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心理健康 第二十一课 嫉妒心害人害己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心理健康 第二十一课 嫉妒心害人害己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三年级心里健康科目《嫉妒心害人害已》教学设计
一、课情分析
(一)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他们会不可避免地进行比较,这使得嫉妒心理容易悄然滋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情绪调节和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面对嫉妒情绪时,往往难以正确处理,可能会对自身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材情况
本节课围绕“嫉妒心害人害己”展开。教材以形象的比喻开篇,将嫉妒心比作潜伏在人心中的“毒蛇”,生动地揭示了嫉妒心的危害。通过“心情话吧”中欢欢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直观感受嫉妒心产生的情境和表现。“心灵港湾”深入剖析嫉妒心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优秀,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活动在线”设置了多个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应对嫉妒情绪,掌握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方法指南”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助力学生克服嫉妒心理。“亲子分享”则鼓励学生与家长交流,促进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教材内容层层递进,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帮助学生掌握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将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学会调节自己的嫉妒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嫉妒心理的表现,理解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克服嫉妒心理,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分析案例、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借助活动体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对嫉妒心理的技巧,增强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心态。
2. 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学会欣赏他人,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通过欢欢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嫉妒心理的产生、表现和影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
(二)讨论法
组织学生就嫉妒心理相关话题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学习。
(三)活动体验法
设计“活动在线”中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嫉妒情绪,探索应对方法,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表演“小小调解员”中的场景,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处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收集与嫉妒心理相关的图片、故事、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如包含名人克服嫉妒心理的故事视频、展示嫉妒心危害的图片等。
(二)道具准备
准备“活动在线”活动所需的道具,如制作“嫉妒心档案卡”的卡片、用于角色扮演的简单道具等。
(三)分组安排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分组时考虑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促进小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师生互动对话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有趣的小故事。森林里有两只小猴子,猴子皮皮和猴子跳跳。皮皮每次摘到的果子都又大又甜,跳跳心里就很不舒服,它总是想:‘凭什么皮皮能摘到那么好的果子,我却不行。’于是,跳跳开始偷偷搞破坏,不让皮皮好好摘果子。同学们,你们觉得跳跳这样做对吗?”
学生1:“不对,跳跳不应该这样,这样皮皮会很伤心。”
老师:“那跳跳心里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什么呢?其实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嫉妒心理。就像潜伏在人心中的‘毒蛇’,它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嫉妒心害人害己》。”
2.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嫉妒心理,同时让学生对嫉妒心理有初步的感知。
(二)心情话吧:欢欢的故事
1.展示案例并引导思考
老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教材‘心情话吧’里欢欢的故事。(展示欢欢的故事内容)大家仔细读一读,想一想欢欢为什么不开心呢?”
学生2:“因为新同学比欢欢厉害,大家都关注新同学了。”
老师:“那欢欢心里的想法,比如‘他凭什么比我强?同学老师都是势利眼’,这些想法体现了她什么样的情绪呢?”
学生3:“嫉妒的情绪。”
2.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欢欢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嫉妒心理产生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嫉妒情绪,为后续探讨嫉妒心理的危害和应对方法做铺垫。
(三)心灵港湾:认识嫉妒心理
1.深入探讨嫉妒心理
老师:“同学们,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心里不舒服是正常的,但像欢欢这样陷入嫉妒不能自拔就不好了。那嫉妒心理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大家结合欢欢的故事,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倾听)
老师:“好啦,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小组代表1:“嫉妒会让自己不开心,欢欢都消瘦了一圈。”
老师:“没错,嫉妒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和身体健康。还有吗?”
小组代表2:“嫉妒可能会破坏和同学的关系,欢欢这样想可能会和新同学闹矛盾。”
老师:“非常棒,嫉妒还会影响人际关系。其实,嫉妒不仅对自己不好,有时候还会损害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就像历史上有些因为嫉妒而做出错误决策的故事一样。大家想想,爱嫉妒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4:“爱嫉妒的人很自私,只希望自己好。”
老师:“对啦,爱嫉妒的人心胸比较狭窄。那当我们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5:“应该向别人学习。”
老师:“说得太对了!每个人努力的结果不同,我们要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秀,向他们学习。诗人艾青说过,‘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所以嫉妒之心不可有。”
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嫉妒心理的危害,让学生全面认识嫉妒心理,树立正确看待他人优秀的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活动在线
1.活动一:你会怎样做
师生互动对话
老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看看大家面对这些情况会怎么做。(展示活动一的场景)同桌取得了好成绩,我会怎么做呢?大家先在心里想一想,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
老师:“好啦,哪个小组先来分享?”
小组代表3:“我会向同桌表示祝贺,然后向他请教学习方法。”
老师:“非常好,这是一个很棒的做法!那朋友竞选上了少先队大队干部,自己落选了,我会怎么做呢?”
小组代表4:“我会为朋友高兴,然后看看自己哪里不足,下次争取选上。”
老师:“大家的想法都很积极呢!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面对别人的成功,我们可以用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应对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如何避免嫉妒心理,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2.活动二:小小调解员
师生互动对话
老师:“接下来,我们进入‘小小调解员’活动。(展示活动二的场景)小倩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小华看了故意往她身上蹭脏东西。大家想一想,小华这样做对吗?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怎么调解呢?和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好啦,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调解方法?”
学生6:“我会告诉小华,不能这样做,小倩的裙子很漂亮,我们应该欣赏,而不是嫉妒。”
老师:“说得真好!那对于小海跳绳比赛,小勇故意分散他注意力这个场景呢?”
学生7:“我会告诉小勇,比赛要公平竞争,嫉妒不能让自己进步,我们要靠自己的实力。”
老师:“非常棒!现在请同学们把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故事表演出来。”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老师适时引导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嫉妒引发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处理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嫉妒心理的认识。
(五)方法指南:克服嫉妒心理
1.引导学习克服方法
老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嫉妒心理不好,那怎么克服它呢?我们来看看教材‘方法指南’里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方法可以克服嫉妒心理?”
学生8:“可以多读课外书,培养兴趣爱好。”
老师:“对呀,丰富自己的生活能让我们的注意力从嫉妒上转移开。还有吗?”
学生9:“要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
老师:“没错,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时,嫉妒就会慢慢消失。”
老师:“还有对他人要宽容相待,对自己不要过分苛求。大家能理解吗?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多读课外书,培养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宽容对待他人,不过分苛求自己;培养开阔的胸怀,与人为善)”
2.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具体的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应对嫉妒情绪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六)亲子分享:交流与成长
1.布置亲子分享任务
老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嫉妒心理有了很多了解。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欣赏班级里哪些同学,欣赏他们的什么品质,把自己的看法和爸爸妈妈的看法分别写下来。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怎么在生活中更好地避免嫉妒心理。”
2.设计意图:通过亲子分享活动,促进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嫉妒情绪,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七)课堂小结
1.师生互动对话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嫉妒心害人害己》,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10:“我知道了嫉妒心理不好,会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学生11:“我学会了很多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老师:“大家说得都很棒!老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秀,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嫉妒心理出现时,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去克服它,让自己变得更加豁达、快乐。”
2.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嫉妒心理的认识和应对方法的记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板书设计
主板书:
嫉妒心害人害己
一、嫉妒心理的表现
欢欢的故事(简单描述)
二、嫉妒心理的危害
影响心情、破坏关系、损害利益等
三、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读书、学长处、宽容、胸怀开阔
副板书:记录学生分享的典型观点和案例
六、课后作业设计
1.嫉妒心反思日记:在课后一周内,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当出现嫉妒心理时,记录下当时的情境、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尝试运用了哪些方法去克服它。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2.制作“克服嫉妒小贴士”卡片:制作一张“克服嫉妒小贴士”卡片,将本节课学到的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写在卡片上,也可以画上一些相关的简笔画进行装饰。把卡片贴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如书桌、床头等,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积极心态。
3.践行行动记录:在生活中主动运用所学方法克服嫉妒心理,记录下一次成功克服嫉妒心理的经历,包括事情的经过、自己是如何做的、最后的感受等。下周一回校后,和小组同学分享自己的践行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