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1.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一、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实验现象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上有 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 色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上有 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不反应
2.实验结论
(1)上述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
(2)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规律
. 2.应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
(2)位于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 里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1.(2024·北京石景山区一模)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Ca B.Mg
C.Hg D.Ag
2.(2024·临夏州中考)金属镍在制造钱币、不锈钢、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探究镍(Ni)、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A试管中镍丝表面无现象,B试管中镍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Ni、Zn、Cu B.Zn、Cu、Ni
C.Zn、Ni、Cu D.Cu、Ni、Zn
3.(2024·无锡梁溪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打磨后的两种金属片上滴加不同的溶液,金属M上仅③处有现象,金属N上仅⑤处无明显现象。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
A.铁、M、银、N
B.N、铁、M、银
C.铁、N、M、银
D.M、铁、N、银
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4.某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若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选择的试剂是(   )
A.酒精 B.稀硫酸
C.硫酸钾溶液 D.氯化钠溶液
5.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B.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C.盛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 
D.金属活动性:Cu>Zn>Mg
6.现有体积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X、Y、Z,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Z>X D.Z>Y>X
7.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中有Zn和Ag
B.金属活动性:Zn>Ag
C.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
D.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
8.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2024·泰安二模)向一定质量的MgSO4、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Mg2+和Zn2+
B.滤液可能为蓝色溶液
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a g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单质铁
10.(2024·银川一模)为验证锌、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实验中需加入同样浓度的稀盐酸
B.实验③中铜丝表面产生银白色物质,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C.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
D.X可能为铁,Y溶液可能为硫酸铜溶液
11.(2024·陇南礼县模拟)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可能是铝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M在反应中失去了电子
D.M可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12.
探究题 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丽丽和强强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有锌片、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 操作 一种金属放入两种溶液中 两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
(1)方案一中选择的金属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方案二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军军同学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种溶液中,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他选择的溶液是 ,实验操作是 。
13.
科学思维 (2024·贵阳花溪区二模)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工业废液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只含有ZnSO4、FeSO4和CuSO4)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Ⅱ、Ⅲ都是过滤
B.步骤Ⅳ中得到的硫酸锌晶体大于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C.步骤Ⅱ中的Y溶液不可能是稀盐酸
D.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
14.
科学探究与实践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1.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一、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实验现象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上有 红 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 无 色  2Al+3CuSO4Al2(SO4)3+3Cu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上有 银白 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 蓝 色  Cu+2AgNO32Ag+Cu(NO3)2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不反应
2.实验结论
(1)上述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置换 反应。
(2)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Cu>Ag 。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规律
强.减弱
2.应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 。
(2)位于 氢前面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 化合物的溶液 里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1.(2024·北京石景山区一模)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
A.Ca B.Mg
C.Hg D.Ag
2.(2024·临夏州中考)金属镍在制造钱币、不锈钢、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探究镍(Ni)、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A试管中镍丝表面无现象,B试管中镍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 )
A.Ni、Zn、Cu B.Zn、Cu、Ni
C.Zn、Ni、Cu D.Cu、Ni、Zn
3.(2024·无锡梁溪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打磨后的两种金属片上滴加不同的溶液,金属M上仅③处有现象,金属N上仅⑤处无明显现象。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C )
A.铁、M、银、N
B.N、铁、M、银
C.铁、N、M、银
D.M、铁、N、银
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4.某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若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选择的试剂是( B )
A.酒精 B.稀硫酸
C.硫酸钾溶液 D.氯化钠溶液
5.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C )
A.稀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B.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C.盛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 
D.金属活动性:Cu>Zn>Mg
6.现有体积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X、Y、Z,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D )
A.X>Y>Z B.X>Z>Y
C.Y>Z>X D.Z>Y>X
7.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滤渣中有Zn和Ag
B.金属活动性:Zn>Ag
C.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
D.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
8.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9.(2024·泰安二模)向一定质量的MgSO4、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B )
A.滤液中一定有Mg2+和Zn2+
B.滤液可能为蓝色溶液
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a g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单质铁
10.(2024·银川一模)为验证锌、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①和②实验中需加入同样浓度的稀盐酸
B.实验③中铜丝表面产生银白色物质,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C.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
D.X可能为铁,Y溶液可能为硫酸铜溶液
11.(2024·陇南礼县模拟)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M可能是铝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M在反应中失去了电子
D.M可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12.
探究题 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丽丽和强强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有锌片、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 操作 一种金属放入两种溶液中 两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
(1)方案一中选择的金属是 铁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
(2)方案二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FeSO4ZnSO4+Fe 。
(3)军军同学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种溶液中,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他选择的溶液是 稀盐酸(或稀硫酸) ,实验操作是 将大小、形状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中 。
13.
科学思维 (2024·贵阳花溪区二模)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工业废液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只含有ZnSO4、FeSO4和CuSO4)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步骤Ⅰ、Ⅱ、Ⅲ都是过滤
B.步骤Ⅳ中得到的硫酸锌晶体大于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C.步骤Ⅱ中的Y溶液不可能是稀盐酸
D.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
14.
科学探究与实践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 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铁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