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观测云和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观测云和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天气观测》 第8课 观测云和雨(总课时:2)
教材 分析 本课设置了“观测云”和“测量雨量”两个活动,引领学生分别观测云和雨这两个天气要素。 活动1“观测云”设置了观察云量和观察云的形状两个观察探究环节。观察云量环节,教材先让学生了解用云量划分晴天、多云、阴天的规则,再引导学生观测天空中的云量,并用规则判断今天是什么天,进而建立云量与天气之间的关联。活动2“测量雨量”按“制作雨量筒→制订测量计划→搜集测量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对比分析区域降水量”的流程观测雨量,发现不同区域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结合雨量等级表能判断雨的大小,使学生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观察、实验、制作、分析数据等探究技能。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云的观察分为云量和云状两个方面。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知道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2.科学思维:初步学会依据云量、典型云状判断天气情况。 3.探究实践: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并用其测量雨量,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雨的等级。 4.态度责任:在观测云和雨的活动中,养成观察细致、善于合作的习惯。
教学 重点 观测云量判断天气状况。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并用其测量雨量。
教学 难点 能准确观察天气状况,能利用简易的雨量筒测量雨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环 节 一 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不同形态的云。 (2)介绍:天空飘浮的云朵变化万千。云,也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 (设计意图:将导入部分设计得生动些,出示相关图片,生成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进入正式教学。)
环 节 二 测气温 (1)从云量方面观察云:课件展示P20的图片。 (2)教师讲解:人们把天空当作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占多少,根据云量,把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阴天。 (3)观测:让我们去看看天空、观测云量吧,请依据云量判断今天是什么天。 (4)从云状方面观察云:课件展示P21的三幅图片。 (5)教师讲解:天空中的云量在变化,云的形状也在变化,它们与天气密切相关。云的三种主要形态是卷云、积云、层云。 (6)拓展学习: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空中。这些水最终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7)进一步思考: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 (设计意图: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观测方法,并开展实地观测,进而利用云量描述天气,利用云状判断天气或天气变化。)
环 节 三 测量雨量 (1)教师讲解:要知道雨的大小,我们可以测量雨量,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2)自制简易雨量筒:准备材料,教师演示如何制作雨量筒。 (3)测量雨量的实验:课件展示教材P22测量雨量的操作。 (4)确定雨量等级:课件展示教材P22雨量等级表的表格。对照雨量等级表,我们可以确定这次雨量的等级。 (5)记录观测结果:把我们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6)拓展学习:阅读我国下列区域的年均降水量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让学生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而雨量是可以借助雨量筒或自制的雨量筒进行测量的,然后需要结合雨量等级表判断雨的等级。)
环 节 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环 节 五 巩固应用 简述怎样用自制的雨量简测量雨量。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