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应城市(2024-2025)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道德与法治部分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1.观察下图。从中我们可得出的主要道理是(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B.个人的生活空间在不停地变换C.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D.人的身份是由亲朋好友确定的2.2024年9月9日至15日,我国开展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宣传活动。维护网络安全,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依法治理网络,提高生活水平 ②加强网络监管,加大处罚力度③坚持诚实守信,恪守法律原则 ④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中关于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表现(部分摘录)如下表,针对表中反映的情况,青少年应该( )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好友 38.9%避免浏览不良内容 32.9%注意分辨网络谣言 27.6%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B.避免网络沉迷,学会“信息节食”C.利用网络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D.重视辨析网络信息,加强风险防范4.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公交站台,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提醒:“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规则靠强制力保证实施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规则就是为了限制自由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5.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安徽桐城六尺巷时说,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六尺巷“让”出的传统美德是( )A.平等待人 B.尊重他人 C.宽以待人 D.乐于助人6.2024年8月,一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时,用钥匙在城墙上刻下名字,被其他游客举报。北京市延庆公安分局八达岭派出所一路追踪,将已经“转战”颐和园的游客唐某查获。最终,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唐某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200元的处罚。该案例警示我们( )A.要规范自身行为,不做违法之事 B.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法律意识不强的人必定违法犯罪 D.受到侵害后要追究违法者的责任7.某班开展“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以下案件可作为该模拟法庭使用的( )A.王某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某熊猫基地参观B.李某因在高速路上超速违章被系统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被审判机关依法判处三年有期徒刑D.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见利眼红,私自毁约8.小燕在《我的角色和责任》演讲稿中写道:“农民的责任是种出粮食,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责任是学好文化知识。”这表明( )A.人们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不断变化的B.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C.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是完全相同的D.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只承担一种责任9.双胞胎姐妹李智琳、李慧琳,出生还不满4个月,爸爸就因病失去了工作和行动能力。懂事后,她们在生活上学会自理;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尽己所能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近万人。2024年,李智琳、李慧琳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她们用行动传递的正能量是( )①自立自强,勇担责任 ②努力学习,服务社会③团结友爱,诚实守信 ④承担责任,追求回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年国庆节前夕,某中学举办了以“青春与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之所以把“责任”作为演讲主题,是因为( )①承担责任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②踏着青春节拍,无拘无束地成长③服务和奉献社会,担当促成长 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俞迎春是上海一家家常菜馆店主,亦是当地的“慈善之星”。每到中午,他就拎着盒饭匆匆奔向一小区,那里有5位困难老人等着他将热腾腾的午饭送上门。为5名困难老人提供免费“暖心午餐”,俞迎春已坚持了整整20年。对此,你的感悟有(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②这是一种追求名誉、展现自我的作秀③关爱他人,需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④这是履行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的善举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国”字原作“或”,按古人的理解,国家应该是由人口“口”、疆土“一”和军队“戈”组成的。后来,在“或”的周围加“口”表示疆域,构成“國”字。这( )A.表明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是国家安全B.是建设睦邻友好国际间关系的需要C.表明国家就是由军队和人口组成的D.说明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13.2024年12月5日,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发布声明,鉴于当前叙利亚的安全局势,紧急提醒在叙中国公民尽快回国或离境。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与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联系,寻求帮助。这表明我国( )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②以促进国际安全为根本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以促进外部安全为依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55个集体和1088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3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对劳动者进行表彰是因为( )①承担责任必定会得到回报②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③只要参与劳动我们的美好梦想就都能实现④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人民用劳动创造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32分)15.(8分)下面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后引发的社会热议,请你参与。话题一:《条例》规定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措施。(1)请你运用“网络生活”的有关知识,帮小严答疑解惑。(2分)我们的生活因网络更加丰富多彩,为什么还要防治网络沉迷 (2)请你谈谈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3分)话题二:《条例》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3)请将小程的话补充完整。(3分)防控校园欺凌,预防犯罪,要加强自我防范,我们应……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有一种责任叫“国庆我在岗”、有一种担当叫“坚守‘不打烂’”。在晨曦中挥动手中扫帚,他们是辛勤的环卫工人;在车流中疏堵保畅通,他们是守护平安的交通警察;贴心细致、热情周到,他们是保障旅客假日出行安全的机场、车站服务人员;在大街小巷将商品及时送达,他们是日夜忙碌的快递小哥;还有守卫边防的子弟兵、急诊室里的医护人员、节日水电保供人员……他们的岗位或许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目标始终一致,他们用最好的青春和年华践行着“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1)请从角色与责任的角度,分析上述内容说明了什么。(4分)(2)向上述人员学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需要我们中学生如何做?(4分)(3)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当前所扮演的两种角色及其承担的相应责任。(2分)17.(14分)学习了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后,八年级(1)班学习小组分别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和“维护国家安全”为议题展开探究,请你一起参与。【议题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材料一:在黎巴嫩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黎中国公民的安全,迅速启动撤侨机制。中国政府先后分两批从黎巴嫩撤出215名中国国民。中国政府高效撤侨,被港澳台媒体及德国之声等欧洲媒体大篇幅报道,很多黎巴嫩当地人也称赞中方对本国侨民的关怀。(1)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理解。(8分)【议题二:维护国家安全】材料二:2024年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2)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我们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6分)应城市(2024-2025)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 B D B C A C B A D C D C D二、非选择题(32分)15.(1)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评分说明:每点1分,共2分)(2)①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②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③学会“信息节食”,不沉溺于网络;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⑤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评分说明: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得3分)(3)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需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评分说明: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得3分)16.(1)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③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2)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观点可酌情赋分。)(3)示例:①在马路上,我们是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是我们的责任;②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孝敬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我们的责任;③在学校,我们是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④在国家,我们是中华儿女,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是我们的责任。(评分说明:正确列举中学生的任意两种角色及承担的相应责任得2分)17.(1)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8分)(2)①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维护国家安全: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积极建言献策;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④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得6分)应城市(2024-2025)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分)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A A B C D B D D C C B D二、非选择题(36分)30.(1)变化:从“天朝上国”向“中国”乃万国之一的转变;从自我中心到向西方学习的变化;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二点即可)(2)影响: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近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拉大了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使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危机加剧;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二点即可)(3)特点:被迫性;数量多;从沿海逐渐深入腹地。(二点即可)31.(1)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3)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32.(1)民族危机加剧;政府政策支持;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推动;先进人物的推动。(二点即可)(2)表明了中共希望和平建国的诚意;体现出人民追求和平的意愿;揭露了国民党破坏和谈的恶劣行径(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企图);推动了重庆谈判的进程。(二点即可)33.【示例】观点: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2分)选择的史事: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成立,七七事变(2分)论述: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论:综上所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6分)历 史 部 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计24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8.《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上述内容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 D.《革命军》20.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1.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始于近代(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2.下列图示人物都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典型代表,其中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23.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次著名运动发生的情景,这次运动( )A.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工人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24.1926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这次北伐主要是为了( )A.讨伐满清王朝B.消灭资产阶级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25.面对亡国灭种危机,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同时音乐家们创作了大量歌曲,号召人们“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下列属于该时期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C.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D.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26.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日军屠杀旅顺居民 B.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C.南京大屠杀 D.柳条湖事件27.此次战役,在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的不懈猛攻下,攻克了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该战役是( )A.沙家店战役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28.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A.发生背景 B.胜利原因C.发展历程 D.历史意义29.火柴产业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张名片。下列火柴盒图片传递的思想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36分)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几乎所有人都以中国为中心来认识他们想象的世界,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导致了华夷观念的形成。鸦片战争后,很多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清醒过来,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在称呼上开始从“天朝”逐渐向“中国”转变,清朝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万国之一,传统的“华夏中心主义”完全被打破,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开始形成。——摘编自张静《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材料二 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的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甲午战败拉大了中国与日本间的差距......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国际形势急剧恶化,中华民族面临的亡国灭种危机更加严峻。——摘编自左玉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顿挫》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甲午战争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的特点,(2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21年7月23日晚,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用青春书写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材料二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材料三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材料一中的“这里”指的是哪座城市?(2分)如何理解“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古田会议的重要意义。(2分)(3)材料三中的“大会”是?(2分)在这次“大会”上确立哪一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光绪帝下诏准许官民办报,随着清政府“言禁”“报禁”的开放,办报出现了高潮,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纷纷以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其思想的武器。——摘编自《中国近代报刊史》材料二 重庆谈判期间,《新华日报》的报道(摘录)报道来源 报道内容社会名流言论 国民参政会议员张申府说:毛先生这次来渝,已充分表明中共关于谈判的诚意。群众来信 谈判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求取和平,亦即为全国人民的福利。事实报道 《华北华中敌伪奉当局(国民政府)命令,进攻我新旧解放区》中共主张 中国共产党人力求在和平、团结、民主的基础之上合理地解决当前实际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近代报刊出现和发展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重庆谈判期间《新华日报》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4分)33.根据下列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问题。(10分)时间 事件1898年 戊戌变法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1919年 五四运动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935年 遵义会议1937年 七七事变1940年 百团大战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选择大事年表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以上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试卷.docx 八年级道法答案.docx 八年级道法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