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沙市2024年秋季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二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P-31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上)
1. 下列劳动实践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社区服务:用铲子铲去地上的雪
B. 学农活动:用锄头挖农场里的红薯
C. 社会实践:和手工艺人学习竹编
D. 实践体验:体验葡萄酿酒的操作流程
2. 8月15日是我国的全国生态日,活动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B. 大量使用农药
C. 增高发电厂烟囱 D.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3.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粉末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量取液体
4. 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2 B. 氯化亚铁FeCl3
C. 氯化钠NaCl2 D. 氢氧化钙Ca(OH)2
5.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氧气、稀有气体 B. 化合物:石墨、二氧化锰
C. 氧化物: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D. 混合物:空气、氯化钠
6.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氧化性,可用作燃料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人类正在通过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来保护空气
D. 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防腐,说明氮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7. 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Ca中的“2”表示2个钙元素
B. 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 中的“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D. 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8. 在反应2A+B=C+2D中,如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4 B. 58.5 C. 117 D. 28
9. 2024年4月25日,我国科学家发布了重大成果,制备出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下列关于氮化硼(化学式为BN)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两个原子组成
B. 其中的硼属于金属元素
C. 氮和硼元素的质量比为
D. 硼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
10. 我国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B. 中阳离子的符号为
C.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由三种元素组成
11. 将 CO2、CO、O2、N2 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铜网,石灰水,灼热的 CuO,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A. N2 B. CO2 和 N2 C. O2 和 N2 D. CO2 和 CO
12. 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的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的质量 X 26 2 12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C. 参加反应的N、P质量比为 D. 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 掌握正确的灭火知识有利于应对意外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即可
C. 图书档案或精密仪器等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扑灭森林火灾时砍出一条隔离带,目的是隔绝空气
1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一定是单质
C. 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变了,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D. 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则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一定是催化剂
16.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硫 B. 红磷 C. 氢气 D. 铁丝
17. 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8. 除去下列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 通入足量的CO,加热
19. 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可以制取气态化工原料,如图是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气态化工原料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
B. 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质量比为4:11
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保持不变
20. 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B. 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
C. 等质量、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催化剂下反应
D. 水通电一段时间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 根据下图回答题
(1)图一中,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
(2)图二中,冰箱除臭剂中含有活性炭,其具有_____结构,能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3)图三中,用铜与氧气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
(4)图四中,老师发现装满氧化钙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22. 硒对人体有防癌、抗癌作用,如图1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1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图2中可知,硒原子形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
(3)根据图3,A、B、C三种元素中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元素。(填字母)
(4)C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5)考古学上通过碳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和碳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原子质量比是_____。
23.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差异。
(2)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_____填“Ⅰ”“Ⅱ”或“Ⅲ”。
(3)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和,证据是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
①氧气瓶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②健康人不能盲目吸氧
2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根据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在添加药品_____(填“前”或“后”)。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
(5)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2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实验室里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计算:
(1)生成氧气_____g。
(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6. 燃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某项目小组的同学以“家用燃料”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之旅。
[项目一]家用燃料合理使用。
(一)燃烧燃料为了取暖。
(1)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从前人们把煤制成蜂窝煤后燃烧会更加充分(如图所示),请你从充分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
(2)在家庭中使用煤(含碳量95%左右)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成一氧化碳的原因:_____。
(二)燃烧燃料为了照明。
诗人陆游曾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夹瓷盏是省油灯(如图所示),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内盛油,下层盏内盛水。
(3)油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下层盏内盛水能达到省灯油的目的,原理是_____。
[项目二]家用燃料的变迁和未来。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图所示:
(4)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用等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天然气更环保的理由是_____。
(5)通过研究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同学们预测未来能燃料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能源;如氢能源,其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7. 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一款简易吸风机来“捉碳”,打开开关,风扇旋转产生内外压强差将空气自右向左吸进简易吸风机,在沙布上被吸碳剂捕获。同学们通过实验探寻适宜的吸碳剂。
I.初探吸碳剂一振荡吸收法
A瓶 B瓶 C瓶
水 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1)在三只装有等量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倒入水、澄清石灰水、石灰乳,旋紧瓶盖,振荡,瘪的最厉害的是_______瓶(填序号);
(2)在吸风机纱布上涂抹一层石灰乳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纱布变硬,吸风效果变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催化固碳
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利用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不仅可以解决固碳问题还可以生成可做燃料的甲醇。
(3)结合上图可知,温度为_____K时甲醇产率最高;压强越大,甲醇产率越高。
(4)催化固碳条件较为苛刻,实验小组发现还可以利用电解法来固碳,写出电解法固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沙市2024年秋季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上)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疏松多孔 (3)先膨胀,后变小
(4)
【22题答案】
【答案】(1)78.96
(2)
(3)B (4)
(5)
【23题答案】
【答案】(1)物理性质
(2)Ⅱ (3)25℃时,吸附压越大,氮气的吸附量越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
(4)①②
【24题答案】
【答案】(1)锥形瓶 (2)前
(3)
(4)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5)C
【25题答案】
【答案】(1)0.8 (2)1.7g
解:设发生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1.7g。
【26题答案】
【答案】(1)煤制成蜂窝煤,增大了反应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3)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可减少油的挥发,达到节省油的目的
(4)天然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所以更环保
(5)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燃烧时热值高;制备原料来源广;可再生
【27题答案】
【答案】(1)C (2)
(3)520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