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教案逐字稿【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磁铁的用途和性质是有联系的。科学思维:体会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探究实践: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制品,并描述不同磁铁制品所利用的磁铁性质。态度责任:能对磁铁及其磁现象的探究表现出兴趣。【教学重点】磁铁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与磁铁性质的关系。【教学准备】环形磁铁、塑料小棒、指南针、磁铁、磁条卡、磁带、学生活动手册、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老师布置的小任务吗,大家都寻找到了哪些含有磁铁的物质呢,磁铁起了什么作用,谁先来分享一下呢?2、学生交流和分享:磁吸(可以在黑板上固定物体)、铅笔盒上的磁铁(可以不让文具掉出来)、玩具磁铁(可以拼出各种物体)等等。3、教师:同学们真厉害啊,发现了这么多的含有磁铁的物体,看来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磁铁和我们的生活》。二、新知探究(活动一)“磁铁能吸引铁”性质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将自己和同伴找到的含有磁铁的物品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学生小组交流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出示冰箱、扬声器、耳机的图片,提问:这些物品中含有磁铁吗?你们是怎么知道含有磁铁的?学生回答:我们可以找一块磁铁去吸引,如果吸引了就说明含有磁铁。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可以通过“磁铁能吸引铁”性质找到磁铁制品。接下来,同学们将活动手册中相应的磁铁制品与这条性质连起来吧。(活动二)“磁极的相互作用”性质教师介绍磁悬浮列车:看,老师带来了一种交通工具,它也利用了磁铁的性质,你能猜到它是什么吗?没错,它就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没有车轮的,是悬浮在轨道上方前行的。教师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磁悬浮列车有两种不同的悬浮模式: 一种是常导磁吸式,安装在导轨下侧的磁铁与车体中通电后的电磁铁产生吸引力,从而使列车从导轨上抬升起来;另一种是超导磁斥式,铺设在导轨上的电磁铁通电后与车体中的超导磁体产生排斥力,从而使列车在导轨上形成悬浮状态。无论是何种悬浮模式,都利用了磁铁的相互作用。接下来,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磁悬浮的魅力?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讲解操作步骤:一、把两个环形磁铁红色朝下放入实验支架观察实验现象。二、把一个环形磁铁红色朝下放入实验支架,另一个环形磁铁蓝色朝下放入实验支架观察实验现象。学生领取材料,小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我们发现环形磁铁不同颜色相对,放入时会吸引在一起,相同颜色相对放入时会相互排斥,让第二个环形磁铁悬浮起来。教师总结:磁悬浮列车能够悬浮起来,就是利用了磁铁的不同磁极相互吸引,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特点。接下来,同学们将活动手册中相应的磁铁制品与这条性质连起来吧。(活动三)磁记录设备与磁铁的检测教师出示磁条卡、磁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磁条卡和磁带,它们的名字中有磁字,是不是代表它们也有磁铁呢?你能帮老师探测出来吗?学生:我们可以使用条形磁铁去靠近它们,观察是否被磁铁吸引。如果被吸引,证明含有磁铁。教师操作,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发现:磁带被吸引了,证明磁带有磁性,而磁条卡没有被吸引。教师追问:那是不是说明磁条卡中没有磁性呢?(磁条卡也是有磁性的,不过磁性太弱),那应该怎样检测呢?(让磁条卡靠近指南针,观察指南针是否发生偏转。)教师继续操作,学生观察,发现:当磁条卡靠近指南针的时候,指南针发生了偏转,证明磁条卡确实含有磁铁。教师总结:其实硬盘、磁条卡、磁带等都含有许多极其微小的磁铁,它们在记录设备的影响下,改变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从而记录下信息,因此磁铁还有记录信息的特点。同学们将活动手册中相应的磁铁制品与这条性质连起来吧。研究讨论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的哪些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把磁铁特点气泡图补充完整,并将找到的磁铁制品与磁铁的性质用气泡图加以连接吧。师生总结:①磁铁能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铁,利用这个特点的物品有门吸和黑板差。②磁铁的磁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利用这个特点的物品有磁悬浮列车和磁悬浮地球仪。③利用磁铁能记录信息这个特点的代表物品有磁条、卡和硬盘。④磁铁隔着一段距离或隔着一些薄的物品也能吸引铁,例如磁性白板。⑤磁铁能指示南北,代表物品有指南针。⑥磁铁有两个磁极的磁性最强。教师小结:这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磁铁的特点以及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在课后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跟磁铁有关的知识。【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