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3节-溶液概念一、单选题1.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泥土 C.花生油 D.蔗糖3.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中,一定小于的是( )A.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在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解度为克C.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加入少量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D.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克,在高温时为克4.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均一稳定 B.②是溶剂C.③可通过蒸发溶剂实现 D.④可通过增加溶质实现5.如右图所示装置,将水滴到瓶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瓶中的试剂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氯化氢气体C.氢氧化钠固体 D.生石灰6.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C.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热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7.如图所示,在室温下,广口瓶中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木块漂浮在硝酸钾溶液中。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木块上浮 B.硝酸钾溶液温度上升C.U形管的右侧液面下降 D.瓶里的硝酸钾溶液增多8.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D.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9.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D.滤渣中一定有Ag10.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那么能恒温蒸发析出固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11.某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和水等多种物质,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砂糖的溶解能力减小B.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减小C.气泡逸出后的溶液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D.汽水质量不变12.以下为某早餐店提供的商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牛奶 C.小米粥 D.矿泉水13.小明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的不是溶液的是( )A.面粉 B.白醋 C.白糖 D.食盐14.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实验时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固体 碘液体 水 汽油 酒精现象 不溶 能溶 能溶A.将碘放入酒精中,形成的液体久置会分层B.碘放入水中后形成悬浊液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可用汽油擦洗15.如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乙一定是饱和溶液B.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甲→乙的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甲→丙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减少了20克16.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 )A.依据物质的导电能力强弱,将其分为导体和绝缘体B.依据溶液是否饱和,将其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C.依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D.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可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17.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A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C 缩手反射 膝跳反射 非条件反射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A.A B.B C.C D.D二、填空题18.硝酸钾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 /g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246 202 150硝酸钠 73 80 87 95 103 114 125 136 169 163 170(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要使其完全溶解,应 溶液温度。(2)现有8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 ℃。(3)硝酸钾和硝酸钠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分析上表可推知,W的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 ;将溶剂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和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至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填字母)。A.仅B.仅 C.19.“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美林”属于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④泥土,⑤肥皂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的混合物与“美林”属于同类型的物质有 。三、实验探究题20.向5个烧杯的液体中分别加入固体,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1) A溶液一定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2) 能比较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的是 (填字母) 。(3) 对比C和D,得出的结论是 。21.“水中溶解了食盐,还能再溶解糖吗 ”小明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的实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 【猜想预测】根据生活经验,一个容器盛满大豆后,还能再装入小米,因此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查阅资料】高锰酸钾的水溶液为紫红色。【设计实验】(1) 向20毫升水中加入食盐直到不能再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粒高锰酸钾固体,发现溶液颜色变成 。(2) 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之后发现食盐仍不能再溶解。【解释与结论】 。(3)高锰酸钾溶解后再加入食盐,食盐不能再溶解,说明加入其他溶质后 (填“能”或“不能”) 增强食盐的溶解能力。答案解析部分1.B2.D3.B4.C5.B6.D7.C8.D9.B10.D11.B12.D13.A14.A15.B16.C17.C18.(1)升高(2)30(3)60~70℃;C19.悬浊液;①④20.(1)不饱和(2)B和E(3)在 时,相同体积的溶剂中,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酒精中大21.(1)紫红色(2)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3)不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