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物态变化(第3课时) (课件 18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节 物态变化(第3课时) (课件 18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物态变化(第3课时)
【核心概念】
1.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与要求】
2.1物质的三态变化
①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点,并能用图像描述这些特点,如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知道物态变化伴随着吸热和放热,并能将其应用于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②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了解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理解蒸发的定义;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具有致冷的作。
2.科学思维:运用模型解释蒸发,解释生活、生产中的蒸发现象。
3.探究实践:通过讨论、交流,在探究实验中学会应用分析观察的显现得出结论。
4.态度责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蒸发,学生对身边的蒸发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如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晾在外面的湿衣服会变干等),但是对蒸发的概念、蒸发吸热、引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没有具体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思考与讨论,逐渐丰富蒸发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用湿布擦过的桌面一会儿就会变干;洒在地面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挂在晾衣杆上的湿衣服会变干。 桌面上、地面上、衣服上的这些水去哪里去了?其实这些水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水蒸气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引入课题
蒸发 探索活动 1.如图,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 3.请解释这些变化过程。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问题探究:湿布擦过的桌面、洒水的地面、洗好的衣服变干。这些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它是怎样的过程? 思考交流: 归纳结论: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 情境展示:晒衣服 问题探究:怎样晒湿衣服,衣服干得更快? 思考交流: 归纳结论: 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等有关。 思考与讨论 下列情境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快或减缓蒸发?你能再举例并加以说明吗? 参考:加快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提高水的温度来加快蒸发。增大盐水的表面积来加快蒸发。减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来减缓蒸发。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请你以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蒸发的实质。 思考交流: 归纳结论: 液体内大量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其中有些分子运动的速度较大。当这些分子速度处于液体表面,容易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中,这个过程就是蒸发。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 探索活动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记录读数。 2.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记录读数。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会怎样变化?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4.以上三次读数中,哪一次读出的温度最低? 实验结论: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从而导致自身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思考与讨论 1.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参考:狗没有汗腺,通过舌头上水分的蒸发来加速身体散热。 2.出汗时,用电风扇吹一下会感到非常凉快,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减弱,这是为什么? 参考:电风扇吹出的风加快了身上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时会从身上吸收热量,会感到非常凉快。一段时间后,体表汗液减少,这种感觉减弱。 科学阅读:吐鲁番的坎儿井 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1.降低水的温度 :坎儿井位于地下,水的温度较低,这有助于减缓蒸发速度。 2. 减慢空气流动速度 :坎儿井的暗渠设计使得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同时空气流动速度也减慢,从而减少了蒸发。 3.减小水的表面积 :坎儿井的井口较小,进一步减少了水的暴露面积,从而降低了蒸发量。 4.避免太阳直射 :坎儿井在地下输水,避免了太阳直射,减少了因高温引起的蒸发。 通过活动,感受物质气态与液态之间的变化:汽化和液化。 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进阶式学习。 学以致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物态变化(第3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2.下列有关蒸发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0℃时由于温度太低,水不能蒸发 D.液体蒸发是缓慢的汽化
3.如图是水受热蒸发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不能依据图示作出判断的是(  )
A.水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
B.蒸发后水分子间隔变大
C.表面速度大的分子克服其它分子的引力进入空气
D.加热后水分子体积变大
4.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
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如图晾晒同一件衣服的四种方式中,最容易使衣服变干的是(  )
A. B. C. D.
6.走进餐馆,热情的服务员给同学们各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小科觉得有点烫,便用嘴
巴吹了吹,下列有关吹气使开水变凉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吹来的风把开水周围的热空气赶跑了 B.吹来的风是凉的
C.吹来的风加快了开水的蒸发,水蒸发时要吸热 D.吹来的风把开水的热吹掉了
7.某学校劳动基地采用了膜下滴灌技术:水通过塑料管上的滴头被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灌溉,
且在滴灌土壤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如图。该技术能减少水分蒸发的原因是( )
A.滴灌增大了水的流速
B.滴灌降低了水的温度
C.覆膜减慢了水分表面空气的流速
D.覆膜增大了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A. B. C. D.
核心素养提升
9.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10.室内温度为20℃,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A. B. C. D.
11.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设计了下列研究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12.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做了以下四个实验,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所取水的质量要相同
B.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C.通过B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D.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创新素养应用
13.七年级某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决定探究物质种
类与蒸发快慢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水和酒精进行实验。
(1)对于该实验的探究,你的假设是_____。
(2)实验过程需要控制为相同的量是_____。
(3)该兴趣小组根据实验过程,描绘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体积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为酒精,B为水。当环境温度
上升时,图中表示水蒸发的是虚线 (填“甲”或“乙”)。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B 2.C 3.D 4.D 5.B 6.C 7.C 8.D
核心素养提升
9.B 1O.C 11.B 12.C
创新素养应用
13.(1)酒精蒸发快;(2)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空气的流动速度;(3)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第2节 物态变化
(第3课时)
浙教版 七年级下
创设情境
用湿布擦过的桌面一会儿就会变干;洒在地面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挂在晾衣杆上的湿衣服会变干。
桌面上、地面上、衣服上的这些水去哪里去了?
湿布擦过的桌面
地面上的水
晾晒湿衣服
其实这些水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水蒸气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
1.如图,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
3.请解释这些变化过程。
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 把袋挤瘪,把口扎紧 放到热水里面
图3.2-19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塑料袋鼓起。
塑料袋变瘪。
探究实践
解释这些变化过程:
塑料袋鼓起
塑料袋变瘪
液态酒精 气态酒精
吸热
气态酒精 液态酒精
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液态酒精受热变成了气态酒精
气态酒精降温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探究实践
湿布擦过的桌面、洒水的地面、洗好的衣服变干。这些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它是怎样的过程?
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汽化
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高温低温都会干
任何温度
没有明显的现象、时间长
缓慢
蒸发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
探究实践
怎样晒湿衣服,衣服干得更快?
湿衣服用衣架挂起来;
放在阳光下晾晒。
放在通风处晾晒;
液体的表面积大,蒸发快
液体的温度高,蒸发快
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蒸发快
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等有关。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下列情境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快或减缓蒸发?你能再举例并加以说明吗?
干手器烘手
盐场晒盐
保鲜膜覆盖食物
加快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提高水的温度来加快蒸发。
增大盐水的表面积来加快蒸发。
减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来减缓蒸发。
如何用电吹风吹湿头发,头发干得更快?课后同学间交流。
蒸发的微观解释
探究实践
请你以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蒸发的实质。
液体内大量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其中有些分子运动的速度较大。当这些分子速度处于液体表面,容易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中,这个过程就是蒸发。
在蒸发时,汽化仅仅发生在液体表面。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
相同体积的水蒸发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进入空气中的分子越多,蒸发越快。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记录读数。
2.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记录读数。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会怎样变化?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4.以上三次读数中,哪一次读出的温度最低?
酒精蒸发实验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稳定后,读出的温度最低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从而导致自身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探究实践
1.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
病人发高烧时,医生有时会在病人的身体上擦酒精,利用酒精蒸发吸热来使病人的体温下降。
2.在胳膊上擦一些酒精,皮肤有凉爽的感觉。如果再对着擦有酒精的皮肤吹气,这种感觉会更明显。
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
酒精蒸发吸热,皮肤有凉爽的感觉。
吹气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快酒精蒸发,从人体皮肤吸收热量更多,皮肤感觉更凉。
这种降温方法在医学上叫做“物理降温法”。
探究实践
1.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出汗时,用电风扇吹一下会感到非常凉快,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减弱,这是为什么?
狗为什么伸出舌头
狗没有汗腺,通过舌头上水分的蒸发来加速身体散热。
思考与讨论
电风扇吹出的风加快了身上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时会从身上吸收热量,会感到非常凉快。一段时间后,体表汗液减少,这种感觉减弱。
探究实践
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如图3.2-25所示。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 m。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最深的井可达90 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温度比外界低约5~10 ℃。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吐鲁番的坎儿井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一种特殊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科学阅读
探究实践
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4.避免太阳直射 :坎儿井在地下输水,避免了太阳直射,减少了因高温引起的蒸发。
1.降低水的温度 :坎儿井位于地下,水的温度较低,这有助于减缓蒸发速度。
2. 减慢空气流动速度 :坎儿井的暗渠设计使得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同时空气流动速度也减慢,从而减少了蒸发。
3.减小水的表面积 :坎儿井的井口较小,进一步减少了水的暴露面积,从而降低了蒸发量。
迁移应用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B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C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风 B.把湿衣服晾在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C
迁移应用
4.某同学将四个装了50毫升不同液体的碗置于温度相同环境中(如图)。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C
板书设计
第2节 物态变化(第3课时)
汽化
液态
气态
液化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
液体的表面积: 大→快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高→快
空气流动快慢:快→快
蒸发吸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