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 “人与社会(公共秩序与规则)” 这一主题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描述规则的英语表达,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本节课作为项目课,是对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拓展。教材通过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情态动词(must/mustn’t, should, can/can’t)等目标语言描述规则,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学科素养。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关键转型期,对英语学习仍保有较高的热情和好奇心。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简单的句型结构,但在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表达上还有待提高。同时,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然而,部分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和创造性表达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目标语言制定规则并设计规则手册。在小组合作中高效分工,整合创意。2.难点:规则表述的准确性与逻辑性。手册设计中的跨学科融合(英语表达 + 视觉设计)。教学准备1.教具:PPT、校园场景图片(教室 / 图书馆 / 操场)、规则手册范例、彩笔 / 卡纸 / 贴纸等手工材料。2.语言支持:规则句型框架(We must.../Don’t.../We should...)。五、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Lead-in — 情境导入教师以 “校园规则优化大使” 的身份闪亮登场,郑重地向学生发布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学校计划更新《校园文明手册》,诚邀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出新版手册。在学生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教师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短视频,视频中呈现出教室吵闹不堪、图书馆书本杂乱无章等因缺乏规则而导致的混乱场景。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What problems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Why do we need rules in these places ” 学生们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氛围瞬间被点燃。此环节通过真实且生动的情境,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项目任务,自然地导入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且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同时,明确项目任务,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 “规则” 这一主题的学习中。Step 2: Review & Brainstorm — 规则回顾与创意风暴词汇激活:开展激烈的分组竞赛 “Word Bank Challenge”,教师一声令下,各小组迅速进入紧张状态,在限定的 3 分钟内,大家齐心协力,尽可能多地写出与规则相关的词汇,如 “quiet, clean, share, respect” 等。时间一到,各小组纷纷展示成果,词汇最多的小组赢得胜利,收获同学们的掌声。句型巩固:教师展示一幅幅校园场景图片,以教室场景为例,引导学生用目标句型补全规则。教师提问:“We mustn’t ______ in the classroom.”“We should ______ to keep our class tidy.” 学生们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后踊跃发言,教师适时提供语言支持,如例句参考,帮助学生巩固核心句型。此环节有效复习核心语言知识,为后续任务筑牢根基。设计意图:词汇激活环节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快速回忆并运用已学词汇,扩大词汇量,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句型巩固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目标句型,加深对情态动词和规则表达句型的理解与记忆,为后续制定规则的任务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Step 3: Design the Handbook — 规则手册设计任务分工: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一个校园场景,如教室、图书馆或操场,然后开始制定 5 条规则。规则要求包含至少 3 种情态动词(must/should/can’t) ,并且每条规则都需详细说明制定理由,例如 “To keep everyone safe...”。同时,小组还要精心设计手册封面及排版,发挥创意,添加生动有趣的插画或图标。教师支持:教师展示精心准备的范例手册,手册中包含清晰的目录、详细的规则列表以及精美的插图,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参考。同时,教师给予设计提示,如 “Use colorful markers! Add a slogan!”,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手册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设计方面遇到的问题。此环节通过真实项目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跨学科创造力。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真实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使用多种情态动词并说明规则制定理由,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完成手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展示范例和提供设计提示,为学生提供思路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跨学科融合(英语表达与视觉设计)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Step 4: Show & Vote — 展示与评价小组展示:每组依次上台,用流利的英文介绍手册内容,包括规则的制定思路和设计理念。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随时提问或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展示小组则耐心解答。班级投票:开展 “最佳创意手册” 与 “最实用规则” 的评选活动,投票标准从语言准确性、规则合理性、设计吸引力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每个维度设置三颗星。学生们认真思考,为心目中优秀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全面总结反馈。此环节通过展示与互评,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设计意图:小组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其他小组的提问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倾听能力。班级投票环节通过明确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作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的总结反馈则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Step 5: Reflection & Homework — 总结与作业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规则的重要性,播放一段遵守规则带来井然有序场景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规则的力量。随后,学生认真填写反思表,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表现、语言使用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作业布置:必做:完善手册内容,撰写 50 词短文 “My Ideal School Rules”。选做:搜索其他国家校园规则,对比文化差异,下次课分享。此环节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学习。设计意图:课堂总结环节通过视频回顾和学生自评,强化学生对规则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必做作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选做作业则鼓励学生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校园规则的差异,拓宽国际视野。板书设计Unit 2 No rules, no orderKey Structures:- We must/mustn’t... (e.g., We must keep quiet.)- We should... (e.g., We should respect others.)- Don’t... (e.g., Don’t eat in the library.)Design Tips:1. Clear rules + Reasons2. Colorful + Creative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 “设计校园规则手册” 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任务为核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们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在小组合作中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和跨学科创造力。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可以增加过程性评价指标,如小组分工记录表,这样能更全面、动态地反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供更详细的依据。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准确性和逻辑性表达的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