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1.(2024·湖南中考)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几滴碘液后变蓝,说明藕片中含有淀粉。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 C )A.水 B.油脂C.糖类 D.无机盐2.(2024·陕西中考)陕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下列特产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 C )A.大红枣 B.猕猴桃C.腊牛肉 D.擀面皮3.(2024·扬州中考)2024年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设置了多个补给站。下列物质中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是( B )A.NaCl B.葡萄糖C.CO2 D.H2O4.(2024·云南中考)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5.(2024·广东中考)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B.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D.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6.(2024·安徽中考)某校开展“采摘节”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大豆、花生等作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花生可用来获取油脂C.劳动时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D.劳动出汗后应适当补充无机盐7.(2024·乐山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人体中钙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贫血B.可以用食盐腌制鱼和肉等,以延长保存时间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D.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8.(2024·龙东地区中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B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材料①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②缺氟易患氟骨病 ①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 ②钛合金可用来制造人造骨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①焚烧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②pH=5.6的雨水为酸雨 ①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②新装修的楼房要开窗通风9.(2024·青海中考)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C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①缺铁会引起夜盲症 ②缺维生素A会引起贫血 ①品尝实验试剂 ②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①CO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②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10.(2024·安徽中考)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践应用。目前,该燃料已广泛应用在船舶、汽车等领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氧气和从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零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C.完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碳D.生产过程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11.(2024·眉山中考)化学作为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认识物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N2 (填化学式)。(2)人体健康。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某同学的早餐食谱为:馒头、鸡蛋、稀饭、西兰花,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鸡蛋 。(3)粮食增产。常用的化肥有CO(NH2)2、K2SO4、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CO(NH2)2 (填化学式)。(4)材料创造。国产C919大飞机使用的材料有合金、塑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 。12.(2024·新疆中考)古谚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由来:古代渔网是用麻纤维织成,麻纤维吸水膨胀,潮湿时易腐烂。为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古人打鱼时渔网用三天后要晒两天。(1)用渔网打鱼的过程,其原理与实验操作中的 过滤 (填操作名称)相似。(2)鉴别麻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 灼烧,闻气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渔网使用的尼龙材质属于 合成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3)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受 温度 影响。(4)鱼肉中所含主要营养素是 蛋白质 。烤鱼的香气在空气中扩散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 (从微观角度解释)的结果。(5)生火烤鱼,需要用燃烧的纸引燃木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温度达到着火点 。(6)渔民用 食盐 腌渍鱼,不仅风味独特,还可以延长保存时间。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1.(2024·湖南中考)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几滴碘液后变蓝,说明藕片中含有淀粉。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 )A.水 B.油脂C.糖类 D.无机盐2.(2024·陕西中考)陕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下列特产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 )A.大红枣 B.猕猴桃C.腊牛肉 D.擀面皮3.(2024·扬州中考)2024年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设置了多个补给站。下列物质中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是( )A.NaCl B.葡萄糖C.CO2 D.H2O4.(2024·云南中考)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5.(2024·广东中考)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B.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D.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6.(2024·安徽中考)某校开展“采摘节”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大豆、花生等作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花生可用来获取油脂C.劳动时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D.劳动出汗后应适当补充无机盐7.(2024·乐山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中钙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贫血B.可以用食盐腌制鱼和肉等,以延长保存时间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D.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8.(2024·龙东地区中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材料①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②缺氟易患氟骨病 ①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 ②钛合金可用来制造人造骨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①焚烧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②pH=5.6的雨水为酸雨 ①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②新装修的楼房要开窗通风9.(2024·青海中考)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①缺铁会引起夜盲症 ②缺维生素A会引起贫血 ①品尝实验试剂 ②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①CO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②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10.(2024·安徽中考)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践应用。目前,该燃料已广泛应用在船舶、汽车等领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氧气和从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零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C.完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碳D.生产过程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11.(2024·眉山中考)化学作为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认识物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2)人体健康。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某同学的早餐食谱为:馒头、鸡蛋、稀饭、西兰花,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3)粮食增产。常用的化肥有CO(NH2)2、K2SO4、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化学式)。(4)材料创造。国产C919大飞机使用的材料有合金、塑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12.(2024·新疆中考)古谚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由来:古代渔网是用麻纤维织成,麻纤维吸水膨胀,潮湿时易腐烂。为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古人打鱼时渔网用三天后要晒两天。(1)用渔网打鱼的过程,其原理与实验操作中的 (填操作名称)相似。(2)鉴别麻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渔网使用的尼龙材质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3)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受 影响。(4)鱼肉中所含主要营养素是 。烤鱼的香气在空气中扩散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的结果。(5)生火烤鱼,需要用燃烧的纸引燃木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6)渔民用 腌渍鱼,不仅风味独特,还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 - 学生版.docx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