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宣传教育主题班会暨保护森林主题教育1 课件 (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植树节宣传教育主题班会暨保护森林主题教育1 课件 (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植树节
——暨保护森林主题教育课件

根发于泥土之中
生枝于天地之间
不断地向着天空发展
一年四季
冬去春来
或许几代王朝早已不在
但是当年的老树仍新发嫩芽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归有光将思念寄寓一颗枇杷树。我国自古便有在清明节种树的传统,古书《岁时百问》中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古人在清明节植树,不仅出于清明期间阳光明媚、春雨飞洒使得树种的存活率更高,也是以种树的形式抚慰人们心中对逝者的悲痛思念,象征着来年的希望。
前言
目录

植树节的起源与价值

植树节的主题与发展

认识森林及森林的作用

为什么保护森林及如何保护森林
第壹部分
植树节的起源与价值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植树节的设立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植树节的起源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1915年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植树的价值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第贰部分
植树节的主题与发展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历年主题
植树节节徽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2009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与大树在一起。
2011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3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2015年的植树节主题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2016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2017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气候、人类、社会”
2018年的植树节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中国。
节日的发展
1912年5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节日的发展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
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世界各地的植树节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
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
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
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
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
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
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
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
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第叁部分
认识森林及森林的作用
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森林
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人类文化的摇篮
生命的资源
大自然的装饰美化师
野生动植物的栖殖场
金色的宝库
绿色宝库
天然氧气制造厂
天然氧气制造厂
天然的吸尘机
天然的吸尘机
天然蓄水库
地球之肺
森林的种类
中国现有原生性森林已不多,它们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区。按森林外貌划分,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约各占一半,前者占49.5%,后者占47.5%,其余3%为针阔叶混交林
阔叶林
混交林
针叶林
针叶林是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耐旱和喜温、喜湿等类型的针叶纯林和混交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属一些耐寒树种组成。通常称为北方针叶林,也称泰加林。其中由落叶松组成的称为明亮针叶林,而以云杉、冷杉为建群树种的称为暗针叶林。
混交林是两种以上树种所构成的林分。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成。林中如树种搭配适当,可提高林分的生产率和稳定性,林木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生长比较迅速,病虫害、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较轻,且能提供多种多样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防护作用较强。
由阔叶树种组成的树林,叶子宽阔的树林,相对于针叶林和普通叶子的树林。生长于热带,部分生长于亚热带。
中国的经济林树种大部分是阔叶树种,它除生产木材外,还可生产木本粮油、干鲜果品、软木、药材等产品;另外,蜜源阔叶树也很丰富,可以开发利用。
森林分布的数量
34.5亿公顷
21世纪初世界森林面积
1/4
21世纪初世界森林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
3837.3亿立方米
21世纪初世界森林蓄积量为
4404.8亿吨
21世纪初世界森林生物量
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森林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欧洲(含俄罗斯)森林面积最大,为9.3亿公顷,占全球的27.0%,森林覆盖率41.3%,人均森林面积1.3公顷
南美洲,森林面积为8.7亿公顷,占全球的25.2%,森林覆盖率49.7%,人均森林面积2.7公顷;
南美洲,森林面积为8.7亿公顷,占全球的25.2%,森林覆盖率49.7%,人均森林面积2.7公顷;
非洲,森林面积约为5.2亿公顷,占全球的15.1%,森林覆盖率17.7%,人均森林面积0.7公顷;
亚洲,森林面积为5.0亿公顷,占全球的14.5%,森林覆盖率16.4%,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
大洋洲,森林面积为0.9亿公顷,占全球的2.7%,森林覆盖率10.7%,人均森林面积3.2公顷。
森林的作用
社会作用
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提供资源
提供栖息地
减少噪音
旅游资源
提供木材
自然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
控制全球变暖
第肆部分
为何及如何保护森林
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保护的森林的原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一天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一辈子。
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大约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植树造林。这样树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
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30度气温可以降到二十几度左右。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00-400个。
如何保护森林
保护森林非常急迫,只有全社会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才能减少和减轻类似的天气气候灾害。
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制订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林业生产的结构与布局。
制定保护森林的法令,实行以法治林,严惩乱砍滥伐森林,限制采伐量和采伐方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和制止乱砍滥伐的"三防"体系。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丰富和具有代表性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
植树造林,特别要多造薪炭林和用材林,以减轻樵柴和商业性采伐对森林的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