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溶液1.(2024·广东中考)用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D )A.玻璃棒 B.烧杯 C.量筒 D.酒精灯2.(2024·湖南中考)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溶液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颜色不同,这种溶液是( D )A.硝酸钾溶液 B.硫酸钠溶液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3.(2024·云南中考)实验室中存放有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该溶液中的溶剂是水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C.配制100 g该溶液需要6 g KClD.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4.(2024·烟台中考)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对水进行杀菌消毒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都静止不动D.将50 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需要加水150 g5.(2024·广东中考)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 ℃升温至40 ℃,仍是饱和溶液B.20 ℃时,将16.0 g硫酸铝加入50.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C.30 ℃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 gD.40 ℃时,硫酸铝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8%6.(2024·重庆中考A卷)已知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 ℃时KCl的溶解度为40 g,在该温度下,依据如表所示的数据,进行KCl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KCl的质量/g 10 20 30水的质量/g 50 60 70A.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C.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将实验①、③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7.(2024·苏州中考)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大C.T ℃时,30 g NaCl能完全溶解于50 g水中D.T ℃时,Na2C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8.(2024·宜宾中考)为探究K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20 40 90溶解度/g 34 40 54A.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3%B.②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②的溶液降温到20 ℃时会析出固体D.③的溶液质量是77 g9.(2024·河北中考)如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小明用其中一种物质(X)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水蒸发忽略不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温度/℃ 20 40 60溶解 度/g KNO3 31.6 63.9 110NaNO3 88.0 103 125A.X为NaNO3B.③中溶液为X的不饱和溶液C.④中溶液的质量为100 g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④10.(2024·广元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如图二是选用图一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图二试管中固体对应图一中的丙B.t2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3 ℃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11.(2024·达州中考)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描述。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交点P的意义是 在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25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 g。(3)将t1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法提纯甲。12.(2024·绥化中考)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含义是 t1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 ℃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0.6% (精确到0.1%)。(3)t2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填字母)。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C.若降温到t1 ℃时,溶液的质量:甲>乙D.若降温到t1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13.(2024·河北中考)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 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分三次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m的值为 0.4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图像看出加入19.5 g锌仍生成氢气,生成氢气共0.5 g,说明硫酸完全反应,锌过量,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ZnSO4+H2↑ 98 2 100 g×x 0.5 g= x=24.5%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14.(2024·重庆中考B卷)某工业生产铜的过程中,可发生反应:2FeSO4+CuSO4Cu↓+Fe2(SO4)3。实验室模拟这一反应时,用FeSO4溶液103.2 g和CuSO4溶液100 g在该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得到3.2 g固体。试计算:(1)CuSO4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硫元素 。(2)原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设100 g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Fe2(SO4)3的质量为y。2FeSO4+CuSO4Cu↓+Fe2(SO4)3 160 64 400 x 3.2 g y= x=8 g = y=20 g答:(2)原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则原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答:(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第九单元 溶液1.(2024·广东中考)用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烧杯 C.量筒 D.酒精灯2.(2024·湖南中考)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溶液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颜色不同,这种溶液是( )A.硝酸钾溶液 B.硫酸钠溶液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3.(2024·云南中考)实验室中存放有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的溶剂是水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C.配制100 g该溶液需要6 g KClD.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4.(2024·烟台中考)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对水进行杀菌消毒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都静止不动D.将50 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需要加水150 g5.(2024·广东中考)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 ℃升温至40 ℃,仍是饱和溶液B.20 ℃时,将16.0 g硫酸铝加入50.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C.30 ℃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 gD.40 ℃时,硫酸铝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8%6.(2024·重庆中考A卷)已知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 ℃时KCl的溶解度为40 g,在该温度下,依据如表所示的数据,进行KCl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KCl的质量/g 10 20 30水的质量/g 50 60 70A.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C.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将实验①、③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7.(2024·苏州中考)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大C.T ℃时,30 g NaCl能完全溶解于50 g水中D.T ℃时,Na2C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8.(2024·宜宾中考)为探究K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20 40 90溶解度/g 34 40 54A.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3%B.②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②的溶液降温到20 ℃时会析出固体D.③的溶液质量是77 g9.(2024·河北中考)如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小明用其中一种物质(X)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水蒸发忽略不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温度/℃ 20 40 60溶解 度/g KNO3 31.6 63.9 110NaNO3 88.0 103 125A.X为NaNO3B.③中溶液为X的不饱和溶液C.④中溶液的质量为100 g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④10.(2024·广元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如图二是选用图一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二试管中固体对应图一中的丙B.t2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3 ℃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11.(2024·达州中考)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描述。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交点P的意义是 。(2)t2℃时,将25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3)将t1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法提纯甲。12.(2024·绥化中考)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含义是 。(2)t2 ℃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3)t2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C.若降温到t1 ℃时,溶液的质量:甲>乙D.若降温到t1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13.(2024·河北中考)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 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分三次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m的值为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2024·重庆中考B卷)某工业生产铜的过程中,可发生反应:2FeSO4+CuSO4Cu↓+Fe2(SO4)3。实验室模拟这一反应时,用FeSO4溶液103.2 g和CuSO4溶液100 g在该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得到3.2 g固体。试计算:(1)CuSO4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九单元溶液 - 学生版.docx 第九单元溶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