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学情检测九年级化学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Mg-24 Fe-56 Al-27 Zn-65 Ca-40 Cu-6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代发明和创造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酿造米酒 B. 机杼织布 C. 编制竹器 D. 金简刻字2.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张青莲 D. 阿伏加德罗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比较黄铜与纯铜的硬度C. 滴加液体 D. 过滤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He B. NH3 C. C60 D. NaCl6.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 过滤可以软化硬水C.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和蒸馏D. 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随意排放7. “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含有三种元素B. 碳、氢、氧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76:52:46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属于氧化物8.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C.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 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9.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微粒观:由60个C原子构成B. 转化观:金刚石和石墨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 守恒观:1g碳粉和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D. 结构观: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相似,其化学性质相似10.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3.0gB. 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C.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量筒D. 可直接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11. 开封北宋州桥遗址考古项目中出土了多个文物,其中包括三尊铜造像,在铜造像表面有部分绿色的铜锈[Cu2(OH)2CO3],铜锈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X+H2O=Cu2(OH)2CO3,其中X的化学式为A. C B. CO C. CO2 D. H2CO3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鉴别N2和O2:用燃着的木条B.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D.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并测温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C. 充分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D.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14. 将5.6g某金属片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2g氢气,则该金属可能为A. 镁铝合金 B. 镁锌合金 C. 铝铁合金 D. 铜锌合金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 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2)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16. 利用下图装置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实验。(1)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2)写出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17. 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装置模拟炼铁,则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请写出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_______。18.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19. 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乙烷(化学式为C2H6)也可用作燃料,现有乙醇和乙烷的混合物5.3g,完全燃烧后生成13.2gCO2,则消耗O2的质量为_______g。20.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可作气体肥料,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其中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C与水化合生成D。(1)B转化为C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C与水化合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请解释下列问题。(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从分子角度解释: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充足气后,在阳光下暴晒容易爆胎。22.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操作如下:a.先将玻璃管内充满氮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红磷位置,一段时间后,红磷不燃烧。b.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凹槽内,一段时间后,红磷燃烧。(1)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23. 合成气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用途,如图是某工业上制备合成气方法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物质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写出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_____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口要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3)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 我国提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分析“碳产生”的原因,研究“碳封存”“碳转化”和“碳捕捉”的方法。Ⅰ.“碳产生”:产生的途径主要是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废气。(1)工业上,燃烧天然气发电会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______,验证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则证明已收集满。Ⅱ.“碳封存”:是指捕获并将其安全存储。(3)大气中的经分离、压缩后放入深海中,实现“碳封存”,能被压缩,其原因是______。Ⅲ.“碳转化”:是将转化为甲醇、甲酸等有价值化工原料的过程。(4)工业上,合成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a.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b.反应中两种氧化物的质量比是多少?______Ⅳ.“碳捕捉”:将从化石燃料电厂或工业设施中捕集提纯。化学吸收: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某工厂用氢氧化钙进行“碳捕捉”,共用去1.48t氢氧化钙,理论上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学情检测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题答案】【答案】(1)3SO2(2)Ar (3)N2(4)【16题答案】【答案】(1)氮气##N2(2)【17题答案】【答案】 ①. ②. 将尾气点燃(或将尾气用气球或排水法收集起来)【18题答案】【答案】 ①. t1 ②. 降温 ③. 20%【19题答案】【答案】 ①. ②. 16【20题答案】【答案】(1)分解反应(2)Ca(OH)2+CO2=CaCO3↓+H2O(3)CaO+H2O=Ca(OH)2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题答案】【答案】(1)铝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2)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22题答案】【答案】(1)2H2O22H2O+O2↑(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3题答案】【答案】(1)0 (2)8∶9(3)CH4+H2OCO+3H2【24题答案】【答案】(1)(2)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3)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题答案】【答案】(1)(2) ①. ②. ③.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3)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间隔变小(4) ①. ②. 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22:9(5)设理论上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088t答:理论上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88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