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法律与生活》3.2《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政治认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认同合同的履行需要当事人诚实守信。
2. 科学精神:明确合同的相关知识,理解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内容、变更以及违约责任的内涵和承担方式。
3. 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类合同纠纷,善于用法律规范双方权利义务。
4. 公共参与:学会依法诚信订立并履行合同,做一个有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合同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原则、诚信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
合同内容、变更以及违约责任的内涵和承担方式。
2. 教学难点:
理解合同的违约责任,熟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了解免除违约责任的情形。
三、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违约责任。
2.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合同履行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合同履行的过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5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简短的合同纠纷案例视频,如“某公司未按期交付货物被客户起诉”的案例,引出“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的主题。
提问:在这个案例中,公司为什么会被起诉?你认为公司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 讲授新课(约30分钟)
一诺千金 重在履行
合同履行的含义:解释合同履行是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行为。
合同履行的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诚信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要积极配合对方,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通过具体案例(如保险公司全面履行赔付义务)来阐述这些原则。
合同履行的要求:明确合同内容,强调合同条款的重要性。
合同的变更:解释合同变更的原因和要求(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言而有信 违约有责
违约与违约责任:解释违约的含义和违约责任的内涵。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介绍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
违约免责的原因和分类:介绍法定免责情形(如不可抗力)和约定免责情形。通过具体案例(如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来阐述违约责任的承担和免责情形。
3. 课堂互动(约1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合同纠纷案例,讨论案例中的合同履行问题、违约责任及承担方式等。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总结提升(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内容、变更以及违约责任的内涵和承担方式。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依法诚信订立并履行合同,做一个有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五、作业布置
1. 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一个身边的合同纠纷案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包括案情介绍、合同履行情况、违约责任及承担方式等。
2. 预习任务: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财产权纠纷问题。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的参与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违约责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