铁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A.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跳板在力的作用下被压弯,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起跳刹那,跳板的弹力把运动员弹出,运动员在弹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在空中飞行时,运动员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运动员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则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入水时,水的阻力使运动员速度变小,运动员在阻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此可知,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A。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运动员脚踢球的过程中,脚对球有作用力,同时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故AB错误;C.因为力可以改变的物体的运动状态,脚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脚对球的作用力能使球发生形变,而不是脚,故D错误。故选C。9.D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CA.铅垂线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B.水平仪所受的弹力是由桌面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C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果桌面是水平的,铅垂线应该指着正下方,现在铅垂线向左偏,说明桌面的东面高,即被检验的课桌桌面东高西低,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 水 相互的 运动状态[1]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说明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此时水是施力物体。[2]人对水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水的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人在力的作用下,运动速度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2. 形状 重力[1]当弓被拉伸到“满月”状态时,其形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本的松弛状态变得紧绷而弯曲。这种形状的变化,正是力对物体作用效果的一种体现,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箭在弓弦的作用下被射出,获得了向前的速度。即使箭离开了弓,由于惯性,它仍然会保持这个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飞行。然而,箭并不会一直向前飞行下去,最终它会落回地面。这是因为箭在飞行过程中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运动方向逐渐改变,最终落回地面。13. 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1]起跳时,她用力向后蹬地,人对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同时地面对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人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14.相互的耳带挂在耳朵上能戴稳口罩,是因为耳朵对耳带施加了作用力,耳朵痛是因为耳带对耳朵施加了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5. 力 水平 3.4N[1]由图可知,该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根据所测力的方向进行调零,由于拉力是沿水平方向的,所以使用前应沿水平方向调零。[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4N。16. 运动状态 地球[1] 风卷走了屋顶上的茅草,茅草受到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7.(1)(2)(1)一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F作用点在O点,方向垂直于水平桌面向上,如图所示。(2)小球受到的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在绳子与小球的结合点上,过拉力的作用点,沿拉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如图所示:18.(1) 12 8(2) B A(1)[1][2]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Δ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Δx与受到拉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设FA=kAΔxA,FB=kBΔxB;由图知,当FA=5N,ΔxA=10cm;FB=10N,ΔxB=10cm,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ΔxA,FB=kBΔxB,得,因此FA=0.5N/cm×ΔxA,FB=1N/cm×ΔxB,所以,当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当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8cm时,橡皮筋B受到的拉力FB=1N/cm×8cm=8N(2)[1]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2]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在橡皮筋A和橡皮筋B受到相等的拉力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更大,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