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 自我测评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A )A.石灰水 B.苹果汁C.白醋 D.蔗糖溶液2.(2024·贵州中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D )A.CO(NH2)2 B.MgSO4C.K2CO3 D.Ca(H2PO4)2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D )A.其水溶液中有Na+、O2-、H+这三种离子B.能与MgO、CuO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C.其水溶液常用来检验CO2气体D.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常见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稀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B.熟石灰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常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5.下列有关盐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盐酸可用于除铁锈C.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D.丁中出现大量气泡,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大量的H+6.分析、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烧碱也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稀盐酸、稀硫酸都是酸溶液,实验室都可用来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7.(2024·滨州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D )A.H+、S、Ba2+、Cl-B.Ag+、N、Mg2+、Na+C.Ca2+、S、N、CD.Na+、K+、N、Cl-8.(2024·绥化中考)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B 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鉴别CaCO3、NaOH、NH4NO3、Cu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9.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P点表示的溶液pH=7B.M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 g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10.(2024·乐山中考)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CaCl2、KCl、K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已知AgCl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B.一定不含CuSO4和KClC.一定只含有K2CO3D.一定含有K2CO3和KC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11.(4分)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测定时间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1)该雨水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2)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 增强 (填“增强”或“减弱”)。(3)下列做法与酸雨的形成关系不大的是 C (填字母)。A.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B.电镀厂使用煤作为生产燃料C.居民使用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4)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请为该地区提出一条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 对化工厂的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即可) 。12.(8分)(2024·滨州中考)小海用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1)该同学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 红 色。(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试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3)为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C (填字母)。A.Mg B.CO2 C.Na2CO3 D.Mg(OH)2(4)小海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NaOH、NaCl (填化学式,不考虑酚酞)。13.(6分)(2024·陕西中考)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以贝壳为原料,从海水中提取MgCl2的简单工艺流程如下:贝壳生石灰熟石灰Mg(OH)2MgCl2(1)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OH)2+2HClMgCl2+2H2O 。(3)除反应物与生成物外,反应①和②的不同之处是 反应条件不同(或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合理即可) (只写一条)。14.(14分)“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从不同角度完成对NaHCO3性质的学习。(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盐 (填“碱”“盐”或“氧化物”)。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请根据图一分析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2)图二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并推测: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产生白色沉淀 。(3)灭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备用品。泡沫灭火器的原料之一是NaHCO3,其反应原理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X↓+6CO2↑,X的化学式为 Al(OH)3 ,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Al3+、HC (用符号表示)。(4)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Na2CO3和两种常见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 。【结论】NaHCO3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还能与部分盐反应,且受热不稳定。【应用】(5)Ca(HCO3)2溶液中存在Ca2+和HC,下列物质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是 D (填字母)。A.石灰水 B.食醋C.纯碱 D.食盐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8分)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1)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振荡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继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剂并振荡,也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 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2)同学们将(1)操作后烧杯内的溶液命名为M溶液,并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M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酚酞试剂的成分除外)查阅资料:NaOH+HClNaCl+H2O【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 ;猜想2:NaCl、HCl ;猜想3:NaCl、NaOH。通过分析,猜想3明显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一】乙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①: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内倒入适量的M溶液 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结论:猜想 2 正确操作②:向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内倒入适量的M溶液 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丙同学采用数字传感器、氢氧化钠溶液对M溶液进行探究。他按照图一所示进行操作,并分别测定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二、图三所示),据图分析可知:①图一中胶头滴管内的试剂为 A (填字母)。A.氢氧化钠溶液 B.M溶液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为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思与评价】对于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以通过证明反应物的消失、测定溶液pH的变化等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2024·江西中考)碳酸钾(K2CO3)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等领域。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将7 g钾碱样品加入烧杯,再加入50 g足量的稀硫酸,测得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4.8 g。(杂质不参加反应)(1)碳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 钾 (填“氮”“磷”或“钾”)肥。(2)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2 g。(3)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4)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填“≥”或“≤”)9.8%。(3)设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K2CO3+H2SO4K2SO4+H2O+CO2↑138 98 44x y 2.2 g= x=6.9 g = y=4.9 g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100%≈98.6%。答: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6%。第十单元常见的酸 自我测评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A.石灰水 B.苹果汁C.白醋 D.蔗糖溶液2.(2024·贵州中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 B.MgSO4C.K2CO3 D.Ca(H2PO4)2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其水溶液中有Na+、O2-、H+这三种离子B.能与MgO、CuO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C.其水溶液常用来检验CO2气体D.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常见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B.熟石灰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常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5.下列有关盐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盐酸可用于除铁锈C.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D.丁中出现大量气泡,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大量的H+6.分析、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烧碱也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稀盐酸、稀硫酸都是酸溶液,实验室都可用来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7.(2024·滨州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Ba2+、Cl-B.Ag+、N、Mg2+、Na+C.Ca2+、S、N、CD.Na+、K+、N、Cl-8.(2024·绥化中考)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B 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鉴别CaCO3、NaOH、NH4NO3、Cu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9.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的溶液pH=7B.M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 g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10.(2024·乐山中考)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CaCl2、KCl、K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已知AgCl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B.一定不含CuSO4和KClC.一定只含有K2CO3D.一定含有K2CO3和KC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11.(4分)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测定时间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1)该雨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2)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 (填“增强”或“减弱”)。(3)下列做法与酸雨的形成关系不大的是 (填字母)。A.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B.电镀厂使用煤作为生产燃料C.居民使用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4)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请为该地区提出一条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 。12.(8分)(2024·滨州中考)小海用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1)该同学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 色。(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试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为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字母)。A.Mg B.CO2 C.Na2CO3 D.Mg(OH)2(4)小海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不考虑酚酞)。13.(6分)(2024·陕西中考)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以贝壳为原料,从海水中提取MgCl2的简单工艺流程如下:贝壳生石灰熟石灰Mg(OH)2MgCl2(1)操作a的名称是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3)除反应物与生成物外,反应①和②的不同之处是 (只写一条)。14.(14分)“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从不同角度完成对NaHCO3性质的学习。(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填“碱”“盐”或“氧化物”)。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请根据图一分析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图二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并推测: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3)灭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备用品。泡沫灭火器的原料之一是NaHCO3,其反应原理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X↓+6CO2↑,X的化学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4)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Na2CO3和两种常见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NaHCO3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还能与部分盐反应,且受热不稳定。【应用】(5)Ca(HCO3)2溶液中存在Ca2+和HC,下列物质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是 (填字母)。A.石灰水 B.食醋C.纯碱 D.食盐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8分)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1)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振荡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继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剂并振荡,也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 (填“能”或“不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2)同学们将(1)操作后烧杯内的溶液命名为M溶液,并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M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酚酞试剂的成分除外)查阅资料:NaOH+HClNaCl+H2O【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 ;猜想2:NaCl、HCl ;猜想3:NaCl、NaOH。通过分析,猜想3明显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一】乙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①: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内倒入适量的M溶液 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结论:猜想 正确操作②:向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内倒入适量的M溶液 观察到:【实验二】丙同学采用数字传感器、氢氧化钠溶液对M溶液进行探究。他按照图一所示进行操作,并分别测定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二、图三所示),据图分析可知:①图一中胶头滴管内的试剂为 (填字母)。A.氢氧化钠溶液 B.M溶液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思与评价】对于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以通过证明反应物的消失、测定溶液pH的变化等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2024·江西中考)碳酸钾(K2CO3)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等领域。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将7 g钾碱样品加入烧杯,再加入50 g足量的稀硫酸,测得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4.8 g。(杂质不参加反应)(1)碳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 (填“氮”“磷”或“钾”)肥。(2)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3)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4)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9.8%。(3)设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 自我测评卷 - 学生版.docx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 自我测评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