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高三模拟测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高三模拟测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高三模拟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良渚文化早期,聚落产生了明显的等级分化,但是遗址群不存在统一规划,表现出分散的多中心模式。到中期,先民在遗址群中心位置开始营造一批大型礼仪空间,显示了居中而建的规划理念。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 B.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公共权力的显著强化 D.阶级分化的日益显现
2.东汉末年,刺史逐渐“总一州之权”,不仅拥有行政、财政大权,还掌控军事力量,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这
A.契合了郡国并行制的推行需求 B.为世家大族崛起提供了契机
C.源于地方行政效率提升的诉求 D.致使地方监察体系彻底失效
3.孝文帝将汉族的门阀制度正式推广到鲜卑族中,使鲜卑贵族士族化,从而在根本上调和了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之间的矛盾,把不同民族的封建统治者变成了阶级利益一致的一个阶层。这说明.
A.华夏认同观念出现 B.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C.士族专权态势初显 D.民族交融进程加快
4.唐代医书中记载了与炼丹术密切相关的成就,如《唐本草》就记载了“银膏”制法:“用白锡、银箔和汞固化成坚硬的银色牙齿填充材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使用汞合金作为牙齿填充材料的记录。由此可知唐代
A.道教盛行助推医学发展 B.科技研究侧重理论性
C.政府重视医学技术推广 D.医学水平领先于世界
5.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户部规定:“(田宅)每交易一十贯,纳正税钱一贯……违限不纳,或于契内减落价贯,许牙人(经官府登记批准,获得‘牙牌’后,居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并出产户陈首,将物业半给赏,半没官。”这一规定意在
A.限制土地兼并 B.强化社会控制
C.抑制商业发展 D.规范物业交易
6.咸丰三年 (1853年)清廷开始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大钱发行以后,未及一年,盗铸如云而起……利之所在,虽治以弃市之罪,趋者若鹜。这反映出晚清当时
A.工商业迅猛发展增加货币需求 B.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剧
C.对外战争扩大影响了财政运作 D.对货币铸造管制的失控
7.表1为1914~1920年英美德日四国对华出口贸易值变化表,其中乙国是
国家 年份 甲 乙 丙 丁
1914 105208 41232 11697 127120
1916 70353 53824 24 160491
1918 49890 58686 — 238859
1920 131720 143199 — 229136
表1 单位:千海关两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8.据统计,1935-1936年间日本对华北开展的经济情报调查高达25次,调查要点之一便是对华北民众在战时经济负担能力限度的观察。此举措体现出日军
A.扩大侵华战争的战略意图 B.推行“以战养战”的政策
C.加强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D.实行“以华制华”的方针
9.图1是1949、1952年国营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占全部产量的比重 (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C.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D.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增强
10.1982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24岁的军医大学生张华勇救69岁老农不幸牺牲的事迹,“共产主义理想”、“献身”、“雷锋精神”等成为报道中曝光率最高的词汇。随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发出向张华学习的通知和号召。这些举措旨在
A.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弘扬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C.引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 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1.表2为世界古代文明的部分情况,据此可知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 希腊人去埃及当雇佣兵,帮助国王阿玛西斯取得了政权
公元前6世纪 雅典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后来又成了一个观光城市
公元前2世纪 大部分的罗马的精英人士都会说希腊语,甚至不同的希腊方言
表2
A.自然环境不同决定文明差异 B.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碰撞
C.区域间存在文明交流与扩展 D.大西洋文明的统一趋势
12.在骑士文学作品中,某些英雄骑士在出名之前,如果生长在商人、手工业者或农民家庭,往往被解释为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他的贵族血统不被外人所知。而那些表现不佳、声名狼藉的骑士则被认为隐瞒了贫贱的出身。这反映了欧洲中世纪
A.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B.英雄骑士受到崇敬
C.贵族推行抑商政策 D.参战是骑士的职责
13.在《十日谈》中,薄伽丘宣扬了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并对女性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他塑造了一系列优秀、聪明、独立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在一些故事中,他却严厉批评那些不服从男性、违反传统道德规范的女性。这反应了当时西欧
A.人文主义者思想的矛盾和纠结 B.天主教会控制着欧洲人的思想
C.女性的生存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D.庄园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14.1846年,恩格斯到巴黎的“同盟”中进行活动,在集会上提出了关于维护无产者利益、实行公有制、进行暴力革命的共产主义三原则。后来他提到:“所有这些情况都促进了同盟中,特别是伦敦领导当中不知不觉发生的转变。他们越来越明白,过去的共产主义观点,无论是法国朴素的平均主义还是魏特林共产主义,都是不够的。”这表明
A.国际工人运动范围不断扩大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科学社会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D.正义者同盟逐步接受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
15.1927——1933年, 苏联的小学由10.87万所增加为13.62万所, 学生由843万增加为1209万; 中学由1775所减为1261所,但学生人数由85.8万增为124.3万。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干预经济有效落实 B.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影响
C.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D.工业化战略的迫切需要
16.有“非洲先生”和“戴高乐在非洲的眼睛和耳朵”之称的福卡尔,是法国“非洲事务处”的核心人物。他擅长外联,和非洲各国元首建立了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同他们共同织就了一张以爱丽舍宫为中心、覆盖非洲前殖民地的不透明关系网。这一关系网
A.本质是新殖民主义 B.旨在促进非洲的进一步发展
C.促成非洲走向联合 D.是法国有效占领原则的延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朱元璋极赞同孔子的“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的见解,认为搞好基层政权建设,是为政的关键。洪武十四年,在全国广大的城乡开始了乡里组织的编组建设,“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 甲凡十人, 岁役里长一人, 甲首一人,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 日排年”。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命有司择民间高年老人理其乡之词讼,朝夕为尔里之内劝谕”,里甲设立后,“百凡官府所需,县取于里,里取于用,而府又取之于县”。
明中叶后“黄册之编审,皆以田若干为一里,不复以户为里”。正德年间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时,创造了十家牌法并传所属州县实行,保甲法开始在明朝真正贯彻实施。保甲制的组织原则为每家立一牌“止论居止人户,年至十五以上,尽行开报,为保为甲,不管原都图册籍”, 因为“原该管都图人户,今有迁移,又有他方来此为工、为商、雇工流离之人”。保甲制从里甲中分离出来,初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基层行政管理网络。这套系统在明后期已显示出优于里甲制的某些特点。到了清雍乾时期,由于地丁制度的推行,在全国范围保甲取代里甲的条件才最成熟。
——摘编自王昊《明代乡里组织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乡里治理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乡里制度的作用。(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为了发展英属印度殖民地茶叶生产,英国在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都给予极大的支持。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印度茶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859年印度茶叶向英国出口超过100万磅,1890年达1亿磅。九江开埠之后,九江逐渐取代河口 (今属江西铅山)茶市地位。当时,国际红茶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印度红茶出口迅速猛增,成为华茶的强劲竞争对手,英国还逐渐采用印度的鸦片来应付从中国日益增长的茶叶进口。
——摘编自李建德《江西近代的茶叶出口》等
材料二
皖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允许茶农获得耕地,并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原则与方法:“如愿耕种土地,要估量他原有的职业收入,再酌量分以土地。”并规定,“在工人自愿的条件下,
可按工作时间分配一部分土地。”1930年4月,皖西革命根据地出台的《手工业工人办法》规定“废除工头制”“增加学徒工资,照原价加一倍”“手工业工资以日计算者由工会酌量增加”;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月休息三日,若有疾病,工资照发,并由雇主发给医药费。此外,还出台了《债务办法》,“凡欠豪绅地主之债者一律不还”。如果茶农迫切需要借贷,则“以后所有借贷债务,长年利息不得过一分五厘”,并恢复了赊欠借券。 鄂豫皖根据地形成以后,特委仍决定“完全允许自由贸易,低利私人借贷亦不禁止”。规定富农“做生意小贩,只要遵照苏维埃的法令税章,也不得没收其资本”。皖西革命根据地茶叶收购销售网点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
——摘编自常县宾《论皖西革命根据地的茶业经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皖西革命根据地茶叶经营的政策并简析其目的。(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实际上,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主权的性质。1815年前,一国君主去世后,该国签订的所有国际条约就会被视为无效。如果不想让这些条约失效,就必须马上请新君主重新签署续约。1815年后,这一规则不再适用。如今缔结条约的是国家,而不是君主,在1814——1815年签署的一系列条约就是这样。条约始终有效,除非一方有意毁约。一国君主或统治者实际上成了由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协议担保的民族或国家主权的执行者。同样,军队现在效忠于国家,而不效忠于某一位君主。
——摘编自【英】理查德·埃文斯《竞逐权力: 1815—1914》
材料二
秘鲁独立后,“护国公”圣马丁和“解放者”玻利瓦尔均颁布了保护土著人的法令,但根深蒂固的寡头统治秩序依旧主宰着土著居民。硝石战争期间,安第斯山区的土著人参与了抵抗智利军队的战斗,其行动不仅没有获得官方部门的认可,反而成为战败的“替罪羊”。战后重建阶段,以冈萨雷斯·普拉达为首的开明知识分子率先反思秘鲁战败原因,批判执政者因长期忽视土著人而削弱国家整体实力,提出改变土著人边缘化地位、维护土著人权益的土著主义。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的知识精英受新实证主义熏陶,亦摒弃种族主义,呼吁通过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同化和吸收土著居民。“1900年一代”接续这一思想,深入探究印加帝国时期的优秀文明成果,普及印第安历史文化,力图重构民族认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著主义已发展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意识流脉,对秘鲁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王迪《秘鲁土著主义思想的发轫与演变——从硝石战争到“1900年一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秘鲁是如何重构民族认同的。指出材料一、二给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思想建党性质、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党的思想建设也随着这一历史进程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历史事件或阶段 内容
1929年古田会议 历史性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41年-1945年延安整风运动 消除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在党内产生的消极影响,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51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 (草案)》 对理论学习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队伍建设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重申与恢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指出: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二者一柔一刚、刚柔并济、相互贯通、双管齐下,既从根本上形成制度威力,又深层次解决思想问题、观念问题。
——摘编自项久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历程》
从材料中提取整体或部分信息,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5届高三模拟测试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D B B A D C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D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
(1)变化:从侧重于赋税征收和科派差役到更注重维护社会治安;从编排以人户为单位到以田产为单位;保甲制度逐渐取代里甲制度在清朝成为主流。(4分)
原因:统治者的态度;地方士绅的积极探索;商品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的调整;历史经验;户籍制度的实施效果;土地兼并与人口流动变化。(4分)
(2)作用:加强基层治理;助推基层教化;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赋税征收;促进经济发展,为后世基层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6分)
【评分细则】
(1)变化:任意一点2分,共4分。原因:任意一点2分,共4分。
(2)作用:任意一点2分,共6分。
18.(14分)
(1)特点:呈现半殖民地化趋势;卷入世界市场,国际竞争加剧;国内对外贸易格局改变。(4分)
(2)政策:重新分配土地;保障茶工权益;允许自由贸易。(4分)
目的:改善人民生活;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巩固革命根据地。(6分)
【评分细则】
(1)特点:任意一点2分,共4分。
(2)政策:任意一点2分,共4分;目的:任意一点2分,共6分。
19.(12分)
(1)影响:传播了民主、自由等启蒙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促进欧洲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推动了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6分)
(2)经过:颁布保护土著人的法令;改变土著人边缘化地位,通过国家干预同化和吸收居著居民;普及印第安历史文化。(4分)
启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2分)
【评分细则】
(1)影响:启蒙思想角度2分;民族意识、民族国家角度2分;国际格局、国际关系、国际法角度2分,共6分。
(2)经过:任意一点2分,共4分。启示:任意一点2分,共2分。
20.(12分)
示例: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是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论证:革命时期:在古田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为革命军队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思想条件。
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加强思想建党,通过下发《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等文件,明确规定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机构设置,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思想保障。
改革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申与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思想教育与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重,注重制度监督。这些举措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从根本上形成制度威力,又深层次解决思想问题、观念问题。这一思想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历程的不断深化和规范化,是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评分细则】
(1) 观点2分
(2)论述部分需列举两则史实,一则4分,共8分
(3) 总结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