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天气观测》 第9课 观测风(总课时:2)教材 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对风有很多的体验与了解,“风向”“风力”等词也经常在天气预报的节目中听到过,因此他们知道(或意识到)风也是描述天气的一个量。在此基础上,教材设置了“观测风”这一课,按从“感性(用自己的经验观测风)→理性(用风级图观测风)”,从“感官观察→用工具观察(风向标)”的认知过程,引领学生经历从“生活感知(学生经验观测风)→经验观察(用风级图目测)→技术制作(制作风向标测量工具)→科学观察(测量发现)的活动过程,从“做思互动”的活动中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课文由观测风”与“自制简易风向标”等两个活动构成,含“用简易的方法观测风向与风力”“自制简易风向标”并利用其展开连续观测、了解“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等内容及相关的科技史。本课重点训练感官观察、工具观察、工具制作等探究技能。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知道风级图。 2.科学思维:会用简易风向标和其他的简易方法来观测风向。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风力的大小。 3.探究实践:会制作简易的风向仪。 4.态度责任:能坚持观测并记录;用心思考,制作精细。教学 重点 学会观测风力和风向。会制作简易风向标并观测风向。能够利用身边事物或目测风力的大小,并记录观察结果。教学 难点 能坚持观测并记录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环 节 一 导入 (1)课件展示风的图片。 (2)介绍: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大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环 节 二 观测风 (1)提问:能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观测风向和风力吗?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方位图和风级图(课件展示教材P23的风级图和方位图)。 (3)介绍方位图和风级图的使用。 用方位图辨别风向,用风级图估测风力。 (4)联系实际辨认所处环境的方位。 (5)尝试观测风:风扇模拟,观测风向和风力。 (6)实地观测风,并做好记录:走出教室观测风,把我们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设计意图:本活动目标是学生能依据旗帜、丝巾等飘扬的方向来判断当时的风向。会依据风级图来目测风力的大小。)环 节 三 自制简易风向标 (1)材料准备:纸片、剪刀、吸管、透明胶、大头针。 (2)自制简易风向标: a.将吸管的一端剪开 b.做尾翼 C.用大头针做轴,在标头上,粘一些橡皮泥,保持风向标头尾平衡。 (3)应用工具:用我们制作的风向标连续观测一段时间,你有什么发现? (4)拓展学习:介绍张衡发明的相风铜鸟。 (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是学生能照图制作或自己设计制作出简易的风向标。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知道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此时的风向。)环 节 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环 节 五 巩固应用 把下面的风向图补充完整。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