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2.2 常见的碱—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同步课时作业1.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消石灰— B.苛性钠一NaOHC.生石灰—CaO D.熟石灰—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B.性质: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用途:氢氧化钙可用于制备农药波尔多液D.制备: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浓硫酸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增加B.用托盘天平称量烧碱固体时,应将烧碱固体放置在左盘的纸片上C.熟石灰和苛性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碱,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相同D.火碱、浓硫酸、生石灰都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5.氢氧化钾的性质和氢氧化钠相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B.氢氧化钾溶液能与一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该反应不发生D.向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6.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 )A.一定显红色 B.一定显蓝色C.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D.一定显紫色7.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 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 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B.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a、b、c三种曲线所示实验中,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8.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9.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氨水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10.某同学带着在跑道上奔跑,若分别能与各个红旗点的物质发生反应,就能跑向下一个红旗点。为了顺利跑完,各个红旗点的物质选择错误的是( )A.酚酞 B.氧化铜 C.稀盐酸 D.硫酸铜1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 B. C. D.12.下列关于和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制波尔多液B.用改良酸性土壤C.用溶液检验D.用固体干燥某些气体13.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对比实验,研究NaOH的性质。实验一:观察固体表面 实验二:向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实验三:振荡3个塑料瓶(1)实验一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2)实验二的目的是 。(3)实验三可证明能与NaOH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证明能与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14.某化学小组进行系列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各步骤均反应完全)。步骤1:如图甲,注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于锥形瓶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2:如图乙,慢慢地推动注射器活塞,将80 mL的二氧化碳注入锥形瓶中,始终未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慢慢地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该实验能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试说明原因 。15.氢氧化钙是常见的碱,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研究的性质时偶然发现,澄清石灰水升温时有固体析出(不考虑水的蒸发),为探究析出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与假设】析出的固体是。(1)你认为提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探究与结论】(2)为验证此猜想,小庆同学提出实验方案:将固体过滤出,重新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测定溶液的pH。经测定,室温下溶液的pH为12,小庆同学认为固体中存在。小娜同学提出另一种实验方案:将升温后变浑浊的石灰水恢复至原温度,若溶液恢复澄清则证明猜想成立。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与猜想不一致,她观察到 。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析出的固体中除了还混有少量。你认为存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_________,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率慢,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填字母)。a.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 b.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隙 c.滤纸破损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选D。2.答案:C解析:A 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水分,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A正确B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B正确C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C错误D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等,D正确3.答案:B解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A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B不正确。氢氧化钙可用于制备农药波尔多液,C正确。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D正确。4.答案:D解析:烧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增重,发生化学变化;浓硫酸吸水增重,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烧碱固体易潮解,称量烧碱固体时应将烧碱固体放置在左盘的干燥的玻璃器皿内。熟石灰是微溶于水的碱。5.答案:A解析: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钾和一氧化碳不反应;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即使不变质,滴加酚酞,溶液也变红,不能说明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6.答案:B解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一定显蓝色。7.答案:C解析:段曲线说明压强没有任何变化,是没有注入氢氧化钠溶液阶段;段曲线的压强减小,但是减小得不明显,说明反应了但不是很快,可能是注入了氢氧化钠但是没有进行振荡;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据图可知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因为压强越小吸收的二氧化碳体积越大。8.答案:D解析:烧碱易潮解,会吸收不饱和食盐水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导致天平右边质量增加,所以一段时间后天平指针偏右;天平左边不饱和食盐水中的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变浓,溶液质量减少,不一定饱和。9.答案:C10.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正确;B、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C、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正确;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故正确。故选:B。11.答案:C12.答案:C解析:A.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制波尔多液,选项A说法正确,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B说法正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一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用溶液检验,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项C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某些气体,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答案:(1)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2)探究氢氧化钠是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3)塑料瓶A比塑料瓶C变瘪的程度大;;塑料瓶B内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B比塑料瓶C变瘪的程度大解析:(1)氢氧化钠在空气平露置5 min表面潮湿,而刚从瓶中取出的氢氧化钠表面干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2)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氢氧化钠是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3)二氧化碳既可溶于水,又可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塑料瓶C变瘪,塑料瓶A比塑料瓶C变瘪的程度大,可证明能与NaOH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与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B内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B比塑料瓶C变瘪的程度大。14.答案:(1)(2)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能。没有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解析:(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2)慢慢地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该实验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原因是没有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15.答案:(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石灰水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b解析:(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澄清石灰水升温时会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2)将升温后变浑浊的石灰水恢复至原温度,若溶液恢复澄清则证明猜想成立,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与猜想不一致,她观察到石灰水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是析出的固体中除了还混有少量,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3)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会造成过滤速率慢;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隙,会造成过滤速率慢;滤纸破损,会造成过滤速率快,过滤液浑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