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1.(2024·湖北中考)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材料B.熔点高于纯铜C.硬度低于纯锡D.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2.(2024·苏州中考)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单质均是固体B.工业炼铁可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C.铁的锈蚀只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D.废旧铁制用品应该直接填埋处理3.(2024·陕西中考)关于铝、铁、银三种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在空气中均易锈蚀B.用稀硫酸可以区分三种金属C.用铁、银和硝酸铝溶液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三种金属均是生活中常用导线的制作材料4.(2024·连云港中考)一种以黄铜渣(含Zn、Cu、ZnO、CuO)为原料获取Cu和ZnSO4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H2SO4生成H2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B.根据流程可以判断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C.判断加入的Zn已过量的依据是溶液中有固体剩余D.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均为置换反应5.(广西中考)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浓度相同的1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6.(衡阳中考)向Mg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Zn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可能不含CuCl2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Mg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7.日常生活 (2024·乐山中考)太阳能电池路灯(如图),可以实现白天用太阳能充电,夜晚照明,其灯柱材料为铝合金,路灯内部采用金属铜作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灯柱所需的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2)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都比纯铝 (填“高”或“低”)。(3)太阳能电池路灯使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4)一般不用铁制作灯柱的原因是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 反应而生锈。8.(2024·南充中考改编)打铁花是一种民间传统焰火表演,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理是将生铁烧至熔化成为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1)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3)高炉炼铁可获得生铁,其原理包含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9.探究题 (2024·泸州中考)铝在常温下很容易跟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据此,某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了系列性质探究予以证明。已知熔点:铝660 ℃,氧化铝2 054 ℃;沸点:铝2 327 ℃。回答相关问题。实验1:如图,用火焰喷枪的火焰(温度800~1 300 ℃)从下往上灼烧铝片,观察到下端形成一个呈鼓胀状态的“小泡”。(1)铝在常温下跟氧气发生 (填反应类型)反应。(2)形成鼓胀“小泡”现象既能证明 ,还能证明铝的熔点低于氧化铝,“小泡”内装的铝呈 态。实验2:将铝片浸入8%CuSO4溶液中。(3)开始1 min内无明显现象,该事实 (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铝薄膜的致密性。(4)2 min左右铝片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并析出红色物质。收集气体检验,易燃,则气体是 。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0.(2024·达州中考改编)金属材料性能优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之一。(1)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是利用黄金具有良好的 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贴在面具上制成的。(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用于金属的回收和提纯。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C.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和Cu(NO3)2D.滤液中一定不含Cu(NO3)2,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11.(宁波中考)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小宁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1)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 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12.跨学科实践 (2024·福建中考)废金属是宝贵的资源。(1)废铜块能制成薄铜片,利用了铜的 性。(2)用废铜生产硫酸铜的过程中,涉及反应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的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溶解, 。(3)利用废锌与含硫酸镍的废液反应回收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NiSO4Ni+ZnSO4,由此判断Zn、Ni两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 。(4)我国科学家利用废弃金属资源,合成了催化剂(含镍、钙、铁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将CO2和电解水产生的H2催化转化为CH4和CO等物质,实现CO2的捕集和应用。①反应3CO2+6H2CH4+2CO+4X中,X为 。②CO2的捕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之一。请你提出另一种捕集CO2的方法: 。13.(2024·天津中考改编)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天津之眼”摩天轮的轿厢使用铝合金材料,利用铝合金的性质是 (填字母)。A.良好的导电、导热性B.密度小且抗腐蚀性强(2)工业上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乌铜走银”是我国特有的铜制工艺技术,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该工艺的废料经初步处理后可得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4)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上的天线使用了钛镍合金,其中镍(Ni)和铁的金属活动性相近,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价。将8 g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混合物8.5 g,则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g。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1.(2024·湖北中考)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属于金属材料B.熔点高于纯铜C.硬度低于纯锡D.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2.(2024·苏州中考)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常温下,所有金属单质均是固体B.工业炼铁可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C.铁的锈蚀只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D.废旧铁制用品应该直接填埋处理3.(2024·陕西中考)关于铝、铁、银三种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三种金属在空气中均易锈蚀B.用稀硫酸可以区分三种金属C.用铁、银和硝酸铝溶液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三种金属均是生活中常用导线的制作材料4.(2024·连云港中考)一种以黄铜渣(含Zn、Cu、ZnO、CuO)为原料获取Cu和ZnSO4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加入H2SO4生成H2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B.根据流程可以判断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C.判断加入的Zn已过量的依据是溶液中有固体剩余D.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均为置换反应5.(广西中考)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浓度相同的1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D )6.(衡阳中考)向Mg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Zn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可能不含CuCl2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Mg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7.日常生活 (2024·乐山中考)太阳能电池路灯(如图),可以实现白天用太阳能充电,夜晚照明,其灯柱材料为铝合金,路灯内部采用金属铜作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灯柱所需的铝合金属于 金属材料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2)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都比纯铝 高 (填“高”或“低”)。(3)太阳能电池路灯使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导电 性。(4)一般不用铁制作灯柱的原因是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 氧气 反应而生锈。8.(2024·南充中考改编)打铁花是一种民间传统焰火表演,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理是将生铁烧至熔化成为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1)生铁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有 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与洁净(合理即可) (写一条即可)。(3)高炉炼铁可获得生铁,其原理包含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2Fe+3CO2 。(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 ZnSO4和FeSO4 (填化学式)。9.探究题 (2024·泸州中考)铝在常温下很容易跟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据此,某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了系列性质探究予以证明。已知熔点:铝660 ℃,氧化铝2 054 ℃;沸点:铝2 327 ℃。回答相关问题。实验1:如图,用火焰喷枪的火焰(温度800~1 300 ℃)从下往上灼烧铝片,观察到下端形成一个呈鼓胀状态的“小泡”。(1)铝在常温下跟氧气发生 化合 (填反应类型)反应。(2)形成鼓胀“小泡”现象既能证明 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 ,还能证明铝的熔点低于氧化铝,“小泡”内装的铝呈 液 态。实验2:将铝片浸入8%CuSO4溶液中。(3)开始1 min内无明显现象,该事实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铝薄膜的致密性。(4)2 min左右铝片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并析出红色物质。收集气体检验,易燃,则气体是 氢气 。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2Al+3CuSO4Al2(SO4)3+3Cu 。10.(2024·达州中考改编)金属材料性能优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之一。(1)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是利用黄金具有良好的 延展 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贴在面具上制成的。(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用于金属的回收和提纯。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C.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和Cu(NO3)2D.滤液中一定不含Cu(NO3)2,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11.(宁波中考)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小宁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1)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瓶内空气中的水分 。(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 空气(或氧气) 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12.跨学科实践 (2024·福建中考)废金属是宝贵的资源。(1)废铜块能制成薄铜片,利用了铜的 延展 性。(2)用废铜生产硫酸铜的过程中,涉及反应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的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溶解,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利用废锌与含硫酸镍的废液反应回收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NiSO4Ni+ZnSO4,由此判断Zn、Ni两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 Zn 。(4)我国科学家利用废弃金属资源,合成了催化剂(含镍、钙、铁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将CO2和电解水产生的H2催化转化为CH4和CO等物质,实现CO2的捕集和应用。①反应3CO2+6H2CH4+2CO+4X中,X为 ①H2O 。②CO2的捕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之一。请你提出另一种捕集CO2的方法: 用水吸收CO2(合理即可) 。13.(2024·天津中考改编)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天津之眼”摩天轮的轿厢使用铝合金材料,利用铝合金的性质是 B (填字母)。A.良好的导电、导热性B.密度小且抗腐蚀性强(2)工业上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3)“乌铜走银”是我国特有的铜制工艺技术,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该工艺的废料经初步处理后可得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化合物为 Zn(NO3)2 (填化学式)。(4)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上的天线使用了钛镍合金,其中镍(Ni)和铁的金属活动性相近,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价。将8 g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混合物8.5 g,则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6.4 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 学生版.docx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