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寒假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寒假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 49 中学 2024-2025 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寒假调研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Mg-24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1-13 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26 分)
1.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已成为向国内外展示哈尔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从松花江中取出的冰是混合物 B.冰块雕出冰雕作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稀有气体制成的霓虹灯使冰雪大世界绚丽多彩 D.冰灯中的电线是用银制成的,其导电性最好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磷放入冷水 B.海水晒盐 C.电解水实验 D.比较硬度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测定溶液 pH D.液体的量取
4.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HCl =NaCl+H2O+CO2
B.一氧化碳燃烧:CO+O2 2CO2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D.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H2↑+O2↑
5.下列有关对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硫酸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酸溶液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
6.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果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纤维素
B.碘、锌、钙、钾等微量元素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
C.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于健康
D.人体中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属于燃烧
B.单质一定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所以葡萄糖一定是有机物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一定是碱溶液
8.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图书、档案等意外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最好使用钢丝球刷洗铝制厨具 D.为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应施加氮肥
9.右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C.t1℃将 30g 乙加入 50g 水中,可以得到 75g 乙的饱和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10.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科学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日益广泛。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
C.氯化锂的化学式为
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Mg
Zn
B
A.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中不断加入 KNO3 固体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C.向等质量的 Mg 和 Zn 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 ①加催化剂 ②无催化剂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碳铵和磷矿粉 观察颜色
B 饱和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分别品尝味道
C 羊毛线和涤纶线 分别点燃,闻气味
D 黄铜和黄金 分别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铁 铜 加入过量稀盐酸,溶解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 将气体通过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C 氯化钠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6-33 小题,共 44 分)
26.(5 分)从 1996 年的第三届亚冬会到 2025 年的第九届亚冬会,历经 29 年这座冰雪之城与亚冬会再次结缘!2025
年 2 月 7 日在哈尔滨拉开序幕。
(1)火炬“澎湃”的外壳材料采用了透明 (2)中国代表队设计的领奖服采用的
冰晶到雪花白渐变的特殊材料,燃烧了 8 “Aerovent”材料,这种高性能的 材
天,说明该材料具有① 性质(填字母) 料(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合成”)
; 表面密布无数纳米级孔洞,能有效防止
A.强度高 耐高温 B.硬度小 导电性 外部水滴侵入,同时允许体表蒸发的汗
火炬的燃料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的化学 液排出。
式为②
(3)亚冬会亚布力赛区是雪上项目赛区, (4)随着哈尔滨火出了圈,那么铁锅
赛事期间,他们乘坐复兴号高铁往返亚布 炖大鹅也随着被大家喜欢,鹅肉为大家
力与哈尔滨两个赛区。高铁在行驶过程中 提供的营养素是 ,它是构成细胞
能量转化为: → 机械能 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
织的主要原料,提供能量。
27(5 分)燃煤烟气中含二氧化硫,石灰石湿法脱硫制备石膏(CaSO4)的主要流程如图:
图 1
(1)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2)“制浆”时,石灰石粉碎后加水所得浆液属于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3)“吸收—氧化”过程包括:① CaCO3 吸收 SO2 反应生成 CaSO3;② CaSO3 转化为 CaSO4。该过程中反应产物无污
染,其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吸收—氧化”的脱硫率( ×100%)受多种因素影响。
吸收塔内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的方式(如图 2 所示)。含 SO2 烟气从吸收塔底部
鼓入,浆液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① 。鼓入的含 SO2 烟气温度过
高,会导致脱硫率下降,试分析原因:② 28. (5 分)下图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2
点燃
A B C
(1) 在 B 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其正确
A. B.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填字母)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可以再分,分子不能再分)
(3)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①_____________(填符号),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变化为②由 →
(4) 若反应后一氧化碳有剩余,剩余的一氧化碳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则反应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
数比为 。
29. (4 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形成科学思维的重要保证。初中有很多对比实验,但对比实验也有不
同之处:有的实验应按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有的实验需要同步进行。据此将下列实验中的 A 与①____归为一类,
依据是②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后,人们逐步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Li、Na、K、Rb(铷)、Cs(铯)位于元素周
期表第一纵列,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它们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金
属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例如:2Li+2H2O==2LiOH+H2↑ 2Na+2H2O==2NaOH+H2↑
用 M 代表 K、Rb(铷)、Cs(铯)这三种活泼金属中的某一种,请仿照上述两个反应写出 M 与水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类的反应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②___________反应。
30.(8 分)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及相关的仪器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
问题:
Ⅰ.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1)装置①中 C 仪器的名称是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 。
(2)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选择 (填序号)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气体:
(3) 若用装置②制二氧化碳气体夹紧弹簧夹最终观察到试管中液面 ① (填“低于”或“高于”)有孔塑料
板,说明装置内压强② 外界压强(填“大于”或“小于”)。
(4)若用装置⑧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该瓶中所装药品是 ①_________ 。
用装置⑧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在水面上放一些植物油,二氧化碳气体从②__ (填“A”或“B”)口通入
(5) 某实验小组用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 3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反应制取
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不考虑溶质损失),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
碳酸钠溶液,测得滤液的 pH 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 CO2 的质量为 0.88g
B.c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34g
C.a 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D.b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1.(4 分)A~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图示为它们之间的所有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其中 D 为黑色固体其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 4∶1,C 只含两种元素(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或“←→”表示两种物质
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
考虑溶质)。结合图示甲和表格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 E _______
(2) B 与 E 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 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5 分)某地区水加热后产生的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假设其它成分不含镁元素,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现取 14.5g 该水垢,加入 100g 质量分数 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配制 100g 质量分数 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求解生成氯化镁质量(X)的比例式为
(4) 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 11.6g 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5)若用这种水垢提取金属镁,提取 120t 镁需要该水垢质量(不计损失)为 t。
33.(8 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溶液、Ba(OH)2 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做了以下实验。
(1)大家一致认为操作时在试管①中还需要借助 溶液通过产生明显的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通过实验操作确认了这一说法。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 或气体或沉淀产生。
兴趣小组同学把试管①和试管②中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只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从而确定试管
①和试管②中溶液中的溶质,则试管①中的溶质为 (除借助溶液中的溶质)。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 NaOH
猜想二: NaOH 、Ba(OH)2
猜想三: 。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 1:取试管③中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CaCl2 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
正确
步骤 2:静置一段时间,用试管取步骤 1 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适量 溶液 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
【反思拓展】
(5)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 2 还可以用下列 (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通过产生的
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a.用 pH 计测值 b.滴加 MgSO4 溶液 c.通入 CO2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D C A A C B C D C B B
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4 分)
26.(1)A (2)合成 (3)CH4 电 (4)蛋白质
27.(1)酸雨 (2)B (3)2CaCO3+2SO2+O2===2CaSO4+2CO2
(4)增大二氧化硫与浆液的接触面积 反应吸收更充分
二氧化硫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碱小
28. (1)A (2)A (3)CO、O2 +2 价→+4 价 (4) 7 ∶11
29. (1)C 实验均是按先后顺序依次进的
(2)2M+2H2O==2MOH+H2↑ 置换
30(1)试管
(2)④
(3)低于 大于
(4)澄清石灰水 A
(5)B
31.(1)CuCl2 Cu (2)无色变为蓝色(3)CuO+2HCl=CuCl2+H2O
32.(1)40g
(2)Mg(OH)2+2HCl=MgCl2+2H2O
(3)58/73=X/14.6g
(4) 19%
(5)362.5
33. (1)(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
(2)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3)水 BaCl2
(4) NaOH、Na2CO3 CuSO4(或 CuCl2、Cu(NO3)2)
(5)a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