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商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中考历史仿真摸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商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中考历史仿真摸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①阶段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开始确立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丞相制度完全废除 D.重文轻武已经推行
2.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以下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A.商业贸易活动活跃 B.手工业规模扩大
C.农业生产工具进步 D.制瓷技术的进步
3.中医药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以下属于我国古代中医药成就的有()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宋应星《天工开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5.“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6.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的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某同学绘制了下列示意图。以下可用作④处中国共产党“奋斗足迹”关键词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武装起义,建立军队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下列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而貌
B 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提出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形成
A.A B.B C.C D.D
8.从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引进外资企业 B.实行按劳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市场经济
9.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各大文明的发展具有()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象形文字
古印度 种姓制度 摩亨佐·达罗遗址 佛教
古希腊 公民大会、民主政治 帕特农种庙遗址 《荷马史诗》《掷铁饼者》
A.多样性 B.一致性 C.对抗性 D.互鉴性
10.某班级开展了点评历史人物的相关活动,对以下历史人物产生的共同影响,说法恰当的是()
A.都建立了独裁统治 B.都在本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都扫清了封建势力 D.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 发展
11.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对抗”状态。下列史实体现美苏“对抗”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德国的分裂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12.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独立,次日,中国与其建交。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
A.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从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崩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东汉形势图图B
(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 ”建议,使得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材料一图A时期,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随后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成祖时期,派图B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欧、亚、非三洲, 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
材料二:公元626年,李世民代替李渊成为唐朝皇帝。他就是历史上的明君唐太宗。从此,一个围绕唐太宗的中央政府带领唐朝走向繁荣。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这段历史后世标为“贞观之治”,这是一种至高的评价、在中国古代历朝帝王中,李世民让帝王的权力表现出优雅,表现出了理性,使中国古典政治智慧的优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摘编自孟宪实《贞观之治与唐代政治文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古典政治智慧”的具体表现,简述唐朝中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历史条件有哪些?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但丁
16世纪的航海探险和建立殖民帝国使局限在阻范围内的地中海贸易扩展成为世界性的事业。意大利城市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从此默默无闻,而里斯本、利物浦和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船只汇集,商人的货物架上堆满了商品。除了东方的香料和纺织品以外,现在又有了北美洲传入的土豆,烟叶和玉面冬,西印度群岛的糖蜜和刮酒,南是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等。从西半球大量运进白糖、咖啡、大米和棉花,使这些物品不再成为奢侈物件。
-摘编自(美)伯思斯等《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图A人物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16世纪的航海探险活动”。
材料二:
图B改进的蒸汽机
詹姆士·利奇在其书中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创度,其中有这样几条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日每台罚款三便士第二条......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同一经发现商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研究》
材料三:
图C早期汽车
1913年,福特建立了第一家流水线汽车厂,这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价格也下降到每辆360关元(1916年),当年就卖出730041辆汽车。到后来,一辆T型车的价格只有265美元。到1929年,美国汽车年产量达到450万辆,2310万辆汽车登记在案。20世纪20年代,汽车制造成为美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并带来了10年工业大繁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9%,达到1031亿关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2%,个人收入增长38%。
-摘编自《美国百年经济奇迹》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图B中1785年投入使用的蒸汽机是由谁改进的?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②材料三图C早期汽车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特流水线汽车厂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简述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国际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履行的职能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认识。
1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始萌发】
材料一:
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狂潮,使中国人痛心疾首,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有识之士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通过反思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败、日本为什么胜、怎样才能“救亡图存”,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
-摘编自王哓秋《甲午战争彻底打破“天朝上国“迷梦》
(1)材料一图A人物领导的哪一历史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图B中①地犯下的罪行。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升华高涨】
材料二:
图C五四运动(绘画)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极大地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尽管国共两党的政见有着根本的分歧,但是在抗日牧国的大原则上达成了一致。中国人就整体上来说,无论其所属党派和个人信仰如何,认同少数民族和汉族同为中华民族成员的问题已经解决。祖国边疆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的少数民族,不论在敌后还是在敌占区,县至在国界之外,都积极参加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摘编自胡岩《论中华民族的百年认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材料二图C运动实现 直接目标。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
【制度维护】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断国家”为目标,把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制度安排,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更把全国各民族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贾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
1997年、2021年香港部分经济指标情况
经济指标 1997年 2021年
GDP 1.32万亿港元 2.87万亿港元
人均GDP 19.2万港元 38.6万港元
外汇资产 928亿港元 4969亿港元
进出口总额 3.07万亿港元 10.27万亿港元
吸引内地投资 519亿港元 7529亿港元
(3)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体现各民族 平等地位”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根据材料三表格,概括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意识铸牢】
材料四: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国务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根据材料四,概括当下不利于两岸和平发展、走向统一的因素。请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练)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题答案】
【答案】(1)① .推恩 ②.光武中兴③.郑和(三宝太监) ④.地中海
(2)具体表现: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发展科举考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历史条件: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君主开明治理;制度保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等。
【14题答案】
【答案】(1)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变化:区域性贸易扩展为世界性贸易;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16世纪的航海探险活动”: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
(2)①历史人物:瓦特。
特点: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离;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惩罚手段严苛分明;工人被异化为机器的奴隶。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机器:内燃机。
影响:生产出价格低廉的汽车,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创造了汽车的最佳生产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带动了工资的普遍上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汽车大规模的推广也改变了城市面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往来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认识:科技创新是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主义国家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其他国家曾造成巨大伤害等。
【15题答案】
【答案】(1)历史事件:虎门销烟。
罪行:旅顺大屠杀。
影响: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客观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目标: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表现:在抗日救国 大原则上达成了一致,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同少数民族和汉族同为中华民族成员;中国境内外的国人积极参加抗日战争。
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3)“制度安排”: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情况: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增加;进出口贸易发展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与内地经济往来密切。
原因: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经济发展。
(4)因素:“台独”分裂势力;外来干涉。
主题名称:铸牢民族意识,实现伟大复兴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