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 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如新结构教学评框架、学习科学原理和 “八个相统一”)(1)课程标准的要求2.1 回顾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在新的形势下,解释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2.2阐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结合历史和现实,说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2.3 探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本单元以讲述中国共产的领导为主线,阐释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导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引导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坚强领导核心。(3)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教学设计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坚持围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活动型教学,以探究式教学的形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作为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从“教(教学活动)”“学(表现标准/学习目标或学习活动)”“评(测验或评价活动)”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不断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大概念、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的原因分析、突破策略)(1)单元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把握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和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性,理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彻底改变近代以后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2)重点和难点:①重点:党的执政方式的含义和具体要求。突破策略:通过以时间轴的形式,介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党的执政方式,了解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要求和体现等。通过引导学生对时间轴上每个时间节点重要信息的提取和解读,引导学生将材料有效信息与党的执政方式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增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党执政方式的认同。②难点: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和要求。突破策略:通过展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关于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从严治党的必要性。通过回归教材、研读权威表述,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将视频内容与知识的理解相结合,使学生更有效地体会新要求的实质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感悟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等)(1)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①基于核心素养,整设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程始终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单元教学需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探究式教学,把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学业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相结合,重构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定下总基调。②巧用教材案例,明晰探究活动探究情境与活动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推进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情境设计应贴近生活,引起共鸣;逻辑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选取,正面导向。学生能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参与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过程。活动设置应简单明了,符合学生认知能力,促进自我生成;具有思辨性,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加强自我批判;具有实践性,提高学生行动能力,鼓励自我参与;具有价值性,形成学生政治认同,引导自我转化。活动过程应特别重视学生合作探究,在合作讨论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学科素养。③架设评价量表,引导自我反思根据元认知理论,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学过程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并对自我和别人的表现进行反思与评价,提高深度学习能力。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计划6课时完成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包括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1)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本课时教学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三课的第二框。该框下设两目:第一目“坚持党的领导”从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阐明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内涵和体现,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第二目“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明确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阐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对坚持党执政方式的理解。本框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两目展开内容;凸显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学生在探究发展的出发点、动力点和落脚点过程中,理解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自觉拥护党的领导。通过具体探究活动的实例的研讨,理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和要求。(3)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通过本框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明晰坚持党的执政方式,自觉拥护党的领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动投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去。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本节课是在线上教学,教师对线上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了解较少,因而讲授思路的清晰和在线上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对教师较大的考验。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看,学生在已经学习过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知识。经过《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第二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以往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学习比较表面,其深刻内涵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理解。因此,本课围绕教材探究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视频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具体学习目标)(1)结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关于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和挑战的事例,引导学生懂得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2)通过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党的执政方式,了解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要求和体现等。对时间轴上每个时间节点重要信息的提取和解读,引导学生将材料有效信息与党的执政方式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增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党执政方式的认同。4.学习重点难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的原因分析、突破策略)(1)学习重点:党的执政方式的含义和具体要求。突破策略:通过以时间轴的形式,介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党的执政方式,了解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要求和体现等。通过引导学生对时间轴上每个时间节点重要信息的提取和解读,引导学生将材料有效信息与党的执政方式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增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党执政方式的认同。(2)学习难点: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和要求。突破策略:通过展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关于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从严治党的必要性。通过回归教材、研读权威表述,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将视频内容与知识的理解相结合,使学生更有效地体会新时代党建设的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要求,感悟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 学生活动(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评价活动(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程序与工具等;基于学生行为表现证据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环节一:导入展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关于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和挑战有哪些?面对新形势,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导入对正文的学习。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关注学生的线上课堂参与积极性,观察学生是否愿意主动思考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教材探究与分享,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和感悟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环节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播放《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视频——视频来自《学习强国》。引导学习思考: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容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2.多媒体展示邓小平和习近平名言和漫画“晒'清单’”和“画'红线’”,引导学生懂得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要求和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3.播放《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视频——来自《学习强国》,引导学生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梳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容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1. 教师表现性评价:评价学生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结合材料思考问题。2. 学生自我评价:对自己听课的表现和材料分析与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设计意图: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略显枯燥,通过播放《学习强国》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视频,帮助学生梳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2.播放《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环节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初步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导人对中国共产党具体执政方式的学习。2.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要求和关系。 阅读材料,结合《方案》出台过程,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 教师表现性评价: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思考问题。2. 学生自我评价: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反思自己能否理解党的执政方式。3. 通过线上评价量表进行自评、教师评,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意图:通过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党的执政方式,了解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要求和体现等。对时间轴上每个时间节点重要信息的提取和解读,引导学生将材料有效信息与党的执政方式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增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党执政方式的认同。课后拓展作业:布置课后拓展作业(1)完成《学习与评价》中的5道选择题。(2)完善本框题思维导图,列举生活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例。 完成作业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对学生掌握运用核心知识点的能力进行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和知识运用相结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包括基础达标、拓展提升、开放实践等类别)完成《学习与评价》中的5道选择题。1.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各种考验和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可见, 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A.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邓小平的话语强调了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为此( )①坚持党的制度建设,将反腐败斗争作为当前中心工作②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严,关键在治,要害在全面③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 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党提出科学执政,是基于对执政是“科学”的深刻认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好政的积极态度、强烈责任、进取精神和崇高境界。坚持科学执政,应该(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党的执政实践中 C.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全面增强执政能力,提高长期执政能力 D.依靠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2020年1月,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党中央迅速作出在各地“相对封闭管理”的决定,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执行,效果显著,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行政为民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本方式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党要想始终成为时代锋、民族脊梁。就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这样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旨在( )①通过自我完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②通过自我提高,确立党的执政地位 ③通过自我净化,永葆先进性、纯洁性④通过自我革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2)完善本框题思维导图。列举生活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例。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本课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容内容理论性较强,略显枯燥,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有利用帮助学生梳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本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素材,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积极的思考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从严治党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可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深对党加强自身建设。9.教学反思(从学习、教学、评价和一致性四个基本问题的角度,进行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如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的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等)关注核心素养培育,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本课强调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素养培育,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与学生参与,能让学生深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和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为日后建设国家做好方向准备。(2)巧妙利用教材探究活动,教学环节清晰简单,有利于学生线上学习。本课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紧紧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按照特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序列化处理,坚持理论与实践,知识性与价值型相统一,有助于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以视频形式导入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线上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探究活动清晰明了,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具有实践性和价值性,顺利引导学生自我生成,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4)预设线上教学实况,做好充足实践准备。线上教学无法掌握学生具体情况,教师需合理安排探究活动和时间分配,预估学生线上学习的困难,做好充分引导的准备。10.使用与改进建议(给使用本课教学设计的同行们提出的建议, 包括本课教学评应该注意的问题,本课教学实施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的设想等)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略显枯燥,通过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2.在讲授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明确: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3.本栏目旨在导入对党的执政方式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认识,故不必苛求学生对党的执政方式进行完整、准确地阐释。材料内容的时间跨度和信息量较大,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尝试运用学科知识、学科观点和学科方法加以概括和说明。-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