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导向2.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核心概念: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7.2生物与环境相 互作用、相互协调, 实现生态平衡-④养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调查,意识到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科学思维:通过调查,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探究实践: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活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态度责任:学生能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学生能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真爱生命,尊重事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没有好的调查方案和详细的调查记录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调查效果。教具学具为学生准备: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调查记录表、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聚焦:发现校园生物多样性(5分钟)1.导语:“同学们,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观察过花坛中的昆虫、树上的鸟类或墙角生长的植物吗?今天我们将通过科学调查,绘制一张校园生物分布图,分析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2.提问:“请列举你在校园中观察到的3种生物,并说明其栖息环境。”(板书典型例子:蚯蚓-土壤、麻雀-树木、蒲公英-草地)(预设:学生汇报)3.“我们的核心问题是:校园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何差异?如何科学记录与分析?”(预设: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通过导语引入,激发学生对校园生物的兴趣;提问引导观察,积累实例;聚焦核心问题,培养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二、探索:实地调查与分类实践(15分钟)1.发布任务:“接下来,我们将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注意三点要求:轻声观察、记录真实数据、保护环境。各组需完成区域生物统计和二歧分类任务。”2.课件讲解活动设计:分组调查(10分钟):区域分配:A组(花坛)、B组(操场)、C组(教学楼)。任务清单:用1㎡取样框划定区域,记录生物名称及数量。绘制简图标注生物位置(如蚂蚁巢穴用①,蒲公英群落用②)。(预设:学生列队,根据所选的环境进行实地调查,速度要快,记录要仔细)3.分类实践(5分钟):①提问:你们都调查到了多少种校园生物?我们应该怎样汇报?(预设:分类)②教师示范:以“是否为木质茎”为一级分类标准,再按“是否为平行脉”细分。(预设:选择1-2个分类标准(如形态、栖息环境),完成本组生物分类表。)4.交流分享:你是怎样分类的?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预设:学生交流汇报,由于时间关系,选择2-3个小组分享)(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实地调查和分类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分组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多样性,锻炼观察与记录能力;分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整理数据,培养分类思维。交流分享环节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提升表达与总结能力,同时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三、研讨:数据分析与关系探究(15分钟)1.提问:“各组已完成数据收集,现在我们需要整合信息,回答两个问题:哪一区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之间存在哪些相互作用?”(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前概念和自己的调查进行汇报)2.数据汇报与对比:各组代表1分钟汇报:“A组在花坛发现6种生物,包括3种昆虫和2种草本植物。”(预设:学生交流汇报,明确生物名称和类型)3.提问:为了让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加直观,我们可以怎样做?(预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4.怎样制作?需要注意什么?5.教师出示一张校园简图,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小组发现的动植物贴到相应的位置。6.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生物分布图,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预设: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多,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少。花坛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多,操场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少。)7.提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预设: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而动物以植物为食,也会来这里安家,在花坛中会形成食物链,甚至会形成食物网,所以花坛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多。)8.交流:推测一下,如果扩大我们调查的范围,生物种类会有什么变化?生物种类会有什么特点?9.小结:我们会发现更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全班总结规律:“花坛因植被丰富、土壤湿润,生物种类显著多于硬化地面的操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推理,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提问和数据汇报,学生学会整合信息,发现不同区域生物多样性差异;关系推理和归纳环节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生物间的复杂关系,如捕食、竞争、共生等,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认知水平。)四、拓展:从认知到行动(5分钟)1.“调查不仅为了认知,更要付诸行动。我们能为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什么?”(预设:保护环境/设置生物角……)2.实践延伸:课后任务:设计“校园生物分布图”海报,标注重点保护区域及建议。【板书设计】2.2制作校园分布图二歧分类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对于学生来讲,生物是每天生活中都能看到但是了解不深的东西,所以学生对这节课比较有兴趣。这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观察、调查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在这节课上课过程中,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太少,在调查过程中难度比较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