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卷(等级)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部分和答题纸,答案均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2.本试卷选择类试题中,标注“不定项”的试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只有1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漏选1个给-半分,错选不给分:未特别标注的试题,每小只有1个正确选项。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共23分)
生活要健康就要合理搭配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1.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等。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有糯米、粽叶、红枣和瘦肉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B. 赛龙舟时,挥舞的龙旗是用涤纶制作,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 瘦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粽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葡萄糖
2. 下面有几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A. B.
C. D.
回答下面问题:
(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填字母),水解最终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是______。
(2)蛋白质的变性是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有序的空间结构变为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破坏病毒中的蛋白质结构,从而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下列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______。
A. 75%的消毒酒精 B. 84消毒液 C. 双氧水 D. 饱和食盐水
(3)某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填字母)
(4)属于油脂的是______(填字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该油脂______(填“能”或“不能”)使溴水褪色,在热的溶液中水解的产物有和______(填结构简式)。
(5)有机物D是维生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中含有______种官能团。
3. 下图由乙烯为原料,模拟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肤的过程。
(1)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和炸药等,也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工业上获得乙烯的方法是_____。
A. 石油的分馏 B. 石油的裂解 C.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 D. 煤的干馏
(2)由化合物A生成化合物C需要经历两次氧化。在实验室中模拟该过程时,检验有化合物B生成所需的试剂是_____。
A. 金属 B. 希夫试剂 C. 碳酸氢钠溶液 D. 茚三酮溶液
4. 氨基酸,是羧酸分子中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一般为无色的结晶固体,熔点比相应的羧酸或胺类都要高,一般在200℃~300℃,有些氨基酸在加热至熔点温度时便分解。化合物E是一种氨基酸,则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化合物F中的官能团除了氨基外,还有______。(填写名称)
二、橡胶性能的改进(共19分)
橡胶是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除天然橡胶外,还有合成橡胶。
5. 天然橡胶的单体为异戊二烯,其键线式为______,系统命名为______。
6. 顺丁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耐磨、耐寒性好,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它以1,3-丁二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以顺式结构为主的聚合物,试写出顺丁橡胶的结构简式______。
7. 疫情期间,聚丙烯口罩、聚碳酸酯护目镜、丁腈橡胶手套、“84”消毒液是常用的防疫物资,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 聚丙烯口罩 B. 聚碳酸酯护目镜 C. 丁腈橡胶手套 D. “84”消毒液
8. 下列关于丁苯橡胶(由苯乙烯和1,3-丁二烯加聚制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苯互为同系物
B. 1mol丁苯橡胶完全加成需消耗
C. 丁苯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造成老化
D. 丁苯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9. 橡胶高分子链中由于含有不饱和结构,弹性、强度、耐热和抗氧化性均较差,“硫化”可将橡胶链中的不饱和结构通过硫键()打开彼此相连形成网状结构,以改善其性能。现有某橡胶硫化后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1)从结构看,合成这种橡胶的单体至少有(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橡胶硫化后,发生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投入市场的橡胶多为硫化后橡胶,试从结构角度分析橡胶硫化的作用__________。
三、青蒿素的研究(共14分)
化学家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时,首先要获得纯净的物质,以避免其它物质的干扰。而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无论是自然界存在的,还是人工制备的,大多是混合物,因此在研究某物质时就要先将该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加以提纯。
10. 疟疾曾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中涉及到操作是
A. 过滤 B. 渗析 C. 分液 D. 蒸馏
11. 对溶剂研究: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可以用有机溶剂A提取,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A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相关结果如下。
(1)根据图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根据图2,推测A可能所属有机化合物的类别为______。
(3)根据以上结果和图3(两组峰的面积比为2:3),推测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以上三幅图中图1、图2、图3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核磁共振氢谱 B.红外光谱 C.质谱
12. 对青蒿素性质的研究:
(1)某同学发现青蒿素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依据此现象在其键线式上圈出对应的基团______。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植物黄花蒿叶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此后又对青蒿素进行了分子结构修饰,合成出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钠盐等(如图所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不定项)。
A. 青蒿素分子不存在手性碳
B. 青蒿素能发生水解反应
C. 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属于氧化反应
D. 青蒿素与双氢青蒿素均具有较强氧化性
(3)试推测青蒿琥酯钠盐水中比双氢青蒿素更_____(填“易”或“难”)溶。
四、乙酸丁酯的制备(共26分)
13. 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水果香味。实验室将乙酸、1-丁醇、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制取乙酸丁酯,实验装置有以下甲,乙两种装置可供选用。制备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表。
物理性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沸点(℃) 117.9 117 126.3
密度() 1.1 0.8 0.88
水溶性 易溶 可溶(9g/100g水) 微溶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若用同位素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入稍过量的乙酸,目的是_________。反应结束并冷却后,先将水层和有机层分离,其操作名称是_______,必须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4)为进一步除去有机层中的乙酸,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A. 1-丁醇 B. 乙醇 C. 溶液 D. 溶液
实验室也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丁酯。
(5)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作用为_______。
(6)装置中冷水应从_______(填“a”或“b”)口通入,分水器的作用和目的是_______。
(7)若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2.0mL1-丁醇和16.0mL乙酸,再加3~4滴浓硫酸。加热后测得分水器内水的体积为1.8mL,假设在制取乙酸丁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损失,且忽略副反应,乙酸丁酯的产率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保留3位有效数字)
五、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共18分)
14. 早期的科学家曾利用化合物G研究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问题。以下合成路线是以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G的路线。(已知:)
(1)由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由C和F反应生成G的同时会发生副反应,其产物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该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写出检验D中含氧官能团的具体实验方法____________。
(4)化合物H可以由F和催化下制备,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②可以发生水解反应;③含有苯环,分子中只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由甲苯制备D有如下两种常见的合成方法,请从试剂、产率和耗能等角度简要评价两种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


已知苯环上的羟基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卷(等级) 参考答案
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共23分)
生活要健康就要合理搭配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果糖 (2)D
(3)C (4) ①. B ②. 酯基 ③. 不能 ④.
(5)3
【3题答案】
【答案】(1)B (2)B
【4题答案】
【答案】 ①. 2CH2NH2COOH→CH2NH2CONHCH2COOH+H2O ②. 羧基、酰胺基
二、橡胶性能的改进(共19分)
橡胶是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除天然橡胶外,还有合成橡胶。
【5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2-甲基-13丁二烯
【6题答案】
【答案】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D
【9题答案】
【答案】(1) ①. CH2=CH-CCl=CH2、CH2=CH-CH=CH2、CH2=CHCH3 ②. 化学变化
(2)“硫化”可将橡胶链中的不饱和结构通过硫键(-Sx-)打开彼此相连形成网状结构,橡胶的结构由线状结构转化为更稳定的网状结构
三、青蒿素的研究(共14分)
化学家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时,首先要获得纯净的物质,以避免其它物质的干扰。而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无论是自然界存在的,还是人工制备的,大多是混合物,因此在研究某物质时就要先将该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加以提纯。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1)74 (2)醚
(3)CH3CH2OCH2CH3
(4) ①. C ②. B ③. A
【12题答案】
【答案】(1) (2)BD
(3)易
四、乙酸丁酯的制备(共26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催化剂、吸水剂 ②. CH3COOH+H18OCH2CH2CH2CH3CH3CO18OCH2CH2CH2CH3+H2O
(2) ①. 乙 ②. 由于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
(3) ①. 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②. 分液 ③. 分液漏斗、烧杯 (4)D
(5) ①. 球形冷凝管 ②. 冷凝、回流
(6) ①. a ②. 分离出生成物H2O,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丁酯的产率
(7)12.0mL1-丁醇理论上可以得到乙酸丁酯的物质的量为,实际生成乙酸丁酯的物质的量为,乙酸丁酯的产率为
五、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共18分)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取代反应 ②. 硝基、羧基
(2) (3)取少量D的溶液,加入FeCl3溶液,若显示紫色,说明D中含有酚-OH
(4)或 (5)路线①步骤少,使用试剂少,产率高,但需要高温加热,条件苛刻,浪费能源,路线②合成步骤较长,可能需要消耗更多试剂,且可能导致产率降低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