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8 太阳、月球和地球
1.能用科学的方式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能制作地球主题海报,了解更多有关地球的新知识。
3.了解相对于太阳、月球,地球不同的特点。
1.通过制作主题海报并交流,我们了解到地球的什么新知识?
答:我们了解到地球上的资源分布情况;水资源的宝贵,保护环境的重
要性;地球上有四大洋;我国的地形特点;地球表面有高山、平原、河
流;等等。
2.相对于太阳、月球,地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答:有丰富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比较厚的大气层;多种多样的生物;
美丽的山川;等等。
3.我们对地球家园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提示:可以是关于保护环境、地球资源方面的,也可以是地球未来发展
等方面的。
填空题
1.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____、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______
___等。
2.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时,要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收集的图片应当是______的照片,文字资料是可以被______的。
3.______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水
动植物
实拍
查验
地球
判断题
1.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我们在网上找到的所有资料都可以直接用。( )
×
2.制作地球海报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确定地球海报的主
题色彩。 ( )
√
3.选用资料时,我们可以用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多种方式选择需
要使用的资料。 ( )
√
4.制作“绿色地球”主题海报时,可以选用有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相关资
料。 ( )
5.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不适合用白色表示雪山、云、大气。 ( )
√
×
选择题
1.太阳能为我们提供光和热,制作海报时,我们应该给太阳涂上
( ) 。
A
A.红色 B.蓝色 C.白色
2.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个天体,按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 ) 。
C
A.太阳 月球 地球
B.地球 太阳 月球
C.太阳 地球 月球
3.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 ) 。
C
A.能转动 B.有山脉和岩石 C.有生命
4.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A.地球、月球都是绕着太阳转动的行星
B.由于太阳表面温度很高,所以我们经常说太阳是个大火球
C.月球、地球、太阳都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
5.收集和选用地球主题海报的资料包括( ) 。
A
①图片 ②视频 ③文字 ④照片 ⑤笔记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地球、太阳和月球色彩表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
B
A.可以用黄色、灰色表示月球
B.太阳、月球和地球都可以选用蓝色和绿色作为主题色彩
C.地球、太阳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色彩
综合应用题
小明和小红打算做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请将下列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步骤排序。
( ) 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 ) 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 ) 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
绿色、彩色等。
( ) 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试着向同学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 ) 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
对地球的认识。
2
1
3
5
4
2.在制作海报时,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B
A.制作海报时,我们可以用绿色表示草原、森林
B.在海报上,我们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誊抄一些故事
C.海报可以表现出地球资源、地球上的生命、地形地貌等内容
3.以下是他们画的有关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维恩图,请选择对应的字母
填入图中,把图补充完整。
A.有黑子 B.近似球体 C.自身会发光 D.自身不会发光 E.有花草树木 F.
表面有环形山 G.没有氧气.昼夜温差很大 .有丰富的液态水
.在太阳系
A G
G B J
F H D
E I(共10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1 仰望天空
1.分享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2.能通过照片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3.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索宇宙空间问题。
4.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1)相同点:都是球体,都有引力,都是东升西落,都与地球有
密切关系,都在太阳系。(2)不同点:太阳是恒星,自身发光发热,
体积、质量很大,表面有黑子等活动,距离地球很远,气态星球。月球
是地球的卫星,自身不发光发热,体积、质量较小,表面有环形山等,
距离地球较近,固态星球。
2.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
[答案] 示例:太阳和月球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寿命是多少?日食和
月食是在太阳、月球和地球运行到什么位置时形成的?为什么太阳会出
现黑子?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会影响地球上的潮
汐变化?
判断题
1.从地球上看,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 )
√
2.看起来很小的星星一定比太阳小得多。 ( )
×
3.太阳和月球都能对地球产生影响。 ( )
√
4.晴朗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球发出的光。 ( )
×
5.夏季,太阳距离我们很近,所以很热。 ( )
×
选择题
1.太阳和月球共同的特点是( ) 。
A
A.球体 B.表面有水 C.发光发热
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
B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3.地球的天然卫星是( ) 。
A
A.月球 B.太阳 C.月球和太阳
4.我们平时说的月光是指( ) 。
C
A.太阳光 B.月球自身发出的光 C.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实验探究题
真实的太阳比月球大得多,但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
多大小,原因是什么?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找出答案。
1.请将实验材料及其用途连线。
2.实验步骤: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模拟______、
______、______。
地球
月球
太阳
(2)乙同学和丙同学的位置保持不动,甲同学
向____(选填“前”或“后”)移动,直到看到的
__________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
后
大圆纸片
(3)测量出丙同学、乙同学分别与甲同学之间的距离远近。如果没有
尺子,可以采取____或____的方法测量。
步
拃
3.实验结论:虽然太阳比月球大得多,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所以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小。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到月球的距离远得多(共9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知道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2.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3.总结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
4.能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描述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1.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
发生改变,早上影子在西,中午影子在北,下午影子在东,故影子的方
向变化规律是西—北—东。上午影子由长变短,正午影子最短,下午影
子由短变长,故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答:(1)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方向)是相反的。一天中影子的
方向变化规律是西—北—东,因此太阳的位置(方向)变化规律是东—
南—西。(2)太阳的位置(高度)越低,影子越长,太阳的位置
(高度)越高,影子越短。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因此太阳的位置(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填空题
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的方向变化而发生______,影子的
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度随着太阳的高度变化而发生______,太阳的
高度较高时,影子较____;太阳的高度较低时,影子较____。
改变
相反
改变
短
长
判断题
1.小丽的身高是1.3米,她的影子的长度一定比1.3米长。 ( )
×
2.从早晨到傍晚,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高—低—高。 ( )
×
3.如果太阳在你的前面,那么影子就出现在你的后面。 ( )
√
4.同一时刻,阳光下某地不同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各不相同。 ( )
×
选择题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是( ) 。
A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短
2.傍晚,小明看到操场上的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是朝向( ) 的。
C
A.西 B.南 C.东
3.一天早晨,小兰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度为6米,一小时
后再去测量,会发现影子的长度( ) 。
A
A.小于6米 B.大于6米 C.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探究题
小明利用竹篾、手电筒和短木杆等材料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同时
观察影子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______形。实验中,
手电筒代表______,竹篾代表________________。
半圆
太阳
太阳的运动轨迹
2.手电筒从竹篾左边位置②慢慢移动到右边位置③时,短木杆的影子的
朝向变化情况是( ) 。
A.左—右 B.右—左 C.左—右—左
B
3.当手电筒在位置( ) 时,短木杆的影子的长度最短。
A
A.① B.② C.③(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3 影子的秘密
1.会利用合适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拟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2.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光源和挡光物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变化。
3.通过手影游戏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带来的乐趣。
1.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答: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挡光物的影子。
2.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答:(1)方向的变化:影子的方向与光源所在的方向相反。(2)长度
的变化:影子的长度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
光源照射角度越倾斜,影子越长。(3)形状的变化:影子的形状与光
源所照射的挡光物侧面的形状有关。(4)大小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与
光源距离挡光物的远近有关。当光源的照射角度不变时,光源距离挡光
物越近,影子越大;光源距离挡光物越远,影子越小。
3.想一想,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的位置(方向)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总是和
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长度也随着太阳的位置(高度)变化而发生改
变,当太阳的位置较低时,影子较长;当太阳的位置较高时,影子较短。
填空题
1.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光源、________和____。
2.像太阳、电灯、手电筒那样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
3.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挡光物的______。
挡光物
屏
光源
影子
判断题
1.只要有光源就会有影子。 ( )
×
2.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它利用了影子的形成。 ( )
√
3.拉近物体与光源的距离可以使物体的影子变大。 ( )
√
4.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会有变化。 ( )
√
5.我们可以选用透明物体作为挡光物从而产生影子。 ( )
×
6.一个正方体,无论光源从哪个方向照射,产生的影子都是正方形。
( )
×
选择题
1.关于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影子是一个实体
B.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
C.只要有光源和挡光物就一定能形成影子
2.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照射木圆
柱,当手电筒位于( ) 时,木圆柱的影子最长。
C
A.① B.② C.③
3.为了使手电筒照射下的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不能使影子消失),我
们可以选择的做法不包括( ) 。
C
A.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
B.改变物体的摆放
C.打开或关闭手电筒
4.如图所示,用手电筒照射小球,在屏上产生的影子形状是( ) 。
B
A.长方形 B.圆形 C.三角形
实验探究题
1.小明做了探究影子秘密的三个模拟实验,在平面上留下影子,如图所
示。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手电筒和平面分别模拟的是( ) 。
B
A.光源和挡光物 B.光源和屏 C.挡光物和屏
(2)甲图所示的实验中,改变的是( ) 。
C
A.物体的摆放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照射角度
(3)乙图所示的实验中,用手电筒照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会发生变
化的是影子的( ) 。
C
A.形状 B.方向 C.大小
(4)丙图所示的实验中,对产生的影子的形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A
A.照射呈长方形 B.照射呈圆形 C. 照射呈三角形
2.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如图所示。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挡光物、屏。在这个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________,挡光物是____,屏是______。
手电筒
手
墙壁
(2)小华想让墙壁上的手影变大,正确的做法是( ) 。
B
A.手电筒的位置保持不变,手慢慢靠近墙壁
B.手电筒的位置保持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C.手的位置保持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
(3)如果小华想让手影呈现麻雀展翅的样子,( ) 就可以实现。
C
A.移动手电筒
B.更换光源
C.改变手指、手掌形状
(4)手的位置不变,要想让手影变小,需要拉大________和____之间
的距离。
手电筒
手(共14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5 月球——地球的卫星
1.观察对比月球照片,发现月球的特征。
2.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进一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3.能模拟制造环形山,从而更好地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1.通过前面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特征?
答:(1)月球的运动: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运行。(2)月球的基本数
据: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体积约
是地球的,引力约是地球的 。月球表面的温度白天最高可达
,晚上最低可达 ,昼夜温差很大。(3)月球的表面特征:
主要地形是环形山和月海盆地。
2.根据我们查找的月球资料,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答: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
大,气压小,辐射强。
填空题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__,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2.月球照片上的黑色部分是__________。
3.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
______和______。
天然卫星
月海盆地
涨潮
退潮
判断题
1.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宇宙中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 ( )
√
2.月球上的环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是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 )
×
3.月球上的地形地貌与地球相似,都有山地、平原、盆地、湖泊等。
( )
×
4.月球上有“月海”,因此月球上有水。 ( )
×
5.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背面看不到。 ( )
×
选择题
1.月球背面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 。
A
A.以环形山为主
B.以月海盆地为主
C.一半是环形山,一半是月海盆地
2.如图所示,两张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月球的( ) 。
A
A.正面和背面 B.背面和正面 C.正面和侧面
3.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数量众多,它们的深浅一样
C.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重叠在一起的,分布没有规律
4.在月球上,我们很轻松就能跳到距离月球地面三四米的高度,这是因
为( ) 。
A
A.月球的引力小 B.月球上没有大气 C.月球距离太阳近
5.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C
A.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
B.月球的年龄约45亿年
C.月球的半径约3500千米
6.关于模拟制造环形山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
A.大小不同的球代表的是流星体,沙盘代表的是月球表面
B.将大小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释放,撞击出的“环形山”大小不同
C.将大小相同的球从不同高度释放,撞击出的“环形山”深浅相同
填图题
将月球和地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选填到维恩图中。(填序号)
①球体 ②有丰富的液态水 ③不会发光发热
④有环形山 ⑤有空气 ⑥没有生命
⑦没有空气 ⑧有生命
②⑤⑧
①③
④⑥⑦
实验分析题
根据实验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小明在模拟制造环形山时(如图所示),
他将细沙倒在盆子里,然后轻轻地抹平整。随
后他将小钢球投到细沙上,再取出小钢球,这
样重复三次。最后观察沙面上留下的痕迹能否
支持他的猜想。
1.小明对月球上环形山形成的猜想,与( ) 类似。
A
A.撞击说 B.火山说 C.地震说
2.事先将盆中的细沙抹平整,这个操作主要是为了( ) 。
C
A.防止细沙溅到盆子外面
B.能够制作出效果更好的“环形山”
C.模拟月球表面最初的平坦地形
3.实验中,小明重复投了三次小钢球,主要是为了( ) 。
B
A.制作出一个最好的“环形山”模型
B.观察多个“环形山”的特征和差异
C.研究流星体落在月球上会不会消失(共10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7 地球——水的星球
1.知道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2.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
3.能通过维恩图,对比地球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通过观察,你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有什么特点?
答:地球表面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约为
。
2.你认为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会带来哪些好处?
答: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对地球意义重大,水是生命的源泉,是这个
星球拥有精彩生物圈的基础。丰富的液态水让生命能够在地球上出现、
繁衍、进化,湖泊、河流、海洋给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海水蒸发
给陆地带来了降水,河流流动塑造了平原、三角洲、沟壑等地表形态,
使地球表面发生沧桑巨变,万物生机盎然。
填空题
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远______海洋面积。(选填“大于”或“小于”)
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____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
究,因为有水就有______存在的可能。
小于
水
生命
判断题
1.太阳、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有陆地和海洋。 ( )
×
2.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 ( )
√
3.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
分割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 ( )
√
4.通过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数格子,比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
积大小,结果是十分准确的。 ( )
×
选择题
1.在地球仪上,( ) 代表平原及低山丘陵。
B
A.蓝色 B.绿色 C.白色
2.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约为( ) 。
B
A. B. C.
3.地球与月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地球上有( ) 。
A
A.丰富的水资源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高大的山脉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的摇篮——水圈
从外太空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
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如果把海洋中所有的水均匀地铺
盖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厚度约2700米的水圈,所以地球
也有“水球”之称。
地球水圈介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它由海洋、湖泊、江河、沼泽、
地下水及冰川等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其中海洋约占 ,以冰川为主
的陆地水约占 。大气中的水与前两者相比,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1.地球表面( ) 被海洋覆盖。
C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地球水圈介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 ②地球上只有液态水和固态水,
没有气态水 ③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水不停地循环运动使地表不断
变化,万物生机盎然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③(共11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6 地球的形状
1.能通过模拟实验,推理、理解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2.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答:(1)做模拟实验一时,帆船在健身球表面移动模拟航行的过程中,
进港时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出港时看到的情况则相反。
而帆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模拟航行的过程中,一直能够同时看到帆顶和
船身。这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2)做模拟实验二时,正方体在纸板
上投射的影子是正方形的,球体在纸板上投射的影子是圆形的,这也说
明地球是球体。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答: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后来,
从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月食现象分析得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结
论。再后来,人们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猜想地球是球体。之后,
麦哲伦环球航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填空题
1.地球的形状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______。
2.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和人
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3.1519时,航海家________带领舰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
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______的观点。
球体
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
麦哲伦
球体
判断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否定错误认识,得出正确认识的过程。
( )
√
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 )
√
3.“天圆地方”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 )
×
选择题
1.在做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模拟实验时,观察者要用
( ) 的角度。
B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2.正方体在纸板(屏)上的投影是( ) 。
A
A.正方形 B.圆形 C.长方形
3.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可概括为( ) 。
B
A.观察猜测——实践证明——现象推断
B.观察猜测——现象推断——实践证明
C.现象推断——观察猜测——实践证明
实验探究题
某科学小组做帆船进港的模拟实验来探究地球的形状。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下列题目。
1.实验材料:橡皮泥、火柴棒、地球仪等。
2.实验步骤:
(1)用橡皮泥做一只帆船,插一根火柴棒作为______。
(2)用________模拟地球,让帆船在________上移动模拟航行,观察
帆船进港的情况。
桅杆
地球仪
地球仪
(3)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模拟航行。
(4)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
象,同时据此猜测地球的形状。
3.实验现象:帆船在地球仪上移动模拟进港时,总是先看到______,然
后才看到______。帆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模拟进港时,一直能够同时看
到______和______。
桅杆
船身
桅杆
船身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地球是球体(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4 月相变化的规律
1.能通过观察月相图片、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活动,
发现并描述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
2.会对图片信息进行正确处理。
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答:(1)月相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
到缺。(2)上半月,月亮亮面逐渐变大,直至满月,亮面在右边;下
半月,月亮亮面逐渐变小,直至朔月,亮面在左边。
填空题
1.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______。
2.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
月相
一个月
判断题
1.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时,要按照农历日期进行观察、记录。 ( )
√
2.月相变化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 )
√
3.如果月球自身能发光,就不会产生月相变化。 ( )
√
4.一个月内,从上弦月到满月,要经过15天左右。 ( )
×
5.我国古人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 ( )
√
选择题
1.在农历每月( ) ,月亮又圆又大。
B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一
2.农历每月初四的月相称为( ) 。
B
A.新月 B.蛾眉月 C.凸月
3.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C
A.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自身形状在不断地变化
B.天气条件的不同导致月相发生了变化
C.月相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4.在农历每月初四前后观察到的月相可能是下图中的( ) 。
A
A.
B.
C.
5.2023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根据月
相的变化规律,这天的月相应是( ) 。
C
A.
B.
C.
6.如图所示,从左到右,依次是( ) 的月相变化。
C
A.农历月初到月末 B.农历上半月 C.农历下半月
7.如图所示,观察比较这两种月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
A.两种月相的亮面方向不同
B.两种月相的亮面大约都占半个月球
C.两种月相都出现在同一时间
8.在一个月的不同夜晚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位
置不同,这说明( ) 。
A
A.月球每天在不停地运动着
B.月球周围的星星数量每天会不同
C.月球距离地球的远近不断变化
排序题
小明拍了一些月相图,照片洗出来后,他想贴在月相板上,但是照
片弄乱了。请你帮他把上、下半月的照片选出来,并按要求排列。
(用字母表示)
上半月的月相依次是:_______,下半月的月相依次是:_______。
EABG
DFCH
连线题
请将下列农历日期与其对应的月相及传统节日用线连起来。
综合应用题
一嫌疑人被证人指证曾在除夕夜0点到过案发现场。经警方调查,案
发地点的路灯早于除夕之前就已毁坏,证人则称自己当时躲在角落里,借着
月光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嫌疑人的脸。请你分析:证人的证词是否可靠
[答案] 不可靠。因为除夕夜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晚上基本
看不到月亮,所以证人不可能借着月光清清楚楚地看见嫌疑人的脸。
展开更多......
收起↑