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025春七下历史情境教学课件(2024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025春七下历史情境教学课件(2024版)】

资源简介

统编2024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历史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统编2024版)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目录
01
前课回顾
02
学习目标
03
新课引入
04
新知学习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1.11世纪末,完颜部 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的力量不断增强。
2.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都 ,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3. 年,辽被金灭亡。 年,金军攻破东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后北上,北宋灭亡,史称“ ”。
4.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 划定分界线,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前课回顾
阿骨打
会宁府
1125
1127
靖康之变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1.结合教材,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的基本史实,探究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通过元朝形势图,了解元朝在边疆地区的治理措施,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通过相关史料,了解元朝民族交融的故事,掌握回族形成的历史,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4.通过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学习目标
重难点
重难点
新课引入
蒙人“婆焦”发式
折沿带披帽
蒙族妇女冠式“顾姑冠”
足蹬长靴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六年(1269年)出土墓对坐图
假如你是考古学家,你能推测出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哪个民族?理由是什么呢?
左衽长袍
新知学习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部落众多,相互混战,动荡不安。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战争,生灵涂炭。
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统一
(1)背景
分析材料,反映了当时蒙古各部什么问题?
原为12—13世纪我国北方草原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1189年,铁木真27岁,被拥立为汗。
1196年,铁木真34岁,协助金朝攻灭塔塔儿部。
1203年,铁木真41岁,打败王汗,兼并了地广人众的克烈部。
1204年,铁木真43岁,征服乃蛮部,草原基本统一。
1206年春,铁木真45岁,完成蒙古草原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意义: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为蒙古族和蒙古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1162年,铁木真出生。
“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上的民族”
成吉思:大海的意思,赞颂他像海洋一样伟大
成吉思汗(1162—1227)
成吉思汗建国后,推行千户制、分封子弟贵戚、扩建怯薛(卫队)、编定大扎撒(法律)、创制蒙古文字,初步建立和完善了蒙古国家的各项制度,蒙古高原各部落的人开始以蒙古人自称,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蒙古族。
——达力扎布编《蒙古史纲要》
这些措施,包含了“硬实力”与“软实力”,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蒙古文字
千户制度:将全蒙古部众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在其本管范围内拥有分配牧场、征收赋税、差派徭役、统领军队等权力。每个千户。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基层社会组织。
(2)蒙古的统治措施
拓展延伸
2.蒙古的扩张

西夏
南宋
欧洲多瑙河
攻打西夏
1227年西夏灭亡。攻打西夏时,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去世。
攻打金
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金灭亡后,南宋与蒙古
形成了长达40多年的对
峙局面。
3.元朝的建立
(2)建立:
任务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内容,梳理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北京)
【易混易错】元朝不是成立思汗建立的;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元世祖
(1215—1294)
4.元朝的统治措施
行仁政
行汉法
不弑杀
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广开言路
整顿吏治
注重农桑
依照中原王朝
的统治方法
设立各种机构
建立年号
治国安民
5.元朝统治措施的影响
材料一: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
——《元史·世祖纪》
材料二:元世祖即位之初,即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1)有利于取得汉族贵族对元政权的认可,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
(2)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元朝的统一
1276年,元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宋史·文天祥传》
元朝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那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体现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坚贞不屈
英勇就义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与孟子倡导的“忠义”精神是一致的,抗元斗争是正义的,值得我们赞颂和学习。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与愿望,顺应了统一历史潮流。
并不矛盾
元朝疆域
元朝形势图(1330年)
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今天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材料研读
元朝的统治
1.中央
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行 政)
中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山东、山西、河北
(腹里)
枢密院
(军政)
御史台
(监察)
具体表现:
①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各项政务;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政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④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
2.地方——行省制度
皇帝
(行 政)
中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山东、山西、河北
(腹里)
枢密院
(军事)
御史台
(监察)
行省
路府州县




地方


行中书省
是中书省临时派出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后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腹里
今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行省
全国共设置10个行省
继承性和创新性
中书省(起草)
尚书省(执行)
门下省(审议)
中书门下(行政)
枢密院(军事)
三司(财政)
枢密院(军事)
中书省(行政)
御史台(监察)
对比唐、宋中央行政机构图,说说元朝行政机构有何特点?
吏户礼兵刑工
吏户礼兵刑工
州(郡)

行省
路、府、州、县
唐代中央行政机构图
宋代中央行政机构图
元朝中央行政机构图
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材料二:元朝政治制度……行省制的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等等大多为后代所承袭……
阅读史料分析行省制度的影响。
②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地位)
①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作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地区
机构
意义
东南地区
澎湖巡检司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三国
孙权派卫温
到达夷州
隋朝
隋炀帝三次
派人到达流求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
元朝形势图(1330年)
3.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地区
机构
意义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中央加强了对西域的
管辖
西汉
西域都护府
唐朝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元朝
北庭都元帅府
元朝形势图(1330年)
西北地区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地区
机构
意义
西藏地区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
唐太宗
唐中宗
唐穆宗
元朝
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嫁与尺带珠丹
唐蕃会盟碑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朝形势图(1330年)
年年此地成边土,竟与胡人相间处。
胡人有妇能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节选自戴良(元)《凉州行》
元朝这么大疆域,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处如何?
波斯人
汉族
蒙古族
畏兀儿族
阿拉伯人
结合教材,这首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促进了民族交融
元朝的民族交融
表现:
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人等杂居相处
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回。
影响:
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调集大批军民迁移到边疆地区,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开垦农田,进行屯种
波斯人
阿拉伯人
蒙古人
畏兀儿人
回 族
我国回族的前身
驿传制度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朝为及时传递中央政令,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在全国普遍实行驿传制度。
元朝建立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什么作用?
作用: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拓展
驿站:负责传递公文,供应往来使臣的生活所需,并向他们提供交通工具。
课堂小结
蒙古的统一: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
1227年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建立
中央机构、行省制度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朝的统一
1276年,元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元朝的民族交融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1.(2024·江苏连云港)铁木真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是(  )
A. 创制契丹文字
B. 统一蒙古草原
C. 建立女真政权
D. 设立行省制度
B
随堂练习
2.(2023·四川内江)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 
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 
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A. ①②④③ B. ③④①②
C. ②③①④ D. ④②③①
1227、1234
1279
979
1206
B
3.(2024·河南)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元朝此举(  )
A.完成了全国统一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进行了赋税改革
D.推行了行省制度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