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学段第二学期2月月考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D A D B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C B A D填空题(共5题,共52分)17.(共10分)(1)ACD (2)Si3N4+12HF===3SiF4↑+4NH3↑(或Si3N4+16HF===3SiF4↑+4NH4F)(3)3SiCl4+2N2+6H2Si3N4+12HCl(1)2MgO·3SiO2·nH2O (5)c18.(10分)(1)CaO+NH3·H2O=Ca(OH)2+NH3↑(2)饱和食盐水(3)NaClO+2NH3=NaCl+N2H4+H2O(4)bc(5)3219.(10分)(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硝酸浓度大(3)①向上拉动活塞a,试管内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②Cu(OH)2(或CuO等)(4)增多 20.(共14分)【答案】(1) 或 c→b→g→f→d→e(2) 氧化(1分) FeCl3溶液或氯化铁溶液(1分) 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 或(3)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或21.(8分)(1) 硫酸 (2分)(2) 高锰酸钾溶液变浅(或褪色) 还原(3)(2分)(4) 2答案第1页,共2页安徽省郎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2月月考化学学科试题(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S-32 Fe-56 Cu-64 Si-28 Ba-137一、选择题(本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少量SO2,既可以杀菌,又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C.《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4溶液D.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HF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或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将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3.《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属于合金材料C.“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4.下列所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分子筛:吸附剂、催化剂 B.硅胶:干燥剂、吸附剂、催化剂载体C.碳化硅:砂纸、砂轮 D.硅酸:黏合剂、耐火材料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实验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B.大理石与盐酸接触,产生无色气泡:C.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6.某学习小组拟探究CO2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CO,已知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黑色固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B.b、c、f中试剂依次为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银氨溶液C.装置e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气体D.用上述装置(另择试剂)可以制备氢气并探究其还原性7.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A 浓氨水 CaO NH3 H2OB 浓硫酸(70%) Na2SO3 SO2 NaOH溶液C 稀硝酸 Cu NO2 H2O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A.A B.B C.C D.D8.习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5G商用加速推出,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制造芯片用到高纯硅,用SiHCl3与过量H2在1100~1200℃反应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下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已知: SiHCl3 遇水H2O 强烈水解,在空气中易自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 B 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B.实验时先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旋塞C.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D.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管会软化9.FeMnTiOx催化剂对NH3—SCR脱硝技术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用该技术应控制温度在200℃以下 B.较理想的中间产物是NH4NO3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NH3参与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10.探究金属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B.e中可以选用NaOH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C.其他条件不变,用铁丝代替铜丝,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D.为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后观察现象11.下列现象或事实中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D.和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12.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B.C.D.13.铁元素在细菌的作用下可发生下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硝化过程均属于氮的固定B.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均发生还原反应C.将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D.在氨氧化细菌作用下,水体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可转移到大气中,该反应中每产生0.01mol氮气时,转移的电子为0.06mol14.某强酸性溶液中还可能存在Al3+、Fe2+、、Ba2+、Cl-、、、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已知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一般为气体)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试液中一定有Fe2+、、H+、、Al3+B.试液中一定没有Ba2+、、C.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2+3H2O=2Al(OH)3↓+D.沉淀B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15.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05 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 mL16.向50 mL稀H2SO4与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H2B.AB段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C.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5 mol·L-1D.参加反应的铁粉的总质量m2 g=5.6 g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共10分)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气在1 300 ℃时反应获得。(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_______(填序号)。A.制汽轮机叶片 B.制有色玻璃C.制永久性模具 D.制陶瓷发动机(2)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用SiCl4和N2(在H2气氛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获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硅酸镁(Mg2Si3O8·nH2O)等化合物。(4)三硅酸镁的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l2O3、MgO和SiO2都可以制耐火材料,其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a.Al2O3、MgO和SiO2都是白色固体b.Al2O3、MgO和SiO2都是金属氧化物c.Al2O3、MgO和SiO2都有很高的熔点18.(共10分)肼(N2H4)是我国导弹和运载火箭中广泛使用的液体燃料之一,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某实验小组拟用NH3和NaClO溶液反应制备肼,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未画出)。(1)装置A中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C中盛放的试剂为 。(3)装置B中制备N2H4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a.N2H4的电子式为b.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c.实验时,先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得到饱和氨水后,再打开D中的漏斗活塞(5)测定产品中N2H4的质量分数取装置B中的溶液4.00 g,并调节为弱酸性,加水配成500 mL溶液,从中取25.00 mL溶液与0.2000 mol/L的I2溶液反应(只有N2H4参与反应,其他物质不反应),反应过程中有无污染性的气体生成,消耗I2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则该产品中N2H4的质量分数为 %。19.(共10分)某学习小组探究稀HNO3、浓HNO3与铜的反应。装置(尾气处理 装置略) 现象Ⅰ中开始无明显现象,渐有小气泡生成,越来越剧烈,液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Ⅱ中反应剧烈,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1)试管Ⅰ中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Ⅱ中反应的速率比Ⅰ中的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针对Ⅱ中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提出假设:假设1:Cu2+的浓度较大所致;假设2:溶解了生成的NO2。探究如下:取Ⅱ中绿色溶液,分为两等份。①取一份于如图1所示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Ⅱ中溶解了NO2。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试剂),溶液变为蓝色。证实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4)对于稀HNO3与铜生成NO、浓HNO3与铜生成NO2的原因,提出两种解释:解释可能原因:HNO3浓度越稀,溶液中NO的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NO从还原剂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因此被还原为更低价态。20.(共14分)SO2的污染防治与利用对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对SO2的制备、性质及回收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并收集纯净的SO2①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的SO2,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字母标号表示)。(2)设计实验探究SO2中+4价S的性质限选试剂:NaOH溶液、稀H2SO4、H2O2溶液、FeCl3溶液、淀粉KI溶液、新制H2S溶液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一 将SO2通入新制H2S溶液中 溶液变浑浊 SO2中+4价S具有________性实验二 将SO2通入_________中 ________ SO2中+4价S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填写表格中相应内容:①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 ④_______。(3)设计回收利用SO2的途径:。该小组欲测定步骤II中(NH4)2SO3的转化率(α),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一定条件下,向100mLcmol/L的(NH4)2SO3溶液中通入空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mg。①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②α=_______×100%(用含c、m的代数式表示)。21.(共8分)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Ⅰ. 完成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E为_______(填名称),写出Cu与E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将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体现了C的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Ⅱ.完成下列问题(3)若A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D→E的过程中同时有C生成,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的C转移_______mol电子。化学试题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直升部2月月考化学答案.docx 试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直升部2月月考化学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