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39张PPT+3个嵌入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39张PPT+3个嵌入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019人教新版
地球是哪种天体?
地球如何运动?
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行星
北京百花山拍摄到的星轨照片
在晴朗的夜晚,如果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选择无限远对焦,长时间曝光拍摄星空,再将拍摄的多张照片进行合成,将能显示出北极星附近星辰的“运动”轨迹。
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着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跟地球的哪种运动形式有关?
一. 地球的自转
1.定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叫地球自转。
Tip:地球的自转轴为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
分别从地球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
(N——ni)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S——shun)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请在下图适当的位置绘出地球自转方向的侧视图、北极俯视图、南极俯视图。
N
S
北京百花山拍摄到的星轨照片
问题回顾
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着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逆时针方向
地球绕地轴旋转,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周期
地球绕其自转轴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判断以下三位同学观点的正误。
甲同学:24小时
乙同学:23小时56分4秒
丙同学:两个时间都对,二者是约等于的关系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周期 参照物 时间 自转度数 意义
太阳日 太阳 24小时 360°59′ 昼夜更替的周期
恒星日 遥远的恒星 23小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地球在自转一周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了一个角度,在这个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相对于太阳出现了一定角度的偏离,需要继续自转,才能第二次正对太阳。 2.周期
思考:
天文爱好者小明某日晚上20:00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26光年外的织女星,若观察设备不动,小明第二天几点能再次在天空同一位置观测到织女星?
19点56分4秒
3.速度
角速度: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活动:
①计算地球自转角速度。
(提示:自转一周角度/周期)
②计算赤道的自转线速度。
(自转一周的弧长/周期)
③据图概括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赤道周长约为4万km。
N
S
=
360°
恒星日
=
 360° ,
23时56分4秒
15 °
小时
旋转一周的角度
自转的周期
=

角速度
40000km
24h
1670km/h
赤道线速度:

60°纬线圈线速度:
为赤道线速度的一半,约为837km/h
3.速度
思考:同一纬度海拔不同的地区自转速度有何异同?
两地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海拔高的地区(高山或地球同步卫星上)自转线速度快,平原的自转线速度慢。
A1
A2
o
3.速度(总结)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上线速度约为1670km/h,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处角速度相等,为15°/h。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合作探究
材料一:甘肃酒泉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中心海拔1000米,地势平坦,荒无人烟,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C,常年干燥少雨,多睛天,云量小,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材料二:山西太原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尚岚县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周围有高山阻隔,缺少夏季风影响,年平均温度为4-10℃ ,气候干燥,晴天多。
材料三:四川西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海拔1500米,地处大凉山腹地,地形隐蔽。常年平均气温17℃,是中国年气温年度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晴天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日。
材料四:海南文昌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星光村的一片
西瓜地,纬度较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
我国四大航天基地选址特征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合作探究
1.从地球自转的速度,思考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与其他几个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有什么突出优势?
2.文昌还有哪些优势?
3.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的共同区位优势有哪些?
这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比较大,卫星初速度大,可以增加载荷。
海运优势方便运输大型器材;
周边都是大海,人口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小;
(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2)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
(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3)人烟稀少,保证安全,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小。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小结
一、地球的自转
3.自转周期
4.自转速度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真周期)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角速度:极点为零,其他各处相等,为15度/小时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自转方向
一日
S
N
1.定义: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读图,回答1~3题。
1.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①②③④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3.在②地某天文台观察一恒星,于2017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星的时间是 (  )
A.21时    B.21时3分56秒   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
A
A
D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州(23°N)、武汉(30°N)、北京(40°N)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
B.中山站(69°S)、新加坡(1°N)、鹿特丹(51°N)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从地球自转速度看,我国酒泉(39°N)发射火箭的条件比美国休斯顿(29°N)好。
D.上海(31°N)、漠河(53°N)、曾母暗沙(3°N)三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基本相同。
B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读“地球表面某地区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自转线速度不同,原因可能是 (  )
 A.a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大
 B.a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
 C.b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
 D.b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小
6.有关b所在区域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
 A.数值大于835千米/小时
 B.b处是一条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
 C.向东纬度降低
 D.自转周期长于其他三地
B
B
二. 地球的公转
看视频演示,说出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公转方向、轨道、速度等基本特征。
地轴指向:
轨道形状:
公转方向:
公转速度:
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轨道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
与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近日点附近(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最慢
地球公转基本特征:
地理e 线版权所有
公转周期:
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年”的时间也因参考点不同而有差别。
①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公转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一个恒星年。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真正周期。
②回归年: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它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公转周期(总结):
名称 参照物 长 度 意  义
回归年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365日5时48分46秒
遥远的恒星
太阳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画一画:绘制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要求:标注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时间、速度快慢。
近日点(1月初)速度最快
角速度:61′/d
线速度:30.3km/s
远日点(7月初)速度最慢
角速度:57 /d
线速度:29.3km/s
北半球和南半球,哪里可以度过更长的夏半年?原因是什么?
北半球夏半年比南半球更长。
原因:北半球夏半年时间为北半球春分日至北半球秋分日,此段时间经过远日点,日地距离较远,平均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南半球夏半年是北半球冬半年,此段时间经过近日点,日地距离较近,平均公转速度快,所以南半球夏半年用时较短。
近日点
1月初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速度最快
速度最慢
逐渐变慢
逐渐变慢
逐渐变快
逐渐变快
地理e线版权所有
地理e线版权所有
远日点
7月初
地球自转轨道面和公转轨道面之间有何关系?
三.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黄赤交角的定义
黄道平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通过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一定时期内固定);
地轴与黄道平面之间始终保持66°34′。
地理e线版权所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黄赤交角的意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 。
之后向 移动。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 。
之后继续 移。
冬至: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 。
之后向 移动。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 。
之后继续 移。
北回归线
赤道


赤道

南回归线

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
北回归线的度数就是黄赤交角的度数,即23°26′N
南回归线的度数也是黄赤交角的度数,即23°26′S
地理e线版权所有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教材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地理e线版权所有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个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小结
自转
公转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A
A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3.2011年的春节是2月3日,这天地球处于下图中哪一点的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我国节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清明节 B.元旦 C.中秋节 D.国庆节
C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