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学一年级下册(冀人版) 教学设计11.《和谐共生》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和谐共生”的含义,知道人类与动植物、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人类与动植物、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能够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科学态度目标:感受自然之美,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树立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谐共生”的含义,知道人类与动植物、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收集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5分钟)1.播放视频:美丽的大自然(包含各种动植物和自然景观)。2.提问: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引导学生说出“和谐”、“共生”等词语,并引出课题“和谐共生”。(二) 探究新知 (20分钟)1.活动一:寻找身边的“朋友”学生分组,在校园或教室周围寻找动植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并记录下来。小组分享观察结果,并讨论:这些动植物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人类与动植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相互依存,和谐共生。2.活动二:假如没有它们教师出示图片: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丰收的农田等。提问:如果没有了树木、河流、昆虫等,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3.活动三:我们是朋友播放视频:人类保护动植物的故事。提问:视频中的人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我们要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与它们和谐相处。(三) 拓展延伸 (10分钟)1.小小设计师:学生分组,设计一幅“和谐共生”主题的画,并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小组展示作品,并介绍设计理念。2.环保小卫士:制定班级环保公约,并承诺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四) 总结评价 (5分钟)1.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2.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与所有的生命和谐共生。五、板书设计11.和谐共生人类 ←→ 动植物 ↑ 自然环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谐共生”的含义,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七、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2.和家人一起讨论,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