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认识化学在解决与材料、环境等相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信念。
2.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3.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1.传统能源:即化石燃料,包括 煤 、 石油 、 天然气 ,属于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的转化: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化石能源转化为 电能 、 石油制品 等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开发如 风能 、 太阳能 、 氢能 、生物质能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
3.化学电池:将 化学 能直接转化成 电 能的装置。如氢氧燃料电池。太阳能路灯是将 太阳能 转化为 电 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 太阳 能转化为 热(或内) 能。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①天然高分子材料: 棉花 、 羊毛 和天然橡胶等。
②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 、 合成纤维 和合成橡胶等。
(2)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味 灰烬
棉纤维 易燃,直接燃烧  烧纸 的气味 灰色,细而软
羊毛纤维 起泡成球,不延续燃烧  烧焦羽毛 的气味 黑褐色小球,易碎
续表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味 灰烬
涤纶 先熔化再燃烧或边熔化边燃烧  特殊 气味 黑色或褐色硬块
2.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在一起制成的新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 塑料 )、芳纶复合材料等。
化学与能源利用
1.(2024·重庆中考B卷)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C )
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
2.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反应Ⅰ属于分解反应,有三种物质生成
C.反应Ⅱ中H2O和S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3
D.为实现目的,需不断向流程中补充S和H2O
3.
科技前沿 (2024·合肥二模)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氢燃料电池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电解水制氢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高压加注压缩氢能源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化学与材料开发
4.(2024·广西中考)绣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时用到了棉线。棉线属于( D )
A.塑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橡胶 D.天然纤维
5.
日常生活 某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一等品
成分: 面料 羊毛80% 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不超过150 ℃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涤纶 。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 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合理即可) (答一点即可)。
(3)我们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来验证面料中一定含有羊毛,其现象是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
6.
教材变式P111T4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的是( C )
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B.使用可降解型塑料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7.化学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化学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汽车轮胎中的橡胶属于合成橡胶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8.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C.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9.用土豆淀粉[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 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土豆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减少白色污染
10.(2024·南充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密不可分。
(1)南充是中国丝绸协会首批命名为“中国绸都”的城市之一,生产丝绸的原材料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下列不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D (填字母)。
A.涤纶 B.棉花
C.羊毛 D.尼龙
(2)二氧化氯(化学式为ClO2)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亚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2)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ClO2+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NaCl 。
(3)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11.
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图是小明家中的汽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汽车部件中,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 塑料保险杠和橡胶轮胎 。
(2)保险杠碎裂一般无法复原,此处体现了塑料的 A (填字母)。
A.热固性 B.热塑性
C.缓冲性 D.稳定性
(3)车内坐垫一般都是合成纤维,为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采用 灼烧,闻气味 的方法。
12.
社会热点 (2024·广东中考)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进行储存。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属于“绿氢”和“紫氢”的分别是 a 和 c (填字母)。
a.风能发电制氢  b.煤燃烧发电制氢  c.核能发电制氢
(3)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被压缩储存的原因是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
(4)将氢气降温液化进行储存,属于物理储氢中的 低温液态 储存方式。
(5)“液氨储氢”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6)写出氢能的一种应用: 作燃料等(合理即可) 。
13.
化学观念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回收标志
塑料名称 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 高密度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
化学式 (C10H8O4)n (C2H4)n (C2H3Cl)n (C3H6)n
用途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等 雨衣、建材、塑料膜等 微波炉餐盒、 食品塑料袋
(1)PET中含有 C、H、O 元素,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01号塑料主要用于制作 矿泉水瓶(合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不宜长期重复使用(耐热至70 ℃)。
(2)PVC与HDPE相比,其组成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 氯(或Cl) 元素,PVC塑料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
(3)PP塑料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耐热(或无毒)(合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认识化学在解决与材料、环境等相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信念。
2.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3.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1.传统能源:即化石燃料,包括 、 、 ,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的转化: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化石能源转化为 、 等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开发如 、 、 、生物质能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
3.化学电池:将 能直接转化成 能的装置。如氢氧燃料电池。太阳能路灯是将 转化为 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 能转化为 能。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①天然高分子材料: 、 和天然橡胶等。
②合成高分子材料: 、 和合成橡胶等。
(2)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味 灰烬
棉纤维 易燃,直接燃烧 的气味 灰色,细而软
羊毛纤维 起泡成球,不延续燃烧 的气味 黑褐色小球,易碎
续表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味 灰烬
涤纶 先熔化再燃烧或边熔化边燃烧 气味 黑色或褐色硬块
2.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在一起制成的新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 )、芳纶复合材料等。
化学与能源利用
1.(2024·重庆中考B卷)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
2.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反应Ⅰ属于分解反应,有三种物质生成
C.反应Ⅱ中H2O和S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3
D.为实现目的,需不断向流程中补充S和H2O
3.
科技前沿 (2024·合肥二模)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燃料电池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电解水制氢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高压加注压缩氢能源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化学与材料开发
4.(2024·广西中考)绣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时用到了棉线。棉线属于(   )
A.塑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橡胶 D.天然纤维
5.
日常生活 某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一等品
成分: 面料 羊毛80% 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不超过150 ℃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 (答一点即可)。
(3)我们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来验证面料中一定含有羊毛,其现象是 。
6.
教材变式P111T4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的是(   )
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B.使用可降解型塑料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7.化学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化学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汽车轮胎中的橡胶属于合成橡胶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8.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C.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9.用土豆淀粉[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 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土豆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减少白色污染
10.(2024·南充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密不可分。
(1)南充是中国丝绸协会首批命名为“中国绸都”的城市之一,生产丝绸的原材料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下列不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
A.涤纶 B.棉花
C.羊毛 D.尼龙
(2)二氧化氯(化学式为ClO2)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亚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2)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ClO2+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
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图是小明家中的汽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汽车部件中,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 。
(2)保险杠碎裂一般无法复原,此处体现了塑料的 (填字母)。
A.热固性 B.热塑性
C.缓冲性 D.稳定性
(3)车内坐垫一般都是合成纤维,为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采用 的方法。
12.
社会热点 (2024·广东中考)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进行储存。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属于“绿氢”和“紫氢”的分别是 和 (填字母)。
a.风能发电制氢  b.煤燃烧发电制氢  c.核能发电制氢
(3)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被压缩储存的原因是 。
(4)将氢气降温液化进行储存,属于物理储氢中的 储存方式。
(5)“液氨储氢”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6)写出氢能的一种应用: 。
13.
化学观念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回收标志
塑料名称 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 高密度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
化学式 (C10H8O4)n (C2H4)n (C2H3Cl)n (C3H6)n
用途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等 雨衣、建材、塑料膜等 微波炉餐盒、 食品塑料袋
(1)PET中含有 元素,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01号塑料主要用于制作 (写出一种即可),不宜长期重复使用(耐热至70 ℃)。
(2)PVC与HDPE相比,其组成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 元素,PVC塑料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
(3)PP塑料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写出一种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