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 化肥 课时作业 (含答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2 化肥 课时作业 (含答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简介

10.3.2 化肥—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张奶奶家的菜园需要施加复合肥料。下列符合条件的是( )
A. B. C. D.KCl
2.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 )
A. B.KOH C. D.
3.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有人认为“氮肥壮叶,磷肥壮果,钾肥壮茎”,小王家的柑橘树结的果实偏小,小王应向柑橘树施加下列化肥中的( )
A.硫酸钾 B.硫酸铵 C.碳酸氢铵 D.过磷酸钙
5.下列关于化肥与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可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提高肥效
B.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和尿素依次属于复合肥、钾肥、氮肥
C.农药本身有毒性,应该禁止使用
D.硝酸铵受潮结块后,要用锤子砸碎后使用
6.下列化学肥料中,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是( )
A. B. C. D.
7.实验室检验硫酸铵和尿素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加水溶解药品
C.观察外观 D.直接闻药品气味
8.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钾肥
B.玉米苗易倒伏可适量施用该化肥
C.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D.大力提倡作物秸秆就地燃烧为土壤提供草木灰
9.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B. C. D.
10.石榴幼果膨大期需要施用一种含氮、磷的复合肥。下列化肥中满足条件的是( )
A. B. C. D.
11.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尿素[]是氮肥中主要的一种,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图。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尿素中的氮元素需要转化成_______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
(2)造成铵态氮肥()肥效降低的原因一是该化肥易分解生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是雨水导致,结合图示和物质溶解性知识分析,可能是 。
12.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小明的爸爸买来几种化肥,有KCl、,其中还缺少的化肥种类是( )
A.氮肥 B.复合肥 C.钾肥 D.磷肥
(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3)不同农作物生长适应酸碱性不同的土壤。某农作物生长需要碱性土壤,但经测定该地区土壤的pH为5.6,该土壤为__________(填“酸”或“碱”)性土壤,可用__________(填化学式)进行改良。
13.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某肥料包装袋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肥属于______(填字母)。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由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推测该化肥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一袋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4.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1)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_____。
A. B.熟石灰 C.稀硫酸
(2)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
pH 5.0﹣5.5 5.8~6.7 6.0~7.0 7.0~7.5
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
(3)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4)碳酸氢铵()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
15.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图1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1】土瑗的酸碱性。
实验1:按图2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2】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 ℃时,将30 g硫酸铵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3中________(填字母)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5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氨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__。
(2)硫酸铵中氨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A错误。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B正确。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C错误。K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D错误。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营养液中含有无机盐,属于氧化物,KOH属于碱,、属于盐,但不溶于水。
3.答案:A
解析: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污染,但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禁止使用,要合理使用。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磷肥壮果”,应施加的是磷肥过磷酸钙。
5.答案:B
解析:铵态氨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磷酸二氢铵中含有P、N元素,属于复合肥,硫酸钾中含有K元素,属于钾肥,尿素中含有N元素,属于氨肥;要合理使用农药,但不能完全禁止使用;硝酸铵受潮结块后,不能用锤子砸碎,容易发生爆炸。
6.答案:A
解析: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A、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B、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C
解析:A、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合题意;
B、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不合题意;
C、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符合题意;
D、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B、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C、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
11.答案:(1)46.7%;铵态氮肥
(2);碳酸氢铵溶于水流失造成的
解析:(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尿素中的氮元素需要转化成铵态氮肥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
(2)造成铵态氮肥()肥效降低的原因一是该化肥易分解生成和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这两种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是雨水导致,结合题图和碳酸氨铵易溶于水分析,可能是碳酸氢铵溶于水流失造成的。
12.答案:(1)D
(2)B
(3)酸;
13.答案:(1)A
(2)易溶于水(或受热易分解,合理均可)
(3)8.9 kg
解析:(3)一袋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14.答案:(1)B
(2)茶树
(3)C
(4)
解析:(1)A、与酸不反应,不能改良酸化土壤;B、熟石灰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改良酸化土壤;C、稀硫酸与酸不反应,不能改良酸化土壤;
故选:B;
(2)土壤pH约为5.4,最适宜种植的是土壤pH在5.4附近的作物,因此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茶树,故选:茶树;
(3)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磷酸二氢铵()含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中的氮元素、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污染水资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4)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化学方程式:。
15.答案:【查阅产品说明】贮存条件
【探究1】加速溶解
【探究2】C;变红;装置冷却后小气球体积保持不变
【拓展应用】(1)与碱性物质接触
(2)
解析:【查阅产品说明】根据硫酸铵的贮存条件:阴凉干燥,可以判断硫酸铵受热易分解,再根据硫酸铵的化学式,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
【探究2】根据硫酸铵溶解度曲线判断25 ℃时,硫酸铵的溶解度略大于70 g,即将30 g硫酸铵加入50 g水中,可全部溶解,得到不饱和溶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