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3课名曲欣赏----黄河大合唱目录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目 录(四)文化理解通过学习《黄河大合唱》,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感受乐曲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同时,作品也传递了友谊、团结、和平等积极价值观。(一)审美感知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及其表现的意义,欣赏并理解《黄河船夫曲》、《黄水谣》、《怒吼吧,黄河!》等曲目的曲调,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二)艺术表现通过音乐导入,获得一种感性认识,通过配乐视频观赏、音乐欣赏,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和情感。通过观察、合作思考,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三)创意实践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表演。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新知导入同学们,观察图片你们有什么发现?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之“黄”,实为泥沙。你们听过哪些和黄河有关的作品?今天欣赏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叫作《黄河大合唱》新知讲解聆听音乐判断该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数一数有几个乐章?乐曲是激情的豪迈的,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精神,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作品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作品以黄河为背景,通过七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包括合唱、齐唱、轮唱、独唱、对唱、二重唱及配乐诗朗诵,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年代的苦难与顽强斗争,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精神,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作曲家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张乐曲,尤是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39年春,诗人光末然在延安创作了歌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鼓舞中国人民抗战斗志的长诗《黄河吟》。光未然来到冼星海居住的窑洞,为他朗诵了《黄河吟》。冼星海被长诗的宏伟气魄所感动,建议光术然将诗改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歌词写成后,冼星海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聆听第一个乐章《黄河船夫曲》听听有几个主题?《黄河船夫曲》中有两个不同音乐形象的主题。聆听第一主题听听第一主题表现了怎样的形象?第一主题是黄河船夫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形象。聆听第二主题听听第一主题表现了怎样的形象?第二主题表现船夫经过万众一心、竭力拼搏,最后到达彼岸后的小憩及对胜利的向往。1.作曲家用什么手法创作了两个反差极大的主题?2.让我们从两个主题音乐要素的运用、对比、变化,以及要素间不同的组合等方面来感知。请在下表的空格处填写你的答案。歌曲经过短暂的、向往胜利的小憩后,慢速而又丰满的四部和声,突然用快速、强力度地唱出“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此时,音乐再回到第一主题的音调上,最后由强渐弱,由近到远。总之第一乐章以齐唱和合唱的形式,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誓达彼岸的必胜信念。聆听第二乐章《黄河颂》听听这段音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表现了什么?《黄河颂》是男高音独唱,高歌赞颂黄河的伟大,体现了黄河奔流不息的蓬勃力量。聆听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1.听听这段音乐的表现形式是什么?2.表现了什么?第三乐章是配乐诗朗诵,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聆听第四乐章《黄水谣》听听这段音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现了什么?这是一首与其他乐章形成很大反差的抒情性合唱,以歌谣式三段体写成,旋律朴素,平易动人。聆听第一乐章听听这段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第一段旋律抒情、优美、亲切,表达人民群众在苦难中对家乡美景的追思,描绘了人们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景象。聆听第二乐章听听这段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第二段以突然闯入的男声低音区悲痛的音调,以及缓慢的速度,将人们带到我国大好河山遭受敌寇践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那段历史中去。聆听第三乐章听听这段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第三段是第一段主题减缩的再现。黄河奔腾依旧,但遭到侵略者践踏的生活,呈现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凄惨景象。作曲家采用短小的尾声,来渐渐平息人们的感情。《黄水谣》采用齐唱,歌谣式三段体歌曲,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聆听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1.听听这段音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表现了什么?《河边对口曲》采用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用山西民歌方式表现叙事性的对唱歌曲,表现了两个流离失所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最终一起踏上战斗征程的情景。聆听第六乐章《黄河怨》听听这段音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现了什么?《黄河怨》采用女高音独唱,以悲惨缠绵的旋律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课堂展示下面我们上台边演唱边利用声势动作和乐器为歌曲伴奏课堂拓展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想法 课堂达标1.《黄河大合唱》是由 作曲; 作词。2.常见的演唱形式有: 。3.《国家》这首歌曲表现了 情感。答案:1.冼星海 光未然 2.合唱、齐唱、领唱、轮唱等课堂总结 《黄河大合唱》全曲分为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一般演出略去) 第四乐章《黄水谣》(混声合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与混声合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a257461532c0cdbf39a4582b935c909.mp4 【新版教材】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黄河大合唱》第1课件.pptx 保卫黄河.mp3 怒吼吧!黄河.mp3 河边对口曲.mp3 黄水谣.mp3 黄河怨.mp3 黄河船夫曲.mp3 黄河颂.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