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德阳市高中2022级质量监测考试(二)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共10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本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第丨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金融到医学,人工智能(A)正深刻改变着现代生活。如今,它开始进军古代文本研究:从希腊与拉丁典籍到中国甲骨文,人工神经网络正成为解读古文字的钥匙。它不仅能驾驭浩瀚档案,填补字符空缺,还能解码几乎无迹可寻的罕见或灭绝语言,令古代智葚在现代科技之光下重现辉煌。2023年10月,费德里卡·尼科拉尔迪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附带的一张图片彻底改变了她的研究。此图显示了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浩劫中幸存的一卷莎草纸残骸,它于18世纪在赫库兰尼姆古城的一处豪华别墅遗迹中被发现。这些历经沧桑的莎草纸,曾是数百卷古籍之一,却因岁月侵蚀而变得脆弱不堪,多数已无法展开。尼科拉尔迪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一名莎草纸学者,她曾参与一项利用A读取难解文字的研究。而今,她见证了一项奇迹:图片上,一片莎草纸带上,希腊字母密布如织,于幽暗中焕发新生。这一名为“维苏威挑战”的项目只是A重塑古代历史研究的“冰山一角”。几十年来,计算机一直被用于对数字化文本进行分类和分析,但目前最令人兴奋的是神经网络的使用。神经网络由相互连接的节,点组成的分层结构组成,尤其是具有多个内部层的“深层”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能够从图像中精准捕捉网格状数据结构。CNN模型在光学字符识别领域大放异彩的同时,也开辟了其他多元化的应用途径。例如,中国研究团队在探索甲骨文时,巧妙地运用这些模型来复原遭受严重侵蚀的文字图案,深入分析甲骨文随时间的演变轨迹,并将破碎的文物碎片重新拼凑起来,重现历史原貌。与此同时,循环神经网络(RN)作为一种专为处理线性序列数据设计的模型,开始展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现出在搜索、翻译以及填补已转录古代文本缺失内容方面的巨大潜力。那么,神经网络能否在历史的残片中找出人类专家难以发现的联系?2017年,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合作开启了探索之旅,当时,两名研究人员正面临破解西西里希腊铭文的难题。古典学者通常依赖对现存文本的理解来诠释新材料,但难以全面掌握所有相关资料。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认为,这正是机器学习可发挥作用的领域。他们使用基于RNN的Pythia模型,并用数万份希腊铭文来训练它,最终成功预测了文本中缺失的单词和字符。2022年,他们又推出Ithaca模型,不仅能预测缺失内容,还能为未知文本提供日期和来源地建议。Ithaca利用了Transformer模型的突破,能捕捉更复杂的语言模式。当前风靡全球的聊天机器人,如OpenAI的ChatGPT就是基于Transformer模型。韩国研究人员有一项棘手的任务:整理历史档案。该档案详细记录了27位朝鲜王国国王自14世纪至20世纪初统治时期的日常,涵盖数十万篇文章。美国纽约大学机器翻译专家金亨俊表示,这些文本数据量极为庞大。将这些文本人工译成现代韩文,预计需耗时数十年。金亨俊携手韩国同行,利用Transformer网络训练自动翻译系统。结果显示,AI译文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上远超古韩文,有时甚至优于现代韩文。(摘编自张佳欣《AI进军古代文本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正成为解读古文字钥匙》)材料二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日常生活的每部分都与电脑息息相关。从阅读到购物再到做决策,背后几乎都有电脑的身影。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把电脑看作是人类智慧的延伸,是辅助我们更高效工作的工具。直到最近,随着人工智能能力的迅速提升,这种传统的角色分配开始发生悄然变化。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给人类配备了一台电脑,还是给电脑配备了一个人?当电脑和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时,我们与这些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否已经发生了反转?是否有一天,我们将成为自己发明的科技的“奴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然而现在,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处理任务,它还开始学习、推理、甚至做决策。如BM的“沃森”曾在《危险边缘》知识竞赛节目中击败了多位人类冠军。沃森的成功不仅因为它能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而且它具备了某种“推理”能力,这意味着它能够理解问题的深层含义,并提出最符合逻辑的答案。沃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助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的推理能力超越了人类的直觉。再如,愈来愈多的大模型所展示的语言处理能力,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迅速替代人类在创意领域的部分工作。无论是百度的文小言,还是字节跳动的豆包,不仅可以完成斯闻写作,还能生成小说,甚至进行复杂的学术讨论。原本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完成的创作任务,现在只需几秒钟。我们似乎已不再是电脑的“主人”,而是它的“合作伙伴”,我们向它发出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德阳市高中2022级质量监测考试(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每个3分)一、现代文阅读1.D(“正因为电脑如此迅猛发展,人们才能高效工作”强加因果。)2C(“其推理能力超越了人类”不是“人类的助手”的原因,同时“其推理能力超越了人类”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3.A(B项“对比鲜明”错误,论据“BM的‘沃森'”与“百度的文小言,字节跳动的豆包”是并列关系不是对比关系,不存在“对比鲜明”一说;C项材料一是总分结构不是总分总结构;D项“这让所有人担心”中“所有人”犯了绝对化错误。)4.①运用“从…到…”句式,体现行业跨度广、国家地域宽,说明AI应用范围广,引发读者的好奇。②开头一段开门见山,情感充沛,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运用表范围、表程度的副词、形容词,如“几乎、浩瀚、罕见、灭绝”等,这些词用词严谨准确富有感染力,能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一点2分,答到两点即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5.①强大的海量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②具备学习、初步推理的能力③在多种大模型支撑下的语言处理能力(一点2分,答到两点即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6B(“意识到小杨不是自己的亲爸爸”是对小说理解有误。)7.B(“情节跌宕,充满戏剧性”表述不准确。)8(1)老杨:当时我自己下海就好了,就牺牲我一个,好过牺牲鱼儿全家,鱼儿也不会这样。(2)将军:鱼儿爹是去救潜艇而牺牲的,这是军人的使命,却害鱼儿现在这个样子。(每句2分,共4分。注意老杨是以个体与战友的身份的愧疚,将军是以指挥者的身份的愧疚)9.(1)加快情节发展的节奏。将军询问鱼儿的情况及爸爸在哪里等问题,引出鱼儿娘的回答,进而让将军表明身份,情节得以快速推进。(2)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将军喝住卫兵,询问鱼儿爹的情况,并对鱼儿说“孩子,我送你回家”表现出将军的侠骨柔情。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3)升华主题。在对话内容中的“军人献出的,仅仅是自已的生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个体命运与军人的使命相连,从家庭的小切口拓展到对军人价值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军人群体的赞美。(每点2分,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10.BEG(每处1分,只限三处;多答不给分)(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从怨恨、讽刺产生,来说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11.A(前为使动用法,使一陷人困境;后,陷人困境,非使动用法。C.前“幸”,表有幸,后“幸”,表示希望的意思,带有恳请的语气。)12.B(原文中提到“而未有荐于上者”,但并未说“没有人愿意将其推荐给朝廷”,只是结果上没有人椎荐他,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一定是“不愿意”。)13.(1)译文:大凡胸藏才智但又不能在世上充分施展才智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评分细则:“蕴其所有”“状语后置”“放”各1分,句意1分)(2)译文:长丞羁旅他乡,(“老”亦可译为“变老”)没有用来施展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的办法,所以他的诗作声调抑扬跌宕、内容深广,感情深沉,有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懵人厅的痛苦的情感(志向)。(评分细则:“老”“劾”“志”各1分,句意1分。“奶”通“效”,表示效力施展”。)14.甲文的答案是“诗穷而后工”,强调是诗人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2分)乙文的答案是“诗必游而后工,必穷者之游而后尤工”。强调是是诗人在游所之后才能写出精妙的诗歌,处境困厄的诗人在游历之后能写出更加精妙的诗歌。(2分)15.B(错误。“湍急”错误,应为清澈平静。)16.(1)意新:“野凫眠岸”“老树着花”皆为乡村常见之景。但用一个“闲”字来修饰“野凫眠岸”,赋予野鸭以人的情态,显得野鸭格外悠闲自在;老树着花,本为平常之景,但用一个“无丑枝”来表述,突显出老树逢春后的勃勃生机。常见之物,诗人赋予“闲意”“丑枝”的主观情感,使得写景之句具有质朴理趣的新意。(2)语工:“有”“无”相反,“眠”“着”相对。讲究炼字,注重对仗。每句都是前四字写景,借助拟人和联想,摹物状形细致传神,把难写之景,展现于人们的眼前。后三字写意,边写边议,有景有意,而意又饱和在情中,使景、情、意融为一体。(3)效果:既写出了-一个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又写出了一个活静自得而又老当益壮的人物心情。评分说明:每点2分,满分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语文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德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考试(二)语文答案.pdf 四川省德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考试(二)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