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土地的誓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 土地的誓言 教案

资源简介

《土地的誓言》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品读,从意象、修辞、倾诉式语言等多个角度感受课文独特的抒情方式。
3、能通过反复朗读,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通过鲜明地域特色的意象与倾诉式语言等表达情感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文本 (5分钟左右)
播放九一八历史短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到了1941年的9月18日,“九 一八事变” 整整过去了十年,抗日战争正处在最为艰苦的阶段,东北人民依然无家可归,有一个端木蕻良的东北青年夜不能寐,遥望着北方的大熊星座, 找寻着生他养他的故土,满怀难以遏制的思念之情,写下了一篇激情飞扬的文字——《土地的誓言》(板书)。
【设计意图】由于年龄与时代的限制, 七年级学生难以体会故土沦丧, 四处漂泊的经历和体验。创设情境,形成厚重的铺垫,比较能够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能体会课文沉郁的抒情性,并且营造庄严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 朗读探究,感知文本 (9分钟左右)
师生合作范读。(配乐《英雄的黎明》)
找一男一女两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和教师合作朗读,教师读首尾部分,男女生分别读第一 段和第二段省略号后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情感。
【设计意图】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经过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示范,学生能够迅速受到情绪感染,激起阅读的欲望,为进一步 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解题,明题眼。
【明确】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誓言----“回到故乡,为‘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3、齐读小资料:艾青《我爱这片土地》。
【设计意图】联系艾青《我爱这片土地》的小资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
知文本,体悟字里行间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4、自由朗读课文,从“概括内容”的角度理解课文。
【明确】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
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涵咏品味,精读文本 (14分钟左右)
从全文看,什么让本文如此感人?
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情感。
个人发言,表达感受。
【明确】文中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与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深沉而强烈的情
感极富力度,深深地打动人心。朗读的时候,要注意第一段要读出思念之情,一种热血沸腾;第二段要读出对物产丰富的美丽故乡的美好回忆之感和宣告誓言的坚定。
从手法看,如何让本文如此感人?
学生跳读思考,自主圈画批注,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选用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如“我想起那参天笔直的白桦林……原野上怪
诞的狂风”,大量东北地域特色鲜明的意象组叠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如电影镜头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自然流露作者对故乡东北深挚的热爱与浓浓的思念。
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而逐渐增强的气势,如“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等处。
运用呼告的修辞发出坚强的誓言:“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拉近读者与写作对象的距离,增强语言感染力,更强烈地抒发情感,使情绪进入最高点,豪情满怀,信念不移,决心不改,带动读者进入激情的默契共鸣。
从语言看,哪里让本文如此感人?
学生默读,自主思考。
选取语句,反复朗读,品味批注。
组内交流,推选赏析价值最大的语句与发言人。
全班展示,先定位,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阐释赏析批注。
师生交流,在交流之中深化对课文的欣赏。
【明确】以倾诉式的语言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喊
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
运用大量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如“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贬词褒用,
更加形象地必答作者激愤狂放的心情,更具野性和不可驾驭的力量。又如“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本只用于写死去的人或物,这里表现昔日的快乐欢笑已“死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知识凄苦、哀愁与悲愤!更具悲愤与沉重感。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学习了朗读、默读、跳读的方法。这里采用默读、跳
读、朗读相结合的手法,试图培养学生既能在有限时间里把握课文内容,又能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感知情感、品析文本的艺术特色。将语言训练、语言品析活动的比重增大,以此达到增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知识”的积累量的目的。
(四)巩固总结,“小小朗读者”:将这篇文章朗诵给父母听,请父母帮忙录下朗诵视频,上传到微博相关话题,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0分钟左右)
仿写练习:参照第二段,仿照端木蕻良独特的抒情方式,来抒写你对家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以仿写的形式,不仅为巩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
还为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怀。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拓展延伸,作业布置(2分钟左右)
“小小朗读者”:将这篇文章朗诵给父母听,请父母帮忙录下朗诵视频,上传到微博相关话题,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小小书法家”:将你仿写的短文完善修改后进行摘抄,形成你的书法作品,发送到班级学习空间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布置,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更充分地锻炼,并且能加强亲子互动、扩大语文的生活外延。以录制朗诵视频上传微博的方式,将学生的爱国之情落实到实际行动,使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真正地生根发芽。“小小书法家”的作业,以书法展示的活动增强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意识,促使学生领会中国汉字的无穷魅力,也培养学生养成“一文三改”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众多地域特色意象
排比与呼告的修辞 独特的抒情方式 对故乡挚痛的热爱
直接倾诉式的语言 深沉强烈的爱国情怀
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创设情境
导入文本
朗读探究感知 文本
涵咏品味精读 文本
拓展延伸传承文本
教的行为
用方法
学写作
赏语言
悟深情
明题眼
晓文路
展视频
说背景
深入思考学以致用
融入文本
升华感情
概括内容
共同探究
激发共鸣初感乡愁
学的行为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