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9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9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共15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共13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四 中国的对外交往
①社会经济文化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
近代列强发动
①我国社会主义现
济具有稳定性;②统
多次侵华战
代化建设缺乏资
原因
繁荣;②统治者
的支持;③对外
治者盲目自大,认为
争,清政府屡
金、技术和管理经
交通的不断扩展
不需要同外国交流;
战屡败,被迫
济;②吸取历史上
③抵御西方殖民势力
打开国门
闭关锁国的教训
主动开放
闭关锁国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对外开放的态势
陆上丝绸之路发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近代列强发动
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
史实
展,宋元时期海
多次侵华战争,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
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
外贸易繁荣,郑
政策,只开放广州
清政府战败,
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
和下西洋
处为通商口岸
签订一系列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平等条约
开放格局
①促进了中国与其
①对西方的殖民活动
①中国开始从封
他地区的贸易与文
起过一定的自卫作
建社会变为半殖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
水平,增强了我国
影响
化交流;②丰富了
用;②阻碍了中外经
民地半封建社
东西方人民的生
济文化交流,使中国
会;②中国被迫
的综合国力,提高
活;③促进了人类
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
卷人资本主义世
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文明的进步
的发展进程
界市场
问题
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国际影响
中印领
和平共处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
土争端
五项原则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与
“求同存
有利于推动国家
总结:全球治理体系
会国的分歧
异”方针
间的团结与合作
下的中国智慧与中
国方案有利于推进
为国际社会解决某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台湾问题
“一国两
制”构想
些类似历史遗留问
进程,为人类提供
题提供了新思路
了新的发展思路;
有利于构建人类命
人类发展面
人类命运
有利于完善全
运共同体;体现了
临多重挑战
共同体
球治理体系
中国负责任的大国
形象
区域发展不
协调、逆全
“一带一
推动全球化和
球化等
路”倡议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儒家“协和万邦”的历史传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爱好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共25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
红军第五次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策
解放战
“文化大革命”给
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
“围剿”失败,
动“华北自治运动”
争即将
我国的国民经济造
背景
义、秋收起义等,进
被迫进行战略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
在全国
成巨大损失;真理
攻大城市受挫
转移
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
取得胜
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上升为主要矛盾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城市→农村:在
武装反抗国民党
农村→城市:中
阶级斗争→经济建设:
城市领导工人运
南方→北方:
红军长征胜利,
反动派→抗击日
共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
转移
动和武装起义遭
革命中心由南
本侵略者:西安
的召开,提出必
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
遇挫折,转向敌
事变的和平解决,
方(瑞金)转
须学会管理城市
纲”,作出了把党和国
人统治力量薄弱
移到北方(延
揭开了国共两党
和建设城市,恢
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的山区,建立农
安)
由内战到联合抗
复与发展生产是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村革命根据地
日的序幕
城市工作的中心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探索出农村包围城
保存了党和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的工作重心发生我国经济迅速
影响
市、武装夺取政权
军的基干力量,建立,为抗日战争转移,为新民主主
发展,社会主
的正确革命道路
使中国革命转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义建设取得了
危为安
保障
了基础
巨大成就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苏俄革命模式
中心城市武装起义
学习苏联经济建设模式:实施第一个五年
夺取全国政权: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计划、三大改造等,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
等,均以失败告终
!大成就;锨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等,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理论成果
影响
起点
开创者
概况
开创者
起点
影响
理论成果
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
1927年
毛泽东
邓小平1978年,
开辟了一条符
中国特
思想
基本原理与中
井冈山革
中共十一
合中国国情的
色社会
国具体实际相
命根据地
届三中全」
发展道路,为
主义理
结合,指导中
的创建
会的召开
中国的社会主
论体系
国新民主主义
义建设提供了
革命取得胜利
思想指导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社会主
的胜利,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成果→
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总结: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正确的道路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共16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七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共26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六 大国史与大国关系(共13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九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共19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二 近现代的探索
阶段
学习欧美
学习苏联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相关
史实
洋务运动
近代民族资
“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
建设的探索
改革开放
本主义发展
时期
19世纪60
一战
一战后至新
1953年至
1956
1978年
90年代
期间
中国成立前
1957年底
1976年
至今
发展
近代工
近代民族工
逐渐凋
开始改变
初步形成了独
我国原煤、钢、水
概况
业兴起
业出现“短
谢萎缩
工业落后
立的、比较完
泥等工业产品产量
中国工
暂的春天”
面貌
整的工业体系
在世界名列前茅
发展近代军事
集中在轻工业
集中主要
化的探索
工业类型丰富,协调发
行业
工业和民用企
部门;重工业
力量发展
展,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业等
基础薄弱
重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无
武汉、包头两
江南机器制造
张謇创办大
缝钢管厂等三大
大钢铁基地,
国产C919大型
成就
总局、福州船
生纱厂、垦
政局、轮船招
牧公司、轮
工程、长春第一
大庆油田、胜
客机、“复兴号”
汽车制造厂、沈
利油田和大港
标准动车组等
商局等
船公司等
阳第一机床厂和
油田等
飞机制造厂等
分布
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沿海工业基地得
内地工业不
特征
主要分布在
到加强,广大内
断发展,布
东北地区
地也新建了不同
局渐趋合理
规模的现代工业(共20张PPT)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与提升
专题八 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
目的
时间
内容:奖励军功;鼓励耕织;废除井田
(1)相同点:都促
秦孝公、商鞅
制;统一度量衡;确立县制,由
进了封建制度的
公元前
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严明法
确立;都取得了
富国强兵
356年
商鞅变法
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贵族的
成功;都顺应了
开始
世袭特权
时代潮流,有利
意义: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为
于社会的发展进
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
(2)不同点:商鞅
内容: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改穿汉
变法侧重于富国
接受汉族
先进文化,
5世纪
北魏孝文
服、使用汉语、改用汉姓、鼓励
强兵;北魏孝文
后期
帝改革
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帝改革侧重于移
巩固统治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
风易俗
实力
孝德天皇
内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学习中国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1)相同点:都促进
唐先进
度;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

封建制度的形
文化,进
7世纪
日本大
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
成,促进了社会
行封建化
中期
化改新
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
进步
改革
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
(2)不同点:大化
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改新时国家将土
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
地分给公民,公
的封建国家
民向国家缴纳赋
法兰克王国
税;封君封臣制下
内容: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赐地的
得到土地的封臣
维护统治,
8世纪
西欧封君
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
需要为封君服兵
巩固统一
前期
封臣制
封臣

意义: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
彼得一世
内容: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新
改变俄国
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改革具有近代化
的落后面
17世纪末
彼得一世
推行文化教育;学习西方的礼节
意义,增强了俄
貌,实现
18世纪初
改革
与生活方式
国对外侵略扩张
富国强兵
意义: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的实力
奕诉、李鸿
内容: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
章等地主阶
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兴
级洋务派
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翻译
(1)地主阶级的自
师夷长技,
19世纪60
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
救运动
富国强兵,
年代至90
洋务运动
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等
(2)以失败告终,
维护统治
年代中期
意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但开启了中国的
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
近代化
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