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A. 降碳: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 减污:废旧电池集中填埋C. 扩绿:大力推行植树造林 D. 绿电:推广新型能源发电2.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有效解决了京津冀鲁等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 禁止向河渠中乱扔垃圾C. 工业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渠 D. 自来水应节约使用3. 成语是我们的文化现宝,蕴含着丰富科学原理。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木已成舟 B. 海市蜃楼 C. 钻木取火 D. 花香四溢4. 如图所示关于试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 B. 加入固体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5. 居民饮用的合格自来水,其所含的铁、铜应分别小于0.3g·L-1和1.0mg·L-1.这里的“铁、铜”指的是A. 单质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6.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液氮用作制冷剂 B. 干冰用于灭火C. 氖气用于指示灯 D. 石墨制作电池电极7. 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属于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是RbC. 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 R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8.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 B. 该图示变化是物理变化C.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D. 变化中各微粒个数比是1:1:1:19. 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A. B.C. D.10.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11. 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氧原子:_____;(2)镁离子:_____;(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4)3个氮分子:_____;(5)氢氧根离子_____。12.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1)b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极;若a管中收集到20气体,则理论上b管中收集到_____气体。(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13. 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下图是小组设计制作的净水装置,请据此回答问题:(1)净水装置中小卵石、石英砂作用是_____;(2)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经简易净水装置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物_____(填“是”或者“否”)。14.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化合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2)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D物质的用途是_____(任写一种)。(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15. 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已知: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_____。(2)高温炉内,碳酸锌()在高温条件下与煤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3)冷凝器中锌由气态转化为固态,该变化属于_____。(4)“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为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6小题5分,第17小题7分,共12分)16.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用装置C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2)实验室若用固体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_____(填字母)装置进行组合。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这样操作目的是_____。(3)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液态)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17. O2医疗急数、化工生产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1)从元素守恒角度看,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制取氧气的是_____(填序号)。A. B. C.(2)某探究小组进行了“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的系列探究,该小组分别取1g不同的催化剂,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5%的过氧化氢溶液20,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 催化剂 温度 实验现象甲 粉末 常温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乙 红砖粉末 60℃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丙 红砖小颗粒 常温 缓慢,有少量气泡逸出丁 块状红砖 常温 十分缓慢,几乎看不到气泡①写出实验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粉末与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具有相同的催化效果,你认为此结论是否科学?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③能说明催化剂催化效果与其形态有关的实验组合是_____(填实验序号)。④在一定温度下,另取2g红砖小颗粒,向其中加入8%的过氧化氢溶液20,继续实验,发现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实验丙快。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8. 为测量某地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石灰石样品12.5g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3.3 4.4 4.4试分析并计算:(1)反应共生成的质量为_____g。(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A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11题答案】【答案】(1)2O (2)Mg2+(3)(4)3N2 (5)OH-【12题答案】【答案】(1) ①. 正 ②. 10(2) ①. ②. 水分子 (3)氢元素和氧元素【13题答案】【答案】(1)过滤 (2)吸附(3)否【14题答案】【答案】(1)分解反应(2) ①. H2O ②. 医疗急救(合理即可)(3) ①. 。 ②.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15题答案】【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 ①. ②. +2(3)物理变化 (4)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空气氧化成氧化锌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6小题5分,第17小题7分,共12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集气瓶 ②. 该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2) ①. AC##AD ②.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3)B【17题答案】【答案】(1)AC (2) ①. ②. 否 ③. 实验温度不同,没有控制变量(合理即可) ④. 丙、丁 ⑤.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红砖小颗粒越多,催化效果越好(合理即可) ⑥.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合理即可)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8题答案】【答案】(1)4.4 (2)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x=80%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