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1.(2024七上·宁波期末)温带四季分明,夏季时有太阳直射现象。( )2.(2024七上·宁波期末)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3.(2024七上·宁波期末)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使得我国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4.(2024七上·宁波期末)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2024七上·宁波期末)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付出努力也一定会实现梦想。( )6.(2024七上·宁波期末)父母很宽容,就算子女做错了,也不需要跟父母沟通和道歉。7.(2024七上·宁波期末)保持心理健康需要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8.(2024七上·宁波期末)顺境的作用是积极的,逆境的作用是消极的。(2024七上·宁波期末)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完成下题。9.图一为中国地图,图二为浙江省地图,比较两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的比例尺更大 B.图二的实际范围更大C.图二的比例尺更小 D.图一的地理信息更简略10.图三是宁波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可知,宁波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1.图四中③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鞍部12.奉化区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秋游组织登山活动。图四中四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2024七上·宁波期末)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这一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14.(2024七上·宁波期末)《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可以在该书中查阅到的有( )①盘庚迁都到殷②齐桓公称霸③刘秀称帝④陈胜、吴广起义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4七上·宁波期末)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下列方位示意图能正确反映该局面的是( )A. B. C. D.16.(2024七上·宁波期末)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战役都对后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对重要战役的梳理,正确的有( )①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西周灭亡②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秦朝灭亡③200年,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④383年,淝水之战:前秦很快瓦解灭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7.(2024七上·宁波期末)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如图所示卡片推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 禁胡语、胡服2 改鲜卑姓为汉姓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促进农业发展 B.扩大疆域面积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中央集权18.(2024七上·宁波期末)对历史事件标志性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②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③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④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9.(2024七上·宁波期末)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____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A.十七号 B.十八号 C.十九号 D.二十号20.(2024七上·宁波期末)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人生美好的年华。初中阶段( )①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②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③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④比其他任何成长阶段都有意义和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2024七上·宁波期末)生活中有人当了科学家,有人成了文学家,但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虽然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可爱的;虽然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勤奋的。这告诉我们( )①人无完人,要悦纳自己的不完美②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③要我行我素,不必在乎他人的评价④要积极尝试,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2.(2024七上·宁波期末)老师告诉小轩妈妈:“小轩上课积极发言,同学们说遇到困难他总是很热心地提供帮助,但是希望他在作业、自我管理上能对自己更加严格。”这属于通过____的方式认识自己。“____”处应填( )A.对自我全面分析 B.同学评价C.小组评价 D.他人评价23.(2024七上·宁波期末)“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说明真正的友谊是( )①一种亲密的关系②不讲原则的③一种心灵的相遇④一成不变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4.(2024七上·宁波期末)某市举办“好家风推动好风尚”系列活动。家风好,则能家道兴盛,社会和谐;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告诉我们( )A.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B.要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意识C.家风必然带来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D.家风能推动整个社会的风气向善向好25.(2024七上·宁波期末)小萱对5G感兴趣,向科学老师请教。老师查了很多资料,为她讲解了5G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运用,同时觉得自己也学到了许多最新科技知识。这表明师生间( )A.智者为上,能者为尊 B.亦师亦友,教学相长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平等相待,交往无碍26.(2024七上·宁波期末)守护生命,我们既要爱护身体,又要滋养心灵。想要充盈精神世界,我们可以( )①在寒暑假参加博物馆研学活动②平时多注意作息规律③参加学校组织的红色演讲活动④参加学校组织的应急逃生演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7.(2024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漫画启示我们( )①遇到挫折是好事,挫折一定会使你成功②生活有苦有乐,挫折是不可避免的③挫折不可怕,每个人都能轻松应对④面对挫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8.(2024七上·宁波期末)2023年11月19日早上,奉化56岁的李平达老师顾不上自己感冒,跳入刺骨的河中,将一名落水女子救上岸。李老师的这一行动体现出( )①敬畏生命、生命至上②努力增强生命韧性③对他人生命的尊重④对他人生命的关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9.(2024七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勾蓝瑶寨,原由黄家村、上村、大兴三个村落组成的古瑶寨。从空中俯瞰,三村沿着曲折的山体,呈“品”字形分布。寨内仍保留明清古建筑达300多栋,造型精致,各具特色。材料二:图为“勾蓝瑶寨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1)勾蓝瑶寨附近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村落依地势而建,分布于海拔较低的盆地中。图中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是 米,可推测西北部山峰不高于 米。(2)黄家村南部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山谷/山脊),判断理由是 。(3)大兴村位于上村的 方向。流经黄家村的兰溪河源头于地势最高的上村蒲鲤生井冒出,并于与山涧汇为兰溪,推测兰溪河大致流向为 。(4)勾蓝瑶寨游客中心至蒲鲤生井的图上距离约为7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米。从蒲鲤生井出发,选择A、B两条路线前往村内制高点,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理由是 。30.(2024七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理制度演变,析文字史料】【材料一】:①②③【用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材料二】:图一 甲骨文 图二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 图三 《齐民要术》书影(1)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所指的制度(措施)。(2)根据示例,请在材料二中另选一幅图片加以解说。(提示:可以从名称、时期、地位、影响等方面介绍)示例:图一: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31.(2024七上·宁波期末)某学习小组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探究单,回答问题。探究性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资料的收集】【资料一】:图一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 图二 新石器时代的工具 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资料二】: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资料三】:《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到东晋南朝时已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1)【资料的分析】你能从资料一中获取什么信息?图三中生产工具的出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资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变法?(3)根据资料三概括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4)【探究的收获】经过本次探究性学习,归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32.(2024七上·宁波期末)某班开展“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完成该学习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请你一起解决。(1)【第一小组:问卷调查,探寻学习秘籍】七年级新生学习生活调查情况汇总表(节选)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基础不好13%;对一些学科缺乏兴趣28%;学科难度大35%;其他24%你是否制订过学习计划? 没有制订过28%;制订过但无法坚持37%;制订且一直坚持35%遇到学习困难你会如何解决? 寻求老师帮助15%;寻求同学帮助52%;不去解决9%;其他24%你是否有课前预习的习惯? 总是有29%;偶尔有45%;没有26%制作学习秘籍:根据调查表,请你为如何学习提出好的建议。(2)【第二小组:密切交流,制作交友秘籍】在完成“制作交友秘籍”这一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小文和小方产生了观点分歧。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小文 网上交友危害多,我们要拒绝网上交友。小方 网上交友天地广,我们要在网上多结交朋友。(3)【第三小组:合作探析,完善亲师秘籍】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请你为“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出谋划策,完善“亲师秘籍”。(3分)亲师秘籍(片段)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要① 2.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要② 3.在师生交往中,我们还要③ 4.…该班项目化成果《中学生,你不一样了》小册子“出炉”了,内容包含了“学习秘籍”“交友秘籍”“亲师秘籍”三个篇章。他们的成果获得了其他班级同学的热烈掌声!不过,老师指出,还可以再增加一些新篇章让成果更加完善。(4)请你再拟定一个新篇章的名称,为他们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33.(2024七上·宁波期末)【稻田里的守望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10月14日,袁隆平生前牵挂的水稻传来测产喜讯,超级稻单产1251.5千克,耐盐碱水稻亩产再创历史新高。斯人已逝,传承是最好的怀念。(1)根据“缘起”和“抉择”,说说袁隆平的少年志向。这对我们树立梦想有何启示?(2)结合“逐梦”,请你说说面对挫折,袁隆平是如何增强生命韧性的。(3)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认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是位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没有直射现象,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故说法错误。【点评】 热带全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2.【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他们都会制造简单的打制工具,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3.【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经营,使得我国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由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域都护府,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4.【答案】错误【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三国鼎立,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5.【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所以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一定会实现梦想的观点太绝对,因此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努力的认识,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努力也有方法。6.【答案】错误【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做为子女做错了,应主动与父母沟通和道歉,所以题文中的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孝亲敬长和建设和谐家庭的认识,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7.【答案】正确【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 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心理健康,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8.【答案】错误【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顺境和逆境都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答案】9.D10.B11.A12.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9.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根据题意,图一为中国地图,图二为浙江省地图,比较两者,图一比例尺小,实际范围大,地理信息比较简略。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0.根据所学知识,采用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可以判断气候类型。图三是宁波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可知,宁波的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四中③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谷。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图四中四条登山路线中,等高线最稀疏的也是最省力的。因此,最省力的是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进步,促使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从而使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故选D项。建筑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步,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A项。人工取火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步,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B项。饲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步,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人类的演进,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4.【答案】A【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史记》”并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因此在《史记》中可以查阅到的史实有①盘庚迁都到殷 ②齐桓公称霸④陈胜、吴广起义,由此得出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项。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不在《史记》记载范围内,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史记》,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5.【答案】C【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结合所学可知,魏位于北方,孙权建立吴,位于江东,而刘备建立蜀汉,位于西方,由此得出示意图C能正确反映三国局面,故选C项。示意图ABD标示的三国方位错误,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三国鼎立局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16.【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提取答案关键信息“梳理正确的古代战役”,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①梳理错误;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刘邦攻占咸阳,宣告秦朝灭亡,故②梳理错误;200年,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③梳理正确;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战败,走向瓦解灭亡,故④梳理正确。由此可知,③④正确,故选D项。①②不正确,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重要战役,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7.【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禁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改革”,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没有涉及促进农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没有涉及扩大疆域面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没有涉及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8.【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标志性意义表述正确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①表述正确;秦朝末年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②表述错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政权,③表述错误;汉武帝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④表述正确。综上可知,①④表述正确,故选B项。而②③表述错误,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重大历史事件,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9.【答案】C【知识点】2024年时事热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故选C项。材料描述的是神舟十九号,不是十七号,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神舟十九号,不是十八号,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神舟十九号,不是二十号,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神舟十九号,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0.【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由此可知,①②③说法正确,故选A项。④夸大了初中阶段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初中阶段的独特性,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1.【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材料“虽然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可爱的;虽然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勤奋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接纳自己,人无完人,要悦纳自己的不完美,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由引可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不能我行我素,对于他人的评价要重视,善于听取别人的看法,故③错误;人要学会“要积极尝试,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故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此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接纳自己,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2.【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题干“老师告诉小轩妈妈”“小轩上课积极发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老师对子轩的评价,属于他人评价,故选D项。对自我全面分析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而材料反映的是他人评价,排除A项。同学评价是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彼此的表现和成就进行的一种评价,而材料反映的是他人评价,排除B项。小组评价是指将小组所有成员的工作看作一个整体来评价 ,而材料反映的是他人评价,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正确认识自己,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3.【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据题干“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诗文意为酒应当与知心朋友一起饮,诗应当对能理解的人吟诵。认识的人很多,但是称得上是知心朋友的又能有几个。由此说明,真正的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一种心灵的相遇害,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不讲原则的不是真正的友谊,并且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故②④说法错误,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友谊的特质,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4.【答案】B【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据题干“好家风推动好风尚”“家风好,则能家道兴盛,社会和谐;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告诉我们要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意识,故选B项。“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表述正确,但与“好家风推动好风尚”不符,排除A项。“家风有助于推动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但“必然”之说夸大了家风的作用,排除C项。“良好家风能推动整个社会的风气向善向好”,差的家风对社会造成伤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家风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5.【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题干“小萱对5G感兴趣,向科学老师请教”“……同时觉得自己也学到了许多最新科技知识”,结合所学可知,科学老师一方面引领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又与学生交流互动,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表明师生之间亦师亦友,教学相长,故选B项。“智者为上,能者为尊”是指拥有智慧的人是最重要的,有能力的人值得尊敬,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指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平等相待,交往无碍”是指是交往过程中,双方要坚持平等的原则,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包容,建才能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与材料内空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师生交往,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6.【答案】C【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题干“滋养心灵”“充盈精神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滋养心灵,盈精神世界的方式很多,如我们可以在寒暑假参加博物馆研修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红色文化教育研学活动,等等,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平时多注意作息规律”是爱护身体的体现,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应急逃生演练”则是掌握自护自救的方法,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考查对充盈精神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7.【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据漫画信息“生活就象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材告诉我们生活有苦有乐,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面对面对挫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应对,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挫折能使能吸取教训,但也会使丧失斗志,并且面临挫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应对,故①③没有认识到挫折的消极影响,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对挫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8.【答案】D【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珍爱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据题干“李平达老师顾不上自己感冒,跳入刺骨的河中,将一名落水女子救上岸”,结合所学可知,李平达老师为救落水女子,不顾自己感冒,跳入刺骨的河中,体现了敬畏生命、生命至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生命的关切,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努力增强生命韧性的内容,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珍爱生命,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9.【答案】(1)丘陵;15;360(2)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3)西北;自 东 北 向 西 南(4)1 4 0 0;A;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勾蓝瑶寨附近地区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因此,主要的地形类型是丘陵,村落依地势而建,分布于海拔较低的盆地中。图中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是15米,可推测西北部山峰不高于360米。(2)、黄家村南部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山谷/山脊),判断理由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3)、根据指向标定向法,大兴村位于上村的西北方向。流经黄家村的兰溪河源头于地势最高的上村蒲鲤生井冒出,并于与山涧汇为兰溪,推测兰溪河大致流向为 自东北向西南。(4)、根据给出的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因此,勾蓝瑶寨游客中心至蒲鲤生井的图上距离约为7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400米。从蒲鲤生井出发,选择A、B两条路线前往村内制高点,坡度较缓的是 A 路线,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0.【答案】(1)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③削弱地方势力(2)图二:西汉时 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图三:《齐民要术》 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周王、诸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据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郡县”,结合所学可知,第二幅图反映的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据材料一“汉武帝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势力。(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从从名称、时期、地位、影响等方面介绍,言之有理即可。如图二:西汉时 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图三:《齐民要术》 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等。故答案为:(1)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③削弱地方势力。(2)图二:西汉时 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图三:《齐民要术》 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31.【答案】(1)由原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影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加速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2)商鞅变法。(3)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 速发展。(4)生产工具的进步;有效的社会变革;劳动力的增加;社会的安定;等等【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信息:据材料一“图一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图二 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料一反映了古代人类由原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影响:据“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三中生产工具的是铁犁牛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加速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2)据材料二“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3)据材料三“(江南)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料三概括江南地区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 速发展。(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有效的社会变革;劳动力的增加;社会的安定等等,是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故答案为:(1)由原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影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加速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2)商鞅变法。(3)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 速发展。(4)生产工具的进步;有效的社会变革;劳动力的增加;社会的安定;等等【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农业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鞅变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相关历史知识。(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江南开发。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江南开发的相关历史知识。(4)本题主考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32.【答案】(1)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2)观点: 要慎重结交网友。理由: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 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3)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 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反省自己,完善自我;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理解、关心老师。(4)示例:“正确认识自己”“构筑梦想”“爱在家人间”等。【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我;网络交往;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1)据材料【第一小组:问卷调查,探寻学习秘籍】“七年级新生学习生活调查情况汇总表”“对一些学科缺乏兴趣28%”并结合所学可知,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据材料“没有制订过28%;制订过但无法坚持37%”并结合所学可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据材料“寻求老师帮助15%;寻求同学帮助52%;不去解决9%”并结合所学可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2)本题为观点阐述试题。据材料“网上交友危害多”“网上交友天地广”并结合所学可知,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一定要慎重,由此可提取观点为“要慎重结交网友”。然后结合所学可知,从正反两面展开阐述,说明理由即可。如:观点:要慎重结交网友。理由: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 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3)据材料“安其学而亲其师”“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 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要反省自己,完善自我;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师生交往中,我们还要主动理解、关心老师。(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正确认识自己”“构筑梦想”“爱在家人间”等。故答案为:(1)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2)观点: 要慎重结交网友。理由: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 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3)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 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反省自己,完善自我;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理解、关心老师。(4)示例:“正确认识自己”“构筑梦想”“爱在家人间”等。【点评】(1)本题主考查初中学习生活,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为观点阐述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3)本题是基础知识的运用,主要知识考点是尊师亲师,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33.【答案】(1)袁隆平的少年志向:决心要为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启示:①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2)面对无数失败和质疑,他从未被困难击垮。可见,袁隆平发掘生命力 量的方法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 难。(3)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劳动给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袁隆平通过劳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社会做出了 极大的贡献,体现了他极大的人生价值。【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1)志向:据材料“……决心解决‘吃饭’问题”“禾下乘凉梦”可知,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就决心要为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启示:结合所学可知,通过对袁隆平的少年志向的认识告诉我们,树立梦想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2)据材料“但他从未被困顿击垮”“他总说,‘爬起来再干就是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无数失败和质疑,袁隆平从未被困难击垮。可见,袁隆平发掘生命力 量的方法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 难。(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劳动给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袁隆平通过劳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社会做出了 极大的贡献,体现了他极大的人生价值。故答案为:(1)袁隆平的少年志向:决心要为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启示:①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2)面对无数失败和质疑,他从未被困难击垮。可见,袁隆平发掘生命力 量的方法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 难。(3)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劳动给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袁隆平通过劳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社会做出了 极大的贡献,体现了他极大的人生价值。【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1 / 1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1.(2024七上·宁波期末)温带四季分明,夏季时有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错误【知识点】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是位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没有直射现象,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故说法错误。【点评】 热带全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2.(2024七上·宁波期末)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他们都会制造简单的打制工具,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3.(2024七上·宁波期末)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使得我国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经营,使得我国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由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域都护府,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4.(2024七上·宁波期末)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错误【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三国鼎立,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5.(2024七上·宁波期末)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付出努力也一定会实现梦想。( )【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所以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一定会实现梦想的观点太绝对,因此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努力的认识,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努力也有方法。6.(2024七上·宁波期末)父母很宽容,就算子女做错了,也不需要跟父母沟通和道歉。【答案】错误【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做为子女做错了,应主动与父母沟通和道歉,所以题文中的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孝亲敬长和建设和谐家庭的认识,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7.(2024七上·宁波期末)保持心理健康需要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答案】正确【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 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心理健康,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8.(2024七上·宁波期末)顺境的作用是积极的,逆境的作用是消极的。【答案】错误【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顺境和逆境都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024七上·宁波期末)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完成下题。9.图一为中国地图,图二为浙江省地图,比较两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的比例尺更大 B.图二的实际范围更大C.图二的比例尺更小 D.图一的地理信息更简略10.图三是宁波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可知,宁波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1.图四中③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鞍部12.奉化区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秋游组织登山活动。图四中四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D10.B11.A12.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9.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根据题意,图一为中国地图,图二为浙江省地图,比较两者,图一比例尺小,实际范围大,地理信息比较简略。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0.根据所学知识,采用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可以判断气候类型。图三是宁波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可知,宁波的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四中③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谷。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图四中四条登山路线中,等高线最稀疏的也是最省力的。因此,最省力的是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3.(2024七上·宁波期末)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这一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进步,促使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从而使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故选D项。建筑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步,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A项。人工取火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步,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B项。饲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步,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人类的演进,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4.(2024七上·宁波期末)《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可以在该书中查阅到的有( )①盘庚迁都到殷②齐桓公称霸③刘秀称帝④陈胜、吴广起义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史记》”并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因此在《史记》中可以查阅到的史实有①盘庚迁都到殷 ②齐桓公称霸④陈胜、吴广起义,由此得出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项。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不在《史记》记载范围内,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史记》,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5.(2024七上·宁波期末)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下列方位示意图能正确反映该局面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结合所学可知,魏位于北方,孙权建立吴,位于江东,而刘备建立蜀汉,位于西方,由此得出示意图C能正确反映三国局面,故选C项。示意图ABD标示的三国方位错误,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三国鼎立局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16.(2024七上·宁波期末)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战役都对后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对重要战役的梳理,正确的有( )①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西周灭亡②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秦朝灭亡③200年,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④383年,淝水之战:前秦很快瓦解灭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提取答案关键信息“梳理正确的古代战役”,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①梳理错误;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刘邦攻占咸阳,宣告秦朝灭亡,故②梳理错误;200年,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③梳理正确;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战败,走向瓦解灭亡,故④梳理正确。由此可知,③④正确,故选D项。①②不正确,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重要战役,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7.(2024七上·宁波期末)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如图所示卡片推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 禁胡语、胡服2 改鲜卑姓为汉姓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促进农业发展 B.扩大疆域面积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禁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改革”,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没有涉及促进农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没有涉及扩大疆域面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没有涉及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8.(2024七上·宁波期末)对历史事件标志性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②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③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④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标志性意义表述正确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①表述正确;秦朝末年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②表述错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政权,③表述错误;汉武帝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④表述正确。综上可知,①④表述正确,故选B项。而②③表述错误,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重大历史事件,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9.(2024七上·宁波期末)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____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A.十七号 B.十八号 C.十九号 D.二十号【答案】C【知识点】2024年时事热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故选C项。材料描述的是神舟十九号,不是十七号,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神舟十九号,不是十八号,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神舟十九号,不是二十号,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神舟十九号,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0.(2024七上·宁波期末)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人生美好的年华。初中阶段( )①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②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③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④比其他任何成长阶段都有意义和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由此可知,①②③说法正确,故选A项。④夸大了初中阶段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初中阶段的独特性,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1.(2024七上·宁波期末)生活中有人当了科学家,有人成了文学家,但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虽然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可爱的;虽然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勤奋的。这告诉我们( )①人无完人,要悦纳自己的不完美②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③要我行我素,不必在乎他人的评价④要积极尝试,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材料“虽然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可爱的;虽然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勤奋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接纳自己,人无完人,要悦纳自己的不完美,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由引可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不能我行我素,对于他人的评价要重视,善于听取别人的看法,故③错误;人要学会“要积极尝试,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故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此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接纳自己,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2.(2024七上·宁波期末)老师告诉小轩妈妈:“小轩上课积极发言,同学们说遇到困难他总是很热心地提供帮助,但是希望他在作业、自我管理上能对自己更加严格。”这属于通过____的方式认识自己。“____”处应填( )A.对自我全面分析 B.同学评价C.小组评价 D.他人评价【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题干“老师告诉小轩妈妈”“小轩上课积极发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老师对子轩的评价,属于他人评价,故选D项。对自我全面分析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而材料反映的是他人评价,排除A项。同学评价是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彼此的表现和成就进行的一种评价,而材料反映的是他人评价,排除B项。小组评价是指将小组所有成员的工作看作一个整体来评价 ,而材料反映的是他人评价,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正确认识自己,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3.(2024七上·宁波期末)“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说明真正的友谊是( )①一种亲密的关系②不讲原则的③一种心灵的相遇④一成不变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据题干“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诗文意为酒应当与知心朋友一起饮,诗应当对能理解的人吟诵。认识的人很多,但是称得上是知心朋友的又能有几个。由此说明,真正的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一种心灵的相遇害,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不讲原则的不是真正的友谊,并且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故②④说法错误,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友谊的特质,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4.(2024七上·宁波期末)某市举办“好家风推动好风尚”系列活动。家风好,则能家道兴盛,社会和谐;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告诉我们( )A.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B.要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意识C.家风必然带来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D.家风能推动整个社会的风气向善向好【答案】B【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据题干“好家风推动好风尚”“家风好,则能家道兴盛,社会和谐;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告诉我们要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意识,故选B项。“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表述正确,但与“好家风推动好风尚”不符,排除A项。“家风有助于推动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但“必然”之说夸大了家风的作用,排除C项。“良好家风能推动整个社会的风气向善向好”,差的家风对社会造成伤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家风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5.(2024七上·宁波期末)小萱对5G感兴趣,向科学老师请教。老师查了很多资料,为她讲解了5G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运用,同时觉得自己也学到了许多最新科技知识。这表明师生间( )A.智者为上,能者为尊 B.亦师亦友,教学相长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平等相待,交往无碍【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题干“小萱对5G感兴趣,向科学老师请教”“……同时觉得自己也学到了许多最新科技知识”,结合所学可知,科学老师一方面引领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又与学生交流互动,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表明师生之间亦师亦友,教学相长,故选B项。“智者为上,能者为尊”是指拥有智慧的人是最重要的,有能力的人值得尊敬,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指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平等相待,交往无碍”是指是交往过程中,双方要坚持平等的原则,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包容,建才能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与材料内空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师生交往,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6.(2024七上·宁波期末)守护生命,我们既要爱护身体,又要滋养心灵。想要充盈精神世界,我们可以( )①在寒暑假参加博物馆研学活动②平时多注意作息规律③参加学校组织的红色演讲活动④参加学校组织的应急逃生演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据题干“滋养心灵”“充盈精神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滋养心灵,盈精神世界的方式很多,如我们可以在寒暑假参加博物馆研修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红色文化教育研学活动,等等,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平时多注意作息规律”是爱护身体的体现,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应急逃生演练”则是掌握自护自救的方法,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考查对充盈精神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7.(2024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漫画启示我们( )①遇到挫折是好事,挫折一定会使你成功②生活有苦有乐,挫折是不可避免的③挫折不可怕,每个人都能轻松应对④面对挫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据漫画信息“生活就象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材告诉我们生活有苦有乐,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面对面对挫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应对,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挫折能使能吸取教训,但也会使丧失斗志,并且面临挫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应对,故①③没有认识到挫折的消极影响,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对挫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8.(2024七上·宁波期末)2023年11月19日早上,奉化56岁的李平达老师顾不上自己感冒,跳入刺骨的河中,将一名落水女子救上岸。李老师的这一行动体现出( )①敬畏生命、生命至上②努力增强生命韧性③对他人生命的尊重④对他人生命的关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珍爱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据题干“李平达老师顾不上自己感冒,跳入刺骨的河中,将一名落水女子救上岸”,结合所学可知,李平达老师为救落水女子,不顾自己感冒,跳入刺骨的河中,体现了敬畏生命、生命至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生命的关切,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努力增强生命韧性的内容,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珍爱生命,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9.(2024七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勾蓝瑶寨,原由黄家村、上村、大兴三个村落组成的古瑶寨。从空中俯瞰,三村沿着曲折的山体,呈“品”字形分布。寨内仍保留明清古建筑达300多栋,造型精致,各具特色。材料二:图为“勾蓝瑶寨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1)勾蓝瑶寨附近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村落依地势而建,分布于海拔较低的盆地中。图中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是 米,可推测西北部山峰不高于 米。(2)黄家村南部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山谷/山脊),判断理由是 。(3)大兴村位于上村的 方向。流经黄家村的兰溪河源头于地势最高的上村蒲鲤生井冒出,并于与山涧汇为兰溪,推测兰溪河大致流向为 。(4)勾蓝瑶寨游客中心至蒲鲤生井的图上距离约为7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米。从蒲鲤生井出发,选择A、B两条路线前往村内制高点,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理由是 。【答案】(1)丘陵;15;360(2)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3)西北;自 东 北 向 西 南(4)1 4 0 0;A;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勾蓝瑶寨附近地区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因此,主要的地形类型是丘陵,村落依地势而建,分布于海拔较低的盆地中。图中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是15米,可推测西北部山峰不高于360米。(2)、黄家村南部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山谷/山脊),判断理由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3)、根据指向标定向法,大兴村位于上村的西北方向。流经黄家村的兰溪河源头于地势最高的上村蒲鲤生井冒出,并于与山涧汇为兰溪,推测兰溪河大致流向为 自东北向西南。(4)、根据给出的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因此,勾蓝瑶寨游客中心至蒲鲤生井的图上距离约为7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400米。从蒲鲤生井出发,选择A、B两条路线前往村内制高点,坡度较缓的是 A 路线,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0.(2024七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理制度演变,析文字史料】【材料一】:①②③【用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材料二】:图一 甲骨文 图二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 图三 《齐民要术》书影(1)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所指的制度(措施)。(2)根据示例,请在材料二中另选一幅图片加以解说。(提示:可以从名称、时期、地位、影响等方面介绍)示例:图一: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答案】(1)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③削弱地方势力(2)图二:西汉时 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图三:《齐民要术》 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周王、诸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据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郡县”,结合所学可知,第二幅图反映的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据材料一“汉武帝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势力。(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从从名称、时期、地位、影响等方面介绍,言之有理即可。如图二:西汉时 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图三:《齐民要术》 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等。故答案为:(1)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③削弱地方势力。(2)图二:西汉时 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图三:《齐民要术》 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31.(2024七上·宁波期末)某学习小组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探究单,回答问题。探究性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资料的收集】【资料一】:图一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 图二 新石器时代的工具 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资料二】: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资料三】:《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到东晋南朝时已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1)【资料的分析】你能从资料一中获取什么信息?图三中生产工具的出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资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变法?(3)根据资料三概括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4)【探究的收获】经过本次探究性学习,归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答案】(1)由原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影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加速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2)商鞅变法。(3)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 速发展。(4)生产工具的进步;有效的社会变革;劳动力的增加;社会的安定;等等【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信息:据材料一“图一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图二 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料一反映了古代人类由原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影响:据“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三中生产工具的是铁犁牛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加速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2)据材料二“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3)据材料三“(江南)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料三概括江南地区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 速发展。(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有效的社会变革;劳动力的增加;社会的安定等等,是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故答案为:(1)由原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影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加速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2)商鞅变法。(3)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 速发展。(4)生产工具的进步;有效的社会变革;劳动力的增加;社会的安定;等等【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农业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鞅变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相关历史知识。(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江南开发。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江南开发的相关历史知识。(4)本题主考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32.(2024七上·宁波期末)某班开展“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完成该学习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请你一起解决。(1)【第一小组:问卷调查,探寻学习秘籍】七年级新生学习生活调查情况汇总表(节选)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基础不好13%;对一些学科缺乏兴趣28%;学科难度大35%;其他24%你是否制订过学习计划? 没有制订过28%;制订过但无法坚持37%;制订且一直坚持35%遇到学习困难你会如何解决? 寻求老师帮助15%;寻求同学帮助52%;不去解决9%;其他24%你是否有课前预习的习惯? 总是有29%;偶尔有45%;没有26%制作学习秘籍:根据调查表,请你为如何学习提出好的建议。(2)【第二小组:密切交流,制作交友秘籍】在完成“制作交友秘籍”这一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小文和小方产生了观点分歧。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小文 网上交友危害多,我们要拒绝网上交友。小方 网上交友天地广,我们要在网上多结交朋友。(3)【第三小组:合作探析,完善亲师秘籍】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请你为“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出谋划策,完善“亲师秘籍”。(3分)亲师秘籍(片段)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要① 2.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要② 3.在师生交往中,我们还要③ 4.…该班项目化成果《中学生,你不一样了》小册子“出炉”了,内容包含了“学习秘籍”“交友秘籍”“亲师秘籍”三个篇章。他们的成果获得了其他班级同学的热烈掌声!不过,老师指出,还可以再增加一些新篇章让成果更加完善。(4)请你再拟定一个新篇章的名称,为他们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答案】(1)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2)观点: 要慎重结交网友。理由: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 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3)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 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反省自己,完善自我;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理解、关心老师。(4)示例:“正确认识自己”“构筑梦想”“爱在家人间”等。【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我;网络交往;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1)据材料【第一小组:问卷调查,探寻学习秘籍】“七年级新生学习生活调查情况汇总表”“对一些学科缺乏兴趣28%”并结合所学可知,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据材料“没有制订过28%;制订过但无法坚持37%”并结合所学可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据材料“寻求老师帮助15%;寻求同学帮助52%;不去解决9%”并结合所学可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2)本题为观点阐述试题。据材料“网上交友危害多”“网上交友天地广”并结合所学可知,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一定要慎重,由此可提取观点为“要慎重结交网友”。然后结合所学可知,从正反两面展开阐述,说明理由即可。如:观点:要慎重结交网友。理由: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 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3)据材料“安其学而亲其师”“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 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要反省自己,完善自我;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师生交往中,我们还要主动理解、关心老师。(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正确认识自己”“构筑梦想”“爱在家人间”等。故答案为:(1)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2)观点: 要慎重结交网友。理由: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 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3)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 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反省自己,完善自我;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理解、关心老师。(4)示例:“正确认识自己”“构筑梦想”“爱在家人间”等。【点评】(1)本题主考查初中学习生活,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为观点阐述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3)本题是基础知识的运用,主要知识考点是尊师亲师,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33.(2024七上·宁波期末)【稻田里的守望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10月14日,袁隆平生前牵挂的水稻传来测产喜讯,超级稻单产1251.5千克,耐盐碱水稻亩产再创历史新高。斯人已逝,传承是最好的怀念。(1)根据“缘起”和“抉择”,说说袁隆平的少年志向。这对我们树立梦想有何启示?(2)结合“逐梦”,请你说说面对挫折,袁隆平是如何增强生命韧性的。(3)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认识。【答案】(1)袁隆平的少年志向:决心要为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启示:①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2)面对无数失败和质疑,他从未被困难击垮。可见,袁隆平发掘生命力 量的方法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 难。(3)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劳动给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袁隆平通过劳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社会做出了 极大的贡献,体现了他极大的人生价值。【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1)志向:据材料“……决心解决‘吃饭’问题”“禾下乘凉梦”可知,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就决心要为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启示:结合所学可知,通过对袁隆平的少年志向的认识告诉我们,树立梦想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2)据材料“但他从未被困顿击垮”“他总说,‘爬起来再干就是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无数失败和质疑,袁隆平从未被困难击垮。可见,袁隆平发掘生命力 量的方法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 难。(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劳动给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袁隆平通过劳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社会做出了 极大的贡献,体现了他极大的人生价值。故答案为:(1)袁隆平的少年志向:决心要为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启示:①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2)面对无数失败和质疑,他从未被困难击垮。可见,袁隆平发掘生命力 量的方法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 难。(3)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劳动给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袁隆平通过劳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社会做出了 极大的贡献,体现了他极大的人生价值。【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