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数据的整理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数据的整理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7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抽样与数据分析
…………
青岛版 七年级下册
内容提要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描述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描述
温故而知新
2.常见抽样方式:
3.样本的选取必备的特点:
简单随机抽样
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到的可能性相同,
代表性
广泛性
代表总体
1.调查方式:
普查和抽样调查
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可以收集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有利于发现数据中蕴含的重要信息。
如何整理所收集的数据呢?
新课导入
7.2 数据的整理
商场售货员记录了一天内售出的20双运动鞋的尺码(单位:cm):
24.5 27 23.5 24 24.5 25 26 26 24 24.5
23.5 25 24.5 25 24.5 24 25 27 26 24.5
(1)为清楚地了解不同尺码运动鞋的销售量,应怎样整理上面的数据
将不同号码运动鞋的销售量整理成如下统计表:
鞋的尺码/cm
思考与交流
划记
2
3
6
4
3
2
销售量(双)
23.5
24
24.5
25
26
27
还可以按照颜色、款式等收集、整理数据
(2) 从(1)的表格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销售量最多的是尺码为24.5cm的运动鞋,
其次为25cm的,进货时应多进这两个尺码的运动鞋。
(3)除尺码外,销售员还可以按照运动鞋的哪些特征收集、整理数据
1.数据的分组整理
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就是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组。通过对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分
组整理,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新知探究一 数据整理
(3)将统计汇总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2、数据分组整理的三个步骤
(1)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分组的标准,并将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
新知探究一 数据整理
(2)根据分组,把得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必要地加工计算;
例1.在一次数学核心素养测评中,学校从七年级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的素养测评数据(单位:分):
89 87 97 92 61 93 75 80 89 73
79 75 76 81 76 88 82 79 64 69
91 85 52 81 60 63 67 82 70 73
64 58 62 66 70 54 92 65 63 54
将上述数据按下列要求分成五组:
90~100,80~90,70~80, 60~70,50~60。
设计统计表整理上面的数据,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例题讲析
解: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分数段
数据/分
划记
人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97 92 93 91 92
89 87 80 89 81
88 82 85 81 82
75 73 79 75 76
76 79 70 7370
61 64 69 60 63
67 64 62 66 65 63
52 54 58 54
5
10
10
11
4

正正
正正
正正-
由上表可知:
学生素养测评分数在60~70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有11人;
在50~60范围内的人数最少,有4人;
大部分在60~90之间。
1.通常用空气质量指数表示空气质量状况,对照表如下:
小莹随机抽取了某市一年中40天空气质量指数的数据:
89 68 80 273 88 194 82 71 161 28
104 36 90 62 54 113 68 49 94 60
60 60 137 5 17 114 27 156 196 22
100 43 32 153 79 55 47 105 118 24
针对训练一
按空气质量指数级别整理数据,说说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空气质量指数
级别
数据
划记
天数
0~51
51~101
101~151
151~201
201~301
≥ 301
一级
二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六级
28,36,49,17,27,
22,43,32,47,24
89,68,80,88,82,71,90,
60,62,54,68,94,60,60,54,100,79,55
104,113,137,114,105,118
194,161,156,196,153
273
正正
正正
正下
正一

-
10
5
1
0
18
6
解:有题意,列表如下
空气质量是六级的天数是0天;
大部分空气质量在一级和二级,
极少出现五级。
新知探究二 数据整理的实际应用
例2.某校七年级(1)班50名同学最喜欢的文学作品的调查结果如下: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B A C D
B A C D A A B C D A
C B A C A C D C A A
其中:A代表《西游记》,B代表《红楼梦》,C代表《三国演义》,D 代表《水浒传》。
(1)将以上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该班同学喜欢 的最多。
(3)你认为(2)中的结论能代表全校同学的情况吗
解:(1)将数据分组整理如下表:
文学作品
划记
人数
A
B
C
D
正正正正-
正正
正正下

21
10
13
6
(2)《西游记》
(3)不能。理由:所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1.下面记录了某班级男同学一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单位:m):
1.25 1.40 1.29 1.41 1.27 1.08
1.21 1.15 1.43 1.32 1.30 1.12
1.43 1.50 1.36 1.47 1.22 1.24
1.24 1.52 1.39 1.45 1.31 1.32
1.19 1.35 1.44 1.29 1.27 1.41
针对训练二
将以上数据按下列要求分成六组:
成绩/m
1.00~1.09
1.10~1.19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1.59
人数
1
3
9
7
8
2
填写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立定跳远的男同学一共有 人.
成绩超过1.29m的男同学一共有 人,
占男同学总数的 %(百分号的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2)成绩在 的男同学人数最多,有 人.
30
17
56.7
1.20~1.29
9
课堂小结
1.数据整理
(1)数据的分组整理
(2)数据分组整理的三个步骤
2.数据整理的实际应用
当堂检测
1.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
A.7组 B.8组 C.9组 D.10 组
2.对某班40名同学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适当分组后80分到90分这个分数段的划记人数为“正一”,则这个班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A.20% B.40% C.15% D.25%
D
C
3.李老师对本班50名学生的血型进行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 AB型血的人数是 ( )
A.20 B.15 C.5 D.10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占全班人数
的百分比
40%
30%
20%
10%
D
4.某中学进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分数为整数,满分为100分):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有多少人
(2)已知成绩在91分~100分的同学为优秀者,那么优秀率为多少
25
28%
5.某研究所科学家的年龄统计如下表:
其中,w<40,为青年科学家;40≤w<60,为中年科学家;w≥60,为老年科学家.根据老、中、青三种情况,将以上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解:根据题意,将数据分组整理如下表:
年龄段
数据/岁
人数/人
青年科学家(w<40)
30,35,35,35
4
中年科学家(40≤w<60)
40,40,40,40,4545,45,45,50,50,50,50,55,50,5055,55,55,55
19
老年科学家(w≥60)
60,60,60,60,60,60,65,65,65,65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