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石潭记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小石潭记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10小石潭记
一、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2.“唐宋八大家”与“永州八记”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3.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篁竹( huáng ) 清冽( liè ) 为坻( chí )
为嵁( kān ) 佁然( yǐ ) 俶尔( chù )
翕忽( xī ) 差互( cī ) 悄怆( qiǎo )
幽邃( suì )
2.古今异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大约。 今义:动词,许可。
(2)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3.一词多义
(1)环
①如鸣佩环(名词,玉饰)
②四面竹树环合(动词,环绕)
(2)清
①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其凄清)
(3)可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不可久居(可以,能够)
(4)从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
②隶而从者(跟从)
(5)游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②同游者(游览)
4.词类活用
(1)方位名词作状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②下见小潭:在下面。
③日光下澈:向下。
(2)名词作状语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②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3)形容词意动用法
心乐之:以……为乐。
(4)形容词使动用法
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省略主语“潭边”)
二、知识小练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g) 为坻(chí) 参差披拂(shēn)
B.翕忽(xī) 幽邃(suì) 佁然不动(yǐ)
C.珮环(pèi) 清洌(liè) 寂寥无人(liáo)
D.俶尔(chù) 摇缀(zhuì) 犬牙差互(cī)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
B.柳宗元,字君实,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因柳宗元祖籍河东,故称“柳河东”。
D.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游历山水,寄托情怀,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B.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
C.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
D.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常探山访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柳宗元与韩愈、苏轼、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不可久居
D.皆若空游无所依 同游者
6.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g) 为坻(chí) 参差披拂(shēn)
B.翕忽(xī) 幽邃(suì) 佁然不动(yǐ)
C.珮环(pèi) 清冽(liè) 寂寥无人(liáo)
D.俶尔(chù) 摇缀(zhuì) 犬牙差互(cī)
7.下面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大去之期不远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C.犬牙差互 其一犬坐于前
D.明灭可见 下见小潭
8.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字子厚,河东人,世称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之一。与_______合称“韩柳”。他被贬永州司马时,寄情山水,写下“_______”,本文是其中一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参cēn。
2.答案:B
解析: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3.答案:B
解析:A.联系文章内容可知,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C.作者停留潭上,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中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含蓄点明了作者被贬后的落寞。D.“‘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表述有误。联系文中的“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可知,“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孟浩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5.答案:C
解析:A.清:清澈/凄清。B.乐;对……感到高兴/玩耍,嬉戏。C.两个“可”的意思均为“可以”。D.游:游动/游玩。
6.答案:A
解析:参cēn。
7.答案:C
解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C项意思为“狗”。A离开 / 死 B大约 / 能够 D看得见 / 看见、发现。
8.答案:柳河东集 柳宗元 柳河东 唐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永州八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