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浮市新兴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化学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转化为其他化合物B. 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D. 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 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C. 氮气 二氧化碳 D. 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3. 下列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在高温下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氧化反应B. 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沸点高于氮气,因此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会先于氧气蒸发C. 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D. 氧气有助燃性,因此可用作燃料4. 月壤中含有氦-3(3He),氦-3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下列关于氦-3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氦-3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B. 氦-3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C. 氦-3和氦-4(3He和4He)不是同一种元素D. 氦-3原子结构稳定,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5.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Rb)原子钟。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 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B.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C. 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D. 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6.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管b中的气体可以点燃B. 管a与管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C. 往水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7. 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 含有3个原子 D.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8. 目前,不少家庭在家中都装有“直饮水机”,“直饮水机”使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悬浮物等不溶性杂质。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长期直接饮用自来水 B. ①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C. ②中的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 D. ③中的原理是蒸馏,杀灭细菌和病毒9. 以下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会变化B.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会变化C.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出: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根据化学方程式,每1g碳必然要消耗1g氧气D. 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10.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的共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提倡“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B.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D. 为避免“餐前烫碗”浪费水资源,应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11.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均不变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中有两种生成物12. 下列关于鉴别、除杂、分离、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分离CO和CO2的混合气体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D 检验某燃料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燃料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A. A B. B C. C D. D13. 如图是碳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A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B. 冬天取暖时,通风不足可能会导致B过量,从而造成中毒C. 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D. 当物质D为碳酸时,受热易分解14. 下列实验过程正确的是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 连接仪器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将铁钉放入试管内15. 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C.催化剂对生成氧气质量的影响 D.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A. A B. B C. C D.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 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 在化学领域,化学信息的传递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在各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氯气是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1)氯气的化学式是_____。(2)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3)请标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自来水消毒常用氯气、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Ca(ClO)2中含有______种元素。(6)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原子中_____相同。17.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宋应星在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古代的化学工艺和材料制备方法。其中对火药的制作有详细的描述,火药的主要成分包括硝石(KNO3)、硫黄(S)和木炭(C)。(1)请从燃烧的原理写出水能熄灭火药燃烧的原因:_____(写一条)。(2)硫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燃烧时需要的氧气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①用高锰酸钾和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要添加_____。②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使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③现有一种气体,只能用C装置来收集而不能用D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的性质。④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18. 为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某中学实验兴趣小组开展“多项实验一次验证”的新型实验,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碳酸镁受热会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二氧化碳;无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A处碳酸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装置A中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理论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3)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由此体现碳的_____性。(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5)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6)装置H的作用是_____。(7)为保护环境,应在装置I后加装一个_____装置。19.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工艺流程制备纯碱。【查阅资料】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该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2)从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_____的不同将其分离,该过程属于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二氧化碳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_____。A. 灭火 B. 作气体肥料 C. 制作碳酸饮料 D. 人工降雨(4)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现用集气瓶收集到一瓶氨气,瓶口应该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5)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6)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CO2的过度排放,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20.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涉及燃料与氧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氧气作为Q氧化剂参与燃烧反应。下列为某实验兴趣小组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气体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图1中若将红磷换成硫粉,需在实验前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2)有同学提出图2中CD段瓶内气压明显下降,只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你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这种说法,原因是_____。(3)同学们在观察电脑数据“图3”时,发现明明瓶内仍存留部分氧气,但是红磷却熄灭了,于是同学们对燃烧的条件产生疑问,从而开始进一步探究。【问题一】燃烧和氧气的体积分数(浓度)有怎样的关系?【进行实验1】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现象如表所示。集气瓶编号 1 2 3 4氧气的浓度 10% 25% 45% 80%带火星的木条燃烧情况 熄灭 微亮 很亮 复燃细铁丝 不燃烧 不燃烧 稍有燃烧 剧烈燃烧【实验结论】上述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4)【反思与评价】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预收集一瓶相对纯净的氧气,最好的收集方法是_____(选填“排水法”或“排空气法”)。【问题二】所有物质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吗?【进行实验2】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氢气在氯气中也可以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如图4所示。(5)【实验结论】燃烧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6)【反思与评价】①图5是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的实验,只生成一种化合物(Mg3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图6是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中应该先通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21. 在咖啡中添加碳酸氢钠(NaHCO3)主要是平衡pH,一般正常的添加剂都符合食品健康要求。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袋咖啡粉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现向一袋168g的咖啡粉中不断加入稀盐酸,此间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表所示。【查阅资料】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为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气体的质量/g 1.1 2.2 x 4.4 4.4(1)x的值为_____。(2)第_____次碳酸氢钠反应完了。(3)计算168g该咖啡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4)请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次数的图像。云浮市新兴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化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 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2) (3)(4)(5)3##三 (6)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17题答案】【答案】(1)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隔绝氧气(2)(3) ①. 一团棉花 ②. 锥形瓶 ③.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④. 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 ⑤. b【18题答案】【答案】(1)MgCO3MgO+CO2↑(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还原 (4)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防止对后续实验造成干扰(5) ①. CO+CuOCu+CO2 ②. 黑色粉末变红(6)防止倒吸 (7)尾气处理【19题答案】【答案】(1) ①. 过滤 ②. 引流 ③. 漏斗(2) ①. 沸点 ②. 物理 (3)ABCD(4)向下 (5)(6)温室效应【20题答案】【答案】(1)充分吸收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硫(2) ①. 不同意 ②. 瓶内空气中氧气被消耗(3) ①. 燃烧需要足够浓度的氧气 ②. 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4)排水法 (5)不一定(6) ①. ②. 排尽管内空气,防止空气对本实验造成干扰【21题答案】【答案】(1)33 (2)4(3)解:设168g该咖啡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x=8.4g答:168g该咖啡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g。(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