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复习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复习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八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九课:辛亥革命
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走向共和
缔造共和
第十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准备:
行动:
成果:
遗憾:
痛失共和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2: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广义的辛亥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这一段时间所有的革命活动。
1911年的武昌起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何兴起?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戊戌变法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
进一步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技术
制度
《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猛回头》
《警示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何兴起?
原因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何兴起?
原因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组建
兴中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1894
檀香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1905
日本东京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报:
《民报》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前提
核心
补充
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
民族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何兴起?
原因三:革命实践
1907年夏,徐锡麟领导了安庆起义,秋瑾牺牲
1906年,刘道一、蔡绍南领导了萍浏醴起义
1907年,孙中山、黄兴领导了广西镇南关起义
1910年,黄兴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后第一次
1895年,孙中山领导了广州起义
武昌起义
时间:
地点:
1911年
武汉武昌
主要力量:
湖北新军
过程:
新军工程营起义
夺取军械库
占领武昌城
夺取武汉三镇
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到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灭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地点:
总统:
时间:
原则:
地位:
1912年
南京
孙中山
1912年3月11日
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
公元X年=民国X年+1911
实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
袁世凯怎样窃取革命成果?
1912.2.12
逼迫清帝退位
1912.2.13
孙中山提出辞职申请
1912.2.15
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3
在北京就职
1912.4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孙中山限制袁世凯权利的措施?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大总统在南京就职
2:政府设在南京
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责任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
袁世凯实力强大
革命党: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③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④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积极影响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③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资产阶级为什么没有完成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
学习西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
政治制度
时间:
1911年
影响:
推翻了
积极:
消极:
宣告了
打开了
推动了
拉开了
没有改变、没有完成
窃取
群众
专制
民主
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组建国民党
宋案
二次革命
复辟帝制
选举
解散
废除
修改
接受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1912年
1912年
1913年
1913年
1916年
1915年
《讨袁檄文》
军阀 派系 代表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广西、广东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1917—1918年)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背景
时间
领导阶级
学习层面
主张
失败原因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变法图强
西方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1911年
1898年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习题训练
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革命先行者?
革命
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革命的主张。
孙中山为革命做了什么?
少年医人
两次转变:
倡导变法,上书李鸿章
医国
革命
一个团体
一个政党
一个主义
一次起义
一个团体
习题训练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像一道闪电划过黑夜的夜空,但黑暗依旧?
夜空:
闪电:
黑暗依旧: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推翻了
宣告了
打开了
推动了
拉开了
没有改变、没有完成
窃取
群众
(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1913年2月23日出版的《独立周报》中写道:“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虚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眼,何暇及其他。’”这段材料最有助于了解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条件 C.过程 D.影响
习题训练

(2023年聊城中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习题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