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8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一、比较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实验操作 溶液颜色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 钠溶液 氢氧化 钙溶液分别加入1~2 滴紫色石蕊溶液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分别加入1~2 滴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红色 二、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选择的 溶液 滴加石蕊 溶液后的 颜色变化 滴加酚酞 溶液后的 颜色变化 溶液的 酸碱性 pH橘汁 红色 无色 酸性 4糖水 紫色 无色 中性 7食盐水 紫色 无色 中性 7肥皂水 蓝色 红色 碱性 10洗涤剂 蓝色 红色 碱性 12白醋 红色 无色 酸性 3三、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将一个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可以看到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 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四、碱的化学性质1.在试管中加入1~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Na2SO4+Cu(OH)2↓ ;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沉淀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2HClCuCl2+2H2O 。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 mL放在蒸发皿中加热,直到液体蒸干,观察到 有白色固体出现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1 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有少量固体没有溶解,溶液变红 ;说明氢氧化钙 微 溶于水,其水溶液显 碱 性。继续在一支试管中加水使之溶解;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稀盐酸,振荡,观察到 固体消失,溶液变为无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1.物质X可发生下列反应,则X可能是( A )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A.HCl B.COC.NaOH D.CaO2.(2023·苏州中考)常温下,将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盐酸(含2滴酚酞)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Na+的数目不断增加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3.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C )选项 实验 现象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4.小蜀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将充分溶解后的混合物(如图甲)分装到乙、丙、丁三只小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甲中所得溶液为此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乙中加入NaOH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一直澄清C.丙中加入CuSO4溶液后,会出现蓝色沉淀D.丁中加入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中和反应发生5.(2024·重庆渝中区模拟)某同学进行酸碱盐性质实验如图一所示,实验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二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C )A.a点时溶液中可能含有两种盐B.a~b段一定会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b~c段一定发生的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D.c点时有两种颜色的沉淀6.教材变式P88T3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2滴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问题。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 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 灰水溶液 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1)紫薯汁 能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2)草木灰溶液呈 碱性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绿色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薯汁的目的是 作空白对照实验 。(4)如图是三位同学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两位同学操作是错误的,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C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试剂污染的是 A 。跨学科实践活动9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2024·连云港中考)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B )2.(2024·湖南中考)“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土壤中的物质都能溶于水B.操作中一定要用到蒸馏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酚酞可测出溶液的pH为4.53.(2024·云南中考)几种经济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所示。某地土壤pH为4.6,该地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 )作物 杨梅 茶树 柑橘 樱桃pH 4.0~5.0 5.0~5.5 5.5~6.5 6.5~7.5A.杨梅 B.茶树 C.柑橘 D.樱桃4.(2023·赤峰中考)“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小米由农作物谷子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赤峰市敖汉旗拥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弱碱性的土壤,农户世代传承着施用农家肥的耕作方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污染,这里出产的小米营养丰富、质纯味正,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下面是赤峰地区几种土壤类型及其pH,其中比较适合种植该系列谷子的土壤是( C )选项 A B C D土壤类型 黄土 黑土 栗钙土 红土pH 6.8~7.0 5.7~6.4 7.5~8.5 5.0~5.55.(2024·赤峰中考)晓丽发现班级的栀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她和同学们对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Ⅰ.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着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表面发白、发硬、板结。【提出猜想】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盆土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盆土含盐量高,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任务一 检测盆土的酸碱性【实验过程】取少量盆土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记录数据如下: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pH 8 9 8(1)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 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结论】(2)由土壤浸出液的pH可知:盆土显 碱 性。任务二 检验盆土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查阅资料】Ⅲ.土壤含盐量高时,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过程】取盆土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①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产生气泡 含有Na2CO3②向试管中继续滴加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含有Na2SO4(3)将步骤①的现象补充完整。(4)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Cl2BaSO4↓+2NaCl 。【实验结论】(5)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NaCl和 Na2CO3、Na2SO4 。任务三 制定盆土的改良方案(6)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这盆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与土壤的酸碱性和含盐量都有关系,结合本地区水土特点制定了解决方案;将盆土更换为适宜栀子花生长的土壤,并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 酸 性肥料调节盆土的酸碱性。【反思评价】(7)反思过程中,晓佳认为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赞同,土壤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6.(2024·吉林中考)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研究土壤酸碱性对种植业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苏打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一些作物难以优势生长。化学活动小组对苏打盐碱地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项目式探究。【活动目标】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酸碱性及开发利用。【活动设计与实施】任务一:测定苏打盐碱地土壤酸碱性实验步骤:(1)选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出液。(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① 红 色。(3)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② pH试纸 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呈碱性,pH≈9,在农业生产中可因地制宜选择或改良作物。结合如表选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是③ 海水稻 。作物 小麦 燕麦 大豆 海水稻适宜生长 的pH范围 6.0~ 7.0 6.0~ 7.5 6.5~ 7.5 8.0~ 9.2任务二: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提出猜想:同学们结合已有知识,猜想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和NaHCO3。查阅资料:NaHCO3与CaCl2不反应;Na2CO3与CaCl2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1:向土壤浸出液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有白色沉 淀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2CO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 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交流反思:(1)请写出步骤2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NaHCO3+HClNaCl+H2O+CO2↑(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2)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操作不严谨,应在进行步骤1时滴加⑤ 足量的CaCl2溶液 ,才能确定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实验活动8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一、比较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实验操作 溶液颜色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 钠溶液 氢氧化 钙溶液分别加入1~2 滴紫色石蕊溶液分别加入1~2 滴无色酚酞溶液二、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选择的 溶液 滴加石蕊 溶液后的 颜色变化 滴加酚酞 溶液后的 颜色变化 溶液的 酸碱性 pH橘汁 酸性 4糖水 中性 7食盐水 中性 7肥皂水 碱性 10洗涤剂 碱性 12白醋 酸性 3三、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将一个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可以看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碱的化学性质1.在试管中加入1~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 mL放在蒸发皿中加热,直到液体蒸干,观察到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1 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说明氢氧化钙 溶于水,其水溶液显 性。继续在一支试管中加水使之溶解;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稀盐酸,振荡,观察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物质X可发生下列反应,则X可能是( )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A.HCl B.COC.NaOH D.CaO2.(2023·苏州中考)常温下,将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盐酸(含2滴酚酞)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Na+的数目不断增加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3.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4.小蜀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将充分溶解后的混合物(如图甲)分装到乙、丙、丁三只小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所得溶液为此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乙中加入NaOH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一直澄清C.丙中加入CuSO4溶液后,会出现蓝色沉淀D.丁中加入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中和反应发生5.(2024·重庆渝中区模拟)某同学进行酸碱盐性质实验如图一所示,实验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二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可能含有两种盐B.a~b段一定会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b~c段一定发生的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D.c点时有两种颜色的沉淀6.教材变式P88T3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2滴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问题。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 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 灰水溶液 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1)紫薯汁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2)草木灰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薯汁的目的是 。(4)如图是三位同学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两位同学操作是错误的,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试剂污染的是 。跨学科实践活动9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2024·连云港中考)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2.(2024·湖南中考)“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物质都能溶于水B.操作中一定要用到蒸馏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酚酞可测出溶液的pH为4.53.(2024·云南中考)几种经济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所示。某地土壤pH为4.6,该地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作物 杨梅 茶树 柑橘 樱桃pH 4.0~5.0 5.0~5.5 5.5~6.5 6.5~7.5A.杨梅 B.茶树 C.柑橘 D.樱桃4.(2023·赤峰中考)“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小米由农作物谷子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赤峰市敖汉旗拥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弱碱性的土壤,农户世代传承着施用农家肥的耕作方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污染,这里出产的小米营养丰富、质纯味正,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下面是赤峰地区几种土壤类型及其pH,其中比较适合种植该系列谷子的土壤是( )选项 A B C D土壤类型 黄土 黑土 栗钙土 红土pH 6.8~7.0 5.7~6.4 7.5~8.5 5.0~5.55.(2024·赤峰中考)晓丽发现班级的栀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她和同学们对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Ⅰ.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着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表面发白、发硬、板结。【提出猜想】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盆土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盆土含盐量高,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任务一 检测盆土的酸碱性【实验过程】取少量盆土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记录数据如下: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pH 8 9 8(1)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2)由土壤浸出液的pH可知:盆土显 性。任务二 检验盆土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查阅资料】Ⅲ.土壤含盐量高时,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过程】取盆土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①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含有Na2CO3②向试管中继续滴加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含有Na2SO4(3)将步骤①的现象补充完整。(4)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5)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NaCl和 。任务三 制定盆土的改良方案(6)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这盆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与土壤的酸碱性和含盐量都有关系,结合本地区水土特点制定了解决方案;将盆土更换为适宜栀子花生长的土壤,并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 性肥料调节盆土的酸碱性。【反思评价】(7)反思过程中,晓佳认为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6.(2024·吉林中考)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研究土壤酸碱性对种植业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苏打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一些作物难以优势生长。化学活动小组对苏打盐碱地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项目式探究。【活动目标】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酸碱性及开发利用。【活动设计与实施】任务一:测定苏打盐碱地土壤酸碱性实验步骤:(1)选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出液。(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① 色。(3)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② 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呈碱性,pH≈9,在农业生产中可因地制宜选择或改良作物。结合如表选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是③ 。作物 小麦 燕麦 大豆 海水稻适宜生长 的pH范围 6.0~ 7.0 6.0~ 7.5 6.5~ 7.5 8.0~ 9.2任务二: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提出猜想:同学们结合已有知识,猜想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和NaHCO3。查阅资料:NaHCO3与CaCl2不反应;Na2CO3与CaCl2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1:向土壤浸出液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有白色沉 淀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2CO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 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交流反思:(1)请写出步骤2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2)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操作不严谨,应在进行步骤1时滴加⑤ ,才能确定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活动8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 学生版.docx 实验活动8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