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1.(2024八上·椒江期末)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2.(2024八上·椒江期末)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3.(2024八上·椒江期末)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
4.(2024八上·椒江期末)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2024八上·椒江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沙皇俄国。
6.(2024八上·椒江期末)洪秀全领导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战争。
7.(2024八上·椒江期末)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北伐战争。
8.(2024八上·椒江期末)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9.(2024八上·椒江期末)在讨论“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同学们举了下列几个事例,其中最恰当的是(  )
A.自己不会游泳,跳入水中救人 B.同学考试求助,帮忙传抄答案
C.宣扬同学贫困,发动全班捐款 D.利用周末假日,帮助孤寡老人
10.(2024八上·椒江期末)网络改变世界,指引我们走向未来。下列观点与右图内容相符的是(  )
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网络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24八上·椒江期末)2023年下半年,台州市开展非国标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规定严禁非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但少数市民觉得规定过于严格。这表明(  )
①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完善
②规则划定自由边界,自由应该受到约束
③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不必自我约束
④维护秩序依靠规则,应将规则内化于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24八上·椒江期末)“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寓意是(  )
A.人的成长是社会化的过程 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的 D.社会生活丰富了人的情感
13.(2024八上·椒江期末)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复习“做守法的公民”时整理了概念关系图,下列图示准确的是(  )
A. B.
C. D.
14.(2024八上·椒江期末)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跃入建德寿昌江中救人的“建德四勇士”;遭遇爆燃不顾危险仍继续灭火的杭州“00后”消防员;凌晨时分,帮孩子找父母的嘉兴包子铺店主 这些平凡英雄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有(  )
①勇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为博关注,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③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④积极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24八上·椒江期末)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观察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是拍照,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B.涉嫌违法,侵犯他人人身自由
C.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安全,人人有责
D.多此一举,这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事
16.(2024八上·椒江期末)近年来,各中小学校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如烹饪课、烘焙课、种植课等,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务实的品质。开设劳动课程是因为(  )
①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②体力劳动胜过脑力劳动
③劳动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
④劳动可以培养实干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4八上·椒江期末)不同的区域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下面是某美食街的一些招牌,其中均源于西北地区的有(  )
兰州拉面   四川火锅   西安肉夹馍   安徽淮南牛肉汤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4八上·椒江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据图完成下题。
18.上图中①处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该地位于(  )
A.青海省 B.陕西省 C.甘肃省 D.四川省
19.关于①处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 B.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C.当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D.当地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2024八上·椒江期末)贵州“村BA”火爆全网,小李同学在暑假开启了一场“云贵之旅”。据此完成下题。
20.小李同学在贵州可能见到的场景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1.下图是小李同学在云南拍到的照片,从照片中房屋的结构可看出当地气候的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炎热多雨 C.寒冷潮湿 D.炎热干燥
22.(2024八上·椒江期末)如图为某同学预习新课时查找到的资料,他学习的课题是(  )
课题:
兴起:金田起义
高潮:定都天京
失败:天京陷落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三元里抗英 D.虎门销烟
23.(2024八上·椒江期末)下列属于我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边疆危机且关联的结果正确的是(  )
A.俄国侵占伊犁——左宗棠收复新疆
B.法国发动中法战争——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C.美国进攻台湾——清政府割让台湾
D.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
24.(2024八上·椒江期末)1919年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在巴黎的中国谈判代表可以签字。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上撰文说:“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这段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一二 九运动
C.秋收起义 D.九一八事变
25.(2024八上·椒江期末)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A.中共二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B.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C.北伐胜利进军——消灭了三大军阀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工人阶级队伍得到壮大
26.(2024八上·椒江期末)毛泽东于1930年1月给林彪写了一封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该信明确阐述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这条道路开始于(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27.(2024八上·椒江期末)国民党某报总主笔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邀请共产党“来渝谈判”的目的是(  )
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②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④获得政治舆论上的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8.(2024八上·椒江期末)下表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支援淮海战役一览表
出动民工 担架 大小车辆 挑担 牲畜 船只 筹集粮食 运送到前线的粮食
543万人 20.6万副 88万辆 31万副 76.7万头 8539艘 9.6亿斤 4.34亿斤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C.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9.(2024八上·椒江期末)学法守法,你我同行。近日,某校八年级(2)班举行了法治主题班会,请你一起来参与!
(1)【以案说法】
近日,16岁的黄某以支付房租为由,敲门进入房东陶某家中实施抢劫。次日凌晨2时许,黄某向警方投案,于当日被刑事拘留。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黄某的行为属于哪一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2)【模拟现场】
【场景一】:小杨同学放学后,发现两名不良社会青年正在敲诈、勒索一名学生的钱财。
【场景二】:小李同学被班级同学恐吓、威胁、逼迫做其不愿做的事。
面对非法侵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自救方法?请你列出两条自救方法,并说明这么做的理由。
(3)【建言献策】
大多数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基本轨迹:厌学→逃学→流浪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
作为未成年人,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我们该怎么做?
30.(2024八上·椒江期末)国家利益,你我有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维护国家利益】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鲜明特点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的个人微愿望和国家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微愿望 希望各科作业减少,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 希望爸爸妈妈更加关心我、理解我。 希望到市区的公交车以及站点数量多一点。
国家举措 实行“双减”政策,推动减负提质。 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述三位同学表达了哪些美好的愿望?它们与国家利益有什么关系?
(2)【保障国家安全】
【材料二】:赵某是国家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后被国外间谍人员策反。他利用专业网站传递大量国家航天机密,并收取巨额钱款,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安全部门侦破此案后,司法部门对赵某予以严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谈谈国家严惩赵某的必要性。
(3)【关心国家发展】
倡议书 全体市民们: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关心国家的发展,为此,我们向市民发出以下倡议: ①我们要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②    ……
除了倡议①外,请你从其他角度将倡议书补充完整。
31.(2024八上·椒江期末)初冬涌泉,橘满枝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涌泉镇地处临海市中部,三面环山,土壤疏松肥沃,以微酸性红黄壤和中性水稻土、潮土为主,西南濒灵江,是著名的“中国无核蜜橘之乡”。临海市建立柑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示范项目,普及新技术的应用,保障蜜橘品质,努力让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
【材料二】:柑橘喜温、畏寒、喜湿、喜漫射光,其中温度是限制柑橘分布与生长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最为适宜。
涌泉镇橘园分布示意图
(1)涌泉镇位于   (填温度带)。由图可知,柑橘种植园沿   分布。
(2)根据材料,分析涌泉镇成为“中国无核蜜橘之乡”的自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为实现“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提出合理化建议。
32.(2024八上·椒江期末)民族危亡,救亡图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民族伤痛】
【材料一】:如图。
图一 《南京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 图二 《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
图一与图二所示通商口岸的分布各有什么特点?通商口岸分布范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不懈探索】
【材料二】:如图。
图三
从图三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一个,写出对应事件的名称并简述其影响。
(3)【英勇抗争】[材料三]: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根据材料三,说说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联系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战争在中国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上的地位。
33.(2024八上·椒江期末)红船领航,奋楫扬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   ②   ③   ④   ⑤  
____ 中共一大   武装起义 ____   ____ 遵义会议   扭转时局 ____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     …     …     …      
1921年7月 1927年8月 1935年1月 1936年12月 1948年9月 时间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1)请仿照材料中⑤的格式,将年代尺补充完整。
(2)从②到④国共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变化的原因。
(3)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的认识,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所以题文中具有相同身份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3.【答案】错误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因此,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犯罪的认识,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4.【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5.【答案】正确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北方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6.【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7.【答案】错误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由此可知,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昌起义,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据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一二 九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9.【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亲社会行为是指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利用周末假日,帮助孤寡老人体现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所以D正确。
A错误,我们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救人,选项做法没有做到见义智为,做法不可取。
B错误,帮忙传抄答案,是不诚信的行为,也是违纪行为,做法不可取。
C错误,宣扬同学贫困的做法,没有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做法不可取。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诚信,关爱他人的认识,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时,要保护好自我,也不伤害到他人。
10.【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内容,利用网络找家政,进行生活缴费,订餐等,说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利用网络开洗衣店,建立网上银行,这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表明网络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图片内容没有涉及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的认识,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11.【答案】B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自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台州市开展非国标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规定严禁非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这说明规则划定自由边界,自由应该受到约束,维护秩序依靠规则,作为市民应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少数市民觉得规定过于严格,这说明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完善,所以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改进规则的认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2.【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意思是花只有在树上才能生长,离开树枝就会死亡;鸟只有在森林中才能快乐,离开群体就会感到悲伤。这告诉我们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3.【答案】A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所以违法行为包含犯罪,因此A正确。
B错误,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不包含道德。
C错误,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所以一般违法行为包含行政违法行为。
D错误,罚金属于附加刑,不是主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法律的特征,刑罚的认识,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4.【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建德四勇士,“00后”消防员, 帮孩子找父母的嘉兴包子铺店主等平凡的英友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勇担责任,服务奉献社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他们的行为是不言代价与回报服务奉献社会的行为,不是为了博取关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和服务社会的行为的认识,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15.【答案】C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图片中的人物在军事禁区进行拍照是缺乏国家安全意识的表现,没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这启示我们,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安全,人人有责,所以C正确。
A错误,图片中的拍照行为会危害国家安全,是大事。
B错误,图片内容涉及国家安全,与侵犯人身自由无关。
D错误,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的认识,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16.【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劳动可以培养实干精神,所以各中小学校通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
②错误,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③错误,劳动不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选项观点夸大了劳动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劳动的意义的认识,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17.【答案】B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州拉面源于甘肃省兰州,西安肉夹馍源于陕西省西安,这两个地方都属于西北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以南的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我国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牧区受降水影响,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答案】18.C
19.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融之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这里不仅是保安族的唯一聚居地,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的故乡、生态旅游的乐园”等 。
1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右图中①处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该地位于甘肃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9.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①处位于甘肃省积石山县,当地气候干旱,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错误。
B.当地位于昆仑山脉,处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正确。
C.根据当地的经纬度可知,不可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积石山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属于自然环境特征,排除。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20.B
2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高脚屋是一种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主要适用于气候湿热地区。这种房屋的特点是其底层架空,用来圈养家畜或存放农具等,制作材质通常为竹子,具有通风透气的优点,居住环境凉爽且干燥。
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这种现象常见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如新疆等地,而不是贵州,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相对较小。“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对贵州气候和地形的写照。贵州多阴雨天气,年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同时贵州地形崎岖,山地、高原等地形占比较大,地表起伏较大。“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内蒙古草原地区开阔、水草丰美的草原景观,贵州以山地、丘陵为主,没有这样的草原景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是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的现象。主要常见于横断山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1.从照片中房屋的结构可看出当地气候的特点是炎热多雨,房屋高架起来可以防潮,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2.【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图片信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并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由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课题是太平天国运动,故选A项。
兴和团运动兴起山东,兴盛于京津,是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排除B项。
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是群众自发性的反侵略斗争,排除C项。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坚强意志,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23.【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据题干“属于我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边疆危机且关联的结果正确的”,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国侵占伊犁,1875年,清政府任用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最终收复新疆,由此可知,A关联正确,故选A项。
1883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1885年战争结束,为加强台湾防务,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故B关联错误,排除B项。
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1895年,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故C描述错误,排除C项,
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1895年,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后三国干涉还辽,故D描述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左宗棠收复新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4.【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据题干“1919年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在巴黎的中国谈判代表可以签字”“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英法美操纵会议,将德国在册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故选A项。
1935年,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的企图,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排除B项。
1927年,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转战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点是五四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5.【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结合所学可知:A: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推论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
B: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推论符合史实,故选B项。
C:1926-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D: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局部失败,推论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
26.【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遭受挫折,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故选C项。
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排除B项。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考查工农武装割据,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7.【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其目的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取主动,由此可知,①④正确,故选D项。
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取得胜利,共产党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运用,主要知识考点是国共重庆谈判,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历史知识。
28.【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支援淮海战役一览表”可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人民出动了大批民工积极支援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说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故选D项。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体现,排除A项。
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体现,排除B项。
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体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9.【答案】(1)违法行为:犯罪(或:严重违法行为)
理由:①黄某进入陶某家中实施抢劫,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 黄某被刑事拘留,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2)方法:①不要激怒对方,尽量保护自己 不受伤害;②巧妙周旋,争取他人的帮助;③记住歹徒或者施暴者的体貌特征和去向;④及时拨打110报警;⑤ 求助老师和家长;等等。
理由:我们是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容易受 到伤害。
(3)①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 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点】犯罪的特征及危害;自律;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1) 16岁的黄某以支付房租为由,敲门进入房东陶某家中实施抢劫,被刑事拘留,涉嫌犯罪,所以黄某的行为属于 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黄的行为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2)根据所学,面对非法分害,我们可以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尽量保护自己 不受伤害,巧妙周旋,记住歹徒或者施暴者的体貌特征和去向,求助老师和家长等。理由可以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题意可知,本题可以从如何预防犯罪的角度回答,具体可以从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 依法自律,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0.【答案】(1)愿望:都渴望健康成长、家庭和睦、交通便利、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等。(答出两方面即可,2分)关系: ①在我国,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2)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 的重要保障,赵某的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严惩赵某 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
(3)示例一: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肩负起社会责任。示例二: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示例三: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关心社会 的发展。示例四:我们要尊法守法,做守法公民。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 希望各科作业减少,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这表达了 渴望健康成长的愿望。希望爸爸妈妈更加关心我、理解我。表达了 家庭和睦 的愿望。 希望到市区的公交车以及站点数量多一点。这表达了交通便利的愿望。
根据所学,这些愿望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本题可以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回答,具体可以从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 赵某的行为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国家严惩赵某说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本题可以从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严惩赵某 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结合上下文,可以从青少年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承担,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回答,如: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肩负起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等。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承担责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放出绚丽的光芒。
31.【答案】(1)北温带;水源(或:河渠、池塘)
(2)①涌泉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温 度适宜,夏季降水丰沛;②西南濒灵江,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③土壤疏松肥沃,以微酸性红黄壤和中性水 稻土、潮土为主,适宜柑橘生长。
(3)①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 柑橘产业;②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③利用交通优势,扩大市场规模。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涌泉镇位于亚热带(填温度带)。由图可知,柑橘种植园沿水源分布。
(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①涌泉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温 度适宜,夏季降水丰沛;②西南濒灵江,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③土壤疏松肥沃,以微酸性红黄壤和中性水 稻土、潮土为主,适宜柑橘生长。
(3)、 临海市建立柑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示范项目,普及新技术的应用,保障蜜橘品质,努力让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 综合上述材料,建议:①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 柑橘产业;②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③利用交通优势,扩大市场规模。
【点评】 涌泉镇成为“中国无核蜜橘之乡”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三面环山,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水源充足,这些条件都非常适合柑橘生长。 为实现“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建议: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柑橘品质和产量。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涌泉蜜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科学管理,保障柑橘健康生长。
32.【答案】(1)图一:分布于东南沿海,图二: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沿长江分布)。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
(2)示例一:选①。对应事件的名称: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示例二:选②。对应事件的名称:戊戌变法。影响:戊 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示例三:选③。对应事件的名称: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示例四:选④。对应 事件的名称: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 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 解放的潮流。
(3)根本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
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特点:据材料一“图一 《南京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可知,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据材料一“图二 《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可知,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沿长江分布)。
说明: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次鸦片通商口岸分布范围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言之有理,史实正确即可。
示例一:选①。对应事件的名称: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示例二:选②。对应事件的名称:戊戌变法。影响:戊 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示例三:选③。对应事件的名称: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示例四:选④。对应 事件的名称: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 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 解放的潮流。
(3)原因:据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
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故答案为:(1)图一:分布于东南沿海,图二: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沿长江分布)。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2)示例一:选①。对应事件的名称: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示例二:选②。对应事件的名称:戊戌变法。影响:戊 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示例三:选③。对应事件的名称: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示例四:选④。对应 事件的名称: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 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 解放的潮流。(3)根本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次鸦片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近代化历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33.【答案】(1)①开天辟地;②南昌起义;③生死攸关(或:重大转折);④西安事变
(2)变化:分裂到 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3)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 则两伤。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①:据材料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据材料一“1927年8月”“武装起义”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据材料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并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召开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
④:据材料一“1936年12月”“扭转时局”并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变化:据材料一“武装起义”“扭转时局”,结合所学可知,从②到④国共关系经历了分裂到合作的变化。
原因:据材料二“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日本侵略不断深入,民族矛盾日益加剧,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促使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故答案为:(1)①开天辟地②南昌起义③生死攸关(或:重大转折)④西安事变。(2)变化:分裂到 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3)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 则两伤。
【点评】本题以国共关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1 / 1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1.(2024八上·椒江期末)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答案】正确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的认识,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2024八上·椒江期末)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所以题文中具有相同身份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3.(2024八上·椒江期末)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因此,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犯罪的认识,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4.(2024八上·椒江期末)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5.(2024八上·椒江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沙皇俄国。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北方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6.(2024八上·椒江期末)洪秀全领导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战争。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7.(2024八上·椒江期末)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北伐战争。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由此可知,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昌起义,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8.(2024八上·椒江期末)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答案】正确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据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一二 九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9.(2024八上·椒江期末)在讨论“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同学们举了下列几个事例,其中最恰当的是(  )
A.自己不会游泳,跳入水中救人 B.同学考试求助,帮忙传抄答案
C.宣扬同学贫困,发动全班捐款 D.利用周末假日,帮助孤寡老人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亲社会行为是指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利用周末假日,帮助孤寡老人体现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所以D正确。
A错误,我们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救人,选项做法没有做到见义智为,做法不可取。
B错误,帮忙传抄答案,是不诚信的行为,也是违纪行为,做法不可取。
C错误,宣扬同学贫困的做法,没有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做法不可取。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诚信,关爱他人的认识,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时,要保护好自我,也不伤害到他人。
10.(2024八上·椒江期末)网络改变世界,指引我们走向未来。下列观点与右图内容相符的是(  )
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网络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内容,利用网络找家政,进行生活缴费,订餐等,说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利用网络开洗衣店,建立网上银行,这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表明网络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图片内容没有涉及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的认识,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11.(2024八上·椒江期末)2023年下半年,台州市开展非国标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规定严禁非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但少数市民觉得规定过于严格。这表明(  )
①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完善
②规则划定自由边界,自由应该受到约束
③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不必自我约束
④维护秩序依靠规则,应将规则内化于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自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台州市开展非国标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规定严禁非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这说明规则划定自由边界,自由应该受到约束,维护秩序依靠规则,作为市民应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少数市民觉得规定过于严格,这说明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完善,所以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改进规则的认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2.(2024八上·椒江期末)“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寓意是(  )
A.人的成长是社会化的过程 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的 D.社会生活丰富了人的情感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意思是花只有在树上才能生长,离开树枝就会死亡;鸟只有在森林中才能快乐,离开群体就会感到悲伤。这告诉我们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3.(2024八上·椒江期末)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复习“做守法的公民”时整理了概念关系图,下列图示准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所以违法行为包含犯罪,因此A正确。
B错误,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不包含道德。
C错误,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所以一般违法行为包含行政违法行为。
D错误,罚金属于附加刑,不是主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法律的特征,刑罚的认识,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4.(2024八上·椒江期末)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跃入建德寿昌江中救人的“建德四勇士”;遭遇爆燃不顾危险仍继续灭火的杭州“00后”消防员;凌晨时分,帮孩子找父母的嘉兴包子铺店主 这些平凡英雄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有(  )
①勇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为博关注,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③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④积极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建德四勇士,“00后”消防员, 帮孩子找父母的嘉兴包子铺店主等平凡的英友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勇担责任,服务奉献社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他们的行为是不言代价与回报服务奉献社会的行为,不是为了博取关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和服务社会的行为的认识,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15.(2024八上·椒江期末)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观察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是拍照,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B.涉嫌违法,侵犯他人人身自由
C.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安全,人人有责
D.多此一举,这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事
【答案】C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图片中的人物在军事禁区进行拍照是缺乏国家安全意识的表现,没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这启示我们,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安全,人人有责,所以C正确。
A错误,图片中的拍照行为会危害国家安全,是大事。
B错误,图片内容涉及国家安全,与侵犯人身自由无关。
D错误,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的认识,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16.(2024八上·椒江期末)近年来,各中小学校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如烹饪课、烘焙课、种植课等,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务实的品质。开设劳动课程是因为(  )
①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②体力劳动胜过脑力劳动
③劳动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
④劳动可以培养实干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劳动可以培养实干精神,所以各中小学校通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
②错误,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③错误,劳动不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选项观点夸大了劳动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劳动的意义的认识,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17.(2024八上·椒江期末)不同的区域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下面是某美食街的一些招牌,其中均源于西北地区的有(  )
兰州拉面   四川火锅   西安肉夹馍   安徽淮南牛肉汤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州拉面源于甘肃省兰州,西安肉夹馍源于陕西省西安,这两个地方都属于西北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以南的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我国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牧区受降水影响,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2024八上·椒江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据图完成下题。
18.上图中①处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该地位于(  )
A.青海省 B.陕西省 C.甘肃省 D.四川省
19.关于①处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 B.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C.当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D.当地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答案】18.C
19.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融之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这里不仅是保安族的唯一聚居地,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的故乡、生态旅游的乐园”等 。
1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右图中①处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该地位于甘肃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9.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①处位于甘肃省积石山县,当地气候干旱,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错误。
B.当地位于昆仑山脉,处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正确。
C.根据当地的经纬度可知,不可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积石山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属于自然环境特征,排除。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八上·椒江期末)贵州“村BA”火爆全网,小李同学在暑假开启了一场“云贵之旅”。据此完成下题。
20.小李同学在贵州可能见到的场景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1.下图是小李同学在云南拍到的照片,从照片中房屋的结构可看出当地气候的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炎热多雨 C.寒冷潮湿 D.炎热干燥
【答案】20.B
2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高脚屋是一种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主要适用于气候湿热地区。这种房屋的特点是其底层架空,用来圈养家畜或存放农具等,制作材质通常为竹子,具有通风透气的优点,居住环境凉爽且干燥。
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这种现象常见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如新疆等地,而不是贵州,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相对较小。“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对贵州气候和地形的写照。贵州多阴雨天气,年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同时贵州地形崎岖,山地、高原等地形占比较大,地表起伏较大。“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内蒙古草原地区开阔、水草丰美的草原景观,贵州以山地、丘陵为主,没有这样的草原景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是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的现象。主要常见于横断山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1.从照片中房屋的结构可看出当地气候的特点是炎热多雨,房屋高架起来可以防潮,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2.(2024八上·椒江期末)如图为某同学预习新课时查找到的资料,他学习的课题是(  )
课题:
兴起:金田起义
高潮:定都天京
失败:天京陷落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三元里抗英 D.虎门销烟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图片信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并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由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课题是太平天国运动,故选A项。
兴和团运动兴起山东,兴盛于京津,是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排除B项。
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是群众自发性的反侵略斗争,排除C项。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坚强意志,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23.(2024八上·椒江期末)下列属于我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边疆危机且关联的结果正确的是(  )
A.俄国侵占伊犁——左宗棠收复新疆
B.法国发动中法战争——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C.美国进攻台湾——清政府割让台湾
D.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
【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据题干“属于我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边疆危机且关联的结果正确的”,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国侵占伊犁,1875年,清政府任用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最终收复新疆,由此可知,A关联正确,故选A项。
1883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1885年战争结束,为加强台湾防务,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故B关联错误,排除B项。
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1895年,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故C描述错误,排除C项,
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1895年,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后三国干涉还辽,故D描述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左宗棠收复新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4.(2024八上·椒江期末)1919年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在巴黎的中国谈判代表可以签字。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上撰文说:“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这段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一二 九运动
C.秋收起义 D.九一八事变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据题干“1919年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在巴黎的中国谈判代表可以签字”“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英法美操纵会议,将德国在册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故选A项。
1935年,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的企图,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排除B项。
1927年,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转战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点是五四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5.(2024八上·椒江期末)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A.中共二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B.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C.北伐胜利进军——消灭了三大军阀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工人阶级队伍得到壮大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结合所学可知:A: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推论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
B: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推论符合史实,故选B项。
C:1926-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D: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局部失败,推论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
26.(2024八上·椒江期末)毛泽东于1930年1月给林彪写了一封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该信明确阐述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这条道路开始于(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遭受挫折,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故选C项。
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排除B项。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考查工农武装割据,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7.(2024八上·椒江期末)国民党某报总主笔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邀请共产党“来渝谈判”的目的是(  )
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②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④获得政治舆论上的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其目的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取主动,由此可知,①④正确,故选D项。
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取得胜利,共产党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运用,主要知识考点是国共重庆谈判,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历史知识。
28.(2024八上·椒江期末)下表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支援淮海战役一览表
出动民工 担架 大小车辆 挑担 牲畜 船只 筹集粮食 运送到前线的粮食
543万人 20.6万副 88万辆 31万副 76.7万头 8539艘 9.6亿斤 4.34亿斤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C.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支援淮海战役一览表”可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人民出动了大批民工积极支援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说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故选D项。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体现,排除A项。
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体现,排除B项。
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体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9.(2024八上·椒江期末)学法守法,你我同行。近日,某校八年级(2)班举行了法治主题班会,请你一起来参与!
(1)【以案说法】
近日,16岁的黄某以支付房租为由,敲门进入房东陶某家中实施抢劫。次日凌晨2时许,黄某向警方投案,于当日被刑事拘留。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黄某的行为属于哪一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2)【模拟现场】
【场景一】:小杨同学放学后,发现两名不良社会青年正在敲诈、勒索一名学生的钱财。
【场景二】:小李同学被班级同学恐吓、威胁、逼迫做其不愿做的事。
面对非法侵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自救方法?请你列出两条自救方法,并说明这么做的理由。
(3)【建言献策】
大多数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基本轨迹:厌学→逃学→流浪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
作为未成年人,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我们该怎么做?
【答案】(1)违法行为:犯罪(或:严重违法行为)
理由:①黄某进入陶某家中实施抢劫,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 黄某被刑事拘留,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2)方法:①不要激怒对方,尽量保护自己 不受伤害;②巧妙周旋,争取他人的帮助;③记住歹徒或者施暴者的体貌特征和去向;④及时拨打110报警;⑤ 求助老师和家长;等等。
理由:我们是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容易受 到伤害。
(3)①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 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点】犯罪的特征及危害;自律;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1) 16岁的黄某以支付房租为由,敲门进入房东陶某家中实施抢劫,被刑事拘留,涉嫌犯罪,所以黄某的行为属于 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黄的行为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2)根据所学,面对非法分害,我们可以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尽量保护自己 不受伤害,巧妙周旋,记住歹徒或者施暴者的体貌特征和去向,求助老师和家长等。理由可以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题意可知,本题可以从如何预防犯罪的角度回答,具体可以从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 依法自律,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0.(2024八上·椒江期末)国家利益,你我有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维护国家利益】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鲜明特点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的个人微愿望和国家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微愿望 希望各科作业减少,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 希望爸爸妈妈更加关心我、理解我。 希望到市区的公交车以及站点数量多一点。
国家举措 实行“双减”政策,推动减负提质。 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述三位同学表达了哪些美好的愿望?它们与国家利益有什么关系?
(2)【保障国家安全】
【材料二】:赵某是国家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后被国外间谍人员策反。他利用专业网站传递大量国家航天机密,并收取巨额钱款,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安全部门侦破此案后,司法部门对赵某予以严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谈谈国家严惩赵某的必要性。
(3)【关心国家发展】
倡议书 全体市民们: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关心国家的发展,为此,我们向市民发出以下倡议: ①我们要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②    ……
除了倡议①外,请你从其他角度将倡议书补充完整。
【答案】(1)愿望:都渴望健康成长、家庭和睦、交通便利、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等。(答出两方面即可,2分)关系: ①在我国,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2)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 的重要保障,赵某的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严惩赵某 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
(3)示例一: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肩负起社会责任。示例二: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示例三: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关心社会 的发展。示例四:我们要尊法守法,做守法公民。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 希望各科作业减少,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这表达了 渴望健康成长的愿望。希望爸爸妈妈更加关心我、理解我。表达了 家庭和睦 的愿望。 希望到市区的公交车以及站点数量多一点。这表达了交通便利的愿望。
根据所学,这些愿望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本题可以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回答,具体可以从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 赵某的行为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国家严惩赵某说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本题可以从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严惩赵某 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结合上下文,可以从青少年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承担,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回答,如: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肩负起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等。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承担责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放出绚丽的光芒。
31.(2024八上·椒江期末)初冬涌泉,橘满枝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涌泉镇地处临海市中部,三面环山,土壤疏松肥沃,以微酸性红黄壤和中性水稻土、潮土为主,西南濒灵江,是著名的“中国无核蜜橘之乡”。临海市建立柑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示范项目,普及新技术的应用,保障蜜橘品质,努力让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
【材料二】:柑橘喜温、畏寒、喜湿、喜漫射光,其中温度是限制柑橘分布与生长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最为适宜。
涌泉镇橘园分布示意图
(1)涌泉镇位于   (填温度带)。由图可知,柑橘种植园沿   分布。
(2)根据材料,分析涌泉镇成为“中国无核蜜橘之乡”的自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为实现“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北温带;水源(或:河渠、池塘)
(2)①涌泉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温 度适宜,夏季降水丰沛;②西南濒灵江,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③土壤疏松肥沃,以微酸性红黄壤和中性水 稻土、潮土为主,适宜柑橘生长。
(3)①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 柑橘产业;②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③利用交通优势,扩大市场规模。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涌泉镇位于亚热带(填温度带)。由图可知,柑橘种植园沿水源分布。
(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①涌泉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温 度适宜,夏季降水丰沛;②西南濒灵江,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③土壤疏松肥沃,以微酸性红黄壤和中性水 稻土、潮土为主,适宜柑橘生长。
(3)、 临海市建立柑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示范项目,普及新技术的应用,保障蜜橘品质,努力让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 综合上述材料,建议:①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 柑橘产业;②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③利用交通优势,扩大市场规模。
【点评】 涌泉镇成为“中国无核蜜橘之乡”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三面环山,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水源充足,这些条件都非常适合柑橘生长。 为实现“蜜橘产业在涌泉发展如泉涌”,建议: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柑橘品质和产量。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涌泉蜜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科学管理,保障柑橘健康生长。
32.(2024八上·椒江期末)民族危亡,救亡图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民族伤痛】
【材料一】:如图。
图一 《南京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 图二 《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
图一与图二所示通商口岸的分布各有什么特点?通商口岸分布范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不懈探索】
【材料二】:如图。
图三
从图三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一个,写出对应事件的名称并简述其影响。
(3)【英勇抗争】[材料三]: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根据材料三,说说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联系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战争在中国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上的地位。
【答案】(1)图一:分布于东南沿海,图二: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沿长江分布)。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
(2)示例一:选①。对应事件的名称: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示例二:选②。对应事件的名称:戊戌变法。影响:戊 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示例三:选③。对应事件的名称: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示例四:选④。对应 事件的名称: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 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 解放的潮流。
(3)根本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
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特点:据材料一“图一 《南京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可知,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据材料一“图二 《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分布图”可知,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沿长江分布)。
说明: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次鸦片通商口岸分布范围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言之有理,史实正确即可。
示例一:选①。对应事件的名称: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示例二:选②。对应事件的名称:戊戌变法。影响:戊 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示例三:选③。对应事件的名称: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示例四:选④。对应 事件的名称: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 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 解放的潮流。
(3)原因:据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
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故答案为:(1)图一:分布于东南沿海,图二: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沿长江分布)。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2)示例一:选①。对应事件的名称: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示例二:选②。对应事件的名称:戊戌变法。影响:戊 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示例三:选③。对应事件的名称: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示例四:选④。对应 事件的名称: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 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 解放的潮流。(3)根本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次鸦片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近代化历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33.(2024八上·椒江期末)红船领航,奋楫扬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   ②   ③   ④   ⑤  
____ 中共一大   武装起义 ____   ____ 遵义会议   扭转时局 ____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     …     …     …      
1921年7月 1927年8月 1935年1月 1936年12月 1948年9月 时间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1)请仿照材料中⑤的格式,将年代尺补充完整。
(2)从②到④国共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变化的原因。
(3)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1)①开天辟地;②南昌起义;③生死攸关(或:重大转折);④西安事变
(2)变化:分裂到 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3)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 则两伤。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①:据材料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据材料一“1927年8月”“武装起义”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据材料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并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召开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
④:据材料一“1936年12月”“扭转时局”并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变化:据材料一“武装起义”“扭转时局”,结合所学可知,从②到④国共关系经历了分裂到合作的变化。
原因:据材料二“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日本侵略不断深入,民族矛盾日益加剧,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促使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故答案为:(1)①开天辟地②南昌起义③生死攸关(或:重大转折)④西安事变。(2)变化:分裂到 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3)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 则两伤。
【点评】本题以国共关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