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训练(五)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类型一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1.下列物质不能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Ca(OH)2溶液 B.K2SO4溶液 C.稀盐酸 D.AgNO3溶液2.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 )A.氧化铜和稀盐酸B.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C.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D.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3.下列实验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且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向氯化钾溶液中滴入稀硫酸B.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锌溶液C.向氧化铜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D.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4.从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均为溶液)八种物质中选出四种,使得各线相连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且生成难溶物。(1)写出①②的化学式:① ;② 。(2)写出盐③和盐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八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类型二 离子共存5.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是( )A.NH4Cl、Na2SO4、NaOHB.NaCl、Ba(NO3)2、FeCl3C.MgCl2、HCl、K2CO3D.NaNO3、HCl、K2SO46.(滨州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Ba2+、Cl-B.Ag+、N、Mg2+、Na+C.Ca2+、S、N、CD.Na+、K+、N、Cl-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无色溶液中:K+、Na+、S、Cu2+B.酸性溶液中:Mg2+、Na+、S、Cl-C.pH=11的溶液中:Zn2+、OH-、HC、Cl-D.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a+、N、S、N8.(济宁中考)甲、乙两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Cu2+、Ag+、N、OH-、Cl-六种离子,两厂分别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种离子。如果在a处取水样进行检测,废水的pH大于7;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成沉淀,这样处理后c处的废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处废水中含有K+、OH-、Cl-B.b处废水中一定含有Cu2+,可能含有Cl-、NC.b处废水显蓝色D.c处废水中含有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类型三 离子检验9.对某种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述结论中合理的是(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HNO3溶液,仍有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没有变色,不能确定该溶液是否显中性D.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10.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Mg2+、Cu2+、Fe3+、K+、H+、Cl-、S、OH-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检验:(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2)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3)向滤液中滴入BaCl2溶液,无现象;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该待测液呈无色,则一定不存在Cu2+、Fe3+B.该待测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Mg2+、Cl-C.该待测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K+、Cl-D.该待测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u2+、Fe3+、S、OH-11.某溶液中只含有Na2SO4、Na2CO3和NaCl三种物质。欲证明其中S、C和Cl-确实存在,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氯化钡、硝酸钡、硝酸银。资料:微溶物在生成时以沉淀的形式出现(Ag2SO4微溶于水)。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向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证明C存在(2)继续向试管中加入 证明 存在(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证明Cl-存在请说明第(1)步加试剂要足量,目的是 。12.某未知溶液中含有Na+、N、Cu2+、Cl-、S、N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以下实验探究:(1)经观察,未知溶液呈浅蓝色;(2)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并伴有刺激性气味;(3)另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分析实验过程,推断: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下同),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专题训练(五)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类型一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1.下列物质不能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B )A.Ca(OH)2溶液 B.K2SO4溶液 C.稀盐酸 D.AgNO3溶液2.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 B )A.氧化铜和稀盐酸B.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C.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D.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3.下列实验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且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D )A.向氯化钾溶液中滴入稀硫酸B.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锌溶液C.向氧化铜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D.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4.从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均为溶液)八种物质中选出四种,使得各线相连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且生成难溶物。(1)写出①②的化学式:① Ba(OH)2 ;② H2SO4 。(2)写出盐③和盐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3)上述八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NaNO3 。类型二 离子共存5.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是( D )A.NH4Cl、Na2SO4、NaOHB.NaCl、Ba(NO3)2、FeCl3C.MgCl2、HCl、K2CO3D.NaNO3、HCl、K2SO46.(滨州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D )A.H+、S、Ba2+、Cl-B.Ag+、N、Mg2+、Na+C.Ca2+、S、N、CD.Na+、K+、N、Cl-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B )A.无色溶液中:K+、Na+、S、Cu2+B.酸性溶液中:Mg2+、Na+、S、Cl-C.pH=11的溶液中:Zn2+、OH-、HC、Cl-D.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a+、N、S、N8.(济宁中考)甲、乙两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Cu2+、Ag+、N、OH-、Cl-六种离子,两厂分别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种离子。如果在a处取水样进行检测,废水的pH大于7;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成沉淀,这样处理后c处的废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a处废水中含有K+、OH-、Cl-B.b处废水中一定含有Cu2+,可能含有Cl-、NC.b处废水显蓝色D.c处废水中含有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类型三 离子检验9.对某种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述结论中合理的是( C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HNO3溶液,仍有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没有变色,不能确定该溶液是否显中性D.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10.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Mg2+、Cu2+、Fe3+、K+、H+、Cl-、S、OH-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检验:(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2)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3)向滤液中滴入BaCl2溶液,无现象;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C )A.该待测液呈无色,则一定不存在Cu2+、Fe3+B.该待测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Mg2+、Cl-C.该待测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K+、Cl-D.该待测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u2+、Fe3+、S、OH-11.某溶液中只含有Na2SO4、Na2CO3和NaCl三种物质。欲证明其中S、C和Cl-确实存在,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氯化钡、硝酸钡、硝酸银。资料:微溶物在生成时以沉淀的形式出现(Ag2SO4微溶于水)。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向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足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证明C存在(2)继续向试管中加入 足量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 S 存在(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适量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Cl-存在请说明第(1)步加试剂要足量,目的是 除尽C,防止对后续离子的实验造成干扰 。12.某未知溶液中含有Na+、N、Cu2+、Cl-、S、N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以下实验探究:(1)经观察,未知溶液呈浅蓝色;(2)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并伴有刺激性气味;(3)另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分析实验过程,推断: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N、Cu2+、Cl- (填离子符号,下同),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Na+、N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S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训练(五)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 学生版.docx 专题训练(五)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